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舆论引领 传播主流价值

2021-08-16 04:21任舟影
媒体融合新观察 2021年3期
关键词:人文情怀

任舟影

摘要:一篇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有影响的新闻报道,要具备吸引受众的内容,要有与内容相得益彰的表现形式和手段,才能从海量的新闻信息中脱颖而出,与受众产生共鸣,形成共情,实现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引领舆论的正向激励效应。

关键词:主流价值 正面宣传 人文情怀 正向激励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在这一场艰苦卓绝的战役中,各级媒体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贫困山村、攻坚现场,捕捉了一个个感人瞬间,采写了一个个精彩故事,为历史性地撕掉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接续奋斗新时代、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凝聚了磅礴力量、贡献了媒体智慧。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相比,乡村振兴涉及未来乡村产业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农村改革、乡村建设行动、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治理的加强和改进等方方面面,其时间跨度、涉及范围、实施难度、标准要求有过之而无不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对媒体人而言,应当如何总结经验,谋定后动,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进程中再建新功呢?

一、持续做好典型的挖掘选树

长期的新闻实践证明,发现、总结、宣传各方面先进典型,对弘扬正气、推动工作有着重要作用。在这一方面,各级媒体人有很多较为成功的尝试。

(一)要持续关注老典型

老典型往往走在一个时代前沿、彰显着一个时代的精神或是主流价值,无论在思想境界、贯彻落实政策要求还是大胆创新等方面都处于领跑者的角色。因此,将老典型有意识放在新的时代要求或是社会背景下进行比较、深挖,往往会有出人意料的发现乃至收获。

作为全国有名的老典型,盘州市淤泥乡岩博村有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经过多年拼搏努力和乡亲们一起闯出一条脱贫致富路的“改革女先锋”余留芬;还有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一路领跑的老典型岩博村党委、岩博酒业。在脱贫攻坚收官、接续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老典型会有些什么样的思考、探索,会显现出什么样的新特色、新亮点和闪光之处呢?

2020年5月中旬,全国两会前夕,笔者带队前往深藏于乌蒙群山之中的岩博村。此行有两个目的,一是对岩博联村党委书记、全国政协委员余留芬进行回访。在2019年的全国两会上,余留芬针对当地网络、物流不畅阻滞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提出提案《关于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多措并举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议》。一年多时间过去了,岩博村的“蹭网青年”们如今都在干什么?二是实地了解岩博村产业发展情况。村办企业岩博酒业酿造的人民小酒,曾在党的十九大上得到过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肯定,成为助力岩博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扶贫大产业。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岩博酒业影响有多大?2015年即已实现全村脱贫的岩博群众,如今有哪些新的期盼?

在岩博村蹲点采访的3天时间里,我们每天早出晚归,到岩博酒业的生产现场、产品研发部门,了解生产流程、产品市场、新产品开发等;到员工食堂、电梯公寓楼、健身房,询问员工的生活现状、职业规划、喜怒哀乐。我们还深入全村地势最高、原先最穷的岩博村4组,走进寨子里的“双职工”家庭(丈夫在煤矿打工,妻子在酒厂上班),倾听他们的烦心事、操心事,还有开心事……期间,我们三次拜访余留芬,了解她与岩博的成长经历,并就采访中一些新的设想和疑问与她进行了交流和印证。

采访告一段落后,围绕在蹲点采访中捕捉到的点点滴滴变化,我们着手从众多精彩却繁杂的故事、细节、变化中梳理脉络、厘清要点,确定报道主题。

首先,围绕2019年全国两会上余留芬提出提案后一年多以来,岩博村的网络环境等变化作一个积极回应 ;其次,在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大环境下,岩博酒业逆风前行,在短短四个月时间依托全产业链“造岗”新增120个就业岗位,这无疑是一篇有较强新闻性和积极引导作用的新闻。最让我们兴奋的,还是这次在岩博村和岩博酒业采访过程中收集到的那一个个独具岩博特点、承载着岩博人成长、梦想的小故事,真实、新鲜、感人。

当我们此行采写的《拥抱互联网,岩博“踏浪”前行》《岩博酒业全产业链“造岗”稳就业》《岩博:幸福故事多 越讲越精彩》等报道陆续见诸报端后,因从多个角度真实、直观、深刻反映了老典型岩博村、岩博酒业在面对两场战役考验中的新作为、新变化、新景象,收到了较好的社会反响,被多家媒体转载。

(二)要持续选树新样板

如果说老典型是一瓶经历了岁月长河洗礼的老酒,因历久弥新而为受众所关注、信服,那些隐藏、沉淀在基層的新样板、新典型、新经验,在通过各级媒体不断的挖掘、总结和提炼后,更能因其鲜明的时代特点去壮大主流声音,传播主流价值,进而引领舆论导向。

