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容至
北京市肛肠医院(北京市二龙路医院),北京 100120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多数患者能获得长期生存。就目前来看,根治术是患者首选治疗方案,但术后下肢DVT发生率高,会影响患者的恢复情况[1]。本研究选取268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对象,分析了术后下肢DVT的危险因素,报告如下。
1.1临床资料 从2008年4月至2020年10月,选取我院收治的268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为对象。术后出现下肢DVT的患者13例作为试验组,未出现下肢DVT的患者255例作为对照组。试验组中,有8例是男性,有5例是女性,构成比为61.5%、38.5%;最小的患者有32岁、最大的患者有78岁,计算平均值为(49.5±12.4)岁。对照组中,有143例是男性,有112例是女性,构成比为56.1%、43.9%;最小的患者有33岁、最大的患者有78岁,计算平均值为(48.7±13.3)岁。两组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纳排标准 (1)纳入要求[2]:符合根治术指征,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患者资料真实完整,对本研究有正确认识,并在同意书上签字。(2)排除患者:有明确精神病史,凝血功能异常,合并其他肿瘤的患者等。
1.3方法 回顾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BMI指数、DVT病史、术中体位、基础疾病、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术后抗凝时间等,分析下肢DVT危险因素。
1.4统计学处理 利用Excel表格记录数据,统计学计算采用SPSS 25.0软件。计数资料的表示形式是(例数,百分率),进行χ2检验,多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代表有显著性差异。
2.1下肢DVT危险因素分析 数据显示,两组患者的BMI指数、术中体位无明显差异(P>0.05);在DVT病史、基础疾病、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术后抗凝时间上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下肢DVT危险因素分析
2.2多因素回归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有DVT病史、有基础疾病、手术时间≥4h、术中输液量≥2000mL、术后抗凝时间<3d,是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
表2 下肢DVT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结直肠癌的发生原因复杂,是遗传、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等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3]。根治术能切除肿瘤灶,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手术会带来应激反应,且患者术后卧床时间长,很容易发生下肢DVT,只有明确相关危险因素,才能开展针对性的预防工作。
本次研究显示,有DVT病史、有基础疾病、手术时间≥4h、术中输液量≥2000mL、术后抗凝时间<3d,是术后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认为:①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合并DVT病史,该类患者的免疫力低,手术耐受性差,术后活动难度大,因此DVT风险高。②手术时间越长,患者机体受创更严重,会损害下肢静脉功能,出现凝血反应。③术中大量输液,会改变血流动力学,因纤溶功能紊乱而引起DVT。④术后抗凝时间短,而患者下床时间晚,会影响下肢静脉血流,血液粘稠度增高,提高了DVT发生风险[4]。对此,提示医护人员制定科学完善的护理干预方案,预防下肢DVT等并发症发生,以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