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刘蕾
摘要:2021年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全民普及阶段,同时创新驱动的国家战略要求高校人才培养凸显个性化和创新性。高等教育规模化教育意味着教育机会公平,个性化培养意味着高质量育人,二者虽在理论和实践存在差异性,却同一于价值发挥,并在智能技术的催化下均衡不足,逐步走向融合。智能技术的发展赋高等教育以新范式、新技术、新环境和新要素,使规模化教育和个性化培养得以可能。基于嵌入理论,从完善技术赋能的技术制度规范、课堂教学结构、师机生关系和终身学习文化等四个方面,给出技术赋能高等教育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结合的实践建议。
关键词:技术赋能;高等教育;规模化教育;个性化培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提出
2020年底,我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高质量的教育体系需要在培养大规模高素质人才的同时为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就从教育的包容能力和个性化服务能力整合角度对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出新要求:一方面是高教系统要面向更多群体,承担保障教育公平的职责,探索“教育的可能性边缘”[1],即做好“规模化教育”;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又必须以个体学习者为起点,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服务[2],即实现“个性化培养”。
然而,规模化教育和个性化培养看似相悖的两种取向,在传统教育形式中“很难找到合理的平衡点”[3],但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有望帮助教与学突破“规模教育”忽视学习者差异性的壁垒[4],通过重塑教育服务理念、内容和运行机制,使得学习环境更个性、学习内容更丰富,学习手段更适切,为高等教育规模化教育和个性化培养提供“技术支撑和基因载体”[3],为二者有机结合提供可能。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互联网+”模式下的人才培养策略。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再次强调要“利用现代技术,实现人才培养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这一系列重要举措的实施,不仅表明国家对于技术赋能教育的认可,更为技术优化规模教育与个性化培养指明了方向。但当前研究多集中于技术视角下规模化教育或个性化培养独立的学理探讨和实践路径探索,对国情发展实境中的技术赋能高等教育规模教育与个性化培养“是何、为何及如何”结合的问题关注较少。鉴于此,本研究从技术赋能视角出发,探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规模化教育和个性化培养结合的逻辑机理与技术可能,并结合嵌入式理论探讨两者结合的实践机理。
二、内涵逻辑与关系辨析
(一)内涵逻辑
1.规模化教育
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国家政治、社会、经济等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是国家层面重要的研究课题。高等教育规模化意味着高等教育资源供给和学习机会公平,有利于促进国民整体素质水平提升。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根据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学者马丁·特罗提出的国家高等教育“精英一大众一普及”的三段论,自新中国成立后的50余年,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处于精英阶段(毛入学率低于15%)。到了9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1999年,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带动经济增长,中国政府提出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行高等教育扩张政策,以期通过调整教育结构,扩大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缓解升学和就业压力。1999年高校扩招后中国高等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21世纪初进人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再到“十三五”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完美收官,中国高等教育经过70余年的发展,规模不断壮大。