2020年9月,《六盘水日报》一版头条位置刊发的一篇报道《王金涛和他缔造的“亿元产业”》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王金涛何许人?他是原六枝矿务局职工子弟,2004年从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广东省江门市的某通信公司工作,一家三口过着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他的“亿元产业”在哪里?在平均海拔1650米的六枝特区新场乡松坝村毛草坡组的山巅上,深藏着王金涛倾注了全部心血打造的“亿元产业”:2016年从两个人养殖20头能繁母猪起步,三年半时间,生猪存栏达到1.1万头;员工数量从2名增加到138名,增长69倍……

2021年2月,王金涛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表彰。功成名就后的王金涛有什么样的目标和打算呢?建立激励机制,与贵州大学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面向全国广招技术、管理英才;与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设“二表哥班”…… 王金涛分析,“只有吸引更多人才投身乡村振兴战略,才能促进农业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从繁华的沿海都市到贵州的偏远山村,从年薪60万元的办公室白领到常年与“二师兄”为伴的猪倌。王金涛“跨界”发展的成功经历,既反映了一个地方龙头产业发展的艰辛历程和美好前景,又展现了新一代年轻人回乡创业、反哺家乡的人生价值观,同时还折射了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的时代洪流中,无数怀抱理想信念陆续返乡创业的游子浓厚的乡土情怀。王金涛的故事,因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主流价值,受到了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获得点赞无数。

二、继续关注基层民众的变化发展

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是新闻舆论工作的中心和支点,也是各级媒体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加油鼓劲、凝心聚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的一个制胜法宝。

进入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新阶段,必须进一步提升正面宣传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一方面应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另一方面,则要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新闻报道的主体和服务对象,继续把镜头、笔触对准千千万万普通人民群众,通过对他们生活变迁、内心世界、精神面貌的持续关注,及时发现变化、分析原因,展现他们的新生活、新诉求、新期盼,反映他们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凝聚精气神,传递正能量。

(一)关注基层民众的新生活

“小人物”连着大民生,小事件反映大时代。2018年以来,笔者紧紧围绕基层群众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进程中的意见、愿望、要求和呼声,先后采写编发了《杨小三理发》《徐小爱三进手术室》《九一苗寨喜迎新年:幸福生活从“头”开始》等与基层一线民生紧密相关的新闻稿件,真实、生动、精准地反映了脱贫攻坚给广大基层群众生活带来的变化。2020年5月,我们到2015年即已实现全村脱贫的岩博村蹲点采访。在成稿《岩博:幸福故事多 越讲越精彩》中,重点关注了岩博村常见的“双职工”家庭王优一家对新生活的追求,工作之余做微商,有了余钱不投到村里自家宅基地上建房,而是筹划着到县城买房、以后给孩子更好的教育。因为“时代不一样了,要过和祖辈们不一样的生活”;九零后小夫妻管波、肖露南,管波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品酒师,肖露南则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解说员。于是小两口不仅是生活上的伴侣,还成了事业上你追我赶的“战友”;还有岩博酒业公寓楼里出了名的“直播带货达人”、彝族姑娘杜灵飞……通过报道岩博人的新生活、岩博年轻人的新期盼,提炼了岩博人追求幸福新生活的梦想之“光”,推动着岩博村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一路领跑的新闻主题。这篇新闻故事后来被新华网转载,点击阅读量超过了百万人次。

(二)关注基层民众的新诉求

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潮流中,广大群众既是亲身参与者,又是直接受益者,他们的感受,他们的评判,既是民心之所向,也是基层工作的努力方向和目标,直接反映了基层的工作亮点和成功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广大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在响应国家号召搬出了祖祖辈辈居住的大山之后,各级党委政府给了他们什么样的扶持?他们又有些什么样的新期盼呢?

“咱们也有‘红房本了!”2021年元月,在六枝特区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聚福新苑,这里的“新市民”告知六盘水日报记者这样一个消息。

“红房本”,是群众对房屋“不动产权证”的爱称。记者由此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隐藏的新闻价值:搬迁群众有了“新市民”身份后,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情感融入、社会融入?有了房屋“不动产权证”,他们的心稳了大半。

当记者顺藤摸瓜找到六盘水首个领到“红房本”的易地扶贫搬迁户、聚福新苑的“新市民” 唐安定时,搬进了新房的唐安定其实是喜忧参半的,“虽说不花钱住的是国家提供的新房,但没个什么东西拿着,感觉终究不是自己的房子!”唐安定道出了广大搬迁群众的心声。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2020年10月,六枝特区启动了12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3725套安置住房不动产登记工作。经过努力,至2020年12月27日,首次登记、手续办理、转移登记、缮证打印“100%完成”。 唐安定终于手捧“红房本”,“这回稳了!”

