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逐渐得到了提高,中国博物馆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在现代博物馆的展示空间设计中加入传统纹样的设计,可以让现代博物馆的展示空间呈现一种深远的设计意义,同时审美空间也可以得到有效延伸。同时,对传统纹样进行设计创新并运用到现代博物馆展示空间的设计中,可以进一步体现传统和现代的相互融合、民族性和时代性共同发展进步。卷草纹作为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装饰纹样之一,其形成与发展体现着中国装饰艺术的勃勃生机。本文系统地分析卷草纹的起源与发展、形象组成及其艺术性的特点,并具体地阐述其在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延展与运用,最后探讨传统装饰纹样在现代装饰艺术中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卷草纹;博物馆展示空间;艺术特征;传承
中图分类号:J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1-0-02
0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对文化的需求逐渐提高,人们对博物馆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这为未来中国的博物馆文化建设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同时,这也对我国博物馆展示空间如何更好地表现文化的意义和美感,以及打造个性化展示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博物馆展示空间的设计理念也随之不断创新和发展。
传统装饰纹样在现代博物馆的展示空间的设计中随处可见,其独特的美学色彩与文化内涵给现代博物馆的设计带来了重要的文化依据。在现代博物馆展示空间的设计中加入傳统装饰纹样,更能呈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民族性与时代性共同进步的现象。
我国古代装饰纹样蕴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创造和审美精神。我国装饰艺术在不断地发展,原始图腾、彩陶艺术以及历朝历代各种装饰纹样,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审美意识和风格特点。卷草纹作为典型的植物装饰纹样,在我国的装饰纹样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其独有的艺术风格和美学特征,所表达和体现的审美理想,以及呈现的独特艺术效果,都是传统装饰纹样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1 卷草纹的起源及发展
卷草纹作为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传统装饰纹样的典型代表,也是我国佛教艺术中最普遍和最具特色的纹样。卷草纹变化多端且婉转流畅,节奏明快且循环往复、永无止境,象征着宇宙万物坚强而旺盛的生命力[1],体现了中国传统纹样所蕴含的审美价值和精神内涵。
卷草纹作为一种重要的传统装饰纹样,历史悠久,最初起源于古埃及,后经希腊传向印度,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兴盛传入中国,并大受中国古代人民的热烈追捧[2]。魏晋时期,卷草纹被划分为叶和茎,这奠定了卷草纹的基本形式;隋朝时期卷草纹的形式简洁自然,色彩鲜艳,表达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唐朝卷草纹的题材更加丰富,结构形式舒展而流畅,线条饱满华丽,脉络清晰自然,可以让人更直观地感受到其中的文化寓意,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征[1],表现了唐朝工艺华美、雅致的特点,而这一时期的卷草纹也成了后世卷草纹样的典范。
宋元、明清两个时期,在唐朝基础上延续了卷草纹的结构形式。到了宋代,卷草纹呈现出一种非常宁静且高贵的形式美,在内容和取材上,也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感和生活中质朴的美感。明清时期卷草纹的构图丰富饱满,表现手法自然洒脱,又具有强烈的整体性和形式美[1]。如今,卷草纹和现代艺术风格相融合,设计师将传统文化和创新理念完美结合,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改良和完善,让它具备时代特征。同时,卷草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家具、装饰品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方面。
2 唐代卷草纹的形象及艺术特征
2.1 唐代卷草纹的形象构成
