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剑辉
提 要:全球经济2020年四季度复苏势头有所减弱。受疫情进一步蔓延和防控措施收紧拖累,全球经济复苏势头略有减弱。美国经济改善步伐放缓,美联储继续维持零利率和每月1200亿美元QE规模;欧元区经济复苏受疫情拖累,英国脱欧贸易协定达成,欧央行认为有必要加大宽松而英央行按兵不动;日本经济缓慢复苏,货币政策宽松力度保持不变;新兴市场经济复苏分化明显,宽松货币政策继续暂缓降息。展望2021年,预计全球经济增长将继续回升,宽松货币政策继续托底。
2020年四季度以来,尽管全球疫情仍在加速蔓延,一些国家重新收紧防控措施,经济复苏势头有所减弱。2020年12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为53.8%,与上月持平,连续6个月位于扩张区间;服务业PMI下降0.4个百分点至51.8%;综合PMI下降0.4个百分点至52.7%。主要经济体经济边际好转,OECD综合领先指标12月为99.58,连续八个月上升。
分国别来看,美国经济改善步伐放缓,美联储维持近零利率;欧元区疫情拖累经济复苏,英国脱欧贸易协定达成,欧央行认为有必要扩大宽松力度,英央行按兵不动;日本经济缓慢复苏,货币政策宽松力度保持不变;新兴市场经济复苏分化明显,继续维持宽松政策。
(一)美国:经济改善步伐放缓,美联储维持宽松基调
1.美国经济改善步伐放缓。美国2020年三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环比终值33.4%,较二季度大幅回升64.8个百分点,创1947年统计以来最高水平。从四季度情况看,受第三波疫情和各州重新封锁影响,零售销售表现低迷,劳动力市场改善步伐放缓,经济增长动能减弱。但年末疫苗和财政刺激均出现利好,经济状况改善预期有所增强,疫情防控下整体经济活动继续反弹。从全年表现来看,2020年经济总体将呈现“V型”复苏(图1-图4)。
2.制造业景气度稳中有升。四季度景气度指数继续保持在荣枯线以上,制造业投资乐观情绪稳中有升。其中Markit制造业PMI于12月达57.1%,创近六年来新高,同期ISM制造业PMI录得60.7%,为近两年半来峰值。防疫引起非制造业景气度小幅下滑,12月Markit服务业PMI为54.8%,从近五年半高位回落,但同期ISM非制造业PMI回升至57.2%。零售销售增速急剧放缓。疫情反扑导致四季度零售销售接连降温,数据自10月起超预期下滑。12月零售销售、核心零售销售环比分别下跌0.7%、1.4%,后者为4月疫情高峰以来最大降幅。2021年1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为79.2,未达市场预估,近月该指标呈上下波动态势。工业投资继续反弹。四季度以来,不同于运输类行业的疲软,复工复产、居家工作带动工业投资和办公类电子产品等持续反弹。11月耐用品订单环比增长0.9%,同期扣除飞机等非国防资本耐用品订单环比上涨0.4%,已连续第七个月正增长,但复苏速度持续减缓。房地产市场略有降温。随着天气转冷及房价走高(11月NAHB房价指数90,再创历史新高),美国楼市有所降温。11月NAR季调后成屋销售指数、新屋开工指数分别环比下滑2.6%、11.0%,均弱于预期,在连续7个月抬升后高位回落。
3.劳动力改善步伐持续趋缓,物价走势小幅上扬。12月非农就业人口意外减少14万人,新增人数在连续第六个月回落后首次出现负增长,为疫情发生以来次低。同期失业率录得6.7%。此外,平均时薪同比和环比分别增长5.1%、0.8%,由低收入人群严重失业导致的就业结构性失衡问题存隐忧。受能源价格恢复性上涨影响,12月CPI同比增长1.4%,高于前值0.1个百分点;核心CPI同比上涨1.6%,符合预期与前值持平。总体通胀小幅上扬,但尚未回归正轨。
4.美联储维持利率近零并开始设计量化宽松缩减路径。美联储11、12月议息会议均决定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在0-0.25%区间,后次会议承诺将以每月至少800亿、400亿美元速度增持国债、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美联储官员预测,2020、2021年经济实际GDP增速中值为-2.4%、4.2%(相较9月预测分别上调1.3、0.2个百分点),失业率为6.7%、5.0%(下调0.8、0.4个百分点)。