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创面疗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综合影响

2021-08-16 08:57:18陈舒恬
北方药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清创换药糖尿病足

陈舒恬

(龙岩市第二医院内分泌科,福建 龙岩 341000)

糖尿病足溃疡是由于下肢神经病变及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导致的,患者下肢常可见明显的感染及溃疡情况,部分患者深部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导致局部甚至全足坏疽。疾病常发生在足踝部及其以下部位,作为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受糖尿病病理特点、机体免疫力低下及局部神经血管病变等基础因素的影响,患者如遇到轻微刺伤,修理指甲时操作不慎或鞋子挤压,以及足部水泡等都极易导致皮肤破溃,增加足部感染发生的风险,导致创面持久难以愈合[1]。随着临床对糖尿病足病认识的加深,已研究出多种新的治疗方式,如骨髓干细胞移植、血管溶栓、血管重建如放置支架或球囊扩张等,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创面愈合,但目前局部换药还是最基本且主要的治疗手段[2]。由于糖尿病足溃疡治疗周期长、病久治不愈,患者还有截肢的风险,如何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及节省医疗费用是临床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负压创面疗法重点对深部创面治疗有着很好的效果,同时,也可用于处理各种复杂创面,通过负压持续引流,避免出现死腔,降低局部感染风险,同时通过负压改善创面血液灌注,促进新生皮肤组织及肉芽组织生长[3],处于微创非侵入操作,其风险小,患者接受度更高。鉴于此,选取50例糖尿病足溃疡进行研究,通过负压创面疗法取得满意的效果,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9月时间段本院收治的7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标准:①Wagner分级为Ⅱ~Ⅳ级,创面2个以内,溃疡伤口持续2周以上;②凝血功能正常;③神志清楚,配合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及全身性疾病影响伤口愈合;②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③由各种因素导致的死亡及截肢或患者主动要求停止治疗;④患者对填充材料或贴膜过敏。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近期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男女性别之比为17∶13;年龄44~70岁,平均年龄(58.23±3.78)岁;糖尿病病程1~10年,平均病程(6.67±1.78)年;Wanger分级:Ⅱ级10例,Ⅲ级13例,Ⅳ级7例;观察组:男女性别之比:18∶12;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58.27±3.75)岁;糖尿病病程1~11年,平均病程(6.72±1.81)年;Wanger分级:Ⅱ级10例,Ⅲ级12例,Ⅳ级8例,两组患者以上一般资料的选取协调性良好(P>0.05)。

1.2 治疗方法

患者均接受全身治疗,实施强化降糖、使血脂血压达标、稳定斑块及扩血管、改善循环等常规治疗,配合积极清创治疗,选用合理的常规抗生素方案控制感染。

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方式,对深部溃疡进行清创处理,将坏死组织去除,采用生理盐水及双氧水给创面消毒,采用无菌纱布擦干,根据创面深浅及大小,选择不同敷料。黑期及黄期根据创面类型,在患者耐受的前提下,选择锐器及机械联合清创,将坏死腐肉分期处理,选择康惠尔清创胶自溶清创,逐步溶解创面坏死组织,内层采用藻酸银离子敷料控制感染,包扎固定,使用非密闭性纱布进行包扎,外层采用溃疡贴等湿性敷料,每1~2天换药1次。红期及粉期根据创面的渗液量,选择清创胶及泡沫敷料,保持创面滋润促进其新生血管组织的生长,加快创面恢复。红期每3~4d换药1次,粉期每周换药1次。

观察组采用负压创面疗法,先对创面进行消毒及清创,创面腐烂及异常分泌物彻底清理干净。将引流管一端与负压吸引装置连接,负压设置-50~125mmHg,将海绵紧紧吸附在创面,观察引流液形状,结合患者可耐受情况,24小时持续引流,视具体情况5~7天更换1次负压材料。手足背部采用“包饺子”方法,其周围采用透性薄膜粘贴,将手指或足趾包在薄膜内,使其处于封闭空间。

1.3 观察指标

①感染率、创面面积及新生上皮出现时间。

②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糊疼痛VAS评分标准, 0~10分疼痛感依次增强。镇痛药物使用频率:统计两组患者在一周内的镇痛药物使用次数,并进行组间比较。

③心理状况:在患者入院后,即通过量表来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初步了解,并将得到的分值进行组间比较;然后在不同的创面治疗方案实施完成后,再次进行心理状况的调查分析,同样将两组的数据进行比较,总结差异。

④换药次数、换药时间及换药费用。

1.4 统计学方法

针对所得数据进行统一整理,然后借助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感染率取整数值,行卡方检验,创面面积、新生上皮出现时间、换药次数、换药时间及换药费用主要借助t进行检验,P<0.05预示着两组数据对比存在差异,同时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感染率、创面面积及新生上皮出现时间

观察组感染率少于对照组,创面面积小于对照组,新生上皮出现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换药次数、换药时间及换药费用对比

观察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换药时间短于对照组,换药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感染率、创面面积及新生上皮出现时间

表2 两组患者换药次数、换药时间及换药费用对比(元)

