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凯
(西安市勘察测绘院,陕西 西安 710048)
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景观、历史建造、生存智慧等传统的文化与精神要素,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文化、经济、艺术、美学价值。近些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推动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新的依据与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涵盖了乡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等方面。之前的传统村落保护更新大多是参照城市建设发展的模式,忽视了村落自身发展的规律,而乡村振兴战略则是把传统村落看做有别于城市的独立空间,其实施将更加遵循传统村落空间自身的发展规律。
因此,乡村振兴的过程就是保护与更新传统村落空间的过程,不仅仅关注传统村落的经济政治建设,而是与文化生态社会协调发展,建设适宜的生活和发展空间。传统村落文化空间是村落空间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村民的日常活动提供场所。丰富的传统村落文化生活不仅可以促进村民之间的交流,维系日常情感,而且有利于提高村民的幸福感。当前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逐渐 “空心化”,其文化空间的功能也日益弱化,影响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乡村问题研究学者贺雪峰提出:由于乡村公共生活的匮乏,使得“农闲时间的增多没有转化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反而使消遣闲暇时间成为一种“负担”[1]。因此,保护与更新传统村落文化空间,重构传统的文化活动,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问题。因此要建立以人为核心的文化空间体系,以村民的需求的目的,保护和更新文化空间,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动力支撑。
1998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保护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设立了 “文化空间和文化表达形式”,2001 年正式将“文化空间”定义为“一个集中举行流行和传统文化的场所,也可以定义为一段通常定期举行特定活动的时间”[2]。对于文化空间的概念,我国对其了解和研究的较晚,但随着对非物质文化的重视,专家和学者也开始对文化空间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陈虹认为文化空间是人类学研究的范畴,是特定活动方式和共同文化的形式和氛围,兼具时间性、空间性、文化性,与一般意义上的空间概念不同[3]。张博指出文化空间应是非物质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场所,具有活态性、整体性、传统性。对文化空间的定义、特征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展[4];丙中认为文化空间是体现意义与价值的场所、场所、景观,由场所与意义符号、价值载体共同构成;向云驹认为文化空间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它完整和真实的反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化的过程,指出族群与时间相结合的空间,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定义的文化空间,同时基于对文化空间的认识,他还提出文化空间的保护原则:完整性、真实性、生态性[5]。乌丙安提出文化空间是某个传统文化活动举行的地方,或者特定节庆、事件所选择的时间[6]国内对文化空间的概念经历了由宏观到具体的过程,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文化空间的保护研究是在基于文化空间概念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提出的。李玉臻提出文化空间的保护要以当地居民的需求为前提,进行整体性保护[7];阚如良等学者则是把文化空间进行分类,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试验区,对不同类别的文化空间采取相适应的保护模式[8];田冬梅则把文化空间分为口头文化空间、风俗文化空间、节庆文化空间等,针对不同的空间类型进行保护[9]。张晓萍等学者则探讨了旅游开发对文化空间的保护作用,提出发展旅游是增强文化空间活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有效方式[10]。在文化空间保护研究的基础上,相关学者也对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空间的关系,通过对单个历史文化遗产的研究完善文化空间保护的方法。
通过对文化空间内容的梳理来看,我国的文化空间保护的研究经历了从理论研究到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传统村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传统村落文化空间保护的研究有助于传承优秀的文化,同时也能解决传统村落日益衰落的问题。
基于前文对文化空间的梳理和总结,笔者认为文化空间是基于以人为主体,以传统文化活动为核心,以场所为载体的空间结构,因此将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构成要素分为了三个部分:基础要素、支撑要素、外围影响要素。
