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瑞
今年的春节假期,由于疫情原因不能回山东老家陪双亲过年,虽是憾事,但也因此有了读书的时间。
关注心理健康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社会对心理学、心理咨询以及心理咨询师还有不少误解。在阅读了毕淑敏老师的《毕淑敏心理咨询手记》后,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的故事将我深深吸引。手记告诉读者,很多人身体健壮也和本身的心理状况有关,当心理负荷很重的时候,身体也会有相应的不良反应。心理咨询的过程就是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一起走过他人生中最艰难、最迷茫的沼泽,重新建立来访者对人生的进取态度,即使以后风浪再大也会有能力自己去迎接。在这里分享两个印象深刻的观点。
婚姻在差异中成长
心理学家萨提亚说,我们因为相似而在一起,却因差异而成长。生活中有很多婚姻触礁的男人和女人,曾经也拥有摧枯拉朽、山崩地裂的爱情,然而激情可以让人走到一起,却不能保证持久的粘合。热恋中光鲜亮丽的双方在结婚后无形之中都松了一口气,个性张扬,差异充分暴露,再加上柴米油盐,争吵在所难免,如果处理不好,久而久之婚姻难免出现问题。
究其原因,一是因为两人的个性和成长经历不同。先“你” “我”,再“夫” “妻”,这就决定了考虑问题时会先从思维习惯出发,而爱并不能改变这一切。二是婚姻雙方对婚姻的期许与理解不同。有人期待花前月下、琴棋书画的情感交流,有人则觉得浪漫就该向生活投降。由于期望值不同,本来的耳鬓厮磨演变成了矛盾摩擦,缺乏沟通更可能会酿成经久不息的纷争。三是沟通方式和讲话艺术的欠缺。有人觉得在自己家里,直言直语不必掂量轻重缓急,絮絮叨叨也不必在意。要知道这些都会腐蚀婚姻的黏度,甚至让婚姻走向崩溃和破裂的边缘。
那些关系良好的夫妻同样存在争吵,只是争吵中学会了如何面对差异。首先要从了解原生家庭入手。原生家庭让我们对婚姻有了潜移默化的最初价值观,形成了差异中的基础。其次双方要开诚布公地讨论彼此对婚姻的期待。很多时候自以为理所当然的相互包容,实际事与愿违。争吵不可怕,也是一种交流手段,可怕的是一争吵就不可收拾、无限扩大。因此婚姻生活包含着更深层次的心理契合,比如支持、信任、爱与包容。第三,解决差异最核心的方法是“求大同,存中异”。面临“大异”,和平分开就好,也不必旷日持久地争吵;鸡毛蒜皮的“小异”,虽一时火光四溅,但也会随着交流的深入而逐步化解;倒是那些“中异”需要更多的智慧和手法来化解。
越会倾听,越有魅力
享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交流至关重要。但交流交往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倾听,因为听比说更重要。在倾听这门功课上,许多人不及格。从虚与委蛇地听、毫不客气地打断,到厌倦言不及义、讽刺一知半解,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听是需要学习的,只有认真地听,才能对周围有更确切的感知,才能拓展自己的眼界和胸怀,说到底,沉着安静地听是人生的大境界。读书是一种更加广义的倾听,借助文字可以倾听已逝哲人的教诲,借助翻译可以得知远方异族的智慧。倾听使人谦虚,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倾听使人安宁,知道了孤独和苦难并非自己独有;倾听是实实在在的活,来不得半点虚假和做作;倾听是对真诚直截了当的考验。
倾听更能给予力量,当你的朋友向你诉说刻骨铭心的往事的时候,请你目光和煦,身体前倾,屏息关注他的眼神,随着他的情感冲浪起伏。如果他高兴,请你报以会心的微笑;如果他悲伤,请你陪他垂下眼帘;如果他落泪,请你递上纸巾;如果他沉默,也请你和他缄口走过那段艰难的长路。当他说完了,你倒是可以问问他的感受。我猜你的朋友会告诉你,是你给了他尊重,给了他关爱,给他的孤独以抚慰,给他的无望以曙光,给他的快乐加倍,给他的哀伤减半。他会记得和你一道度过的难忘时光。
我想这就是倾听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