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弘,邓扶平
(重庆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重庆)
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对新时期高等教育重点建设作出了新的部署,制定了“双一流”建设战略,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跨越式发展,培养具有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1]。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经济发展新常态。在这种形势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融入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之中,积极探索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与教育机制,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也愈发高涨。
公益创业指的是个体或者社会组织为满足社会需要,以追求技术创新、效率增长和良好的社会效应为目标,为公众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社会活动。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推出了一系列的激励政策,积极推进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大力支持公益创业理念的推广与实践。但是,国内高校的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大多是借鉴了西方的理论成果,结合中国国情与国内高等教育实际的研究仍然滞后。国内高校亟需将公益创业教育与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积极推动高校公益创业教育,为社会培养具有公益精神的创新创业人才。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等学校是国家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重要基地。积极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体系,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意义重大。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在大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公益创业教育,归根结底是在解决高等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当今大学生所处的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多元文化交融碰撞,社会风气良莠不齐,抓好大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公益创业教育的实质就是将公益的理念融入创业过程之中,实现学生的创业能力和道德品质的高度契合,通过公益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挑战的精气神,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浸润于学生实践素养提升的有效路径[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重要战略部署:“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创新发展离不开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智力支持。新时期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等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公益创业教育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的目标任务,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锻炼,引导学生学会把握市场规律,寻找投资机会,学会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创业的能力与素质,满足青年群体自我成长、自我锻炼的要求。因此,公益创业教育有利于青年学生个性潜能的发展,有利于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崇高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提升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创新创业人才。从当前大学生创业的实践来看,具有生命力的创业企业,大多是最新科研成果的开发与应用。国家和社会对高校创业教育的期望是培养青年学生的创业精神,引导学生掌握行业的专业知识,夯实专业技能,学会将行业的最新科技成果进行商业化的动作,为今后的创业积累经验。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作为高校创业教育的一种新的形式,要想得以可持续发展,也必须契合生产力发展水平。因此,公益创业教育能够更便捷地实现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对接,能够促进高校的科技创新成果更快地转变为生产力。
国内高校对开展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还需加强。和专业教学、科研等工作相比,创业教育往往处于次要地位。虽然都建立有创业教育的机构,一般都归口在学校的就业中心或校团委,公益创业教师主要是辅导员和学生工作部门的管理人员。且国内高校普遍重视专业教育,不少专业教师看来,创业教育就是学生课外的活动,一些创业教师自身也对公益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我国高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时间较晚,近些年在国家的倡导下才得以迅猛发展,导致高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不足。目前高校专门从事公益创业教育的教师人数较少,绝大部分的创业教师为兼职。由于教师专业的创业知识不够扎实,且缺乏创业实践的经历,实现公益创业教育的教学目标还有一定的难度。
从国内高校的公益创业教育的开展情况来看,主要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目前高校的公益创业教育多是作为一类学生选修课程而存在,并没有根据学生创业的需求进行全面的课程规划,对于学生选课没有很好的指导,课程的内容也过于单一。二是与专业课程的融合还不够深入。这在“双一流”建设高校成为明显。学生在校期间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提升很快,但创业能力与创业技能的严重缺失,导致学生开展公益创业实践的能力不强。从目前参与公益创业活动来看,主动开展公益创业实践的学生很少,动力不足。即使有参加,往往也很少结合行业背景进行高质量的创业实践。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促使社会生活的各层面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革,以科技推动公益创业,解决社会问题,达到创业者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共同实现,是实现“科技向善”目标的有效途径。在高校“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生在学习与掌握最新的技术成果的同时,通过公益创业教育引导其将创新技术与产品真正服务于社会,用来解决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是高校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必然之选。
1.坚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双一流”建设要求高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近年来,高校创业教育使得学生的创业能力大幅提升。但是,创业教育更多地侧重于获取经济效益,在教育中往往忽略了对学生进行社会价值的引导,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又主要以政治、哲学等课程为主。公益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创业者。在教育中,要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业教育过程之中,引导学生在创业时以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为出发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遵循,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3]。
