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级互助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探索

2021-08-16 00:22张寿兰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份数个数辅导

张寿兰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课堂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行为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课程理念指导下,各地区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纷纷投身到转变课堂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革与探索中。

同年级的小组合作学习成了当下数学学习的一个普遍的重要方式。同年级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中,学优生占据了小组汇报中的主要角色,而基础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慢慢地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在小组学习中常处于被动的角色。我们看到,有些学生因为基础较薄弱,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不能够用已有的知识消化新知识,以致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不能将新旧知识相联系。这样,就影响了同年级中的帮扶互助学习的效果。

为此,我校数学教研组进行了“小学数学跨年级帮扶互助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跨年级帮扶互助学习方式,是通过整理和分析小学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核心知识进行教学关联,把不同年级的学生按现有学习水平进行分组,让高年级的学生帮助辅导低年级的学生,在重点题、易错题上进行数学学习,并以此促进高年级学生对于相关核心知识体系的重新建构,形成新型的小组互助学习的学习方式。那么怎样进行跨年级互助学习呢?下面以三年级的《分数的认识》为例,谈一谈跨年级互助学习的操作路径。

一、整理内容明确联系,整体把握跨年级知识体系

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是螺旋上升的,前后的知识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结构关系。数学教师首先要理解数学教材,对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对知识作用和地位准确把握,对教材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运用自如。因此,我们对六年的小学知识进行了整理,形成了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化。

如分数的认识分成了三个学习阶段:三年级上下册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五年级下册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四则运算”;六年级上册学习“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开始用分数知识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学习“百分数的意义”。从知识的编排来看,学生学习分数的知识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一个年级又是不一样的。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分为两次学习,这两次学习的重点也是不一样的。第一次重点是理解把一个图形、物体等平均分,第二次的重点又在于把一些物体看成是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五年级时是系统学习分数的意义的概念,重点在于对分数的抽象认识;六年级进行实际问题解决。

三个阶段的学习,都是有关分数的概念,每一个阶段又是为下一个阶段进行铺垫。因此厘清每一个知识概念之间的结构体系,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的整体把握。

二、课前互助明晰重难点,开展跨年级互助学习

对于已经学习过三年级知识的五年级学生又是怎样理解把一个整体平均分,用分数表示的呢?

实验小组设计了三年级的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后测试题,从五年级学生中抽调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三年级的相对应层次的学生进行跨年级课前辅导。

用分数表示下面涂色部分

课前调查的结果是学生能够正确地填出分数,那么是不是意味着五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呢?于是实验组用视频再次记录了五年级學生教学的过程。

从视频辅导结果来看,在选取的五年级学生中只有一位学生是将最后一幅图用份数的概念进行辅导。其他五年级学生在理解第一题的时候就是简单地数一数一共有8个圆,涂了其中的1个圆,也就是[18];第二题用同样的方法,数了总数一共10个,涂色的占了其中的4个,也就是[410],约分就是[25]。

从视频教学结果来看学生虽然在三年级的时候学习过分数,但是四年级没有再接触过分数,学生对于分数的理解只是简单地认为是部分个数占总数个数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分数中的份数的概念。

通过跨年级互助的视频研究,实验组教师认为,五年级学生自己在认识分数的意义的本身就是不正确的,因此有必要进行正确的认识,对之前的错误进行有效的纠正。因此,我们让实验中的正确的学生对其他学生进行了同年级的导师互助学习。于是出现了以下精彩的对话:

小导师:这里是把10个星星平均分成了5份,涂色占了其中的2份,因此只能用[25]。

学生1:那用我们的方法也没有不对啊。一共10个,涂色的占了其中的4个,也就是[410],约分就是[25]。

小导师:虽然是有10个,但是大家看图,图上是用虚线平均分成了5份,并没有平均分成10份,所以这个分数的分母只能是5。如果是10的话就是平均分成10份了。

通过小导师的概念辨析,让学生明白[410]与[25]的大小虽然相同,但是它们所表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在用分数表示的时候,重点应该关注到部分的份数和总份数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关注到个数与总个数之间的关系。