截至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2600所,各类高校在学总规模达4002万,毛入学率实现51.6%[6],中国高等教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一大奇迹。虽然总体来看,中国高教发展顺应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满足了人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较为全面高效地提升了全民教育水平,但我们不免疑问,随着我国对于创新型人才数量和质量需求的提升,中国高等教育规模是否还有拓展空间,后力在哪里?同时,伴随着规模的迅速扩张,对于学生个性关照不足、创新潜质挖掘不深等问题导致“钱学森之问”频出,教育质量问题愈加凸显。值得肯定的是,从中央到地方,从学校到公众,中国高等教育大规模发展的同时更要提高教育质量,守住“教育质量的生命线”[7]已达成共识。
智能技术的发展深度嵌入赋能高等教育教学全过程,助力弥补传统规模教育模式的不足。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布局呈现网络化、全覆盖、纵深化发展,为大规模教育筛选优质资源,提供平台和支撑;以社会化、游戏化为設计理念的“互联网+”教育范式促进高等教育更加普适;信息通信技术(ICT)、XR技术、5G-遥感技术、虚拟空间融合技术等开拓了规模教育的形态。从高等教育服务全社会、全公民、全生命周期的社会属性来看,现代技术的便携性、智能性和白带“个性识别”的特质,聚力打造“民主”与“人本”共存、“规模”与“个性”兼顾、“继续教育”与“终身成长”并续的普及阶段高等教育新生态。
2.个性化培养
个性化培养是基于“人本主义”理论,以认同和尊重个体差异为前提而提出的,旨在通过提供多样化、适切性的教育资源,智慧地干预教育过程,以引导个体发挥独特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个体自由而充分发展的教育培养过程。个性化培育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发挥优势、优化自我,重视个体潜能开发、促进个体创新性思维和能力的创造性教育[8]。以尊重差异为原则,以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为目的,符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高等教育个性化意味着因材施教理念的施展和人才的创新培育,有利于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型国家的实施。但目前高校个性化培养过程中尚存在优质课程资源建设不足、教学过程个性化关照不够、课程体系同质化、教师为程式化工作所累进而阻碍个性化培养等问题。
智能技术的发展驱动教育“从用经验说话”向“用数据驱动决策、治理和创新”转向[9],教育手段的智慧化催生了个性化培育模式多样性和可能性。高校智慧校园的建设为全周期个性化人才培育提供空间载体;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T智能等基础技术,教学数据分析技术深挖教学数据,完成学习者画像,个性化资源推动与教学方案呼之欲出;动态学习评价、动态教学管理等技术为教师减负增效,协力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
(二)关系辨析
1.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价值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共存、相依、互渗、不可分割的关系。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虽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存在差异,但二者之间必然存在不可分割的关联性。
首先,“立德树人”是二者的前提基础。无论是规模化教育还是个性化培养,都要严守“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目标不偏移,摆正首要“育人”次要“成才”的顺序不颠倒。从古至今,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一直都是教育关注的焦点,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不管是对大规模人才的教育还是对拔尖人才的培养都要严守“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
其次,促进国家和个体发展是二者的共同目标。从集体层面看,规模教育符合国家意志的需要,利用规模效益,提高教育效益;个性化培养则更有益于培养创新顶尖人才,更加贴合“创新人才”的时代主题。从个人角度看,个性化培养使得学习者拥有更多自主性,以最适切的方式促进个体成长、更高效地达到个人发展的目标。相较于此,规模教育虽存在“一刀切”的弊端,但也让更多的社会适龄青年受益,最大限度地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劳动力,二者均是顺应特定时代发展的产物,均在特定时期满足了时代进步和个体发展的要求。
