吴文芬
【摘要】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面临的一个困境是在情节、人物甚至主题层面,大部分学生都能读懂,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教什么,怎么教?笔者认为,小说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进入小说文本,分析前提条件的层层铺垫和心理氛围的逐渐饱和,理解情感因果和审美价值,进而理解小说结局的合理性。
【关键词】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结局合理性;前提条件;心理氛围;情感因果;审美价值
小说阅读教学常常存在这样的误区:学生一看小说就觉得懂了(读懂了情节、人物甚至主题),但是可能对小说结局的合理性存疑。于是,语文教师就从情节的发展和理性逻辑的层面进行解读,试图说服学生结局的合理性,或者过分拔高,从思想道德层面、精神层面等先入为主地进行解读,一旦站在了道德高地,学生最初的阅读疑惑也就憋了回去。最后,课堂就定格在师生达成了对主题的共识,升华主题,一片融洽的画面。
但是,学生对小说的理解真的深入了吗?对比自己读时的理解有提高吗?恐怖未必。如果对一篇精彩的小说,我们只是表面理解了情节、人物甚至主题,都有可能是一种天大的浪费。那么,怎么读小说才算是真正读懂了小说呢?笔者认为,从理解前提条件的层层铺垫和心理氛围的逐渐饱和去理解小说结局的合理性,感人物所感,情随境而变,水到渠成地推演出结局,这才算是真正领悟到了小说最精华处。
那么,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小说时,重点应该放在如何引导学生去理解作家层层铺垫的前提条件和逐渐营造的心理氛围,而不是结局的合理或者巧妙。换句话说,学生在理解小说结局时,常常会有疑难,因为小说是虚构的文学,放在现实中,从理性的逻辑来说,结局总是有某种程度上的不合理性,那么,如何消除这种疑难呢?重点就是带领学生去深入解读文本,去感悟人物的感觉,去体悟小说的情境,去感受小说的氛围,去分析人物感觉、情境、氛围的变化过程,让学生在体悟过程中能感受人物的一切感觉、感情,达到同样强烈的程度,再来理解小说结局,就顺理成章了。
一、理解前提条件的层层铺垫和心理氛围的逐渐饱和
小说是虚构的艺术,哪怕取材于生活,也有区别于生活的地方。而优秀的小说往往是高于生活的,它往往采用一定的艺术手法或者不同于现实走向的情节来表达主题,进而让读者反思现实。这种不同于现实走向的情节设计,恰好就是作者独具匠心之处,也是读者理解小说最关键处。理解这种独具匠心,不能仅仅停留在情节设计的精妙,而是要分析小说中层层铺垫的前提条件,去感受心理氛围的逐渐饱和,进而理解小说结局的必然性。
比如,《一个文官的死》,初读者肯定会对结局感到不可思议,一个喷嚏,怎么就莫名其妙吓死了,至于吗?虽然学生能读出契诃夫的用意,理解小说的主题是揭露当时社会对小人物的迫害,但是这种理解只是出于对契诃夫作品风格的考虑和结局的意外而得出的,不是基于作品深入解读得出的,所以,只能算是先入为主的模式化的解读,不是自然而然感同身受的理解。要深入理解这样的结局和小说的主题,就一定要分析文官的身份设定,他打喷嚏喷到的对象是谁,他是如何一步步吓死的,作者是如何写的。因此,教学重点应该是分析切尔维亚科夫五次道歉的对话描写,品味用词、语气、停顿变化,揣摩人物心理变化。在对话分析中感受切尔维亚科夫的心理变化,理解他逐渐加深的恐惧心理,从对话分析中去发现当时的社会等级森严,去感受小人物的卑微和绝望。
如果没有这样的前提条件的层层铺垫,也许就只有性格情感表层的交往,而不可能达到后来心理氛围的饱和度。氛围的饱和是人物与人物之间心理全方位交流、多层次发生连锁反应的准备状态。分析小文官五次道歉的过程,我们会发现,从一开始的出于礼貌得到客套回应,双方反应都属正常,到后来的猜疑引发不耐烦,再到后来的恐惧招致暴怒,双方的反应既符合双方的身份性格设定,又一步步走向“不正常”的结局。这种心理氛围逐渐饱和的過程,让读者一步一步走进了小文官的那个时代、社会,也把自身投射到小文官身上,深刻地理解了小文官,理解了结局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二、分析情感因果与审美价值
小说的因果逻辑有别于现实的理性逻辑。小说更注重情感的因果逻辑和审美价值。对于比较传统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作品来说,审美的情感因果超越实用的因果。因此,要深入地读懂一篇优秀的小说,必须理解小说的情感因果逻辑,鉴赏小说的审美价值。
那么,如何分析小说的情感因果和审美价值呢?笔者认为,要分析小说的情感因果,就必须拿它与理性因果对比来谈。以《项链》为例,女主人公马蒂尔德在丢项链后,出于理性的考虑,她本来应该主动找到女朋友说明情况,请求谅解,也许事情还有转机,不必付出十年青春,但她并没有。马蒂尔德选择了隐瞒,宁愿举债十年用青春和汗水还债。这从纯粹理性的角度来看,不一定符合现实的情境,至少不是最划算的行为。为什么马蒂尔德会隐瞒?因为她是那么虚荣的一个女人,她不能忍受她的自尊心可能被朋友践踏,她要维护她在朋友面前的面子和尊严,她不想让朋友看她的笑话……这种因果多少出于情感而非理智,这是马蒂尔德这个人物独特的选择,也是她独有的情感因果,也正是因为这一点,马蒂尔德在情感上是很丰富和动人的,她不是概念化的一个符号,她让读者感受到普通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力和脆弱,也让读者感受到人性的复杂和丰富。
一篇小说,最开始吸引读者的,可能是独具个性的人物、是离奇的情节,是出人意料的结局,但是真正读懂小说,却不能停留在人物、情节、结局甚至主题上,而应该深入文本,去探寻作者独具匠心之处,去理解前提条件的层层铺垫与心理氛围的逐渐饱和,去分析小说情感因果和审美价值。换句话说,读完了小说,而能在脑海里久久回味人物的所感所想,情境仿佛真实地再现,被小说的艺术所震撼又能说出其中奥秘,这才算是真正地读懂了小说。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修订版)[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邵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