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波 周义程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廉政文化是一种以崇廉拒腐为基本价值导向的文化形态,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高质量培育发展廉政文化,要从搭建物质载体、融入多元文化、加强制度建设、健全监督机制等方面着手,在总结提炼廉政文化建设经验、深度挖掘廉政文化资源的基础上,着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廉政文化品牌,培育发展与时代精神相融共生的廉政文化。
搭建物质载体,打造具有特色的廉政文化基地
建设廉政文化,关键要在统筹公共文化载体和廉政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谋划打造廉政文化基地,逐步实现廉政文化载体全覆盖。一是要用好公共文化载体。将廉政文化元素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让群众在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成为廉政文化的传播者,树立清正廉洁的价值理念。比如,通过设置30秒廉政文化宣传橱窗、屏保、商圈LED大屏轮播等短平快的主题内容,营造公共场所的廉政文化氛围。二是要统筹廉政文化资源。发挥区域内廉政文化示范点和廉政教育基地引领作用,统筹规划用好廉政文化观览线,为市民和游客带来具有“廉”元素的文旅体验。把廉政文化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有机结合起来,用文化带动产业,用产业提升文化,设计开发集艺术性、实用性、收藏性于一体的系列廉政文化产品。三是打造廉政文化基地。推进智库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研究,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打造廉政文化理论研究基地。打造廉政文化创作基地,组建廉政文学、廉政书画、廉政影视、廉政戏曲等方面的创作团队。将廉政文化融入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将廉政文化示范点打造成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融入多种文化形式,夯实廉政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
发挥廉政文化“外化于形、内化于心”的作用,注重与多种文化形式紧密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廉政文化的精神内涵。一是融入传统文化。从优秀的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中挖掘廉政文化资源,将廉政文化元素注入传统文化之中,通过创作廉政主题评弹节目、写廉政春联、猜廉政灯谜、制作廉政花灯、荐读廉政书籍等活动,让党员群众在享受传统文化浸润和熏陶的同时,让廉政文化内容更易于被大家喜爱和接受,更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二是融入群众文化。在群众中广泛开展说廉、读廉、写廉、唱廉、演廉等文化活动,策划接地气、汇人气、有生气的廉政主题文艺精品汇演,将廉政文化以大众化、多样化的方式展现给群众,使崇廉尚洁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浸入群众内心深处。三是融入网络文化。有效整合网上廉政文化资源,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表现廉政文化,创作精品在网上传播。比如,通过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等建立线上云展馆,制作廉政剪纸、漫画作品展示网页,提供廉政剪纸、漫画作品的屏保下载等服务,让廉政主题的网络内容更接地气。
加强制度建设,筑牢廉政文化建设的制度根基
打造廉政文化,要紧贴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改革创新精神补齐制度短板,着力打造有利于发展积极健康的廉政文化的制度环境。十三届省纪委六次全会指出,要以小制度养成大规矩,督促制定接地气、易执行、效果好的“小特精”制度。对照案件查办中发现的问题,要深入总结和查找廉政风险点,科学设计防范风险的具体制度安排。建立廉政文化建设考核评价制度,将廉政文化建设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机关绩效管理考核之中,形成目标管理、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将廉政文化建设与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推动工作落实。按照定量评价为主、定性评价为辅的原则,科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委托第三方开展廉政文化建设评价。通过评价发现建设中的短板并逐步改进,从而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目的。
健全监督机制,守住廉政文化建设的规则防线
建设廉政文化,要大力完善监督机制,让监督常在并形成常态,推动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自觉接受监督。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政治监督保障制度执行,增强“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突出政治监督。纪委监委是政治机关,要始终树牢“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重点放在监督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懂弄通做实上,放在督促党章党规和宪法法律、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党中央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上,切实发挥政治导向作用。提高监督合力。构建“四位一体”全覆盖监督体系,完善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统筹衔接制度,实现从有形监督向更加有效监督转变,不断增强监督治理效能。优化派出监察员办公室实体化运作机制,完善与各级纪检监察组织之间的工作衔接、监督配合,着力破解“熟人社会”监督难题。推进打造“纪检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一体化监督模式。创新监督方法。探索推行常态化、个性化相结合的“动态清单式”监督,用好“对、排、看、听、查、讲”六字监督工作法,切实管好管住关键人、关键处、关键事、关键时。研发(借力)智慧监督系统,打造“智能排查+人工审查+深入调查+判决监督”的工作模式,探索运用大数据思维和智慧化手段做好监督工作,以小数据形成大决策,用好各类数据资源,加强分析研判,找准监督重点。深化“互联网+社会监督”模式,充分挖掘、深度利用大数据,探索开放式、多主体的社会监督模式。
(作者分别系江苏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沭阳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苏州大学苏南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导)
責任编辑:李佳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