再次,二者在价值同一中相互促进。一方面,规模化教育的发展,为满足更大体量的培养对象,必然扩大技术设备建设,为个性化培养打下物质基础;技术惠及规模教育的同时,倒逼公众对于智能技术的认知和认可,为需要更高技术素养要求的个性化培养打实基础(例如,疫情期间的网课,催进高等教育数字化教学迈人新阶段)。另一方面,个性化培养的推进,弥补了规模化教育“个性关照不足”,同时参与主体的技术应用能力、社会网络关系和个人特征也随之发展,又反向积极作用于规模化教育。因此,二者是双向互动的过程,在价值同一中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
2.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理论与实践差异性
从历史演进角度看,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没有优劣之分,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但不可否认大规模教育忽视了学生差异性需求,在培养高阶能力方面后力不足。随着“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深入及创新人才培养时代背景的召唤,以各类新兴技术为代表的技术赋能,不仅让高等教育享受规模教育红利,而且在知识点的精准诊断和学习路径的精准推荐方面也能弥合未能“因材施教”的弊端,为白适应学习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随着技术的发展,两者在历史阶段、理论基础、技术支撑、综合特征上存在差异(如表1所示)。
通过表1可以看出,两者虽有不同,但技术与教育在自身发展的进程中也逐渐走向深度融合。在实际操作层面看,个性化培养并不能、也实在无需与规模化教育完全剥离,而应是在统一教学的基础上“分类而定,因材施教”。借助现代技术,依照学生特质或学习问题分类,基础知识集中传授、普遍问题统一解决;为具有不同个性、能力、学习进度等差异性需求的学生“技术介入+教师辅助”,二者统一于服务学习者发展的目标成为了可能。
从规模化教育到个性化培养,既是对个体的充分尊重,又是按照国家意志的需要,保质保量的完成教育职责。智能时代和国情发展的需要,要求二者既要从价值同一性出发,又要兼顾差异性,实现有机结合。
三、何以赋能:技术赋能高等教育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可能性
现代技术赋能高等教育,实现“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变革”,就是借助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有形”技术,在“人机协同”的技术思维(“无形技术”)指引下,为高等教育育人提供新要素、新空间、新技术,从而重塑高等教育新范式,赋能高等教育的规模化和个性化,进而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技术赋能高等教育以“新范式”
近10年来,信息技术在原有“数字化、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特征基础上,分蘖发展出“物感化、数据化、多维化、区块链化、多元创生”等新特征,嵌入高等教育业务流程,重塑了高等教育制度、教育观念、教育主体认知方式、教育结构等,逐步向人机协同的思维和工作方式转型,促使高等教育既实现大规模覆盖又与个人能力与需求匹配,进而为高校教育带来颠覆性变革和范式转换。
对规模化教育来说,数字教育资源聚合和平台搭建改变了传统意义的教育范式。互聯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育全球化、多元化和民主化。在线教育的发展打破了地域的限制,最大限度地为教育公平赋能。以慕课这种形式为例,几乎无差别地为所有有意愿的学习者提供精品、免费、开放、移动的课程,突破了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质量参差的局限,大大扩充了教育规模。随着在线教育的发展,将为更多有志于终生学习的个体提供无差别平台,打破“校园”的物理边界,构建新的教育范式,促进组织扁平化改革,并真正实现学习者主导的开放、公平的学习型社会。
对个性化培养来说,适切性教育技术改变了传统意义的教育范式。从理论层面上看,教育技术理论逐渐由工程学范式向人本主义范式转变。传统教育理论在技术的推动下演进创新,意义学习理论、知识空间理论、信息流理论、动态发展学习理论等体现人文关怀的理论层出不穷,从而进一步引导教育实现个性化关照。从技术层面上看,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和应用使得教育个性化和定制化得以可能。大数据搜集、分析技术、白适应教育资源推送技术、虚实空间融合技术、动态学习评价技术等,贯穿于个性化的教学、学习过程、教学评价及管理服务的始终,为未来教育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支撑和动力。
(二)技术赋能高等教育以“新技术”