會议纪要一是肯定了疫苗研发取得积极进展,将为中期家庭支出形成支撑,但提示冬季疫情加剧担忧,短期通胀疲软及就业市场复苏渐缓状态或持续;二是继续根据通胀和就业目标的实质性进展适时开展资产购买,同时大多与会者认为当前执行节奏较为合适;三是该文件首次出现“taper”一词,参会者认为逐渐缩减量化宽松应建立在尽力缓和短期冲击和市场恐慌前提上。此外,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就疫情应对措施第三次于国会作证,主要提及与整体经济状况一致,劳动力市场改善步伐也出现放缓迹象,在确保广泛经济活动安全之前,不太可能出现全面复苏。针对市场关注的加息事宜,鲍威尔多次表示,直到通胀回归正轨前都不会实施加息,因此该时机“不会很快到来”。
5.拜登正式赢得2020年美国大选。2021年1月6日,参众两院举行联席会议,依据宪法认定各州选举人团计票结果。拜登于1月20日政权交接后入职白宫。民主党同时控制了众议院和参议院,这为拜登后期出台刺激政策提供了便利,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回升,并带动美元指数反弹。此外,因为国会大厦的抗议冲突事件,导致特朗普再遭弹劾(美国历史上首位在任期间两次遭弹劾的总统),与首次结果一致,众议院通过对特朗普的弹劾案,指称其“煽动叛乱”。
6.美国FDA批准新冠疫苗紧急使用授权申请。2020年12月11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美国辉瑞(Pfizer)和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BioNTech)联合研发的新冠疫苗紧急使用授权申请。随后,美国陆续开启四阶段疫苗接种活动(史上最大规模疫苗接种),有望于2021年年中实现群体免疫。
(二)欧洲:疫情拖累经济复苏,英国脱欧贸易协定达成
1.二次疫情拖累经济复苏。作为新冠肺炎疫情“震中”,2020年欧元区在发达经济体中受冲击最大,一、二、三季度GDP同比增速分别为-3.2%、-14.7%和-4.3%。进入四季度,随着欧元区疫情二次反弹、病毒变异和疫情持续扩散升级,欧洲各国相继加紧防疫措施,欧元区经济在冬季的恢复受到显著拖累,但经济并未像二季度疫情第一次爆发时那般疲软。据欧央行2020年12月发布的最新预测,预计欧元区2020年GDP将同比增长-7.3%,较9月预期的-8%上调0.7个百分点(图5-图8)。
2.制造业加快扩张,服务业持续收缩。欧元区2020年12月制造业和服务业PMI终值双双较初值有所下调,制造业PMI录得55.2%,不及预期,但高于前值53.8%,为2018年5月以来最高水平,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连续扩张,主要源于德国对欧元区制造业拉动作用明显。欧元区2020年12月服务业PMI录得46.4%,不及预期,但仍显著好于前值41.7%,连续4个月位于收缩区间。
3.需求骤降。受疫情复燃使欧元区各国再度加紧防疫管控措施影响,欧元区2020年11月零售环比和同比增速双双显著不及预期,均创2020年4月以来新低,环比增长-6.1%,不及预期值-3.4%和前值-1.4%;同比增速由正转负,由上月的4.2%降至-2.9%,不及预期值0.8%。
4.劳动力市场持续改善。欧元区2020年11月失业率录得8.3%,好于预期值8.5%和前值8.4%,为2020年下半年以来最低水平,连续4个月改善。通胀持续负增长。欧元区2020年12月CPI同比增长-0.3%,不及预期值-0.2%,持平上月,连续5个月负增长。
5.欧央行会议纪要认为有必要扩大宽松力度,关注欧元升值风险。在2020年 12月召开的货币政策会议上,欧央行如期扩大并延长宽松,将紧急抗疫购债计划(PEPP)总体规模增加5000亿欧元至1.85万亿欧元,并将该计划延长9个月至2022年3月。最新公布的12月会议纪要显示,欧央行决策者们认为,在当前高度不确定性的疫情风险影响下,PEPP比降息更有效。委员们普遍认为,扩大经济刺激计划是合适的。部分委员主张更温和地增加PEPP的额度,但有些委员则强调不一定用尽PEPP的额度。受欧元对美元汇率持续升值影响,货币政策委员们在纪要中还表达了对欧元汇率相关风险的担忧,认为这些风险可能对通胀前景产生负面影响。欧央行指出,基于模型的证据表明,全球经济更快复苏的前景促使风险情绪改善,进而成为近期推动欧元升值的主要因素。