卷草纹的构成形式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其凭借自身独有的艺术特色在中国传统纹样中崭露头角,并被广泛运用。无论卷草纹的具体名称是何时出现的,我们都可以确定唐代是卷草纹的鼎盛时期。唐代广泛吸收外来文化,各个文化包容共济,相互融合,而各种纹样也相互影响,卷草纹因此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纹样。
初唐时期,卷草纹的造型简练、线条简洁、结构明晰,主干的造型体现了强大的生命力;盛唐时期,卷草纹的造型趋于复杂,花叶造型更加丰富饱满,姿态刚健有力,呈现了双线勾勒的叶脉;晚唐出现的卷草纹,形象内容较复杂,技术上更加精湛,造型风格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化,多种造型形式融为一体,使纹样更加丰富[3]。
但是,无论它的造型怎样变化,它的构成形式作为“C”形曲线的枝叶结构和主茎的“S”形波状曲线之间的骨架始终保持不变,这种特征决定了卷草纹的装饰风格。
2.2 唐代卷草纹的艺术特征
卷草纹以一条“S”形曲线为主要结构,上面又装饰各种花朵、枝叶或者其他装饰纹样。结构总趋势是连续起伏的,体现了一种永恒和轮回的艺术风格[4]。它既变化丰富又有统一与整体的效果,具有活力和强烈的韵律美、节奏感,它可以表现自然界中的任何事物,引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联想和期望。
2.2.1 结构形式优美
卷草纹的基本形式是连续的、不对称的,它不仅可以独立发展成新的艺术风格,还可以与整体风格相统一。根据不同的主题风格,卷草纹的曲线结构可以自由延伸、变形、扭曲,充分体现了纹样在节奏、对称和比例等构成要素方面的特点[3],既变化无穷,又富有整体性,体现了节奏的灵巧和韵律感。
2.2.2 题材形式丰富
卷草纹在题材上有两种,即抽象和具象。抽象的卷草纹的形式较为单一,而具象的卷草纹则题材丰富。
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拥有非常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同时,品类繁多的手工艺品为器物的装饰发展提供了基础,也让中国丰富的传统纹样在世界装饰艺术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从古至今,用于装饰卷草纹的植物纹样有几十种,除了单一的植物形式构成外,还有多种形式组合和相互融合的纹样,它们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寓意。
卷草纹在动物中多选龙、仙鹤和凤凰等神话动物,其中,凤凰的应用最为广泛[5]。这是因为凤凰的身体及尾巴部位羽毛的形状同样呈弯曲的特点,与卷草纹的结构特点相同。
文字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而这些被图形化的文字更是在装饰艺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其中,汉字在卷草纹样中通过填充变形而形成的样式也十分常见,文字填充在卷草纹的结构形态中,与各种花卉、植物相结合,具有吉祥的寓意[5]。
2.2.3 形态变换多样
以“S”形曲线为基本骨架的卷草纹有很强的柔韧性。虽然受到被装饰物的各种特性的制约,但这能充分发挥创作者想象力和创新性。他们既能根据装饰空间的大小恰当地安排画面的布局,又能顾及线条疏密的穿插变化,保持纹样的完整,将其变成应用最为广泛的装饰纹样之一,引发人们对丰富而充满美好愿望的联想,更加自由地表现空间与意境,体现其特点和美感。
2.2.4 文化内涵丰富
卷草纹样作为一种植物装饰纹样,能满足不同人群的审美需求,呈现不同的艺术效果。它能通过多种形式的混合,表达美好和吉祥的含义,反映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卷草纹蕴含中国人的气韵精神、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体现了中国传统装饰重视性情抒发和意向性趣味追求的特征[5]。
3 唐代卷草纹在博物馆展示空间中的应用
3.1 直接运用
卷草纹作为传统装饰纹样中的代表,具有历史的沉淀和积累的艺术价值。现代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中的传统装饰纹样的审美造型和风格特征能清晰地点明展示设计的主题。因此,在博物馆展示空间的设计中运用传统装饰纹样能迅速引起人们的联想和共鸣。同时,卷草纹本身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将它直接运用到空间设计中会带给人们直接而又原始的美的体验。因此,卷草纹因其独特的气势风格和强烈的美感,再加之其连续的形态能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序列美,被广泛应用于墙面、地面、顶面等设计中,以传达空间流畅而美观的艺术风格。
卷草纹的线条富有韵律感,其枝叶饱满,形态万千,大面积的反复出现会呈现更加磅礴的气势。未经过变形的卷草纹非常适合直接应用于现代博物馆展示空间的装饰设计中,以传递其精神文化内涵,营造博物馆空间装饰的整体氛围。
3.2 变形归纳
