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需求侧管理推动形成高水平供需平衡

2021-08-14 05:29赵登辉
群众 2021年5期
关键词:分配供给消费

赵登辉

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可见,加强需求侧管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促进经济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内外均衡的重要战略。“十四五”是江苏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时期,切实加强需求侧管理,对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准确把握需求侧管理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最新要求。需求侧管理正是立足三个“新”的准确识变、科学应变和主动求变,是以需求端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为切入点,以机制体制改革和一揽子政策配合为基础性工具,以提高供需的适配性、促进畅通为根本目标,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落脚点的重要经济发展战略。需要强调的是,需求侧管理不应被视为短期的宏观政策工具,而是聚焦制约总需求增长的长期性、系统性问题,通过改革创新,构建完善的内需体系,助力需求潜力持续释放,进而形成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

需求侧管理是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主动选择。放眼世界,主要经济大国都呈现出内需主导的基本特征,美国(1978年)、日本(1981年)在人均GDP达1万美元时,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分别为60.5%、53.9%,消费支出占比(即消费倾向)分别为87%、79.2%,均明显高于我国2019年的38.8%和70.1%。在新发展阶段下,应发挥我国超大规模经济体优势,强化需求侧管理,着力解决一系列影响高质量发展的结构性周期性体制性问题,培育发展新动能。

需求侧管理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任务。正确处理发展质与量的关系,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对需求侧管理提出了新要求。要按照更高要求发挥需求对供给的牵引作用,更有针对性地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需求侧管理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了“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的殷切希望。我们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做好需求侧管理,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打通“堵点”、补上“断点”,促进双循环,为全国探好路。

江苏实施需求侧管理的现实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发展的需求牵引特征明显,需求端发展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解决扩张性政策造成的产能过剩、资源环境恶化、债务风险积累等问题,中央针对性地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主线。受疫情冲击,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中央及时提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旨在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性得到凸显。

当前江苏宏观经济的运行在供需兩端都存在比较复杂的情况。受疫情影响,生产端复苏远快于需求端,基建和房地产投资的恢复也比消费和制造业投资更快。从消费端看,2020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4.8%,人均消费支出同比下降1.8%;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居民储蓄存款却增长明显,各项存款同比增长14.8%,且下半年增势尤其显著;居民杠杆率已达54.3%,较2019年增加7.3个百分点。这都反映出居民为应对未来不确定性增加了预防性储蓄,储蓄意愿增强,消费意愿减弱。从投资端看,2020年江苏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负转正,增长0.3%,但投资要素保障有待完善,综合调控土地供给量、能耗指标等会对投资项目落地实施产生影响的因素。

面对当前有效需求不足,既要保持定力,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又要稳步扩大总需求,保障发展不失速。需求与供给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共同构成管理和调控宏观经济的基本面,把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有效结合起来,双向发力,推动形成高水平供需平衡。

推进需求侧管理的战略举措

做好需求侧管理,要增强供给动力,满足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要提升创新动力,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要加大改革动力,松绑消费投资方面的不合理限制;要以系统化战略举措,加快形成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

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的结合点,有效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积极推动户籍制度与居住证制度并轨,提高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促进城镇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和消费潜力加速释放。积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投资,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大力发展新消费形态,加快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稳定投资与消费升级的有机统一。

坚持经济发展带动就业增长的导向,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政策。不断优化就业与创新创业环境。既稳传统产业就业存量,又育新业态创造就业增量。加强政策储备,保障基本就业稳定。以就业需求为导向,探索构建灵活的终身职业教育体制。完善重点群体就业保障支持体系,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劳动关系。

持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破解因收入分配格局引发的内需相对不足的症结。加快完善初次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确保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同步增长。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提高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分配比重。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稳定消费预期,带动投资生产供给扩张,以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造更多高质量“中等收入岗位”,壮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中等收入群体就业相对稳定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理应是需求侧管理重点关注的群体。改革户籍制度,破除影响农民工、技术人员、新型职业农民等重点群体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完善正常工资决定、增长和保障机制,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健全税收、住房、社保等配套支持体系,减轻其负担。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供给,解决居民后顾之忧,提升消费意愿。加强社保体系顶层设计,改变社保城乡二元结构,合理缩小城乡社保差异。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强化社会保险全覆盖,建设更高水平、更加公平、可持续的保障网络。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合理优化配置标准,提高公共服务供需匹配的精准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供给,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逐步满足居民日益增加的公共服务需求。以消费意愿和边际消费倾向的提升,支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均衡互促。

(作者系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责任编辑:何 乐

猜你喜欢
分配供给消费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应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级探讨
遗产的分配
一种分配十分不均的财富
40年消费流变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