6.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于2013年启动,历经7年,在举行35轮谈判后,最终于2020年12月30日由中欧领导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谈判。作为中国与欧盟27个成员国达成的全面覆盖欧盟的投资协定,中欧投资协定将取代现有的中国与除爱尔兰之外的欧盟26个成员国之间在不同时间签署、内容不一、部分条约较为落后的双边投资条约。协定着眼于制度型开放,涉及领域远远超越传统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成果涵盖市场准入承诺、公平竞争规则、可持续发展和争端解决四方面内容。
7.英国央行按兵不动。2020年12月17日,英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一致同意维持基准利率在0.1%不变,维持资产购买总规模在8950亿英镑不变,维持央行企业债购买规模200亿英镑不变,同意将中小企业定期融资机制延长6个月,符合市场预期。英央行表示,资产购买速度最初可能会保持在当前水平左右,如有需要,随时准备加快资产购买的步伐。如果前景恶化,英央行还有足够空间进一步强化经济刺激,其中的措施可能包括实施负利率。
8.英国脱欧贸易协定达成。2020年12月24日,距离英国脱欧过渡期最后期限仅剩一周之际,英国与欧盟最终就英国脱欧贸易问题达成协议。英国首相约翰逊宣布,该协议是双方签署的最大双边贸易协议,涵盖2019年价值6680亿英镑(约合5.9万亿元人民币)的贸易。据报道,英国在谈判中做出了“巨大让步”,且主要是在捕鱼领域。协议在货物贸易方面约定,英国商品继续享有零关税、零配额。然而,额外增加的检验检疫等要求仍将无形中增加英国出口商品的时间和资金成本,削弱其在欧盟的竞争力。英国脱欧过渡期于2020年12月31日結束,英国随之退出欧洲单一市场和关税同盟。英国和欧盟在最后关头达成了英国脱欧后的贸易协议,使英国成功摆脱了无贸易协议“硬脱欧”的巨大风险。
(三)日本:经济缓慢复苏,货币政策宽松力度保持不变
2020年11月以来,日本遭受“第三波”疫情考验,进入12月后,情况愈发严重,单日新增人数一度刷新纪录。鉴于欧美疫情蔓延波及出口,国内疫情反弹拖累消费,2020年四季度GDP增速继续放缓,经济恢复至疫前水平尚需时日。
1.制造业、服务业延续改善。2020年10-12月,日本制造业PMI分别为48.7%、49.0%、50.0%,自2019年4月以来首次触及50%的荣枯线,结束了有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下降,表明制造商正在摆脱新冠病毒大流行的负面影响;服务业PMI分别为47.7%、47.8%、47.7%,整体高于三季度水平;综合PMI分别为48.0%、48.1%、48.5%,连续三个月回升。生产好转。2020年10、11月,工业生产指数分别同比下降3.0%、3.4%,降幅较三季度显著缩小。日本经济产业省对工矿业生产基本情况的判断为“正在恢复”。消费疲弱。2020年10、11月,家庭月消费性支出实际同比分别增长1.9%、1.1%,连续两个月保持增长,但受疫情恶化影响,11月消费增速有所回落(图9-图10)。
2.通缩风险持续升高。2020年10、11月,核心CPI同比分别下降0.7%、0.9%,降幅持续扩大,距离2%的政策目标渐行渐远。失业率处于高位,有效求人倍率处于低位,就业形势分化。2020年10、11月,季调后失业率分别为3.1%、2.9%,有效求人倍率分别为1.04、1.06。疫情在日本各地扩散程度不同加剧了就业形势的分化。在疫情严重的东京、大阪等地,有效求人倍率跌至1以下,出现求职难现象;而在疫情相对平稳的地区则出现招工难。
3.日本央行宣布延长企业融资优惠政策期限。2020年12月18日,日本央行公布利率决议,宣布保持当前货币政策宽松力度,维持利率水平不变,同时决定把将于2021年3月底到期的企业融资优惠政策期限延长半年至2021年9月底,如有需要会继续延长,以支持企业资金周转和稳定金融市场。
4.出台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为缓解疫情反弹对经济的冲击,夯实经济复苏基础,日本政府2020年12月8日推出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总规模为73.6万亿日元。其中,财政支出部分达40万亿日元。经济结构转型成为本次经济刺激计划的重中之重,与其相关的各种对策项目总规模为51.7万亿日元,约占计划总规模的七成。经济结构转型主要着眼于日本首相菅义伟力推的中长期增长战略,通过设立基金等一系列扶助手段引导和推动产业经济向零排放的绿色经济转型,同时推动日本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
