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春 伍香平 张为芬
摘 要
资教青年教师是新时代乡村学校教学的主力,他们给农村学校带去了新的知识和技术,打开了农村孩子求知的视窗。但是在从教职业生涯初期,青年教师会遇到一些现实的困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学校应准确把握资教青年教师的成长困惑,全程关怀青年教师,帮助青年教师获得职业的成功感。同时,资教青年教师面对困难要放下包袱摆正心态,脚踏实地加强学习,走出思想上的困惑和工作中的误区,促进自我专业发展。
关键词
乡村青年教师 专业发展 乡村教育
从2004年开始湖北省实施“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后,一批“资教生”应运而生,每年都有一批应届毕业生被选派到农村乡镇中小学任教。
一、乡村资教青年教师的矛盾心态
青年教师怀揣教育的理想走向乡村教师岗位,对未来充满了热切的期望。青年教师毕竟是教学新手,个人专业水平与课堂教学的实情难免有差距。当前身处乡村教学工作一线的资教青年教师,主要有以下四种并存的矛盾心态。
1.欣喜与忧虑并存心态
当前我国资教青年教师都是大专以上学历,接受过系统的大学教育,他们文化素质较高,专业知识丰富,社会观念新潮,富有责任心和奉献意识。这些青年教师刚走出大学校门时,乐于将自己所学知识回报给社会,志愿选择投身乡村教育事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人生的价值,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但是,青年教师由于教学生涯尚浅,教学实践经验匮乏,业务能力存在明显不足。大多数青年教师存在忧虑和不安,即:自己的专业知识怎么不够用?课堂上是多講多练还是精讲精练?班级管理是严好还是宽好?学生发展是要素质还是要分数?这一系列的问题往往困扰着他们,让青年教师教学中心存顾虑,自身教学水平踟蹰不前。
2.自信与自负相伴心态
青年教师刚从大学校园步入中小学课堂,意气风发信心满满,对未来的教学充满了热切的期待和从教的自豪感、自信力。青年教师毕竟是初涉三尺讲台,教学经验明显不足,有的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怯场、不敢直视学生等紧张心理。新时代的青年教师敢于创新、富有个性,自主独立意识强烈,但是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小组协作思想淡薄。青年教师工作时追求快捷高效,闲暇时追求尽情尽兴。他们工作时力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下班时追求潇洒、极尽放松自我。青年教师这种工作生活互不交叉的意识,只是处于教育教学的浅表层次,由于青年教师教学工作的不细致不深入,长此以往难以保障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
3.失落与怀旧交替心态
资教青年教师新学期接手教学工作时元气满满,对未来的期望值较高,特别对自己努力教学的付出,期待学校领导、同事、学生和家长对自己工作的认可。但是经过一段时期的工作磨炼,现实的状况并不是如其所想,心中难免有失落之感。尽管青年教师倾其所能备课教书了,但班级学生的成绩却难以立竿见影;虽然对教学工作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是班级学生的成绩与自己的期待相差甚远;与其他骨干教师教学成果相比,青年教师总觉得自己的教学业绩不突出。为此,青年教师心中难免会产生失落感和挫败感,工作的激情日渐消退。同时,乡村学校教师工作任务繁杂,除了课堂教学外,大多还要兼任班主任,管理学生的食宿安全,帮扶留守儿童等。生活和工作的一些不遂人意,会让青年教师情绪低下,长此下去青年教师朝气蓬勃的奋斗意志会减退消沉。
4.进取与无为并存心态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一些青年教师面对教学中的疑问时,不耻下问积极进取。青年教师初入社会时,大都有自己的梦想追求和职业规划,但是面对现实的教学状况时,有的青年教师却不能持之以恒,难以坚持,一旦遇到困难就敷衍其事,遇到挫折时灰心丧气。有的青年教师虽然希冀实现自我成就的欲望非常强烈,但是缺少踏实奋斗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有的青年教师自我唯上的功利主义倾向明显,工作中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观念淡薄,同时对学生细致体贴的职业精神相对薄弱。也有一些青年教师遇到棘手问题,畏难不前刻意回避,并伴有无所作为的情绪。
二、乡村资教青年教师的教学图景
由于青年教师对自我所处的工作困境采取的处理方式不同,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呈现不同的教学行为,从而形成不同的教学效果。下面是青年教师在农村乡镇学校教学中主要的四种具体行为表现。
1.“严慈相济”型行为表现
这种行为表现的青年教师爱好广泛、追求时尚、性格开朗,他们最易受中小学生的青睐。资教教师年纪轻、富有青春朝气,与中小学生年龄相差不大,在师生交往中,没有年龄障碍和代际鸿沟。这部分青年教师与中小学生的志趣相投,师生之间有共同的热门话题探讨,青年教师很容易走近00后中小学生的内心世界。同时青年教师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扬长避短激发中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参与。有的青年教师善于利用自己的年轻优势,以朋友和教师的双重身份陶冶学生,以兄弟姐妹般的友谊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青年教师思维活跃敢于创新,潜移默化中激化学生求知上进,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2.“师道尊严”型行为表现
