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家徐霞客

2021-08-16 23:31张砺
同舟共进 2021年6期
关键词:徐霞客游记黄山

张砺

江苏南部有一座濒临长江的县级市江阴,自古以来,这座江南小城不仅物阜民丰,经济发达,而且文化繁荣,人杰地灵。自宋至清,江阴曾先后出进士415人;民国时期,江阴城出了杰出的文学家刘半农、音乐家刘天华、刘北茂三兄弟等文化名人。然而,如果要数江阴历代名人中最广为人知者,当属明朝晚期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

徐霞客名弘祖,号霞客,1586年出生于江阴一个世代书香的富庶家庭,祖上曾经为官。徐霞客幼年起就博览群书,无意于当时盛行的程朱理学,特别爱好古今历史、地理以及山海图经之类的知识。他对于应科举、入仕途不感兴趣,倒是喜欢游览名山大川,热衷于考察和研究大自然。15岁时,在参加一次科举资格考试失败后,徐霞客就坚决摒弃了科举之路,一心埋头于古今史籍、山经地理中去了。

徐霞客少年时期就立下了“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志向,要游历天下,问奇于名山大川。他认为现有的一些地图和地方志中对于山川的描绘并不准确,决心“穷九州内外,探奇测幽”。他一生怀着极大的热情,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地理、水文、气象和动植物等方面的观察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22岁那年,徐霞客第一次离开家,去江阴南边不远的太湖地区旅行,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走出书斋,投身大自然,开始了专业旅行家的生涯。难得的是,他的母亲开明通达,非但不责备儿子放弃仕途经济的道路,反而鼓励他志在千里,放心远游。在徐霞客后半生的30多年中,他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外旅行和考察,足迹遍布如今的19个省市,而且主要是靠徒步跋涉,连骑马和乘船都极少。

翻开徐霞客旅行的路线图可见,他走遍了三山五岳和东南、华北的名山:浙江天台山、雁荡山,安徽黄山,福建武夷山,江西庐山,河南嵩山,陕西华山,湖北武当山,山西五台山、恒山,山东泰山,湖南衡山等。沿途更有无数大小山峦留下了他的足迹,有的地方更是多次前往。

徐霞客经过多年的酝酿准备,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里,做了一次长达4年的西南远游。这次长途跋涉,他途径浙江、江西、湖南、广西、贵州和云南六省,行程超过万里。在广西,他考察了桂林、阳朔和柳州等地的溶洞和峰林,然后从广西西部北上穿过贵州南部到达云南,途径大理、丽江,再往西渡过怒江,最远到达滇西的腾冲,考察火山和温泉。

“食无盐,卧无草,甚乐也”

徐霞客在旅行考察中,为了追求大自然的真相,常常不畏艰险。他登山一定要上到最高峰,察看河流要努力追溯到源头,就是进入到山洞里,他也要尽力走到最深处,却从不考虑返回途中可能遭遇到的危险,想方设法完成考察目标。

位于浙江东南部的雁荡山,其四大山峰之一的雁湖岗“山顶有湖,芦苇丛生,结草为荡,秋雁宿之”。徐霞客在游览雁荡山的时候,为了探寻传说中的雁湖,竟然用四条布带绑在身上,从山崖顶上悬挂而下。结果下降途中,布带被岩石磨断,徐霞客被困在了山崖绝地。孤立无援的他重新接起布带,再拼命往上攀爬,才最终脱离险境。不要以为经过这次遇险,徐霞客就会打退堂鼓,他并不死心。就在第三次游历雁荡山时,他终于找到了雁湖,并且通过考察,证明了雁湖与雁荡山另一个著名的景点大龙湫瀑布并不属于同一个水系。

位于福建西北部与江西交界处的武夷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区和避暑胜地。号称武夷山第一峰的大王峰,因为山形像官帽,颇具王者威仪而得名。大王峰顶部上丰下敛,悬崖壁立,十分险峻,只有一条宽仅尺许的狭小裂罅,其间有凿出的石级可以盘旋而上登临峰巅。徐霞客游览武夷山,登上大王峰顶时已是傍晚时分,等到他兴致盎然观察一番后,却找不到下山的路了。他只好用手抓住悬崖上的荆棘,冒险“乱坠而下”。