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5G为代表的新型技术颠覆与重塑了认知习惯和知识生产方式,催发了高校规模化教育和个性化培养的理念、模式和方法革新。作为技术的协同和整合,人工智能技术针对不同教育应用场景和需求,不断排列重组、迭代创新算力、算法,为高校规模化教育和个性化培养提供算力保障和计算引擎。
对规模化教育来说,大数据计算平台为大规模教育提供算力保障。近年来,中国智慧教育平台建设逐步从青涩走向成熟[10],如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大学生MOOC等平台的运行可以进行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的教育教学资源管理,提供多种课堂教学和教研应用,支持教学资源的二次开发与利用,充分支持大规模在线教育的资源开发和运用。这些平台的建设离不开计算平台的算力支持。其中最常用的云平台提供服务器配置、网络设置等整体硬件支持;大数据分析平臺,运用Hadoop、Spark、Flink等框架,提供教育大数据分析处理等,算力平台的发展壮大可以承担运行更大规模的教育活动。
对个性化培养来说,人工智能技术根据个性化应用场景需求提供算法引擎。知识图谱技术从关系的角度解释学习内容背后的网络关系,从知识点及其关系层面表征知识.并组织学生有意义的学习。例如基于领域的知识图谱可以实现针对知识点的智能问答和智能推荐;基于多元学生数据源的融合情感计算,可以识别学生实时的情感状态,进而提供更适合的辅导教育等。感知计算引擎通过文字识别、语音识别、生物特征识别、图像识别等技术,让个体学习变得便捷。认知计算引擎通过自然语言理解、图形图像分析、用户画像、语义推理智能问答等技术,为学生推荐最佳学习路径,从而实现个性化学习。
(三)技术赋能高等教育以“新环境”
感知计算技术和普适计算技术的发展,联结、捕捉更多用户、设备和场景的实时数据,联通虚拟和现实世界,构建了无处不在的计算空间。这种物理、社会和信息空间三维融合的空间,为高等教育引入更智能、更个性的教育服务,打造智能联通的高等教育新环境,为规模化教育和个性化培养拓展了空间载体。
对规模化教育来说,虚实融合的智能教育环境拓展了教育规模化的边界。以互联网为基础,结合信息通信技术(ICT)、XR技术、可穿戴设备等技术,学习空间增强技术通过对虚拟学习环境、面向学习的虚拟现实和虚拟实验技术的研发,模糊了线上线下的边界,改变了020(Online to Offline)时代线下主体和线上“分流”的状态,线上线下空间边界将逐渐模糊,形成线上线下无明显边界的OMO(Online Merge Offline)智能学习环境;MR技术结合人机交互、可穿戴技术等智能技术,打造沉浸式、虚实难辨、具象认知的学习环境; “5G-遥感技术”赋能实现VR、全息设备控制,全方位、全时空、全要素的“具身体验情境学习”将得以实现,更加会因“人本化”“民主化”“泛在化”的特性提高学习积极性、吸引更多学习者,从而进一步扩大教育规模。
对个性化培养来说,数字驱动的智慧校园为个性化培养提供环境保障。智慧校园作为以面向师生个性化服务为根本理念的智能教育环境,以学习情境识别和环境感知技术、校园移动互联技术、社会网络分析技术等为基础,实现对校园物理环境的实时动态监控和人员的全面感知。借助环境感知等技术,智慧校园中的传感器可以实时感知、识别、传递数据信息;对于学习者学习偏好、认识特征、学习风格等个体特征,以及学习时间、学习空间、学习伙伴、学习活动等学习情境也能够实时捕捉和传递,实现人机直接对话,提高吸收和反馈的效率,为高等教育个性化培养提供环境保障。
(四)技术赋能高等教育以“新要素”
针对教育过程的要素构成,不同研究者基于不同视角给出了“三要素”[11]“六要素”[12]和“七要素”[13]之说,但归集起来,则均是以施教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为核心。高等教育作为更加自由、开放、共享的教育系统,智能教师和智能终端设备的出现赋“施教者”和“教育措施”以新意义,为高等教育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带来效益红利。
对规模化教育来说,智能教师为规模化教育提供师资基础和保障。一直以来,繁重、机械的事务性工作使得教师不堪其苦,降低了教师人文价值和自我提升的动力。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教师助理作为教师的外部智力支持,辅助教师完成日常教学教研工作,解决大规模普适性学习问题(如通过大数据分析普遍学习问题,并个别化推动、讲解),并帮助教师完成专业化发展提升,丰富了“施教者”的要素身份。这些功能实现背后,离不开新兴技术的聚合。智能云服务平台利用数据分析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个性化推动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包括资源管理与应用、微课管理与应用、结构化实录资源、在线学习与服务、智能推送、智能评价、互动服务及教学工具等不同服务的输出,以教师辅助和智能机器教师的双重身份,为规模化学习提供“师资”支持。
从个性化培养上来说,智能终端设备全面渗透嵌入到高校学生的学习始终,根本上改变了教育过程,成为教育措施“新要素”。这些智能终端的打通,能够全周期收集学生信息,通过数据挖掘、建模、分析发现普遍规律和个性特征,进而设计更具针对性和适切性的个性化教育方案。同时,得益于核心网络设备、高性能计算设备和BYOD设备,“具身教育技术设备”可感知教育情境并及时反馈;随着教/学过程性数据激增,教育内容和手段可随着不同主体灵活定制,适时、适切地提供教学服务,促使高等教育向数据驱动的个性化演进[14]。
