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睿
孩子们经常考试,中学高级教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注册心理师、南京市首届德育工作带头人宋梅老师在高一学生中做了个小调查:“考试后,面对成绩,你最不希望家长对你怎样说?”没想到,考得好的孩子和考得不好的孩子都有话要说。下面,宋梅老师就“考试后,如何与孩子谈成绩”和家长们聊聊。
调查:考得好时家长怀疑、否定,考得不好就打击、嘲讽
从小学到中学甚至到大学,孩子们经历了大大小小数百场考试,可谓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可是,每次考试过后的一段时间,都是孩子们最难熬的日子,因为家长、老师和孩子都非常关心考试的成绩。考试后家长对成绩的反应,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接下来的学习状态。尤其是某些过激的言行,可能会给孩子带来较大的伤害。
前两天,我在高一学生中做了一个小调查,题目是“考试后,面对成绩,你最不希望家长对你怎样说?”。学生非常积极地给予了回应,家长也可以反思一下,这样的话,您跟孩子说过吗?调查结果,考得好时,孩子最不愿意听到家长这样的话——“你这成绩,跟第一名还有差距,有什么好得意的?”“你这次就是侥幸,就你这德行,下次成績肯定会掉下来。”“作为学生,考得好难道不是应该的吗?你不要骄傲自满!”考得不好时,孩子最不愿意听到的话是:“别人家的孩子都考得那么好,你怎么这么差劲!”“你真没用,考这个成绩以后能上什么大学?你这辈子完蛋了!”“我们这么辛苦还不是为了你,你就这样回报我们,你对得起我们吗?”有孩子总结:考得好时家长怀疑、否定或视而不见,考得不好就打击、嘲讽。各位家长,听到孩子们这样的反馈,此时此刻,您有怎样的感受呢?
建议:对孩子学习过程的肯定比对其成绩的赞扬更重要
作为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当然是必要的,但如何与孩子沟通,是要讲究方法的。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考试取得了好成绩,内心是非常希望得到家长欣赏的。面对考得好的孩子,家长对孩子学习过程的肯定比对其成绩的赞扬更重要。比如,家长说:“这次考得这么好,真厉害啊!”不如说:“这段时间,我看到你一直都在努力学习,尤其是每天不仅认真完成作业,还对前面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整理与巩固。看来,好成绩的取得与你刻苦学习的态度是分不开的。妈妈为你取得这么好的成绩高兴,但更为你的努力点赞!”这样孩子会更乐意继续努力。
若孩子没考好,家长很焦虑,但孩子看上去似乎不难过、不着急,家长可以仔细观察一下,孩子看似轻松的背后,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其实,成绩不理想,大多数孩子心里会失望难过,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会把这种情绪表现出来。心里虽然很难过着急,但表现出轻松和淡定,这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孩子没有因为成绩不理想而崩溃,能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从这个角度上讲,这样的孩子内心是强大的,这是孩子的优势。家长需要看到孩子的优势、努力和付出,相信孩子,给孩子一段时间,让孩子能够在自己的学习节奏中重新找到感觉,找回自信。
如果孩子没考好,状态不佳,家长要能看到孩子内心隐藏的许多复杂的情绪,如焦虑、自责、难过、担心、后悔等。这些负面情绪对孩子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家长一方面要积极共情孩子的情绪,要理解孩子,帮助孩子缓解压力,轻装前进;另一方面,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选择更具积极意义的方式来分析考试成绩,不光看卷面整体分数和丢分部分,更应结合孩子平时的努力、基本能力、近期状态,用全面、综合、发展的眼光来分析,多肯定孩子的努力与付出,多找进步点、发展潜力点,给孩子多一些鼓励,帮助他树立自信。
如果家长自己对孩子的成绩不理想感到非常焦虑,那就要仔细觉察一下,这焦虑到底是来自孩子还是来自家长。有时候,关于成绩是否理想,孩子和家长的标准是不太一致的。如果孩子自己对这样的学习成绩和学习状态还比较满意,家长就要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有没有可能是自己对孩子的期待过高,所以才会失望、生气、焦虑,而这背后又隐藏了怎样的期待?家长需要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再和孩子一起面对当下的学习。只有当家长足够淡定的时候,才能够给予孩子更多的支持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