在高年级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之后,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二次助学。在进行二次助学的过程中,实验组教师发现,五年级的学生在对三年级学生的帮扶过程中不再只是强调个数,当发现三年级学生只是简单地数个数时,高年级学生会主动纠正低年级学生的错误,并且告诉低年级学生,分数表示的是平均分成几份,然后取其中的几份,有时候看份数是对的,是因为它的一份就只有一个。很多时候我们不能简单地看个数,而是数分成的份数。从五年级学生教学三年级的学生的讲解来看,五年级学生对于份数和个数的概念已经有了自己的再认识。

三、调整教学聚焦核心,实现跨年级互助教学

通过跨年级帮扶,实验组教师一致认定学生对于分数的认知最容易混淆的就是份数和个数之间的关系。因此在三年级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二》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建立份数的概念。同时也应该看到本节教学内容中如果不出现份数和个数之间概念的辨析,那么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还是会出现概念的混淆,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中一定要进行份数和个数概念的辨析过程。

(一)组织活动,认识分数

教材中猴子分桃是故事情境,为了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连贯和完整,结合本课知识特点及学生的知识背景,实验组继续采用猴妈妈分桃的故事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理解,体会分数的产生过程。

教师出示一盘桃(幕布盖着的),组织学生猜一猜“如果把一盘桃平均分给2只猴,这盘桃可能有几个?”学生猜一猜。

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测画一画、分一分。让学生展示并说一说。教师组织学生观察和思考上面分苹果的情况,发现分数表示数的规律,即把一个或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其中一份都可以用几份之一来表示。

(二)合作交流,辨析概念

教师再出示刚才的一盘(6个)桃,组织学生探索:“如果把一盘桃平均分给3只猴,每只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学生小组讨论后教师组织反馈,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13,26]等信息,组织学生小组交流并全班反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研究:应该把这盘桃平均分成几份?每只猴分得几份?几份中的几份?一份是几个?是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比较[13与26]的关系,从而说明[13]的合理性,建构分数的意义。

四、教师参与有效观测,关注跨年级互助学习成效

为了有效观测跨年级帮扶互助的三年级学生学习的效果,实验组教师对参与跨年级互助学习的学生进行了课堂观测。

观测现象:我们年级组主要观察5位学生,其中4位之前被五年级学生辅导过,1位是初步学习认识分数(2)。

环节一:画一画、分一分、涂一涂

5位学生都没有错误,都能够正确解答问题。

环节二:例2的学习

5位学生都没有错误,都能够正确解答问题。

环节三:试一试

没有被辅导的学生出现了问题,其中他的同桌也就是被辅导过的学生,用数份数的办法告诉出错的学生,不能用数个数的方法,要看用虚线平均分成了几份,数份数。

环节四:练习题

被辅导的学生能够用虚线进行平均分,并且正确进行涂色。

观测描述:被辅导的学生除了A同学的平时课堂表现比较突出,另外3名学生在班级中属于不能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学生,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发现,A同学今天在课堂总共举手13次,发言2次,课堂专注力非常高,作业单上写的题目完全正确,回答的两次问题,完全正确,并且很完整。

另外3位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虽然没有A同学表现突出,但是也有进步。B同学举手5次,发言1次,C和D同学能够积极参与到小组的学习活动中,其中C同学发现同桌用数个数的方法写分数的时候,能够与他进行交流,并且告诉他正确的方法。

通过课堂观测实验组教师发现,参与跨年级互助学习的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来,并且在同伴之间出现错误时,能够和别人交流自己的想法。

“温故而知新”,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将旧知识纳入新知识体系的过程,当能够将自己所知道的知识讲授给别人时,就是自我知识内化的过程。与同年级的互助學习相比较,跨年级帮扶互助的学习方式在两个年级中,学生和学生间没有相关的被动学习的角色,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高年级的学生在进行巩固性的学习,双方的民主互动式学习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合作学习能力的提升,增强彼此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

猜你喜欢
份数个数辅导
怎样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
如何利用题组训练提高分数“量”与“率”的区分度
对提单及保单出具份数的思考
等腰三角形个数探索
怎样数出小木块的个数
怎样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
“份数法”的妙用
条条道路通罗马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