综上所述,智能技术的发展确有能力带动高等教育革新。因此,如何将技术有效“嵌入”到高等教育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实践中,不仅停留于技术赋能的工具层面,而是通过与正式制度的互动,内嵌于高等教育系统之中,从而建立“长期”的共进关系,是进一步讨论的重点。
四、如何赋能:嵌入式视域下技术赋能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实践机理
技术赋能高等教育的核心表征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即实现技术对于高等教育系统各个组织结构、功能分支和业务流程的“耦合”与“促进”。如果把技术和高等教育看作两个希望融合的主体,可以引入“嵌人性”理论,为两者怎么融合、如何赋能提供分析视角。 “嵌人性”概念由波兰尼(Polanvi)首次提出,强调“嵌入的自主性”,即两个体或组织间的互动关系是一种基于互惠互利精神的内化互动的逻辑[15],呈现彼此促进的螺旋上升态势,通常从“制度”“结构”“关系”和“文化”四个层面加以分析。由此,我们认为技术与高等教育的关系可描述为技术赋能理念下的“引领式嵌入”和高教系统发展的“嵌入式自主”相结合,即高教系统既为技术赋能提供载体,又实现自主提升发展,最终目标是实现:技术与高等教育发展的“道器结合”。技术赋能覆盖从有形到有效;高教治理模式从科层化到扁平化;高教发展逻辑从外延式到内涵式;技术赋能理念从顶层设计到融合的深度嵌入。缘此,本研究从“技术制度规范”“课堂教学结构”“师一机一生关系”和“终身学习文化”四个层面出发,给出技术赋能高等教育规模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实践建议(如图1所示)。
(一)构建“国一校一个体” “三维一体”的信息化管理服务体系,优化高校教育技术制度规范,助推高等教育规模化和个性化育人制度功效发挥
技术制度规范是指组织针对技术的开发、应用及管理等的政策、程序和规则。合理的技术制度规范设计对于技术赋能的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起到指导规范、合法性分配、激励导向和协调整合的作用。智能时代的高校规模化教育和个性化培养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和多变性,这就决定了必须有符合时代特征的、以技術为中介的、强力的技术管理制度以保障利益相关主体的参与和权利[16],资源配置的公平公正及平台运作的有轨有序。
整体、系统、连贯、适宜的制度规范是保障效能发挥的基础,因此应构建“国一校一个体” “三维一体”的信息化管理服务体系。首先从国家制度层面,通过制定教育信息技术引领的教育现代化的宏观政策,实现全局规划和整体布局,注重加强教育信息化的顶层宏观性、立体性,强化战略性地位,确保技术制度的合法性。《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育信息化2.0行动战略》等文件的出台极大地推动了技术与教学创新性融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作为我国首个教育现代化专题的国家层面中长期战略性文件,第一次从正面提出“技术赋能下的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结合”,为高校规模化和个性化育人提供理念引领和备书。其次在地方和学校层面,积极出台配套措施和项目,注重教育信息化政策的连续性和渐进性,补充、细化技术赋能高校规模化和个性化育人的政策体系。通过构建高校信息化管理服务体系,精细化信息资源管理和服务条例,以保障高校组织功效的发挥。以“以生为本”为管理理念,信息化机构管理服务人员为管理主体、以“智慧校园基础设施、行政服务平台、教学服务平台和网络用户”为管理客体,建立高校信息化管理服务体系,通过完善校级管理制度和规范、优化管服人员管理机制、强化运维技术管理手段、维护校园网络安全,为高校规模化和个性化育人提供规则路径。再次从个体管理层面,构建技术支撑的学生分类管理,帮助师生高校主体地位从“应然”走向“实然”。师生作为高等教育的“应然”主体,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制定时应根据师生的“技术年龄、水平和需求”分类分层、网格化管理,尊重个体差异,坚持知识和人格并重;在制度实施时通过智慧校园环境,开拓治理渠道(如校长信箱、网络调查、站内信箱等);从制度上保障师生参与高校教育治理的效力(将有效回复学生投诉数量列入工作考评指标等),将“受治人”转变为“治理人”,落实治理主体的“实然”发挥,打牢高校规模化和个性化育人的主体基石。
(二)建设立体交叉的智慧课堂,优化高等教育课堂教学结构,为规模化和个性化育人提供功能支撑
课堂教学结构是指服务于教学目标教学计划中的各个环节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和时间划配。富有弹性的高等教育课堂教学结构,有利于高等教育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增益。随着智能技术的渗透,大学课堂生态发生了深刻变化,逐渐从传统的“知识课堂”向“智慧课堂”转向,从单一平面向立体交叉的新型课程迈进。基于教育信息化视角的智慧课堂概念的提出,是对技术赋能的多元教学需求和教学形态发展的回应,是以建构主义、技术赋能理论等为指导,以智慧教学平台为支撑,支持线上线下一体化、课前课后全周期,规模效率与个性发展全覆盖的课堂教学结构形式,是技术赋能高等教育规模化和个性化育人功能发挥的主阵地。