(四)新兴经济体:复苏分化明显,宽松继续暂缓
2020年四季度以来,疫情形势有所反复,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复苏分化明显,宽松政策继续暂缓。增长方面,印度持续复苏,巴西形势复杂,俄罗斯复苏脆弱,南非前景堪忧;通胀方面,除印度外,其余国家通胀均有所上升,部分国家通胀水平高于通胀目标(图11-图12)。货币政策方面,受通胀因素限制,宽松进程继续暂缓。
1.印度经济持续改善。2020年三季度,印度GDP同比下滑7.5%,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6.4个百分点。进入四季度,经济景气有所提高。 10、11、12月制造业PMI分别为58.9%、56.3%、56.4%,服务业PMI分别为54.1%、53.7%、52.3%,分别连续5个月和3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生产端再度放缓。10、11月工业生产指数分别为129.2和126.3,同比增速分别为4.2%和-1.9%。失业率有所下降。10、11月失业率分别为7%、6.5%,为年内最低水平。通胀触顶回落。10、11、12月CPI分别同比上升7.6%、6.9%、4.6%,高于4%中值、低于6%上限。央行维持利率不变。2020年12月4日货币政策会议上,印度央行决定基准回购利率维持在4%不变,符合市场预期。2020年下半年以来,印度经济持续恢复,但依旧疲软,且通胀压力高企。印度央行表示,当前宽松货币政策立场至少将保持到下一财政年度开始(2021年4月)。
2.巴西复苏形势复杂。2020年三季度,巴西GDP同比下滑3.9%,降幅较二季度收窄7.0个百分点。进入四季度,经济景气继续回升。10、11、12月制造业PMI分别为66.7%、64%、61.5%,服务业PMI分别为52.3%、50.9%、51.1%,分别连续7个月和4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生产端继续修复。10、11月工业生产指数分别同比增长0.3%和2.8%,连续三个月保持增长。需求端信心走低。10、11、1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分别为85、83.7、80.6,逐渐下行。失业率出现回落。10月末失业率14.3%,较9月末的史上最高水平回落0.3个百分点。通胀继续上涨。10、11、12月广义消费者物价指数分别同比增长3.9%、4.3%、4.5%,高于目标中值4%。央行维持利率不变。2020年12月9日,巴西央行宣布维持基准利率2%不变,符合市场预期。巴西央行表示,随着通胀接近目标值,承諾长时间维持低利率的前瞻性指引很快将不再适用,不过经济仍然需要大量货币刺激措施,市场解读认为这并不意味着央行将立即加息。
3.俄罗斯经济复苏脆弱。2020年三季度,俄罗斯GDP同比下滑3.4%,降幅较二季度收窄 4.6个百分点。进入四季度,经济景气震荡回落。10、11、12月制造业PMI分别为46.9%、46.3%、49.7%,服务业PMI分别为46.9%、48.2%、48%,分别连续4个月和3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下。生产端和需求端逐渐缓慢。10、11月工业生产指数降幅分别为5.5%、2.6%,降幅呈收窄态势;零售业营业额同比降幅分别为1.4%和3.1%,降幅呈扩大态势。失业率出现回落。10、11月失业率分别为6.3%和6.1%,已降至2019年5月以来最低水平。通胀有所上升。10、11、12月CPI分别同比上升4%、4.4%、4.9%,延续年初以来上升态势。央行维持利率不变。2020年12月18日,俄罗斯央行决定维持目前4.25%的基准利率不变,符合市场预期。居民和企业通胀预期上升以及供给侧约束的背景下,一次性因素对物价上行影响更为显著和持久。由于疫苗取得进展,预计世界经济将更快复苏,外部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场的情况有所改善。
