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提出奋斗目标的经验研究

2021-08-16 07:10王爱君匡晋跃
湖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社会主要矛盾指导思想

王爱君 匡晋跃

[摘 要]中国共产党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是在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形成的宝贵经验,这一宝贵经验的内在逻辑在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现各个历史时期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为提出奋斗目标提供理论基础;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为提出奋斗目标提供现实依据;采取最终奋斗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相结合的方法策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各个历史时期阶段性奋斗目标;立足于满足人民意愿的价值立场,在各阶段奋斗目标中突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团结人民,凝聚力量,带领中国人民不断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关键词]指导思想 社会主要矛盾 奋斗目标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中图分类号] D 6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1-2 8 0 3( 2 0 2 1) 0 6-0 0 9 9-0 8

奋斗目标是主体基于价值选择并从现实出发提出的对未来的设想,简言之,是主体在未来一定时期要实现的目的。恩格斯指出,“目的比用来达到目的的手段具有大得多的‘基础性”[ 1] ( P 1 6 8),它能够凝聚人心和力量。2 0 1 2年1 1月1 7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 2] ( P 1 2)这一宝贵经验在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各个历史阶段,为提出奋斗目标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现实依据、方法策略、价值立场。

一、实现指导思想与时俱进为提出奋斗目标提供思想理论基础

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1] ( P 5 0 0)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正如毛泽东所说:“整个人类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对于社会发展历来没有预见,或者没有很清楚的预见……只有产生了马克思主义,才对社会发展有了预见,使人类对社会发展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阶段。”[ 3] ( P 3 9 4)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一百年来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指导思想与时俱进,为中国共产党在坚持把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作为最终奋斗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各阶段奋斗目标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确立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

1 9 1 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革命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毛泽东指出:“1 9 2 0年冬天,我第一次在政治上把工人阶级组织起来了,在这项工作中我开始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俄国革命历史影响的指引。”[ 4] ( P 1 4 7)1 9 2 1年,党的一大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在党的一大上,毛泽东作为湖南代表参会,从那时起直到1 9 4 5年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际相结合,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巩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

1 9 4 9年毛泽东向世界豪迈地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1 9 5 1年1 0月,中共中央编辑出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社会各界兴起学习毛泽东著作的热潮。1 9 5 6年,党的八大上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1 9 5 7年《人民日报》公开发表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这些著作系统分析和阐明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大大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尽管“文化大革命”造成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历程,但在整个过程中,仍然强调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1 9 7 7年,党的十一大政治报告提出,毛主席的旗帜就是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旗帜,也是世界人民革命的胜利旗帜;党的十一届二次全会提出,要高举毛主席伟大旗帜。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

1 9 7 8年1 2月1 3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共产党拨乱反正,把社会主义事业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实行对外开放的正确决策,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以及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以及怎样发展,进行了探索和思考,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1 9 9 7年,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2 0 0 2年,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确定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2 0 1 2年,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确立习近平新時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积极探索,从提出坚定“四个自信”,到强调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实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最终提出了以“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 0 1 7年1 0月2 4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续写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篇章,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 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

二、分析社会主要矛盾为提出奋斗目标提供现实依据

与空想社会主义不同,科学社会主义不是空中楼阁,其奋斗目标的提出离不开现实条件。要认清社会现实以及无产阶级行动的条件和性质,必然要回到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现实情况,即回到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各历史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进行了分析,为提出不同历史阶段的奋斗目标提供了现实依据。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 9 3 9)中,毛泽东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学会矛盾分析方法,“才能正确地分析中国革命的历史和现状,并推断革命的将来”。他认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新军阀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对工农阶级的经济的剥削和政治的压迫比从前更加厉害”[ 5] ( P 4 7),因此,国民党新军阀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抗日战争爆发后,毛泽东指出:“由于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的矛盾、国内矛盾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而产生的国际关系和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形成了目前形势的新的发展阶段。”在解放战争时期,在《目前我们的形势和任务》中,毛泽东指出,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同中国人民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根据这一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奋斗目标,由土地革命时期的“打土豪、分田地”发展为抗日战争时期争取民族独立、解放战争时期提出消灭国民党反动派并建立新中国。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社会主要矛盾是建立先进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经济文化迅速发展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之间的矛盾

新中国成立以后面临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遇到的问题是: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矛盾?如果存在矛盾,其主要矛盾是什么?在以往的社会主义实践中,这些问题一直处于回避状态。1 9 5 6年,在党的八大上,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而“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 6] ( P 1 0 8 0),这为党的八大提出迅速实现工业化、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奋斗目标提供了现实依据。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等各个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进行了分析,为提出这一时期的奋斗目标提供现实依据。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 7] ( P 1 8 2)1 9 8 7年,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再次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1 9 9 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将贯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2 0 0 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 2 1世纪的头一二十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并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党的十七大维持这一判断,并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称之为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为整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围绕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民族振兴的奋斗目标提供了现实依据。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间的矛盾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以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观察当今时代,在分析这一时期“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特别是在深刻揭示当今时代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2 0 1 3年3月2 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就已经指出,“我们所处的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面对的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一方面带来新机遇,另一方面也带来新挑战,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2 0 1 7年1 0月,党的十九大根据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指出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转变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这为提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目标提供了现实依据。

三、将最终奋斗目标与阶段性奋斗目标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提出奋斗目标采取的方法策略

正如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所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只能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 8] ( P 4 1 3)。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9]为此,针对不同历史阶段社会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采取将最终奋斗目标与阶段性奋斗目标相结合的方法策略,提出了致力于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阶段性奋斗目标。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了致力于民族独立、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共和国的奋斗目标