1)基础要素:是指传统村落文化继承和发展的载体,同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载体。一般包括村落所处的自然环境、历史建筑以及随建筑生成的街巷空间、广场空间等。
2)支撑要素:主要包换民俗礼仪、表演艺术、手工技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空间中文化活动的表现形式。首先,文化空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载体,其次繁荣的文化活动是文化空间保持活力的重要条件,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只是没有内涵和活力的空壳。
3)外围影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村落文化空间仅仅依靠保护和发展其基础要素和支撑要素,已经不能促进文化空间的传承和发展,必须依靠一定的外围因素,例如:政策指导、文化认同、文化产业发展、社会需求等。首先村民是文化空间的主体,当地村民对文化的认同度直接决定了其文化空间的营造,村民的文化认同度越高,传统的村落文化就会得以保护和传承下去。其次政府政策指导对传统村落文化空间具有指导作用,政策的扶持和帮助会促进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保护与更新。社会需求度是的传统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文化产业化,一方面可以使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另一方面则会为村民带来经济效益。
对于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保护与更新,需要从村民的角度出发,坚持以人为本,构建文化空间整体保护体系,基于上文对传统村落文化空间构成要素的解析,文章从基础要素、支撑要素、社会要素三个方面去探讨村落文化空间的保护与更新的对策,构建人、活动、场所三位一体的保护体系。
基于基础要素的更新,主要是对传统村落的历史建筑、街巷、广场等进行保护与更新,由“点”到“面”的保护过程。对传统的古建筑、戏台、寺庙、祠堂等实体建筑,进行统计分类,针对性的保护修缮,维护其原有的面貌。作为建筑围合起来的街巷空间,一方面作为村落向外的通道,另一方面是串联村落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形成了传统村落的肌理。对于街巷空间的保护更新应着重改造街巷两边的建筑立面、地面铺装,疏通街巷空间。基于支撑要素的保护更新,主要是对传统村落的民俗礼仪、表演艺术、手工技能等进行传承和发展,村民作为村落的主体,是这些非物质文化最重要的传承者,应该激发村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激发村民的自主性,使传统文化能更好的传承下去。基于社会要素的更新,应建立起以村民为主体的多元主体参与。
杨帆村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南部,属鄂豫皖三省的交汇处,隶属于静居寺名胜管理区,该村向西紧邻静居寺,东与河川村相邻,北与文殊香花山村相接。(如图1 所示)
图1 扬帆村区位
杨帆村自元代以来就有人陆续迁居,依山水,商道,渡口等开田造园,进行生产生活,明初,由于战乱由江西大规模的迁至杨帆村落户,杨帆村逐渐形成规模。因紧邻静居寺,再有商道与外界链接,促使村庄与外界交流,使得文化得以繁荣。
扬帆村中心有一条古商道纵贯南北。红石河东西向流入村东龙山水利枢纽,村子的西北方有“牛头山”,东南有龙首山,西有大苏山,小苏山,四季葱茏、是上苍赐给人间的风水宝地。这里山清水秀,气候温和,适宜人居。山水格局完整清晰,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历史文化进驻和历史文化要素,也保留了民俗文化,习俗活动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周边古寺、古街巷、古屋、古桥、古河道共同构成了扬帆村的基本文化元素,记录和承载了杨帆古村的历史记录,成为具有浓郁的豫南民俗文化风情的传统古村落。(见表1)
表1 扬帆村文化要素
扬帆村许多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古建筑、祠堂、戏台等,大多已经被荒废和遗弃,使得非物质文化由于没有场所作为载体,也逐渐被人遗忘,因此,文化空间的保护更新应首先对传统村落的场所空间进行修缮,恢复其原有的面貌,并且赋予其新的功能用途,为非物质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3.2.1 传统建筑空间的保护与更新
祠堂、戏台、古民居等建筑是承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体现了传统村落的宗族文化和民俗文化。杨帆村的陈氏祠堂,作为之前宗族人员祭拜祖先、商议处理事务的场所,其建筑风格和布局以宗族制度为依据。在对其保护和修缮过程中,应遵循原有的格局面貌,保留原有的文化特色,并赋予新的建筑功能。可以改造为村落文化交流中心,一方面为村民提供交流的场所,增加村民之间的情感联系,另一方面,也为传播杨帆村传统文化提供了场所。除此之外,古民居也是杨帆村文化空间的重要元素,杨帆村的古民居主要集中在明清古街的周边,大多建筑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面貌,承载着杨帆村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在对明清古民居进行保护和更新时,应遵循梁架式砖木结构、“硬山式”、“歇山式”、“包青”、“鼓壁”风格以及一明三暗,三明两暗的布局。对一些保护较好的古建筑,在不破毁坏原有的风貌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修缮即可;对一些毁坏严重的古建筑,在遵循原有风貌的同时,运用现代技术,结合现代工艺进行修缮改造。