装饰纹样过于复杂就会显得空间过于杂乱。因此,我们可以找到纹样蕴含的文化内涵,删减过于复杂的细节,保留突出内涵的主要内容。这样既不破坏传统纹样原有的美感,又尽可能地让其适应现代人简洁明快的审美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对卷草纹进行简化设计时,只需去掉其繁杂的部分,要保持其连续的形态特征、卷曲翻腾的特点以及灵巧轻快的节奏,再将其大面积地运用于现代博物馆展示空间的设计中,这样既能丰富博物馆的空间形式,又不会显得过于突出。此外,简化后的卷草纹样也同样适用于装饰展示道具、吊顶装饰、墙面踢脚线等小面积地方,这既能起到美化的作用,也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心理和需求[6]。
3.3 解構重塑
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出现,造型复杂的传统装饰元素很难再融入现代设计,它们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我们要将传统文化独特的艺术形式与现代生活完美结合,以彰显民族特色和时代追求。因此,设计师可以运用形式美的原则,对卷草纹的纹样进行分割和移位,延伸其文化内涵,淡化其原始形态,并将其融入空间设计的创新过程中,实现对装饰纹样的二次设计。可以在装饰设计中利用卷草纹的线条,用单纯写意的形象图案充分展现卷草纹柔软且坚韧的特性,这样的设计既具有形式的美感,又具有造型动感。
4 唐代卷草纹的继承与发展
传统装饰纹样以其独特的语言创造了各式各样的艺术形象,也丰富了人对美的追求。在传统纹样的发展过程中,卷草纹的独特风格、内涵及其所表现出艺术效果和多样性特征,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审美需求并被广泛应用。其造型在经历了不断的演变和发展之后,结构变化丰富、富有节奏及韵律的美感,已经成了传统装饰纹样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卷草纹流畅简洁、视觉效果丰富、适用性强,是设计领域的代表元素。在经历了数个世纪的发展和变迁后,卷草纹在历史文化中仍占据重要的地位。它从单纯的装饰图案转化为承载时代性多重功能的符号,寄托了人类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承载着传统与现代的功能,在发扬传统艺术的同时,又有对时尚艺术的激情释放[6]。
但如何才能有效表现出卷草纹的特色,这是设计者需要重点考虑的。现代设计要求设计师在保持传统装饰设计元素的和谐的基础上,对其组合形式进行丰富和创新。要求他们运用不同新型材料和技术手段对对纹样形式进行简化,并对博物馆展示空间进行装饰。另外,还要在明确卷草纹的结构、形式规律的同时,保留其内涵,再在原有的基础形式结构上,独立推导出一种新的装饰纹样,将卷草纹的传统文化内涵充分融入设计中,重新开创探索新的设计方法[7]。
5 结语
我们今天学习和研究卷草纹是为了继承传统、改革创新,将卷草纹这一传统装饰艺术形式进行延续并让其继续发展,同时,将其渗透到现代设计中,创造出符合现代美学的新形式,创造出新时代满足不同人群审美需求的装饰纹样。此外,还要在现代博物馆的展示空间中运用独特的设计理念和氛围,赋予博物馆空间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我国传统纹样发展的历程中,唐代由于经济和文化都比较繁荣,其装饰纹样在历代纹样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唐代是中国传统纹样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唐代装饰纹样构思巧妙、设计合理、变化丰富,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还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地位。同时,它们还符合现代博物馆展示空间对于艺术装饰设计的需求,能体现空间的独特氛围和历史文化内涵。而唐代纹样不仅具有艺术上的装饰性,还具有深厚的审美特征和民族文化特性,这也是中国现代博物馆展示空间装饰设计的独特之处,即具有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艳杰.卷草纹——装饰艺术的永恒符号[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24(8):174.
[2] 陆军,甘智远.论传统装饰中卷草纹的发展和运用[J].景德镇陶瓷,2011(6):44.
[3] 李欢.卷草纹在初唐、盛唐、晚唐的对比研究[D].武汉:武汉纺织大学,2018.
[4] 张北霞,吴卫,张红颖.中国传统卷草纹样的构成形式及装饰特点[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4):126-129.
[5] 阚丽.卷草纹在现代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5(7):93.
[6] 房星强.中国传统卷草纹在别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D].南昌:南昌大学,2019.
[7] 崔晓敏.浅析卷草纹连续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适用性[J].消费导刊,2015(7):278.
作者简介:钱晶(1996—),女,山西晋中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设计学、会展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