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在无偿献血护理中的应用

2021-08-14 13:30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19期
关键词:血站献血者关怀

李 亚

山东省聊城市中心血站,山东 聊城 252000

我国的传统观念中,一直将血液视为人体之本,许多人认为一旦自身血液流失,精气神也会相应地减弱,可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患得各种疾病,因此许多人不愿意进行献血;而现代医学中由于各类外科手术,需要频繁地对各类患者进行输血治疗,而输血治疗的血源便来自于社会大众,由于血液的特殊结构,目前还没有发现可以替代的物质,只能通过广大人群积极献血[1]。而无偿献血是一种伟大的社会公益事业,主要是指献血者不计报酬把自身血液捐献给急需血液急救的手术患者,同时考虑到献血者的种种顾虑和担忧,血站应在献血过程中,对献血者积极地开展人文关怀干预,帮助其正确地认知献血,解除内心顾虑,同时以娴熟的采血手段减轻疼痛,预防献血反应,增强献血者的满意度。为了提高广大人群的献血积极性,本文将具体探讨人文关怀在无偿献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7月间我站无偿献血者300例纳入临床研究,分为观察组150例、对照组150例。对照组献血者,男79例,女71例,年龄25~45岁,平均年龄(32.23±4.42)岁,观察组献血者,男77例,女73例,年龄24~43岁,平均年龄(33.56±4.67)岁,对比两组献血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指导献血者填表,进行常规体检,实施采血方案,指定献血者休息位置,整休后离开。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人文关怀:(1)献血前宣教:为保障血液质量合格,同时也减少献血者在献血中产生不适反应的概率,血站护士可通过多途径方式(例如关注血站微信公众号、发放宣传单、PPT、视频文件等)来宣教有关献血前的准备事项,以便于献血者可以顺利完成献血。献血前,献血者需注意如下事项:①献血前一天晚上,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过度饮食,导致次日献血不适,献血前不要摄入油腻食物、牛奶、豆制品,避免血液浑浊,致使血液质量下降。②献血前保持高质量睡眠。③如有感冒咳嗽等症状,应暂缓献血。(2)献血中管理:①提高采血护士的职业素养,加强采血技能培训;②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给予献血者舒适温馨的献血环境,采血护士穿戴整齐,保持采血车明亮宽敞,准备好急救药品;③在休息区给予献血者牛奶、饼干等食物以补充身体能量;④热情对待献血者,向献血者介绍献血的好处及其采血方式等,消除其紧张情绪,播放轻松音乐放松献血者心情;⑤指导献血者取半卧位,采血做到一步到位,以减少献血者疼痛及发生血管刺破;⑥采血护士指导献血者放好采血手臂,采血手臂需与心脏保持水平线位,促进血管流畅;方便其在采血过程中,放松全身,避免因紧张引起肌肉收缩或皮肤不适,引发剧烈疼痛。(3)献血后指导:取血完毕后,让献血者原位置休息十分钟以观察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确定献血者无事后带其到休息区,给予献血者满意度问卷调查,以不断完善采血过程,规范采血操作,建立献血者的健康档案,登记其生日,以便送上生日祝福[2]。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献血者的观察指标情况,从疼痛、献血反应、400mL人数和满意率四个方面观察。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

2 结 果

通过研究发现,观察组献血者的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献血者的观察指标对比情况[n(%)]

3 讨 论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交通事故、建筑事故、突发意外、心血管疾病等),导致各类急重症患者的输血需求与日俱增,以当下的技术而言,还无法实现人工制造血液,也无法采取与血液相似物质进行输注,故而血源的采集,只能通过广泛号召适龄的健康公民无偿献血。社会大众对于献血普遍还是保有积极态度的,但是也有部分人缺乏对献血的了解,故而很担忧献血后是否会发生出血缺血、头晕等不适症状,所以容易对献血产生恐惧心理。实际上,这种担心完全是没必要的,有研究认为,中年男人每年捐献550ml的血液,可有效降低86%的心脏病患病率比。还有研究认为,男子到达40岁后,由于作息和体力的改变,很容易积存体内脂肪,因此中年群体的血脂水平普遍较高,而定期献血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动脉硬化等隐患病症。《国际癌症》中就有报道表示,人体内如果存在超过标准值10%的含铁量,将大大提高肿瘤患病率,更容易继发心肌梗塞和脑血栓,而适量献血,特别是男性献血,可以有效减少红细胞内铁含量,降低上述病症发生率。

无偿献血有严格的捐献规则,献血人员必须要满18岁,身体无任何遗传疾病和感染病,且体重要达到捐献标准,可分为捐献全血和成分血两种,其中成分血较为少见,需要使用较先进的设备[3]。在献血过程中会遇见很多突发事件,如献血者出现紧张不安心理情绪,采血护士操作顺序不当,献血者发生感染等,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因此,给予献血者护理干预是很有帮助的。人性化护理在临床上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护理模式,其主要方式是从献血者的需求出发,在保证献血者身心健康的基础上,使得采血过程更具安全性,对于第一次献血献血者能够减缓其不安心理,提高采血依从性。在本研究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其疼痛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献血反应低于对照组,达到400mL献血量的人数多于对照组,这表明人性化护理更适用于无偿献血。

综上所述,人文关怀在无偿献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疼痛,减少献血反应,提高献血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血站献血者关怀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影响单采献血者保留的相关因素分析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当前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信息技术在血站工作中的应用
分析重复献血者与初次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比较
血站院感知识系统化培训模式探讨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