地处安徽南部的黄山因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而得名,素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天都峰则是黄山三大峰中最险峻者。徐霞客来到黄山,登上半山腰的文殊院后,寺僧告诉他,天都峰虽然近,但是无路可登,莲花峰倒是可登,不过路途太远,建议徐霞客只在庙前观望天都峰风景,明日再登莲花峰。徐霞客却不甘就此罢休,他不顾和尚的劝告,当天下午就与游方和尚澄源一道攀登最为险峻的天都峰。他们在岩石间手脚并用,攀草牵棘,好不容易登上峰顶。下山时只能坐在石头上艰难地往下滑,在绝险处则更加狼狈。徐霞客一点也不在意这种艰险,第二天又去攀登莲花峰了。

湖南茶陵云陽山下有个麻叶洞,两山夹峙间,一股溪水到此便消失了。洞口仅有斗般大小,在岩石缝隙中转折而下。洞中幽深曲折,很多狭窄之处难以进入。徐霞客来到麻叶洞考察时,当地的乡民都说洞里有精怪伤人,只愿意提供火把,而不敢做向导下到洞中。徐霞客却毫不畏惧,只带着一个仆人,便打着火把探索着下到洞里。进入后,发现洞中“光莹欲滴,垂柱倒莲,纹若镂雕,形欲飞舞”,分明是一座美丽的溶洞,大饱眼福。出洞后,乡民们见他们毫发无损,无不惊诧叹服。

旅途中的危险无所不在。在游览广西融水县老君岩时,徐霞客不慎落入一个笔直、狭窄而深邃的岩洞中,身陷其中且毫无抓手之处,差点掉进深潭淹死。还有一次,他在湖南衡阳旅行考察时,在湘江上遇到了强盗,整个人被倒翻入江中,与他同行的静闻和尚被盗贼砍成重伤,二人所带的衣物和钱财被洗劫一空。大家都劝徐霞客回去,他却倔强地说:我带一把锄头走,何处不能埋葬我的尸骨呢?

野外考察的生活不仅危险,而且艰苦。徐霞客在西南旅途中,数度因为断粮而被困,不得不卖掉衣物来求生存。在云南旅行时,他经常在少数民族简陋的草舍中将就住宿。尽管生活十分清苦,徐霞客却很乐观地说:“虽食无盐,卧无草,甚乐也。”在他51岁那次西南之行前,为了心无旁骛地完成自己的事业,他竟然干脆对儿子说:你们只当我死了。

“千古奇人,千古奇书”

在旅行途中,为了及时如实完整地把所见所闻记录保存下来,徐霞客每天游历归来,无论时间多晚,身体多累,也不管住宿在何处,都要坚持做笔记,多则两三千字,少则几个字。多年的积累之下,徐霞客终于写出了以日记体为主的传世巨著《徐霞客游记》。这部游记内容十分丰富,不仅是一部旅游文学作品,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百态。更加珍贵的是,游记涉及广阔的科学领域,包含丰富的科学内容。徐霞客对旅行中观察所得的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做出详细记录和分析研究,《徐霞客游记》不愧为一部地理学的百科全书。

《徐霞客游记》一经问世就引起了轰动,很快就流传开来。人们争相抄录、传阅,盛赞徐霞客和他的游记是“千古奇人,千古奇书”。可惜,历经岁月沧桑,徐霞客的手稿大部分都轶失了。目前存世的《徐霞客游记》共20卷,约有40多万字,仅为原来手稿的1/6,而且是徐霞客去世后,由他人整理而成的。所幸的是,留存下来的手稿绝大部分是关于边疆和偏远地区的内容,恰恰是中国地理文献中比较缺乏的资料,所以尤为珍贵。

《徐霞客游记》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徐霞客的足迹遍布祖国的秀丽山川,他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出色的记忆力,条理分明、真切而生动地记述下名山大川的特色。他的文笔虽然精炼,但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景色却栩栩如生,读来如同身临其境。