3.2.2 传统的街巷空间的保护和更新
杨帆村的主要对外道路是自南向北穿过村庄的闸晏路,路面为沥青路面,主要解决村庄对外联系问题。两条自东向西的乡道,一条是连接净居寺和村落的主要道路,并在村庄中与闸晏路相交,形成村落中重要的十字街巷。由于十字街巷已经改造为水泥路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街巷的整体风貌,街巷两边的传统建筑一般,整体的街巷风貌一般。村庄东部无根三孔桥南北延伸的明清古街是最古老的街道,全长约800 米,宽7 米,路面材质为青石板。两旁街道现存完好的古民居50 余间,绝大部分建筑保留明清时期原貌,成为重要的历史文化街巷。
对杨帆村的街巷空间保护更新中,主要是在保护街巷原有的肌理上对沿街建筑立面和街道的要素进行保护更新。要依据不同特点的街巷,分区进行保护,对于历史文化街巷,其历史风貌完整,对传统的建筑加大保护力度,精确到每栋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并对破损的地面采取“修旧如旧”的方式,延续传统街巷的文脉肌理。对于一般风貌的传统街巷,例如十字街,更新从历史元素的点状空间出发,以街巷为线将文脉与建筑、空间格局串联起来,形成富有历史韵味的文化空间。整治沿街的建筑,对原有的街巷道路进行疏通,打通与外界的联系,并且保护和增设开敞空间。对街巷内的古树等进行定点的保护改造。将原有的戏台进行修缮和更新,满足村民日常活动的需求,增加村民之间的凝聚力。街巷入口广场的牌坊进行修缮和更新,增加街巷空间特色。在保护更新的过程中,既不能一味地追求现代化,也不能一味地求古,应将现代元素与传统街巷空间格局结合,通过灵活的空间组合消除现代元素对传统肌理的冲突,同时又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11]。
3.2.3 保护山水格局,延续村落肌理
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传统村落会形成丰富的内部和外部空间环境,而这些空间环境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村落肌理,在对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保护和更新中,应该延续和保护这种肌理。对于杨帆村,要保护其“负阴抱阳,金带环抱”的山水格局,注重山体的水土保持,保护自然植被。同时加强水岸的绿化。(如图2 所示)
图2 扬帆村山水格局
通过对杨帆村民俗文化的梳理可以看出,虽然杨帆村民俗文化丰富多样,但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随着外来文化的“入侵”一些民俗文化遭到冲击,并且没有及时的保护和传承,逐渐被人遗忘甚至消失;其次村落里现留下的多以老年人为主,青年群体外出打工或者学习,一些传统的工艺技能后继无人。最后,一些文化习俗不被市场认同,缺乏特色,没有依据地域特色进行更新,导致同质化问题严重。
民俗文化的保护是以人为载体的活态文化形势,它的生命力体现在传承力上。可以构建“人—村—遗”一体化的发展战略,村民是村落的主体,村落文化空间的保护与更新需要村民的积极参与,首先可以对村落的民俗文化进行梳理,找出哪些是濒临危险亟须保护的,哪些是需要与现代文化结合,保护更新的。然后加大对其的宣传力度。其次传承是民俗文化保护的核心,要完善村落民俗文化传承人的制度,形成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局面。有利于村落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要打造良好的物质空间,形成村民、民俗文化与村落的良性互动。同时,民俗文化的传承也有利于构建村落的文化生活。营造村落传统的文化氛围。
传统村落的传统风貌、民俗文化、地域特色的是由当地的村民所传承的。村民是传统村落的主导因素,是传统村落的主人,因此在传统村落文化空间保护过程中,要积极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如图3所示)
图3 以村民为主体的文化传承保护体系
传统村落文化空间保护与更新的过程中,仅仅依靠村民的自主性是不够的,需要借助外来的力量,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扶持,通过村民的内力加上社会的外力,共同推进文化空间保护与更新的进程。因此,文化空间的保护与更新需要由村民主导,政府支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政府部门作为传统村路保护的组织者,主要的责任就好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相关传统村落文化空间保护规划、制定实施的方案;除此之外,加大对传统村落文化空间保护更新的财政支持。社会各界例如媒体界,可以加大对传统文化空间保护的宣传力度,通过相关媒介传播传统村路民俗文化等,提高村落在社会中的关注度。同时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保护与发展离不开学术界的研究,研究的一些保护理念、保护方法等是传统村落文化空间保护与更新的“导航”。
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其空间形态与地域特色,文化底蕴、经济发展水平等紧密相关,其保护更新的过程是动态复杂的过程。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保护更新注重村落自身的发展规律与空间结构,其保护与更新的过程要以村落本身为主体,构建整体保护的措施。文章以杨帆村为例,探讨了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要素以及保护更新模式,并认为,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保护与更新应在充分认识村落的空间结构特征的基础上,探讨村落的文化价值、确定文化空间发展的模式。并且要以村民为主体,构建人、场所、活动为一体的文化空间保护体系,传承传统文化,重塑文化空间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