建设高等教育智慧课堂,首先要“强基础”,打牢智慧课堂的基础技术设施,扎实推进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智能平台、智能端口工具和云服务组的建设和强化,从物理层保障OMO、翻转课堂和云端教学等课程组织结构变革。其次要“活应用”,优化智慧课堂应用层的适切性。随着不断深化的学习机制研究,更新优化学习过程算法引擎,投放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学习者认知技术的个性化学习分析功能,基于知识图谱的资源推送、知识清单、拓展链接功能,基于互动讨论、信息通讯等技术的个性化教学活动和课后巩固功能,以及电子档案、学分银行等多元发展性评价功能等。多维度技术的交叉使用,为高校规模化和个性化育人提供智能技术支撑。
(三)搭建智能教师助理平台,打造“师一技术一生”共生型高校师生关系,实现高校育人个性化向规模化、常态化迈进
师生是高校教育活动的绝对主体,师生关系是高等教育活动中的主要关系,和谐、共益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人工智能技术“博学”而“善教”,通过赋能高校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从根本上改变了师生间的信任与互动,消解融合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增强认同感和情感依赖,以达到技术的“嵌入式信任”。 “师一技术一生”共生型教育共同体为高校规模化和个性化育人提供稳固的主体关系保障。
好教师都是“有个性”的。正是这种不可复制、独属于“人的温度”与个性化互动,加强了师生间的情感纽带。智能教师助理通过替代教师完成程式化、繁复的工作,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彰显个人特质和优势,关注、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空间[17]。因此,搭建人机协同教学的智能教师助理平台,合理布设助教功能,提升使用绩效势在必行。搭建智能教师助理平台时,基于技术最优化赋能教师工作的理念与实际,应着重考虑以下三点:一是拓展教学应用场景库和个性化学习场景库建设。人工智能技术本身更擅长完成有明确规则和目标的任务,因此想要实现技术功能落地,就要拓宽教与学的核心应用场景库建设,以点带面,突破重点场景和技术融合,实现“单点优化基础上的实际价值”[18]。二是建设智能教师服务云平台,归集海量的行为数据、知识数据、规则数据和本体数据,通过数据分析、知识图谱、技术学习、个性化推送等算法引擎,满足不同教与学的需求[19]。三是加强教与学的机制研究,精准教学。目前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的多为弱人工智能,已可基本满足教与学的需求,若想实现“技术赋能个性化教学”的突破,深化有效教学与深度学习机制研究是关键。进一步搞清楚“人是如何学习的”和“怎样才能有效教学”才能更精准引入技术辅助育人,从而在实现高等教育个性化的基础上走向规模化和常态化。
(四)关照智能时代的学习文化时空多样性,涵养包容、开放的终身学习文化,助力高等教育规模化和个性化育人走向纵深
学习文化是特定时期内特定群体后天养成的各种学习特征的总和;技术进化对于学习文化的影响贯穿始终;越是现代化,技术对于学习文化的影响就越显著[20]。技术的发展提升人类认知学习力,重构高等教育结构,引发高等教育体制的调整,进而影响了多种学习特征的转变,最终形成了新的学习文化。未来的高等教育将不再局限于特定时间和场所,而是一种持久的、分散的学习;学习获得的也不再是某种技能,而是一种生活形态和文化意境。因此,高等教育将在技术赋能下,教育对象得以突破高等教育学制的限制,实现终身学习;教育资源和渠道突破物理空间,大规模地惠及社区公民,从而不断涵养终身学习文化,为教育规模化和个性化育人打牢文化根基。
高等教育借助智能技术,助力终身学习文化形成,首先应实现包容性的参与,促进教育对象个性化学习时间的延伸。即高校在智能技术的帮助下,调整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弹性化组织结构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高阶能力,帮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动力,进而在生命各个阶段,都保持学习习惯和获取学习力的素养,以便适应不同阶段的成长需求。其次应向社区教育开放,突破教育资源与渠道的空间限制,更大规模地惠及社区群众。高等教育应为成人教育提供场所、设施和智力支持。在智能技术的辅助下,为不同社会群体的学习需求提供优质学习资源和学习渠道,促进社会教育公平,进一步扩大教育规模,进而从时空融合的维度助力教育规模化和个性化育人走向纵深。
五、思考与展望
(一)技术赋能下高等教育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有机融合的整体性思考