徐霞客曾两次登上黄山,对黄山的美景推崇备至。他评价说:“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在《游黄山记》中,他对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有着生动细致的叙述。对于独特的黄山松,他还从植物学的角度作了准确而形象的描绘。当身处黄山玉屏楼时,他这样简练地描述此处的景色:“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风,两峰秀色,俱可手揽,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但凡登过黄山的人就会感到这番描述真是贴切。流传甚广的名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正是出自徐霞客的七言诗《漫游黄山仙境》。

自古以来,瀑布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风景。徐霞客一共记叙了20多处瀑布的景色,其中有贵州黄果树瀑布、庐山三叠泉、雁荡山大小龙湫、武夷山水帘洞等。他描述黄果树瀑布:“一溪悬捣,万练飞空……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

武夷山水帘洞瀑布,则被他形容为:“危崖千仞,上突下嵌,泉从岩顶堕下。岩既雄扩,泉亦高散,千条万缕,悬空倾泻,亦大观也!”这些描写惟妙惟肖,生动传神,去过的人必定会有所共鸣。

除了风景,徐霞客在旅行中对各地的民俗民情、交通状况、当地物产以及社会动态等方面也会做详尽的考察和记载。《徐霞客游记》记述了北岳恒山的煤炭资源“山皆煤炭,不深凿即可得”。在西南地区,他记述下各地金、银、铜、铁、锡矿产的状况。对于各地的农耕制度、畜牧业以及农田水利,他也有所关注,还记载了滇西地区采用引槽灌溉田地的方法,以及在湍急的水流下利用水力来舂米的工具等。

在古代,水路交通是十分重要的。徐霞客在漫长的旅途中,详细记述了所经之地的水陆交通情况,包括钱塘江、湘江、漓江、柳江等大小河流的通航情况。

通过考察,徐霞客还纠正了一些典籍中的错误。当时,按照传统的说法,岷江是长江的上游源头。徐霞客对长江水文进行了细致的勘察,对照黄河源头的情况,提出长江的流量远比黄河大,其上源为何反而没有黄河的上源长的疑问。随后,通过多次实地考察,他分析认为,金沙江从上源起,经过丽江、乌蒙到四川宜宾,全长2000多里,而岷江从上源经成都至宜宾,全长仅1000多里,因此,应该是岷江在宜宾汇入金沙江。这一结论推翻了“岷江导江”的说法,肯定了金沙江才是长江的上源。此外,他还考证出黄山是长江水系和钱塘江水系的分水岭,辨明了左江、右江和澜沧江等许多河流的源流。

作为一个科学家,徐霞客不仅勤于观察和实践,也勤于思考和总结。长期对河流的研究,让他弄清了河流的侵蚀作用,总结出水流对河岸凹处的侵蚀规律。他通过比较不同河流,得出流程与流速的关系是“程愈近而流愈急”。

值得一提的是,在云南鸡足山的悉昙寺里,一块岩石顶端源源不断地流出泉水,却看不到水源。徐霞客经过一番观察后,领悟出了连通器的原理。这些如今看来浅显的道理,在徐霞客的时代都是开创性的见解,要知道,当时世界上的地理学和物理学都还处于萌芽状态呢。

杰出的旅行家

徐霞客在行走中常对自然界的一些现象做出规律性的探索,提出新的见解。他对岩溶地貌即喀斯特地貌情有独钟,考察了中国大部分岩溶地貌区,探秘过上百个洞穴。云南、贵州和广西是石灰岩分布较多的地区,溶洞众多,在那里,徐霞客对各种岩溶地貌,如峰林、地下河、溶洞,以及溶洞中的钟乳石、石笋、石床等都进行了仔细观察,留下生动的记述,给予恰当的命名。他对石灰岩地貌进行的广泛考察和研究在当时的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前无古人的——在欧洲,爱士培尔最早对石灰岩地貌进行广泛考察,时间是1774年;1858年,罗曼率先对石灰岩进行系统分类,他们都比徐霞客晚了两三百年。

