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承应,郑振炜,邓盛灌,陈 涛,庄增根,许 锚,黄学英
(福建省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福建 三明 365000)
相关数据调查显示,低温烫伤所致溃疡在冬天的发生率远高于其他季节,原因在于,冬季热水袋、暖宝宝等取暖设施使用频率增加,导致低温烫伤所致溃疡人数随之增加。当44℃左右的热源持续接触皮肤6小时后,也会有可能会产生烫伤,临床上称为“低温烫伤”。一般情况下,造成低温烫伤的温度在44~51℃,皮肤损伤程度与温度、时间成正相关。由于热源温度低,疼痛轻,多在熟睡中,不易被察觉。低温热源具有持续的作用,而在长时间的烘烤下,发生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烫伤,使深部组织坏死,一旦处理不当,长时间无法愈合。低温烫伤所致溃疡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疼痛,还影响患者的皮肤美观,且创面较难愈合,久治不愈,存在癌变的风险[1-3]。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湿润烧伤膏对于低温烫伤的作用,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选取2018年1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低温烫伤所致溃疡患者92例,对照组46例行常规皮肤处理,实验组46例行湿润烧伤膏治疗,对比临床疗效、溃疡愈合情况及VAS疼痛评分。对照组男∶女为26∶20,年龄25~74岁,平均(41.11±5.13)岁,上肢烫伤23例,下肢烫伤23例,热水袋、暖宝宝烫伤40例,烤灯烫伤2例,其他4例。实验组男∶女为24:22,年龄范围23~71岁,平均(41.42±5.12)岁,上肢烫伤20例,下肢烫伤26例,热水袋、暖宝宝烫伤38例,烤灯烫伤2例,其他6例;两组一般资料可对比(P>0.05)。
纳入标准[2]:(1)均符合低温烫伤所致溃疡诊断标准;(2)均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3]:(1)皮肤炎症或皮肤疾病;(2)非低温烫伤所致溃疡;(3)对本研究药物过敏;(4)妊娠哺乳期;(5)精神疾病。
对照组行常规皮肤处理:对患者皮肤溃疡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估,观察是否出现感染或者化脓的情况,对患者的溃疡处周围皮肤进行消毒清洁,予以创面及周围皮肤涂抹碘伏,并根据患者的溃疡状态及病情需求,根据医嘱适当予以抗生素治疗,在创口清洁完成后进行无菌操作包扎处理,告知患者定期更换药物与纱布,同时观察愈合情况。
实验组行湿润烧伤膏治疗:在对创面清洁的基础上予湿润烧伤膏涂抹,使用医用棉拭子蘸取药膏在患者的溃疡创面处轻轻擦拭,直至药膏涂抹均匀位置,且药膏的涂抹厚度不应超过1.5mm,2次/d,涂抹至患者的溃疡创面愈合为止。
(1)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为:患者用药后溃疡愈合状态良好,且经治疗后溃疡创面愈合良好,无过敏反应发生即为显效。患者用药后溃疡愈合状态良好,但溃疡创面并未完全愈合,无过敏反应发生即为有效。患者用药后溃疡无变化或发生恶化即为无效。
(2)对比两组患者的溃疡创面愈合情况,包括肉芽出现时间及溃疡愈合时间。
(3)对疼痛进行VAS评分,满分为1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疼痛越严重。
(4)统计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率,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评定。满分100分,90分以上为十分满意,70~89分为满意,60~69分为基本满意,40~60分为不满意,小于40分为非常不满意。
使用SPSS 22.0分析,对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正态分布的两独立样本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73.91%),P<0.05。详见表1。
实验组肉芽出现时间、溃疡愈合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表2 两组溃疡创面愈合时间对比
治疗前实验组VAS评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VAS评分对比
实验组对治疗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率比较[n(%)]
每到冬季,大部分居民都会使用电热水袋、电褥子等保暖设备,但并未注意到这些设施的使用安全,导致长时间的接触发生低温烫伤,甚至引发溃疡,且此类烫伤与明火、开水等烫伤不同,虽烫伤面积不大,但烫伤创面难以愈合[4]。低温烫伤主要好发于婴幼儿、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基础疾病或者行动受限的患者。婴幼儿在受到一定的伤害后,无法清晰表达出自己的需求,较容易出现低温烫伤。皮肤状态随年龄增长而变薄,皮肤张力,皮肤上的感觉功能、保护作用及对外部温度的调节能力等相关功能,均随年龄增长而变差。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要正确使用取暖设备外,还要避免同一部位长时间接触热源而导致低温烫伤[5-6]。一旦发生低温烫伤,需要尽早到医院就诊处理,早期进行创面清创。常规的低温烫伤致溃疡创面处理主要以清创、包扎处理为主,患者恢复较慢,且愈合效果欠佳[7]。
湿润烧伤膏是一种中成药膏状制剂,其有效成分针对多种烧伤、烫伤具有缓解及治疗的作用,有助于创面的恢复,湿润烧伤膏由黄连、地龙、黄柏、黄苓等重要成分组成,其中黄连经过提炼后,可以发挥较好的清热燥湿效果,而地龙也是中药制剂,具有较好的清热定惊效果,黄柏解毒疗疮、黄苓泻火解毒,以上药物能够充分发挥其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作用,患者在涂抹湿润烧伤膏后的10~30min内即可明显减轻痛感,分析其中原因在于,湿润烧伤膏涂抹后,溃疡创面形成了良好的湿润环境,有效避免了因干燥而造成的刺激。且药物涂抹后,有效阻隔了空气对患者溃疡创面的侵袭,保护了痛觉末梢神经,达到了良好的疼痛缓解效果[8-9]。此外,采用湿润烧伤膏涂抹还能达到细菌入侵的效果,阻止了空气中相关的细菌的入侵。能够有效的保护患者皮肤破溃组织,从而不受细菌及代谢产物的刺激,药物具备亲脂性,可以保护组织不易受细菌、液化物及代谢产物的刺激,更能破坏细菌繁殖环境。能够起到较为明显的隔离作用,避免溃疡创面与环境中的细菌接触,从而有效降低感染率,促进溃疡创面的快速愈合[10]。而且本药使用方便,对于小面积的浅度烫伤或者是在烫伤愈合的后期,可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采取患者自行换药的方式,减少患者往返医院的痛苦,并且同样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本文实验组肉芽出现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与张晶[11]研究结论相近,证实采用湿润烧伤膏治疗可帮助患者缩短肉芽出现时间与溃疡愈合时间。本文实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与张斌等[12]研究结论相近,证实了采用湿润烧伤膏,其所获得的疗效确切。
综上所述,低温烫伤所致溃疡应用湿润烧伤膏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皮肤处理,可促进溃疡创面愈合,缓解患者痛感,促进患者恢复,提升患者治疗满意率,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