笔者认为,随着智能技术、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化教育和个性化培养的有机融合成为必然,这即符合国情需要又符合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技术赋能下的规模化教育为高等教育普及化“打底”,个性化培养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打气”,二者相辅相成。规模化教育和个性化培养虽然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上存在差异,但在价值本质上统一于“立德树人”“人才发展”的目标,在融合中相互促进,缺一不可,最终走向融合。
从有机结融合的可能性上看,技术赋能“新范式”下的高等教育规模化教育和个性化培养在人机协同的工作方式与思维方式层面实现了融合的可能。智能技术促进高等教育装备智能化、教育环境智慧化,进而改进教育业务流程和制度智慧化,最终实现人机协同思维范式的转型,这些变革是在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发展中形成的,亦为二者融合提供工具支撑和理念引导。
技术赋能“新技术”下的高等教育规模化教育和个性化培养在以算力、算法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层面实现了融合的可能。规模教育的发展带动了“算力”提升,从而为“算法”提供更大的融载平台;个性化培养需求倒逼“算法”更加适切,又增强了“算力”平台的“用户友好度”;算力与算法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两大支柱,两者的发展相辅相成,极大地促进智能技术发展的同时反哺规模教育与个性化育人有机融合。
技术赋能“新环境”下的高等教育规模化教育和个性化培养在虚实教育环境融合、智慧校园等计算空间层面实现了融合的可能。不管是构建虚实融合的智能环境还是指向个性化服务的智慧校园,都是通过打造无处不在的计算空间,为规模化教育和个性化培养提供规模化环境的支撑和个性化服务辅助,进而驱动受益规模与培养效益的“双螺旋”上升,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
技术赋能“新要素”下的高等教育规模化教育和个性化培养在智能教师和智能终端设备等教学要素层面实现融合的可能。智能教师的出现,在更加高效地解决教学普遍问题,扩充“师资”的同时极大地释放了教师的劳动力,进而促使教师“因材施教”,对学生施以个性化的人文关怀。智能终端设备的嵌入,全周期、全方位地搜集、捕捉个性化数据,实现人机实时联结,灵活地、个性化地推送教学内容,实现了个性化培育的同时,突破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边界,使得规模化教育和个性化培养的有机融合的“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理想状态成为可能。
从有机融合的实践操作层面上看,在“制度”“结构”“关系”“文化”层面着力,指向有效解决“教学”“师资”“服务”等教育核心问题,是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有机融合的可行性路径。通过构建技术赋能的“信息化管理服务体系”,保障高等教育规模化和个性化育人融合的制度功效发挥;通过建立“智慧课堂”,夯实高等教育规模化和个性化育人融合的“功能结构”根基;通过建立“智能教师助理平台”,稳固高等教育规模化和个性化育人融合的主体关系;通过实现“学习文化时空多样性”,助力高等教育规模化和个性化育人融合发展走向纵深,进而逐步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耦合”,最终实现有机融合。
(二)未来展望
“十四五”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面临“新形势、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新目标和新要求”,培养“智慧化” “个性化”“高质量”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破解时代难题的金钥匙。智能技术赋能下的高等教育规模化教育和个性化培养,不仅实现优质教育装备和资源的建设与聚合,使得获取资源更加便捷;优化教育结构、业务流程和制度,解放教师劳动力的同时帮助学生白适应学习,实现智能技术对于高等教育的精准判断和服务[21];更深层次地转变高等教育主体的思维方式,基本实现了从“人机共生”到“人机共创”的技术自觉,即从内部人机協同思维和外部智能环境上拓展了教育空间,重塑了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为技术赋能下的高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多维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张建申.规模教育:逼近“教育的可能性边缘”的有效途径[J].上海高教研究,1996,(4):36-38
[2]黄荣怀,陈丽等.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的发展方向与研发路径[J].电化教育研究,2020,41(1):10-18.