有些青年教师虽然明白“严师出高徒”的育人道理,但是在教学管理的环节中,没有把握好“严”的角度和力度,只是定规矩讲原则出惩戒,教导学生容易走向极端。有些青年教师为了树立教师的威信和尊严,一旦脚步迈进教室便拉长脸,在学生面前做出一副不可一世的“严师”的形象。有些青年教师在学生稍有违纪行为时,就瞪眼睛扯开嗓门大声呵斥,还美其名曰“我是为了你们的好”,树立自己严师的威风。 “师道尊严”型的青年教师由于片面强调学生工作的严厉和管束,缺乏教学管理的灵活性和情感性,容易走向学生管理的极端,反过来让自己处于师生交往被动尴尬的局面。
3.“过于友爱”型行为表现
“过于友爱”型教师的行为与“师道尊严”型教师完全相反。有的资教青年教师进入中小学后,为了与学生搞好师生关系,不让学生给自己的课堂添乱,处处谦让学生,无原则忍让学生的过失。即使面对学生明显的违纪和过错时,有的青年教师宁愿做个和事佬似的“笑面佛”,也不愿批评指责开罪学生。有些青年教师为了获得师生之间的“友爱”,以“大哥哥大姐姐”身份与学生交往。有的青年教师还与男学生“称兄道弟”,以为这样就是师生平等,容易赢得学生的青睐。实际上,这种单向度的师生平等和师生“哥们”关系,青年教师既会失去自己的尊严,也会失去学生的信任。
4.“只教不育”型行为表现
这类青年教师的工作原则是“安安心心教书”,认真备课主教的学科、一丝不苟批改作业、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但是对于课下学生学业指导、课外活动开展、学生班级管理等事项并不是热心参与。这类青年教师总认为教好书是教师的天职,管好自己的课堂三分地就算尽职了,至于别的事情少管为好,认为班级管理主要是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只教书不育人”型的青年教师让学生觉得,这类教师像一台精妙的教书工具,即使学科知识再系统再扎实、教学方法再新颖再玄妙,但缺少师生之间的友爱互助,课堂教学总是觉得欠缺热度和温情,也难以让学生产生敬爱之心。
三、乡村资教青年教师的任用误区
资教青年教师进入农村学校任教,为广大的乡村校园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但是部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乡村学校的领导在任用资教青年教师时,由于不能因人而异,出现了一些管理和任用的误区。
1.青年教师容易遭遇“冷落”
青年教师前脚刚迈出大学校门,后脚就踏进中小学校门,新上岗的青年教师最需要的就是安全感和归属感,希望得到学校同事的热心帮助,希望获得倾心相教的指导老师和师徒结对的好导师。资教青年教师离开繁华都市,来到交通条件、住宿环境与教学设施相对薄弱的农村乡镇学校任教,更希望得到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与信任,希望学校给予专业发展的交流平台。乡村学校刚开始时喜气洋洋欢迎朝气蓬勃青年教师的到来,学校领导也积极热心给青年教师安排工作和食宿。但是青年教师工作一段时间后,有的乡村学校领导就“不闻不问”了,疏忽了对青年教师的问寒问暖,甚至青年教师遇到困难寻求解决时,有的学校回避拖延不能及时给予帮助。这时,青年新教师可能会感觉自己“遭遇冷落”,感觉学校对青年教师缺少人文关怀,天长日久青年教师工作的激情逐渐消退,投入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的精力逐渐减少。
2.青年教师的工作担子过重
青年新教师刚刚步入学校,憧憬着搞好教学,做一个学生喜爱、领导喜欢的好老师,事实上,达到這个目标预期需要1~3年的适应过程。目前农村乡镇教师奇缺,资教青年教师的到来弥补了教学人员的相对不足。但是有的乡镇学校一旦遇到教学人员短缺的情况时,便首先想到的是青年教师,美其名曰年轻人应该多锻炼,认为青年教师可以全科上阵。除了安排他们担任语文、数学、英语主课教学任务外,还兼任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教学任务。虽然不是自己的学科专长,但青年教师也不便推辞只好默默接受工作。此外频繁的社会事务和农村寄宿学校的安全责任等多项工作,让新上任的青年教师茫然摸不到头绪。过重过多的工作任务会让青年教师觉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尤其是与学生家长的交往受挫,容易引发心理焦虑和职业恐惧,将会动摇他们长期从教的信念。
3.任意安排青年教师任职重点岗位
乡村学校领导为了培养学校骨干,储备学校业务后备人才,不管青年教师是否胜任教务处、政教处、党务团建等管理工作岗位,就非常急切安排青年担任学校重点岗位。青年教师大都具有强烈的事业进取心,敢于挑战自我,敢于尝试各项新的工作任务,当乡村学校领导安排一些重点岗位时会欣然接受。实际上青年教师过早过多地接受学校重点岗位工作未必都是一件好事。一是繁杂的管理工作对青年教师教学业务和专业能力提升影响较大,一时难以成为精尖的教学骨干。二是容易造成青年教师之间的不公平待遇问题,影响青年教师团队的成长。三是容易养成青年教师“混日子”“官本位”等坏毛病。
四、乡村资教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纾困举措
地方教育部门和任用学校需要“拿出务实举措,帮助乡村青年教师解决困难,关心乡村青年教师工作生活,巩固乡村青年教师队伍”[1]。
1.日常生活细致体察关怀青年教师