石灰岩容易被水侵蚀,在沿着岩石节理溶解后,会分裂开成为众多形态俊美的独立山峰。“桂林山水甲天下”正是得益于这种喀斯特地貌。徐霞客对桂林一带的石灰岩地貌有详细的描述:“诸峰分峙迭出,离立献奇”,“乱掌尖迭,什百为伍”。独秀峰“独秀四削如天柱”;叠彩山“乱石层叠错立,如浪痕腾涌,花萼攒簇,令人目眩”;象鼻山“插江之崖,下跨于水,上属于山,中垂外掀,有卷鼻之势,‘象鼻之称又以此”。而阳朔一带的石灰岩更为发达,“群峰逶迤夹之,此江行之最胜者”。

徐霞客还细致地指出,桂林与相邻的柳州地貌不同。桂林漓江一带完全是石峰,没有土山夹在其中。而柳州一带是石灰岩与其它岩石相间的峰丛地貌,“土山逶迤间,忽石峰数十,挺立成队,峭削森罗,或隐或现”,他对两地的石峰地形进行了恰如其分的对比和区分。

对于岩洞中钟乳石和石笋形成的原因,自古以来有不少解释。北宋科学家沈括在《夢溪笔谈》中提出,是由于“石穴中水所滴”而成。南宋文学家范成大也认为钟乳石是“石液凝洹”所成。但他们都没能解释水的溶蚀、凝聚等作用。徐霞客则更为完整地说明了石钟乳的成因:“崖间有悬干虬枝为水所淋漓者,其外皆结肤为石,盖石膏日久凝胎而成。”

地处云南边陲、怒江以西的腾冲,是近代火山活动的地区。徐霞客考察记载了那里的火山和地热现象。在腾冲打鹰山,他听当地人说起,山上曾经树木茂密,30年前山顶有几个深潭忽然波涌而起,人们都不敢靠近,后来一声巨响,震死了数百只羊,粗大的树木也被连日的大火烧光,深潭变成了泥沼。这一现象引起了徐霞客极大的兴趣,于是他上山考察。他看见山顶的石头呈赭色,形状很像蜂房,质地坚硬但重量很轻,立刻判断这是火山喷发浮沫凝结而成的物质。徐霞客在游记中对打鹰山的描述,极好地证实了当地17世纪初的一次火山喷发。

徐霞客进一步推测,有火山活动说明地下不深处就有地热资源。他冒雨考察了腾冲县城西南的硫磺塘,做出这样的描述:“遥望峡中蒸腾之气,东西数处,郁然勃发如浓烟卷雾”,沸泉“从下沸腾,作滚涌之状”,“沸泡大如弹丸,百放齐跃而有声”。喷泉则是“喷若发机,声如虎吼”,“水辄旁射,揽人于数尺之外,飞沫犹烁人面”。种种生动而恰如其分的描写,与如今腾冲的景观完全一致,为当地对地热资源的利用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滇西之行成了徐霞客旅行探索生涯的绝唱。他应好友、丽江土知府木增之请,从滇西返回,为佛教胜地鸡足山撰写山志。返回途中,他考察了怒江和澜沧江水系,回到大理,再次登上鸡足山。由于他常年在外旅行,风餐露宿,积劳成疾,致使“两足俱废、心力交瘁”。3个月后,《鸡足山志》未及全部完稿,徐霞客就病倒了。危难之时,一直跟随的仆人居然弃主而去。木增随即派人护送徐霞客东归,历时数月到达湖北黄冈,又经当地县令派船沿江而下,护送他回到江阴家中。精疲力竭的徐霞客就此卧病不起,第二年,54岁的他与世长辞。

终其一生,徐霞客孜孜不倦地投身大自然,考察祖国的河山胜景,探索自然界的规律,实现“生平只负云小梦,一步能登天下山”的少年志向,终成为杰出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自2011年起,每年的5月19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而1613年的这一天,正是《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日。

(作者系文史学者)

猜你喜欢
徐霞客游记黄山
黄山日落
《登江阴黄山要塞》
徐霞客在这棵树下说再见
黄山冬之恋
徐霞客访谈录
地心游记(十)只剩我一个人
寻梦环游记
寻梦环游记
超市游记
徐霞客志在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