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的传承从神话故事开始

2021-08-17 10:00杨年辉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86期
关键词:女娲事迹神话

杨年辉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新增加了一个神话故事单元,包括三篇中国神话,一篇外国神话。对于神话课文的教学,因其题材的特殊性,显然不能同于普通课文的讲授。下面,笔者就如何讲授神话类课文,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一、了解神话,理解神话的要义

神话是文化的母体,这一点非常重要,教学神话时,一定得强调这一点。在人类文明居于蒙昧时期,神话就是早期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和意愿的直接体现。马克思认为:“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正是这种想像能力,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在后世,如西方的文艺复兴,就是率先在艺术特别是油画方面,在对神话人物的描绘创作时而引发的。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中国还是外国,文艺作品和建筑艺术中对神话人物和故事的引用,都是不可脱离的,它们是构成当地文化基础的重要部分。比如,中国的《山海经》,外国的《荷马史诗》等,由此衍生的当代影视作品,多不胜举,让学生对神话有基本的认知和理解,才能让他们接受和喜爱并传承神话。

二、概括神话人物事迹

神话人物的事迹,是神话人物形象得以确立的基础。特别是中国古代神话,最早期的几个神话人物名字,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耳闻目睹,但这些神话人物的具体事迹,学生只知道大概。在教学《女娲补天》一课时,笔者设置了这样的环节:

(一)你知道哪些神话人物,能通过故事说出他们的名字吗?

课件逐一出示:

1.他开天辟地,身躯化作世间万物。——盘古(课件出示 )

2.他射下了天上的九个太阳。——后羿(课件出示)

3.她变成小鸟,把石子投入大海。——精卫(课件出示)

4.她创造人类,补了天。——女娲(课件出示)

(二)你能把课文里女娲为人类所做的事概括出来吗?

通过以上两个环节,从几个神话人物着手,再到概括女娲的事迹,让学生熟悉神话人物及相应的简单事迹。

三、从想像开始,理解神话的神奇

神话是古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想像,里面充满了古人的思维和智慧。理解这一点,对古人的想像能力就有进一步的理解。而现代学生,习惯了用科学去解释万物之间的关系,反而限制了自己的想象力。想象力是人类最大的智慧,用古人天马行空的想像,或许可以激发学生们对自然万物关系的再理解。

在教学《女娲补天》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神话的“神奇”,笔者设置了这样的问题:

速读课文,找出文中能体现神话人物神奇能力的词语和句子。然后小组交流,总结出课文的“神奇”之处。

所谓神奇,就是超越人类能力范畴的东西和表现,课文里对于这些描述很多,如,题目中的“补天”,水神和火神“从天上一直打到了人间”,共工撞撑天柱,天崩地裂,女娲补天过程等等。让学生在课文里找到相应句子即可。

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先独立寻找,然后小组互相交流印证,统一看法,从而理解神话的神奇之处,也进一步了解古人“脑洞大开”的想象力。

四、口口相传,做神话的传承人

复述神话故事内容,是教学神话故事中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神话能够先于文字在古代流传下来,靠的也是口口相傳。在民间,它们有广大的市场,也有顽强的生命力。

在教学《女娲补天》一文时,笔者这样设置问题: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她是怎样补天的?补好天后,女娲还做了什么?除了课文内容,你还了解了女娲的什么信息?你能把女娲的故事说给别人听吗?