当前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加大了教育投入,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和工作环境,缩小城市与乡镇、乡小与村小的教育差距;出台地方教育政策提高乡村教师待遇,积极为广大资教青年教师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关心青年教师工作生活,优化在乡村建功立业的制度和人文环境。”[2]在日常工作中县域教育管理部门和乡村基层学校领导,需要紧紧围绕一个“体”字细致关怀青年教师:多体谅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中的过失,多体恤青年教师家庭的实际困难,多体察青年教师的所思、所想、所求,成为青年教师群体的知心人和贴心人。乡村学校地处偏远,乡村生活相对单调艰苦,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必然面临爱情婚姻、成家立业、子女入园入学等系列现实问题。学校领导和基层教育管理者要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及时回应和尽力解决青年教师遇到的生活困难,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和教育管理部门的关怀,从而增强对乡村学校工作单位的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资教青年教师才能在乡村学校留得住扎得根。
2.教学业务赋予青年教师适当担子
心理学研究表明,越是信任一个人,其工作热情越高、投入精力越足、专业成长越快、成功希望越大。这就是:赏识+使用=培养。在这种思想启引下,乡村学校领导要大胆放手,充分信任资教青年教师的敬业意识和工作能力,为青年教师创造成功的机遇,让青年教师在磨砺中茁壮成长。特别是在课堂教学方面上,乡村学校既要对资教青年教师高标准、严要求、重进步,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方式帮助、引导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如备课设计、随堂听课、教案检查、教学观摩、微课打磨、外派培训等。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及时交换意见,实事求是地指出青年教师的不足,并督导整改。此外,在工作中乡村学校因人而异,给青年教师适当的责任担子,如让其担任学科组长、年级组长,让其参加各级各类公开课竞赛活动,为他们扬事业前进的鞭子,给他们搭专业发展的台子。
3.专业成长给予青年教师帮扶指导
资教青年教师初涉讲台,处在教学职业生涯的适应期,缺乏课程设计、教学组织、带班管理等一线课堂的实践经验,教学中难免有困惑迷惘,甚至教学失误等问题。为了减少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盲目性,一方面任教学校领导需要激发青年教师敬业爱岗的工作激情,充分调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任教学校领导和县域教育管理部门需要“帮一把、拉一把、推一把”青年教师,助推青年教师步入专业成长的快车道。一是在校内因人而异,校内骨干教师组建帮扶教研团队。如通过一对一师徒结对、学科组青蓝协进等活动,让授课认真负责、带班管班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在备课、授课等关键教学环节手把手、点对点指导青年教师。通过说课、观课、议课、磨课等教研活动提升授课核心能力,及时解答青年教师的疑惑之处,及时纠正青年教师的不当之处。二是在校外牵线搭桥,构建县域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积极推荐好学上进的青年教师加入县(市、区)名师工作室,让资教青年教师与校外专家对接,接受更高级别的专业帮扶。通过网络研修,博采众长开阔视野,即使身在乡村,资教青年教师也可以获得县域内教学名家的帮助和指导。
4.培训研讨提供青年教师展示平台
为了保障专业的持续成长,资教青年教师除了亲身的实践探索、自我的内化领悟和优秀教师的指导外,还需要与校外的教育同行广泛交流,这就需要县域教育业务部门为青年教师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县域教育业务部门和基层学校应适时开展“请进来、走出去”活动,比如举办区域内培训班或学术交流活动,积极推荐青年教师参加国培、省培、县培等能力提升项目,鼓励青年教师撰写教研论文参加专题学术会议。青年教师通过与高水平的专家对话,与教育界的同行交流切磋,有助于开阔青年教师的教育视野,启发青年教师的创新思维,增强青年教师的授课技能。学校不仅要经常开展常规的校内教学示范课、公开课等活动,而且当上级主管部门组织教学比武、示范课、教学竞赛等活动时,学校应积极组织本校青年教师通过上教学研讨课、公开课或示范课来推选出参加上一级公开课的教师,让其青年教师在更好平台上展示自我,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http://www.moe.gov.cn/jyb_xwfb/
moe_1946/fj_2018/201801/t20180131_326148.html.
[2]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http://www.moe.gov.cn/srcsite/
A10/s3735/202009/t20200903_484941.html.
[作者:陈光春(1970-),男,湖北天门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伍香平(1976-),女,湖北黄冈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张为芬(1974-),女,湖北荆门人,武汉市光谷第五小学,中学高级教师;谭永红(1973-),女,湖北荆门人,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文峰初级中学,中学一级教师。]
【责任编辑 武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