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胜 刘本香
摘 要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呈给唐太宗的奏疏,后被选入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与一般的议论文不同,作者运用整齐的句式,采用渐进式的说理方式,始终站在唐太宗的立场,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笔者认为教学中,应突出该文作为“奏疏”的特殊性,才能达到最优教学效果。
关键词 《谏太宗十思疏》;文章体式;教学内容
《谏太宗十思疏》是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文章脉络清晰,句式整齐,是魏征的名篇,也是“奏疏”的代表作品。网上查阅了几篇有关该文的教学设计,思路大同小异,归纳一下,大致有如下三大内容:
1.熟读并背诵全文,梳理文中常见的文言现象;
2.厘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学习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手法;
3.认识“居安思危”在当时的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上述教学内容,注重了文言知识的积累和写作手法的学习,也比较注重单元学习任务——“倾听理性的声音”的落实,代表了当前教学的主流。但是这种“积累文言知识——学习论证手法——体悟文章意义”的“三步走”式教学步骤只不过是把《谏太宗十思疏》作为一般的议论文来处理,而忽略了它作为“奏疏”的特殊性。
笔者在与学生交流的时候,学生问题大致归纳如下:1.翻译不通顺;2.注解不全面;3.语言不简练;4.语气不强硬;5.内容不新鲜。
前两个问题属于文言文阅读中常见的一般性问题,通过查阅工具书不难解决;后面三个问题,虽则表述不够精准,却恰恰是“奏疏”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特殊要求:“语言不简练”是使用骈句、排比带来的外在形制整齐的直观体验,“语气不强硬”是臣子对君主进谏规劝的应然要求,“内容不新鲜”则因劝谏站在君主的立场,为“君”着想,永保江山稳固、社稷平安。
一、整齐的句式:“奏疏”的外在形式要求
魏征在本文想要表达的思想并不难理解,就是从君王当居安思危的前提出发,在厘清“创业与守成”关系的基础上,劝谏唐太宗既要“善始”,更要“克终”,具体的做法就是“总此十思,弘兹九德”;思路也很清晰,第一节是“是什么”,第二节是“为什么”,第三节是“怎么做”。但是,在表达的时候,很少有独立的句子出现,多用两句形成骈句,或用三句、四句甚至十句形成排比,读起来朗朗上口。这与“疏”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的要求密不可分。“疏”作为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指书信,也可以指注疏,但更常见的是“奏疏”,比如晁错的《论贵粟疏》、贾谊的《论积贮疏》。所谓“奏疏”,是封建社会历代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是非常正式的公文,讲究句式的整齐;其写作者和读者都比较固定,也比较特殊。正因这种特殊性,让《谏太宗十思疏》这篇文章呈现出“语言不简练”的外在表征;这种表征,让它读起来朗朗上口。
我们以第一节为例。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本节总共有四句话,可以切分成两大部分:前两句一正一反,分别论述“积其德义”的必要性;后两句亦是如此,正面阐述“人君”的重要地位,反面论述不能“居安思危”的危害。其中,第一部分“积其德义”的内容,由“求木长,必固本”“欲流远,必浚源”“思国安,必积德”三个句子构成排比,让观点的提出既不显得突兀,又增加了合理性。第二部分更是两两相对,无论是从正面阐述的“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还是反面假设的“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都构成了比较工整的骈句,形制整饬。
二、渐进的说教:“奏疏”的特定阅读对象
但凡具有劝说性质的文章,为了能够达成目的,大都层层递进,娓娓道来,随着说理的深入,逐渐地表露最真实的想法,本册教材第一单元的《齐桓晋文之事》《烛之武退秦师》,概莫能外。“奏疏”是臣子写给君王的劝谏性文章,自然具备了这种特征。魏征固然敢于犯言直谏,但也颇懂为文之道、说理之要,写文章进谏与口头上直言不讳,大不相同。《谏太宗十思疏》,态度是诚恳的,而不是激进的。语气是委婉的,而不是强硬的。说理是渐进的,而不是直接的。
我们以第二节为例。
与第一节从普遍的自然现象入手不同,本节从几乎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入手,追问“善始者繁而克终者寡”的问题。魏征从“凡百元首”说起,范围很大、镜头很远,能唯一与唐太宗挂上钩的就是贵为天子的身份。但问题提出后,魏征转换了写作的手法,不再进行比喻和类比,而是用一句反问、一个设问引出自己的分析: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这两个疑问是古往今来很多君王都没有越过的难关——开创了基业或盛世,却没能善始善终,秦皇汉武莫不如此。魏征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意思很明显,并不是创业容易守成难,而是君王懈怠造成的;懈怠的表现很多,不再“竭诚待下”,变得“纵情傲物”;紧接着用鲜明的对比向唐太宗阐述好处和危害: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最后,说出了自己的民本思想: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先指出百姓人心的重要性,然后假设了“载舟”“覆舟”两种可能,最后一句变成了直接的告诫。这几句,已经不是语气舒缓的长句,而是铿锵有力的四字句;句子在变短,但语气在加重。
综观本节,从“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到“奔車朽索,其可忽乎”,从古往今来的帝王说起,一直到唐太宗为止,范围逐渐缩小,镜头逐渐拉近,语气逐渐强烈。从开始到结束,是一个范围由大到小、语势由弱到强的渐进过程,这与“奏疏”的阅读对象是皇帝一人是分不开的。毕竟,如果“狂飙突进”,非但劝谏的目的达不到,官职甚至性命都可能保不住。
三、对方的立场:“奏疏”的特定行文目的
古代的很多读书人,都有着“修身齐家”的个人追求与“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梦想。“修身齐家”,可以通过“慎独”来自我约束,通过“刑于寡妻,至于兄弟”做到推己及人,唯独“治国平天下”需要考取功名来实现,也就是“学而优则仕”。仕途与梦想是息息相关的。而仕途顺畅与否,又维系在君主(屈原笔下的“美人”)这个最主要的人身上。这让中国古代的政治有了比较鲜明的“明君政治”的特点:君主圣明,百姓之福;君主昏聩,社稷遭殃。可惜,有文治武功的圣明君主毕竟少数,所以文人骚客“望美人兮天一方”之后,常常发出“美人如花隔云端”的长叹;一旦受到重用,往往都“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本文写于公元637年,是贞观十一年。经历了十年的励精图治,大唐国力强盛,唐太宗也出现了懈怠思想。魏征作为有远见的政治家,已经看出了端倪,也懂得未雨绸缪的重要性。那么,及时的规劝就显得格外重要,规劝得越及时,跑偏的概率就越小。如果说前两节魏征还有所遮掩的话,第三节的“十思”就直言不讳了。一口气提十条建议,一般人并不容易接受,魏征深谙此道,“十思”陈述完毕后,他站在唐太宗的立场描绘了一幅美妙的场景:文武争驰,在君无事。“文武争驰”的表现就是“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君王呢,“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意思很明显,自己提出的所有建议都是为了保皇权之固,而且还能让皇上活得更轻松。最后的图景,已经不再有儒家积极入世的色彩,反而更契合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自然也更符合自称是李耳后代的李唐王朝的皇帝的口味。对方的立场阐述得越明晰,劝谏的效果也就越好。
教学过程中,不断给学生强化以上三项内容,学生对“奏疏”的体悟会更深切,也更能突出本文的特殊性。
[作者通联:刘永胜,山东淄博市第六中学;
刘本香,山东淄博市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