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课外阅读的探索与实践

2021-08-16 01:00刘义玲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5期

刘义玲

摘要: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至关重要。针对学校现实教学现状,有效地开展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父母的配合、老师的引导、学校的重视对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父母配合 老师引导 学校重视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低年级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它作为课内阅读的补充,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在语言教育的起步阶段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培养。下面结合我在班级开展的课外阅读情况,谈谈自己在低年级课外阅读实践中的点滴做法。

一、父母的配合

(一)父母与孩子共同阅读

刚刚学会汉语拼音的一年级学生,对于什么是阅读及阅读的作用全然不知。这时,主要是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父母可以买一些注拼音的、篇幅短小、浅显易懂、内容有趣的故事书或绘本书和孩子一起阅读。怎么一起阅读呢?那就是孩子在读书,父母在旁边看着。阅读时父母不要急于纠正孩子的阅读的缺点,而是在边上帮助他,提醒他,降低阅读的难度。当孩子有字不认识,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拼读拼音或直接告诉他。当孩子拼读有困难时,父母应该和他一起拼读,即便有一些添字或漏字,只要不是太多,父母也没有必要打断阅读,但是在读完后要加以指出。总之,初始阶段主要是让孩子觉得阅读并不难,从而培养兴趣。过一段时间,孩子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父母应逐渐放手让孩子自己阅读,并指出发音不准、添字、漏字的地方,让孩子慢慢养成严谨的阅读习惯。另外,每到寒暑假,我会让孩子每天读书半小时,并完成阅读卡,有优美词句积累,有自己的阅读感悟等。孩子完成后,家长检查并签字,这样的方式,有效地帮孩子完成半小时阅读。长期坚持,孩子自然会形成每天阅读的习惯。

(二)父母与孩子共同讨论

父母和孩子共同阅读完故事后,可以简单讨论一下人物、故事情节。讨论完后,可以和孩子一起找优美的词、句,逐渐让孩子养成读书做笔记的好习惯。

(三)父母對孩子进行鼓励表扬

对于低年级学生,孩子的表现欲特别强,每个星期可以安排一个时间,让家人当观众,孩子当演员,听孩子讲故事或朗读故事,并给予鼓励,提高孩子的兴趣。在有外人的情况下,更要让孩子表现表现,一般外人的表扬比家人对其的激发力更强,更能提高孩子的阅读欲望。

二、老师的引导

(一)培养孩子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我在教学实践中,经常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讲述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趣味故事等,来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有时,我有意识、有系统地结合课内外,扩展学生的阅读量。这样学生会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比较小,对于课外的知识,他不会主动探索。因此,需要老师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二)丰富课外阅读内容

学生阅读课外书,切忌盲目阅读,要有目的、有方向。带有任务的学习最容易获得高效率。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来选择课外书,如果过早阅读内容复杂,语言较深的书籍,不仅影响学生的阅读,还会给学生养成读书的坏习惯。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用一些浅显易懂的儿歌、古诗、绘本等教材以外的读物来丰富阅读内容。

为了丰富低年级孩子们的课外阅读内容,我要求他们每天至少阅读半个小时。节假日,我在班级组织同学们互相换图书看;平时,我会在课堂上让同学相互介绍图书,开展小小诵读会等活动,来扩大孩子的阅读量,从而获得更多的阅读内容。

(三)阅读效果评比

阅读效果评比并不打分,而是要采取多种形式如故事比赛,朗诵比赛等,让同学互相评价,评出自己最喜欢的。而那些不善于表现自己的人,老师也要组织他们当“演员”。当然,尽量是同一级别进行比赛。这样彼此实力差不多,也就不会造成他们的自卑。我们班的孩子,每天的家庭半小时阅读,一定要有圈画的记录痕迹,适当做好笔记,记下好词好句或写下一两句话自己的感受。孩子完成并标上读完的具体时间。家长每天把孩子的阅读情况发到班级QQ群里。老师每天抽选几个孩子的阅读情况做点评。另外,老师在每周检查并总结孩子们一周的阅读情况,对表现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阅读的积极性。

(四)养成语言积累的习惯

要养成语言积累的习惯,首先要养成边读边画的习惯。当孩子还不明白什么叫优美词句时,老师在上完一篇文章后,要带着同学们用固定的符号画出优美的词句。时间一长,同学们对这一类词句有所理解,有所鉴别,自己就可以画出这一类词、句,会画还不行,必须要把画下来的词、句记在脑中。于是,我就让同学们准备了一本专门记录这些词语的本子,并给这个本子取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我定期检查,看谁积累的优美词语,精彩的句子,朗朗上口的名言、古诗多。并让同学们尽量记到自己的脑子里,这对孩子的终身学习都是有好处的。

三、学校的重视

(一)引起重视,让学生有书读

首先,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通过举办多种读书活动,调动学生读课外书的热情。其次学校尽可能让图书管理机制更加健全,充分利用所有图书,让学生不用花钱就可以读到课外书。我们学校还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的课外阅读环境,配备了一间阅览室,学生在课外活动时间里可以去尽情地阅读。

(二)创造条件,使学生乐读书

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城乡接合的村小,图书资源紧缺。为了弥补书源不足,我在班级建立了图书角。每学期初,我开列出本班同学阅读的课外书目,张贴在教室里,然后从学校图书室搜集书目中的图书,图书室没有的,鼓励学生从家中找来充实,或用自己的零花钱、压岁钱进行认购。学生购买后,放在班级的图书角,供全班同学阅读。由班级管理员负责借还管理。自从班级有了图书角,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随借随还,十分方便。走进教室,会感受到浓浓的阅读氛围,学生还在一起阅读,互相交流,享受着阅读的乐趣。

(三)营造氛围,让学生爱读书

我们学校的阅读氛围非常浓厚。学校的墙面、楼梯台阶、橱窗等,到处张贴着经典诵读的内容,让孩子们每天的阅读无处不在,如早晨的晨读课,孩子们都在诵读《每日所诵》;中午学校安排统一的午间阅读,孩子们都能在教室里安静地享受着阅读的快乐;每节课的课前预备时间,孩子们也会在背诵经典古诗中等待老师来上课。另外,根据各年级课程要求,学校合理安排了阅读课,由阅读老师有针对性指导孩子进行阅读。学校到处充满书香的味道,孩子们自然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总之, “课外阅读”活动要持之以恒,父母、老师、学校要齐心协力,紧密结合,这样才能使课外阅读活动落到实处,真正让孩子成为读书的主人。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更应竭尽全力为低年级学生创造一切条件,让孩子们从小就喜爱阅读,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