设置了问题后,笔者通过小组学生互述,互相补充,让学生基本掌握了“女娲补天”的故事内容。并通过作业“把女娲补天的故事讲给家人听”,再进一步熟练叙述故事。

至于其它神话故事,也可以用这些方法,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但不过分强调细节,只需要达到复述的能力要求即可。

五、表演、改编神话,让学生进入神奇意境

熟悉神话内容,能够复述神话,还只是从“外围”进入故事。要想进入故事的内核,进一步了解神话人物和神话故事的精神品质,更大地拓展学生的想像能力,可以通过“表演、改编”神话的形式,引领学生进入神话的神奇意境。

还是以《女娲补天》为例,笔者这样引导设置这个环节:

神话故事给我们无限的想像空间,但神话故事只是古人的想像,是不讲究细节的。要是我们能把一些细节补充完整和具体,那我们也可拍出自己的大片。请以小组为单位,把故事分为三个情节:两神相争,共工撞山;女娲补天;女娲杀死黑龙,天地恢复平静。教师相机引导各组选择本组要表演的的故事情节,并且编排作品,表演作品。

这个故事表现环节也可以提前安排,让学生根据大主题,自己编排扩展内容,各人分配角色,大家商量语言和动作、神态,通常神话人物只是默不作声地无私贡献自己,一些台词需要学生根据角色的心理,然后合理编排,排练成熟后,再在班里表演。因为一个四人小组编排一个情节,内容并不多,每个人都可以安排到相应角色。再由几个相连故事情节的小组按顺序演出,故事就完整了。

这样,基本做到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大家对故事和人物形象的理解就更深入了。同样的做法,也可应用在本单元的其它神话故事中。如《盘古开天地》,这个故事因情节简单,故事性不强,学生的改编空间不大,可安排个人表演。《精卫填海》一文,虽然是文言文,但却有两个主情节:精卫溺水,精卫填海。学生就有了表演空间。至于《普罗米修斯》就更适合表演了,人物形象饱满,情节生动,编写剧本难度不大,可以让有兴趣的学生表演,也可让小组学生分演和合演。

要想表演和改编好神话故事,就得深入研究神话人物的心理和品质,从而编排出形神具备的人物形象,这样就产生二次创作,既训练了学生的想像能力,也在创作中提高了学生们对神话的再理解。

六、文本拓展,让中外神话进入视角

课文只是引子,它们更大的作用是引发学生对同类作品的兴趣和关注。在学习本单元课文时,笔者也同时对神话文本进行拓展,开展神话故事的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

首先,引导学生阅读《中国古代神话》,这本书由42个神话故事组成,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利于引导学生进入兴趣阅读。如跟课文内容有关的故事《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共工撞裂天柱》就可以先进行阅读,再趁着学生兴趣正浓,阅读其余故事。第二本书就是阅读《古希腊神话》,古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开端,熟悉古希腊神话人物,对日后学生学习和了解西方文化有极大的帮助。

最后进行《世界神话传说》的阅读。这本书收集了各国神话故事,有了前两本神话故事的基础,相信学生对神话的模式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相应的阅读能力也有了提高,这样就可以凭着他们的阅读兴趣进行自主式阅读。

七、制作读书卡,理清神话人物图谱

小学生处在知识积累期,也可以尝试着由浅层阅读进入深层阅读。制作读书卡,是深层阅读的一种手段。学生利用得好,可迅速积累搭建自己的知识城。

制作读书卡,对于神话故事,可首先制作神话人物谱,如中国古代神话,可先列名,再列其事迹。如女娲,可以这样列:女娲,人首蛇身,造人,补天。对于古希腊神话人物,在以上基础上,还可标明他们的身份,以及相互的关系。因为古希腊神话人物比较多,并且相互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可以列表记录。至于世界各国神话人物,基本了解他们的国度和事迹就可以了。

神话故事看似简单,但基本都是各民族文化的开端,由此衍生的文化艺术数不胜数。由单篇课文阅读到群文阅读,由群文阅读到整本书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神话故事体系,了解并积累更多的神话人物知识,进而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想像能力。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思,(德)恩格斯.马克思论文学与艺术(上下)[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  刘  勇

猜你喜欢
女娲事迹神话
女娲
女娲造人
与时俱进
女娲补天
“神话”再现
蒲松龄与喻成龙交往考辨
柳下惠事迹考述
答案
郑小和神话历险记(9)
郑小和神话历险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