2.坚持与专业教育相融合[4]。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公益创业要得以可持续发展,必须有扎实稳固的专业技术支持。为避免公益创业的同质化现象,必须要有创新。因此,公益创业教育必须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结合不同学院学生的专业特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3.坚持多方位能力培养。公益创业是创业技能与创业价值观的结合,除了资本运作、营销手段、财务管理等经济学知识外,还需加强学生的政策解读、人际交往、组织领导等能力的培养。
1.提升公益创业意识
公益创业意识具有很强的能动性,它直接影响着创业者对创业的态度与行为。公益创业能够更好地培养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竞争力,是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我国高校的公益创业教育现状来看,高校和学生双方都需增强公益创业的意识。
对于高校来说,要克服消极应对的思想,积极推动公益创业教育的发展。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媒体宣传、校园文化塑造、科技竞赛引导等手段,加大公益创业教育的宣传力度,形成较为浓厚的公益创业氛围。激发大学生的公益创业动力,增强学生的公益创业信心。另一方面,高校要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增设创业教育类的课程,引导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业知识,让学生了解行业前沿能够带来的社会效应,从而思考如何通过创业实践去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双重效应。高校还应该改革灌输式教育的弊端,增设实践课程、打造实践平台,通过开展创业项目的评估、创业项目实践、创业基地模拟、创业技能培训等方式,让学生进行沉浸式的创业体验。
对于学生来说,要通过教育与培训,提升公益创业必备的各类意识。大学生创业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意识:一是风险意识。公益创业过程中要能够正视风险,学会规避风险,在遇到风险与挑战时要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二是诚信意识。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企业立足之本,建设诚实守信的企业环境是全体创业的共同追求。三是责任意识。公益创业者必须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是公益创业者的基本素养。四是市场意识。公益创业企业要生存下去,也必须经受市场的洗礼与历练,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并获利,必须要善于分析市场环境、把握市场规律,学会捕捉商机,创造机遇。五是团队意识。团队意识指整体配合意识,表现为企业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只有各个团队持续成长,企业才能持续取得高绩效。
2.建设公益创业教育的教师团队
首先,鼓励现有的优秀教师从事公益创业教育教学。在高校现有的教师中,遴选各个专业出身的教师,鼓励其将个人的学术发展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市场动作、商业评估等模块的培训,提升教师的公益创业教育能力。
其次,遴选优秀的校外导师参与公益创业教育。为了弥补专业教师理论水平较强,但实践经验不够的问题,高校可以知名的公益创业者、企业经营者来校担任实践指导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创业实践探索公益创业内涵,以其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学生排解创业过程中的实际困难,提升学生的公益创业实战技能[4]。
此外,要完善公益创业导师的培训机制。高校要加强对公益创业导师的培训力度,有计划地组织公益创业导师开展培训、参观和项目实践等活动,在各高校建立专业化的公益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还可以组织不同高校的公益创业导师开展学习交流,通过举办年会、开展研讨会等方式,实现公益创业导师之间共享资源,相互提高[5]。
3.创新公益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我国的公益创业教育才刚刚初步,构建一套系统的课程体系,实现理论教育与创业实践的有机结合十分必要。
(1)构建“课程思政”的创新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公益创业团队在开展创业实践过程中,需要深入地接触到社会,发现大众的需求,提出创业构想,然后通过自身的创业行为回报社会,同时获取价值。学生能够从中培育公益品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主动服务社会的具体行为。这种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让受教育者在公益创业的实践中有更多地参与,让大学生思政教育有了实实在在的载体[2]。
(2)优化公益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
为了培养出能够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的公益创业型人才,高校的公益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应当包括以下部分。首先,高校应当开设公益创业基础课程,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塑造公益创业人格。其次,要将公益创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课程相融合。公益创业要想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更为持久的生命力,必然要符合某个行业的前沿理论与技术,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高校可以将公益创业理念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之中,比如结合专业课程开设创新案例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创新发展历程和前沿动向,结合课程内容制定创业计划书等。此外,高校要增设公益创业的实践课程。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创业意愿和创业的技能,高校应当开设更多的实践课程。比如鼓励学生参加公益创业的各类竞赛,与企业联合开设一些实训项目,通过训练让学生更好地熟悉公益创业的过程与动作模式,更好地掌握公益创业的技能与方法。
(3)打造三位一体的支持体系
相比其它的创业形式,公益创业受到不确定因素更多。因此,公益创业教育必须依靠多方力量的支持,政府、社会和高校应打造三位一体的支持体系,互相配合,充分发挥在各自领域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大力支持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6]。高校是开展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的主阵地,把“立德树人”目标融入公益创业教育之中,主动寻求政府的支持,主动开展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积极探索高校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的新模式。政府应该加强公益创业的宣传与推广,为高校搭建大学生公益创业项目的交流平台,从政策上为大学生公益创业提供资金、场地等多方面的支持。公益创业教育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扶持。比如社会中的头部企业,可以鼓励其优秀的员工担任高校公益创业教育中的导师,与高校的公益创业学生团队就其些方面开展项目合作;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可以与公益创业者共同开展应用型研究;企业和社会组织还可以创建一些大学生公益创业的竞赛项目,为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搭建更多的平台。形成高校、政府、社会合作育人格局,找准公益创业人才培养的结合点,能够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与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