针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致力于民族独立的奋斗目标。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存在?》一文中,毛泽东指出:“中国民主革命的内容,依国际及中央的指示,包括推翻帝国主义及其工具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完成民族革命,并实行土地革命,消灭豪绅阶级对农民的封建剥削。”1 9 4 0年1月,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明确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这个问题,指出“现在的革命是第一步,将来要发展到第二步,发展到社会主义。”1 9 4 5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联合政府,“团结一切愿意参加的阶级和政党的代表,在一个民主的共同纲领之下,为现在的抗日和将来的建国而奋斗”[ 6] ( P 1 0 6 9)。1 9 4 6年全面内战爆发,中国共产党提出政治上坚持党的领导,放手发动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最广泛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强调在全国范围内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致力于国家富强,提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奋斗目标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并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这些问题摆在党的面前。针对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致力于国家富强的奋斗目标。国家富强离不开工业, 1 9 5 3年,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即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1 9 5 6年,我国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经济制度,党的八大提出了迅速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奋斗目标,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运动。1 9 6 4年,三届全国人大会议提出了实现“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致力于民族振兴,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共中央重新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正确判断,把改革当作实现现代化的途径,提出了致力于民族振兴的奋斗目标。1 9 8 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改革是振兴中国的唯一出路,我们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并提出了“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1 9 9 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加快改革开放的任务。1 9 9 7年,党的十五大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并提出了实现现代化的新“三步走”战略以及“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入新世纪,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国内艰巨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 2 0 0 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我们必须紧紧抓住2 0世纪头二十年这个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集聚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认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2 0 0 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致力于人民幸福,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基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提出了致力于人民幸福的奋斗目标。2 0 1 2年,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2 0 1 2年1 1月1 5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接受中外记者采访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2 0 1 2年1 1月2 9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本质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 0 1 7年,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提出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偉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提出了“新两步走”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在2 0 2 1年“七一”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奋斗。

四、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并突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中国共产党提出奋斗目标的价值立场

马克思基于无产阶级价值立场提出了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理想,而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中,经济社会发展是根本条件,因为“劳动者在经济上受劳动资料即生活源泉的垄断者的支配,是一切形式的奴役即一切社会贫困、精神屈辱和政治依附的基础,因而工人阶级的经济解放是一切政治运动都应该作为手段服从于它的伟大目标”[ 1 0] ( P 1 6)。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以满足人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为出发点,提出各个历史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提出奋斗目标的人民价值立场。

(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的奋斗目标中突出了推翻封建土地所有制为主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抗日敌后根据地,为满足根据地人民生产生活需要而进行了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探索。1 9 2 8年1 2月,在井冈山根据地颁布《土地法》,使广大贫苦农民分到了土地,从事实中认识到红军是为他们的利益而奋斗的,分清了国共两党和两个政权的优劣,从而紧跟共产党走。为保障抗战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普遍实行减租减息政策,提高他们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1 9 3 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没有民主、民生问题的适当解决,就不可能建立真正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等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并于1 9 4 7年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彻底废除了封建性和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二)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奋斗目标中突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实现国家富强,当务之急是要恢复国民经济与社会秩序。通过“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戰”,中国共产党稳定了物价、统一了财经,为稳定人民生活、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创造条件。1 9 5 0年6月,《土地改革法》颁布,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推动了工农联盟的巩固和农村基层政权的建设。1 9 5 3年至1 9 5 6年,中共中央通过“一化三改”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三个“五年计划”,利用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建成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尽管我们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曲折,但正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指出的,“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在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这是这个期间党的工作的主要方面”[ 1 1]。

(三)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奋斗目标中突出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番,人民生活由温饱到总体小康、全面小康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重大决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为实现民族振兴目标,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制定了六个“五年计划”。改革开放初期,“六五”计划、“七五”计划提出经济体制改革,实现2 0 0 0年工农业总产值比1 9 8 0年翻两番,提高经济效益,改善城乡人民生活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改革开放新阶段,“八五”计划、“九五”计划、“十五”计划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2 0 0 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 9 8 0年翻两番,国民经济较快增长,人民生活由温饱达到小康再到小康比较宽裕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 0 0 0年翻一番,实现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到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到人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奋斗目标中突出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进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为确保2 0 2 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 0 1 6年通过的“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实现2 0 2 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 0 0 0年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实现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困扰中国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2 0 2 1年“十四五”规划指出,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等“六新”奋斗目标。在2 0 2 1年“七一”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站稳人民立场,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

从以上四个方面对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提出奋斗目标的宝贵经验进行总结,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提出奋斗目标的思想理论基础、现实依据、方法策略、价值立场具有内在逻辑。正是基于这种内在逻辑,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奋斗目标适应了事业发展的需要,满足了人民的意愿,从而团结了人民,鼓舞了人心,凝聚了力量,使中华民族正不断走向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 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1 4.

[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 2 0 1 4.

[ 3]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 9 9 6.

[ 4] [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北京:东方出版社, 2 0 1 0.

[ 5]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0 8.

[ 6]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0 8.

[ 7]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 9 9 4.

[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9 8.

[ 9]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 0 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话[ N].人民日报, 2 0 2 1-0 7-0 2( 0 0 2).

[ 1 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0 1.

[ 1 1]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E B/ O L]. h t t p: / /ww w. g o v . c n/ t e s t /2 0 0 8-0 6/2 3/c o n t e n t_ 1 0 2 4 9 3 4_2. h t m, 2 0 0 8-0 6-2 3.

责任编辑:袁霄

猜你喜欢
社会主要矛盾指导思想
在数学活动中认识时间解决问题
聚焦着力点 学懂弄通十九大精神
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体现在何处
正确认识中国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三重价值
认识新时代 创造新辉煌
跳单、双圈教学设计
浅谈对口升学英语复习策略
初中英语教学如何以学生为中心
谈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