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婧
摘要:职业院校艺术教育工作是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部分。在新时代职业院校艺术教育工作中,教师利用文化力量是重要教学方式。本文研究了新时代下增强职业院校艺术教育工作的苗族民歌艺术引入策略,明确了苗族民歌的艺术力量,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推动贵州职业院校艺术教育中贵州苗族民歌艺术传承的一些措施,以期促进贵州苗族民歌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 民族音乐 职业院校 苗族民歌
艺术教育是职业院校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增强职业院校艺术教育工作的文化力量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发挥苗族民歌的育人功能和作用,抓好艺术教育工作话语
民歌产生于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各民族因生活习惯、地域等多方面的不同,使得他们生存的区域具有特定性,这便形成了民族的自然生存环境,贵州苗歌正是在这种特定的民族环境中衍生而来的。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北侧,以高原为主。而正是因为贵州所处区域的特殊性,使得其山水优美,再加上生存环境的愉悦性,使得贵州人民热情好客,对于生活充满了希望,而这些给予苗族人民生机的水源、树木、田野等景致与物品都对他们情感、思维及行动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苗族音乐经典性源远流长,在进行苗族音乐教育时,教师需要加大教学力度,让学生深入了解苗族音乐的文化特点,通过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不断传承,扩大苗族音乐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巩固苗族音乐在当前音乐领域中的地位,促进苗族音乐的可持续发展。在学习民族音乐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民族音乐所表达的内涵,感受整个民族的生活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丰富教学内容
由于职业院校学生的年龄不大,在他们的年龄段接触最多的就是通俗的流行歌曲,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贵州苗族民歌艺术文化,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等教学方式,收集各种装饰和服饰的图片和视频,并带领学生在民歌艺术活动的场合穿戴不同的贵州苗族民歌艺术服装,使他们融入其中,体会人物的情感。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播放某段贵州苗族民歌艺术的节奏,让学生思考该人物的特点,并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涂画进行装饰,加深学生对贵州苗族民歌艺术的印象。
三、提高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职业教育音乐课堂教学中引入民歌艺术,对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是贵州苗族民歌艺术传播的主要引导者,音乐教师对贵州苗族民歌艺术的了解程度影响着学生学习贵州苗族民歌艺术的效果。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对音乐教师贵州苗族民歌艺术的培养,加深教师对贵州苗族民歌艺术的了解,以便为在职业教育音乐课堂中引入民歌艺术教学制定合理的计划;同时,高职院校还需要培养和引导教师制定教学计划,使他们根据学生对贵州苗族民歌艺术的了解情况,制定具有特色的民歌艺术教学模式。
四、改革教学方式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学生的发展需求。基于此,教师应该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此,教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民歌艺术有效引入音乐教学,通过视频中对民歌艺术的呈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贵州苗族民歌艺术的精髓。
由于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首先需要从苗族民歌艺术的初级知识进行教学,只有学生初步认知了贵州苗族民歌艺术,才能进行深入教学,为学生未来学好贵州苗族民歌艺术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涂静.民歌对中学音乐教育的影响和作用探讨[J].北方音乐,2019(14).
[2]李治明.地方高校音樂教育专业课程资源多元化构建——民歌的多模式引入[J].大众文艺,2019(9).
[3]江林华.本土音乐文化传承语境下基础音乐教育传承功能实现的困境与对策——以徽州民歌的传承为例[J].黄山学院学报,2016(6).
[4]徐蔓.地方民歌进入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文化意义[J].黄河之声,2017(16).
(作者单位: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