以《易扶搬迁“安居” 聚福新苑“福来” 六枝特区3557户“新市民”领到“红房本”》为题的新闻稿件在《六盘水日报》一版重要位置刊发后,立即引来关注无数。这既是对贵州省委、省政府高质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要求的成功实践,更是对解决民生关切问题的积极回应,进一步传播了主流价值,引领了舆论导向。

脱贫是攻坚战,稳脱贫则是持久战。2021年春节前,六枝特区新场乡落龙村建档立卡脱贫户吴胜林的妻子患脑癌去世,留下了大笔医药费和3个在校读书的孩子,经济十分窘迫。无独有偶,白果村岩脚寨建档立卡脱贫户尚金进家突发火災房屋被烧毁,建康居委会村民孔令槟因病入院、家庭丧失唯一劳动力,两家人同样在贫困边缘徘徊。

经过多方调研、反复论证,新场乡政府以购买服务的方式,与太平洋保险公司签订“防贫保”购买协议,对全乡存在返贫致贫风险对象实施保险兜底。3月底,在吴胜林、尚金进、孔令槟三家人面临“滑向”贫困边缘的危险时刻,新场乡政府率先在全省整乡推进的“防贫保”赔付,为他们撑起了一片晴空。

我们就此事追踪采写的新闻稿件《为群众托起稳稳的幸福——六枝特区新场乡党史学习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率先在全省整乡推进“防贫保”赔付》一经刊发,即引起了各级媒体的关注。新场乡的这一积极探索,有效地防范了农村群众的返贫风险,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成果,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肯定和倡导。

三、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凝聚乡村振兴磅礴力量

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

但正面宣传并非在各媒体平台上喊几句口号,或是照本宣科传达上级政策精神就能达到预期效果。尤其是进入全媒体时代后,受众对于海量信息的选择接受更是给正面宣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对各级媒体人而言,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关键是要切实提高宣传质量和水平,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才能持续强化舆论的价值引领、力量凝聚、精神锻造,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油鼓劲。

(一)提高宣传质量和水平,要坚持“上接天线”

每一个新闻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孤立的存在,都离不开一定的时代或者社会背景。作为媒体人,要不断强化自身知时事、懂政策、观大势的能力本领,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新闻事实放在社会大背景下思考、挖掘,才能準确无误总结、提炼出其时代价值和社会意义。新闻舆论工作要切实担起引领导向、服务大局的职责使命,必须紧扣时代脉搏,于时代洪流中去感知变化、捕捉亮点、挖掘新闻,才能由点及面,而不会以偏概全;才能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引领正确舆论导向,传播主流价值。无论是脱贫攻坚宣传还是乡村振兴报道,我们在新闻点的切入上、新闻题材的选择上,以及新闻典型的选树挖掘上,都不能偏离这一原则。

(二)提高宣传质量和水平,要注重“下接地气”

进入全媒体时代后,媒体传播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无论传播手段、形式、平台种类如何变化,“内容为王”仍是王道。为广大受众所喜闻乐见、能够寓教于乐的“内容”来自哪里?它往往发生在受众身边,沉淀在基层,隐藏在各行各业繁杂的日常工作中。我们只有走进基层,扑下身子,沉下心去,才能感受、倾听到时代的声音,发现、挖掘出新闻背后的主流价值。“下接地气”,还要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新闻事业的“主人”,作为新闻报道的“主角”,将更多的镜头、笔触对准他们,把更多、更重要的版面、频道、时段留给他们。要持续关注普通群众,他们的成长、悲欢、命运往往带着很强的时代烙印,更能折射出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变迁、政策的得失;要立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充分关怀、反映他们的意见、愿望、要求和呼声,让我们的新闻报道群众性更强、人情味更浓、影响力更大。这也是主流媒体引领舆论导向的底气所在。

(三)提高宣传质量和水平,还要不断创新新闻的表达形式及传播手段

一篇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有影响的新闻报道,不仅要具备吸引受众的内容,还要有与内容相得益彰的表现形式和手段,才能助力正面报道从海量的新闻信息中脱颖而出,与受众产生共鸣,形成共情,实现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引领舆论的正向激励效应。

总结近年来那些反响较好、影响较大、舆论引导效果明显的新闻报道,我们除在新闻性、时效性抢占了先机外,对新闻表达形式的不断丰富创新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宣传报道中,我们仍要坚持创新新闻表现形式,才能有效提高正面宣传的质量和水平。一是文字表述上,要完全摒弃高高在上的说教式语言,多用老百姓易于接受的大白话、讲故事、摆事实、说道理;二是在报道角度上,多围绕中心工作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切入,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用典型说话、用身边人说话,通过小切口使新闻报道见人见事,更具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三是在表现形式上,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借助图文表情达意、叙事说理的手段形式,还要结合全媒体时代的受众需求变化,适时引入视频、音频以及航拍等多种形式,形成“讲故事”的良好氛围,令新闻报道更形象、更生动、更能打动受众;四是要持续完善新媒体平台种类建设,根据不同平台的受众特点进行二次加工发布,实现新闻传播多角度,新闻发布全覆盖,新闻宣传同频共振、凝心聚力。

(作者单位:六盘水日报社)

猜你喜欢
人文情怀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美育实践研究
论宋代豪放词中的人文情怀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如何培养当代技校生的人文情怀
立足听读说写,渗透人文情怀
“胡杨精神”与塔里木大学人文情怀教育
浅论中小学素质教育
论新闻报道中的“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