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越方 黄刚 吴龙剑
(作者单位:安徽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曹越方为副局长)
阜南县地处黄淮海平原,人口173万,其中农业人口159万,耕地面积162万亩,域内有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坝闸和三个行蓄洪区,曾是全国深度贫困县。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对口帮扶阜南县以来,该县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为抓手,高站位谋划、高水平推动、高标准实施,形成“产购储加销”五优联动的优质粮食工程建设“阜南样板”,成为全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示范。
阜南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小麦种植方式粗放,品种杂、产量低、品质差,缺技术指导、少科学管理,乏规模优势、无品牌效应。2017年阜南县被列入安徽省“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示范县以来,累计获得国家和省财政3175万元资金支持,建成10 个产后服务中心和1 个粮食质检中心,实现了粮食种植模式和水平质的飞跃。2018年,阜南县政府与中粮粮谷合作,组织专业合作社,实施土地托管,在4 个乡镇试点种植1.5万亩优质小麦。从全县160 多个杂乱品种到集中种植荃麦725、淮麦22、徽研22 等3 个优质品种。当年喜获丰收,品质达到国标二等粮以上,实现产量和品质双跃升,优粮优产开局良好,成功迈出示范种植第一步。2019年,引进中化农业、中粮贸易两家企业,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在26个乡镇建成30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统一布局供种、田间管理,实现了粮食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种植成本降低了60 元/亩,小麦亩产增加100 多斤,优质小麦增加11.8万吨,按订单敞开收购,每亩增加收益200 元以上,直接助力4.2万人口脱贫。2020年进一步提升专用优质小麦种植规模,面积达36万亩,中化农业以高于市场5%的价格收购小麦,提高农民种粮收益。
阜南县作为产粮大县,也是粮食产业弱县,粮油加工企业规模小、数量少,档次低。2020年,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指导下,阜南县与山东滨州中裕食品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中裕食品公司一期项目投资2.4 亿元,建设年加工30万吨优质小麦专用粉生产线,可带动60万亩优质小麦就地加工转化,粮食加工业产值可达25 亿元。二期拟投资3.9 亿元,重点生产特级谷朊粉、高端淀粉、蛋白肽等高附加值产品,小麦副产品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可以做到“吃干榨尽”,进一步带动阜南及毗邻地区优质小麦加工转化。同时,中粮粮谷、益海嘉里等大型企业陆续与阜南县签订10 个战略合作协议,以全产业链为纽带,立足当地,辐射周边,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阜南县邀请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精干力量,高水平编制园区规划,开展项目设计,与原有天润粮油购销公司、铁路专用线结合,集中布局建设皖西北(阜南)粮食产业园区。园区占地1682 亩,总投资 7.4 亿元,加强项目建设,形成集粮食收购、产后服务、仓储物流、精深加工、粮油质检、体验展销为一体的高水平产业集聚区。在园区内新建12.6万吨高标准“绿色粮仓”,实行分品种、分等级、低温储存,为上游优质粮食收储、下游优质粮食加工提供支撑。投资配套建设县级粮油质检中心和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为园区企业收购、储存、加工提供粮食清理、烘干、质量检验服务,有效减少粮食产后损失、促进粮食提质进档,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同时,依托中粮、中化、中裕等“中”字头企业,扩大招商引资,不断发力前端、补链中端、拓展后端,加强项目、人才、土地等要素保障,推动园区转型升级、融合发展。
安徽省及时推介阜南经验做法,提升优质粮食工程建设成效,促进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生了“墙内开花遍地香”效应。
一是借鉴“阜南样板”优化粮源。合肥、亳州、滁州、安庆等地与中化农业合作打造优质粮源基地,优质粮面积、产量快速增长,2020年全省优质粮食种植面积5610万亩,占全省粮食播种面积60%以上,产量明显增加,售价高于普通粮食,有力带动农民增收。
二是借鉴“阜南样板”招大引强。马鞍山、庐江、涡阳、谯城等地先后引进国内知名粮食企业来皖投资兴业,其中金沙河投资20亿元、益海嘉里投资12亿元、五得利投资15 亿元,建设粮油深加工基地,建成投产后将增加产值200 亿元以上。
三是借鉴“阜南样板”融合发展。光明槐祥、联河米业、燕庄油脂等企业围绕打造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与江浙沪粮食企业开展“产购储加销”战略合作,打造长三角粮食产业一体化发展新模式。
面向未来,安徽粮食人将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按照全国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第二次现场经验交流会部署,持续巩固拓展“阜南样板”成效,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提档升级,使之成为兴粮之策、惠农之道、利民之举,为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助力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