[3][5]陈丽,林世员等.“互联网+”时代中国远程教育的机遇和挑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1):3-10.
[4]周琴,文欣月.从月适应到智适应:人工智能时代个性化学习新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20,(9):89-96.
[6]教育部.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L].http://www.moe.gov.cn/j yl)_sjzl/sj zl_fztjgb/202005/t202005 20_45 675 1.html.2020-05-20.
[7]胡寿平.中国高等教育七十年:规模、质量、创新及前景[J].复旦教育论坛,2019,17(5):5-8+20.
[8]沈超.高校个性化教育的理性之思[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2):46-48.
[9]余胜泉,李晓庆.基于大数据的区域教育质量分析与改进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7):5-12.
[10]陈琳,陈耀华等.教育信息化何以引领教育现代化?——中围教育信息化25年回眸与展望[J].远程教育杂志,2020,38(4):56-63.
[11]王道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12]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3]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4]黄荣怀,杨俊锋等.智能时代的国际教育比较研究:基于深度探究的迭代方法[J].中国电化教育,2020,(7):1-9.
[15]王涛.基于双向嵌入观的协同创新效应研究[D].长春:东北财经大学.2014.
[16]刘尧,刘燕.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性风险及其形成逻辑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3):29-42.
[17]李洪修,吳思颖.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教学思维的审视与回归[J].高校教育管理,2020,14(2):29-36.
[18]杨晓哲,任友群.教育人工智能的下一步——应用场景与推进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21,(1):89-95.
[19]余胜泉.人工智能+教育蓝皮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20]胡小勇,祝智庭.技术进化与学习文化——信息化视野中的学习文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4.(8):12-16.
[21]孙立会,刘思远等.面向2035的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图景一一基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描绘[J]中国电化教育,2019,(8)1—8+43.
作者简介:
李静: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信息化、高等教育管理。
刘蕾:副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治理、社会治理。
Large-scale Education and Personalized Training of Technology-empowered Higher
Education: Logical Necessity and Practical Mechanism
Li Jing, Liu Lei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221116, Jiangsu)
Abstract: Higher education has entered the stage of universal popularization in 2021. At the same time, the innovation-drivennational strategy requires the talent training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highlight individuation and innovation. Large-scaleedu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means fair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and personalized training means high-quality education.Although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y are the same in the exertion of value, and under the catalysis of intelligenttechnology, the balance is insufficient, and gradually move towards integr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technology endowshigher education with new paradigm, new technology, new environment and new elements, which makes large-scale education andpersonalized training possible. Based on the embedding theor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practical suggestions on the combinationof large-scale education and personalized training of technology empowerment higher education from four aspects: perfecting thetechnical system norms of technology empowerment, classroom teaching structure, teacher-machine-student relationship and lifelongleaming culture.Keywords : technological empowerment; higher education; large-scale education;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收稿日期 : 2021年3月15日
责任编辑 :邢西深
*本文系2020年江苏省高校“大学素质教育与数字化课程建设”专项课题“双向嵌入视角下课程思政与高校公益创业教学融合研究”(项目编号:2020JDKT1261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