4.南非经济前景堪忧。2020年三季度,南非GDP同比下滑6.1%,降幅较二季度回落11.5个百分点。进入四季度,经济景气逐渐回落。10、11、12月PMI分别为63.4%、58.7%、49.1%,再次落入荣枯线以下。供给端和需求端逐渐修复。10、11月制造业生产指数同比下滑3.2%和2.6%,10月零售销售同比下滑1.8%,降幅持续收窄。失业率大幅上升。官方失业率从二季度末的23.3%升至三季度末的30.8%,为2008年有季度数据以来最高水平。通胀继续上升。10、11月CPI同比增速分别为3.3%和3.2%,较三季度继续上升。央行维持利率不变。2020年11月19日,南非宣布维持3.5%政策利率不变,符合市场预期。南非央行表示,该国通胀前景温和,但新冠疫情不确定性仍挥之不去;预测模型显示,短期内不会进一步降低回购利率,并将在2021年下半年开始提高利率。
IMF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增速将由-4.4%回升至5.21%。展望2021年一季度,预计全球经济增长将继续回升,宽松货币政策继续托底。
分国别来看,美国经济将延续修复态势,货币政策继续保持宽松,美联储考虑适时调整资产购买计划;欧元区经济保持增长势头依然可期,但疫情复燃、病毒变异和疫苗接种问题仍将给欧元区经济复苏带来挑战,短期内经济恐难见显著起色;日本新冠疫情不断蔓延,经济或将大幅下滑,央行优化货币政策框架,政策力度将保持不变;新兴经济体经济将继续保持复苏态势,货币政策宽松姿态继续保持。
(一)美国: 拜登新政推出,经济延续修复
随着美国正式进入拜登时代,主动防疫及修复经济将同步进行,财政刺激政策的提振作用愈加凸显,加之疫苗推广利好影响,2021年上半年美国经济或延续修复态势,下半年有望实现强势反弹。美联储预测2021年GDP增速中值为4.2%,较9月预测上调0.2个百分点。
1.经济延续修复态势。一方面,特朗普已签署的2.3万亿美元刺激法案(含约9000亿美元新冠纾困法案和1.4万亿美元政府支出拨款)将挽回部分疫情伤害和维持政府运转。另一方面,根据当选总统拜登“重建更好未来”方案,已公布的1.9万亿美元抗疫纾困计划及未来即将公布的经济复苏计划会极大提振市场信心,减缓疫情对失业民众和商业等造成的反复冲击,同时解决就业创造、基础设施改革和种族平等等长期问题,有助于推升美国经济复苏。与此同时,尽管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关系依旧紧张,但鉴于民主党已同时获得白宫和参众两院控制权,拜登任内施政或将更得力,后续有望催化更多刺激措施落地。此外,仍不可忽视疫苗分发混乱、接种率低下等问题。
2.货币政策继续保持宽松,美联储考虑适时调整资产购买计划。2020年年末两次FOMC会议纪要均显示,美国经济尚未完全复苏,近来改善步伐有所减慢,中期经济前景仍存在部分风险。在疫苗接种刚刚开启、关键经济数据趋向疲软的情况下,美联储维持宽松货币政策的态度预计不会改变。考虑到“接触性”服务再度受限、裁员潮持续,恢复增长尚需时日,同时个人消费支出出现松动,美联储预判货币政策工具的边际效用或加速减弱,承诺以一定速度增持国债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做法难以支撑经济强劲复苏。对此,美联储后续或在适时扩大债券购买力度的基础上,对债券久期进行调整,通过增加长久期债券占比、降低长端收益率以强化前瞻指引。
(二)欧洲:经济复苏缓慢,短期难见起色
鉴于近期欧元区制造业大幅反弹并持续扩张、工业生产动能持续增强、经济景气有所回升、失业率持续下降,2021年欧元区经济保持增长势头依然可期,但疫情复燃、病毒变异和疫苗接种问题仍将给欧元区经济复苏带来挑战,短期内经济恐难见显著起色。欧央行2020年12月发布的最新预测显示,2021年欧元区GDP将增长3.9%,较9月预期的5%大幅下调1.1个百分点。
1.欧元区经济短期内恐难见显著起色。从疫情管控角度来看,如果不能一次到位管控好疫情,而是任由其不断反复,终将拖累社会生产与需求。从疫苗接种角度来看,虽然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2021年底前,欧盟拥有的疫苗数将超过欧盟总人口,但在接种过程中,欧洲多国仍存在交货延迟及民众对疫苗的不信任问题。因此,疫情对欧元区经济的影响恐难在短期内结束。
2.欧央行一季度或将按兵不动,延续鸽派立场。近期欧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2021年欧元区经济开局比一些人认为的更积极,PEPP关键在于保持其灵活性。如果确有需要更多PEPP额度,将重新对PEPP额度做出必要调整。欧央行将继续非常谨慎地监控欧元汇率走势,而不是将其作为货币政策目标。欧央行执委施纳贝尔则指出,预计欧元区通胀将在2021年上升,短期通胀上升不会改变欧央行的货币政策立场。结合2020年12月欧央行会议纪要来看,除了决策者们更多暗示欧央行正在密切关注欧元汇率升值问题以外,并没有太多迹象表明欧央行目前会继续加码宽松。因此,预计在1月的货币政策会议上,欧央行大概率将按兵不动,仅通过前瞻指引继续释放鸽派信号。