2.3 治疗前后患者的VAS评分和镇痛药使用情况比较

治疗前患者疼痛度较高,观察组与对照组的V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疼痛度降低,并且将观察组与对照组的VAS评分比较得到明显差异(P<0.05)。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一周内的镇痛药使用频率,得到P<0.05,差异显著。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患者的VAS评分和镇痛药使用情况比较

2.4 实施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理状况比较

实施治疗前,患者受病情困扰和带来的不适,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较高,对照组有同样现象,将评估的具体数据进行比较后得到的结果显示差异不大(P>0.05);在治疗完成后,再次进行心理状况的检测,得到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有改善的情况,并且与对照组比较的差异明显(P<0.05),见表4。

表4 实施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比较

3 讨论

据临床有效数据统计得知,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进展,约有10%的患者会出现糖尿病足,截肢的概率约为1%,极大影响了患者的生活生存质量。糖尿病足病程长、难以愈合,具有高经济负担及高致残率,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对于伤口创面的临床治疗,主要是通过临床手段致使伤口最终愈合[4]。近年来随着治疗手术及对糖尿病足溃疡研究的不断深入,封闭负压创面疗法在临床得到推广及利用,使得疾病的治疗出现突破性进展。负压引流借助一定的负压,将装置与创面敷料结合,间歇地、持续地在创面处产生负压,即低于大气压的压强,稳定伤口的微环境,移除渗液减轻水肿、促进伤口创面愈合。负压伤口治疗包含负压封闭辅助闭合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工作原理就是利用负压吸引装置,将敷料、连接管及贴膜连接起来使用,在密闭环境下让伤口在负压情况下恢复,缓解水肿,促进肉芽血管新生,伤口能更快恢复。NPWT 因能在引流伤口渗出、有效去除生物膜和降低伤口感染,促进创面组织新生,加快创面组织生长,尤其是复杂创面、严重创面,能尽快促进创面恢复,降低长期暴露的感染率。负压治疗技术最早应用于慢性伤口,尤其对有窦道和潜行的伤口,对坏疽伤口、癌性伤口及暴露脏器伤口禁忌。近几年,医护人员逐步探索,将负压吸引技术运用于糖尿病足溃疡中,达到了增强引流效果、减轻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目的。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符合现代慢性创面治疗的要求,采用真空泵、引流管、引流瓶、多孔泡沫及敷料,生物伴透明薄膜,实施前先会严格清创,将敷料完全覆盖创面,选择合适的负压,选择合适的敷料,使得创面持续处于负压的环境[5],及时清除创面渗液及坏死组织,能调节创面清创及组织重建过程,抑制细菌大量繁殖,促进创面肉芽组织新生,改善创面血液循环。生物半透明膜的组织相容性强,对周围皮肤无影响,使得创面处于封闭环境,与空气隔绝,减少感染风险。负压技术从1994年进入我国后,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临床治疗慢性伤口的首选方式,系统分析也显示负压技术较传统换药方式在提高慢性伤口面积减少率,缩短伤口愈合时间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且经过严密的护理后,不会增加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湿性愈合理念也在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方面显示了良好的优越性,尤其是银离子类湿性敷料的使用,在缩短愈合时间方面发挥了明显的优势。两种方式因大大缩短了伤口愈合时间,因此,客观上减少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性。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感染率少于对照组,创面面积小于对照组,新生上皮出现时间短于对照组,可见负压创面疗法减少感染发生率,促进创面肉芽组织新生,使得创面面积逐渐缩小,愈合至正常状态。

糖尿病足创面愈合难,从创面清创到控制感染,再到肉芽生长及新生上皮出现,是一个痛苦且漫长的过程,工作量大,创面脏且臭,给护理人员带来极大困扰。传统的换药方式要求隔日或每日进行,一般根据伤口渗液量及创面感染情况决定,如换药频繁,会增加患者痛苦,加重其经济负担,而间隔时间过久,会增加创面感染加重的风险。负压创面疗法操作间断,每周换药,改变以往传统的换药方式,可减少换药次数,节省开支,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换药时间短于对照组,换药费用少于对照组,可见负压创面疗法更加经济实惠,可减少医护工作量,获得患者及临床工作者的一致好评。负压创面引流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主要是切口感染预防。伤口创面愈合方面,以改善创面或者切口横截面组织血氧供给情况,促进创面快速愈合,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也得到一致好评。2018年一度被世界急诊外科和欧洲手术感染协会公认为软组织和皮肤组织感染处理的专家共识手段。临床也有研究显示,负压创伤治疗可治疗与保护创面;为创面外科缝合做准备,加速创面二期愈合;改善中厚皮片移植的预后;改善患者舒适度;降低医疗费用。

综上所述,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采用负压创面疗法治疗可减少感染率及创面面积,加快足部血液循环,促进溃疡创面皮肤组织新生,减少换药次数及换药费用,缩短换药时间,对患者的病情有明确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清创换药糖尿病足
Safety and feasibility of modified duct-to-mucosa pancreaticojejunostomy during pancreatoduodenectomy: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一种多功能清创车设计与应用*
给糖尿病足患者一个“立足之地”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如何更好地护理糖尿病足
换药处置架在行负压引流术糖尿病足换药中的应用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
中国公路(2017年19期)2018-01-23 03:06:34
糖尿病足患者采用超声清创联合负压吸引治疗的效果
超声清创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