3.英国经济仍面临重重挑战。英欧双方就英国脱欧贸易协定达成一致的好处,更多在于能够减少英国退出欧盟的损失,并且排除市场面临的一大不确定性。但随着2021年1月1日开始,英国退出欧盟单一市场和关税同盟以及所有欧盟政策和国际协议,英国和欧盟之间人员、货物、服务和资本的自由流动结束,未来英国在货物和服务贸易中仍面临诸多不利因素,恐将使当前本已因疫情管控升级而遭受冲击的英国经济雪上加霜。同时,作为英国服务业核心的金融业将失去在欧盟的服务许可,面临不同欧盟国家的约束,业务开展牌照将不同程度受限,从业者也面临诸如签证、从业资格等更多阻碍,进而可能对伦敦作为金融中心的地位造成一定冲击。为弥补与欧盟“分手”后的贸易损失,预计未来英国将積极寻求与美国和中国等大型经济体达成自贸协定。
(三)日本:经济或将大幅下滑,央行优化政策框架
面对不断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日本政府再次宣布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结束期限为2021年2月7日。为减少对经济的影响,本次紧急状态的措施比第一次更为克制,重点针对被认为加剧疫情扩散的餐饮业,幼儿园和中小学不需停课,商店也将继续开放。此举或拖累日本经济大幅下滑。
1.投资保持恢复态势。继2020年10月环比上升17.1%后,2020年11月核心机械订单额经季节调整后环比上升1.5%。其中,制造业在上月上升的基础上有所回落,但仍保持稳定,非制造业也出现复苏迹象。日本内阁府在报告中对机械订单基本情况的判断由“停止下降”上调为“有恢复迹象”,连续第2个月上调判断基调。疫情扩散遏制消费。由于消费者减少外出,加之店铺歇业或缩短营业时间,日本家庭消费支出将显著减少。2020年1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季调后为31.8%,终止连续3个月反弹的趋势。日本内阁府对消费者信心的判断基调从2020年10月、11月的“虽然形势严峻,但回升趋势仍在继续”下调为“停滞”。外贸形势严峻。全球疫情反扑导致海外需求低迷,出口将继续承压。但国际市场能源价格下降和日本国内内需低迷,使得进口降幅大于出口降幅,贸易收支将继续保持顺差。
2.日本央行将调整政策路线,减少其负面影响。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2020年12月18日在记者会上表示,央行将评估当下政策措施,包括资产购买操作和收益曲线控制措施,从而探讨更有效、更可持续的宽松政策,目标是将短期和长期政策利率保持在当前或更低的水平,结果将于2021年3月公布。政策力度方面保持不变。鉴于当前物价持续下跌,通缩压力加大,而且经济复苏前景仍面临不确定性,预计日本央行会维持现行货币政策宽松力度。
(四)新兴经济体:经济持续复苏,疫情风险仍大
受益于宽松货币政策和经济刺激计划延续,新兴经济体经济将继续保持复苏态势,叠加2020年同期基数较低,一季度或将普遍出现较快增长。但地区之间将继续分化,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将会平稳运行,产业链上的亚洲新兴经济体也有望获得快速扩张;全球复苏共振带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于拉美、中东、非洲等地区的经济增长有利;2020年以来复苏进程缓慢的俄罗斯和南非等国,依旧面临较为复杂的环境。
短期内,新冠疫情仍然对新兴市场脆弱的复苏构成风险。新冠疫情方面,新兴市场疫情未见好转、疫情冲击仍在延续,巴西、俄罗斯、墨西哥、南非等国疫情再度出现扰动,新增病例高居榜首。由于检测和治疗能力相对落后,人口结构相对更加复杂,疫情可能成为新兴经济体发展的掣肘。
货币政策方面,预计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将保持观望态势,宽松姿态继续保持、但是降息步伐继续暂停。一方面,新冠疫情仍在蔓延,复苏前景仍偏脆弱,需要政策保持宽松;另一方面,物价或将随大宗商品价格走高而继续回升,货币政策空间受到限制。
(作者为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