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婉甜 贾文婷
摘要:《天堂电影院》主要围绕放映师艾弗多的葬礼,描写了主人公多多在成长期间经历的故事以及她对电影梦的追求,通过现实与回忆之间的切换讲述多多重要的人生转折点和情感爆发点。影片中平行蒙太奇手法不仅使影片结构更加紧凑,还使电影的情感通过对比而变得更加饱满。
关键词:《天堂电影院》;电影;蒙太奇;平行蒙太奇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1-00-02
1 平行蒙太奇的产生与发展
艺术是人们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精神生产形态[1]。艺术在不断创新发展的道路上[2]促使各种学科、各种艺术形式互相融合[3]。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态,也在融合了各种学科的优势后不断发展。艺术作品的最高层次是雅俗共赏[4]。而电影作为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形态,更是一种展现社会形态与表达情感的有力手段。
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组合是电影能够体现艺术感染力的关键,两个镜头通过拼接就可以形成一种新的感觉,拥有新的意义。平行蒙太奇手法将多条故事情节线分别叙说,或者相互穿插叙说,但最后都揭示一个主题。平行蒙太奇并不重视情节和时间上的相互同步性,它更加重视不同情节线之间的主题是否一致以及事件与事件之间是否有联系。
《天堂电影院》运用的平行蒙太奇的手法连接回忆与现实,让多多的成长经历被有机地联系起来,以达到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平行蒙太奇可以使剧情被概括得更加简单,能增强影片的节奏感,让其能更好地爆发出艺术感染力。
2 《天堂电影院》中平行蒙太奇分析
叙事结构可以说是电影中最重要的部分[5]。影片《天堂电影院》叙述的是中年多多在电话中得知老放映师艾弗多的死讯后而引出的对故乡往事的回忆,回忆到青年多多坐上火车离开家乡时为止,此后进入中年多多回到家乡参加葬礼这一时间段,他看着眼前的景象回顾着小镇的变迁和一代人的回忆。
《天堂电影院》的主线是回忆,即多多从童年到青年所经历的人生历程。在回忆过程中还交叉叙述了另一条暗线——现在,即多多听到艾弗多的死讯后躺在床上回顾往事,这也是影片的转折点与情感的冲击点的体现之处。影片在多多回忆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切换到现实,这形成了对多多从童年到青年的成长进程的完好叙述。每件作品都体现着不一样的思想和不一样的文化[6]。
在整个叙事中回忆和现在两条情节线在大体上采用了依次分叙的方式,但回忆之中又穿插了三处时空转换,这三处分别交代了多多成长进程中所经历的三个重大转折点。下文将从现实与回忆的三个人生转折点和情感深化点出发,简要分析影片中的平行蒙太奇手法。
2.1 第一处转折点
第一次转折点是多多救助艾弗多,也是多多在老放映师艾弗多的指导下开始放映电影的转折点。老放映师艾弗多身陷火场时,多多跑进火场救出了昏迷的艾弗多,并发出悲伤的呼救声。而此时导演将镜头转换到现在的中年多多身上,(图1)现实中的多多侧躺在床上回忆过去的种种,眉头紧锁,可见这件事对多多来说有多么难忘。
导演通过平行蒙太奇的超现实手法使人们产生了情、境的共处与共情[7]。使两个情节线相互烘托,构成对比,让电影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不仅体现了老放映师艾弗多对多多的重要性,也体现了这件事对他的影响有多么深刻。
(图片来源;网络)
在红色的火焰的衬托下,影院显得格外可怖,颜色是感情的象征[8]。回忆中的火场与现实来回切换,再配上急促的音乐,平行蒙太奇手法,短镜头的相互组接,不仅使剧情更加具有紧凑的节奏感,还烘托渲染了火场的紧张气氛和多多救艾弗多时的急切。
主人公多多第一次回忆的内容不仅是他与老放映师艾弗多从陌生到相熟的过程,也是他美好的童年。这一处转折是旧天堂电影院被烧尽,新的天堂电影院建成,这同样也意味着一种时代的交替,多多也是从这时开始成为放映师的,而艾弗多的身份也从朋友和老师向“父亲”转变。
2.2 第二处转折点
第二处转折点是多多和艾莲娜在雨中相吻。艾莲娜忽然出现并亲吻多多,两人在雨中相吻,而此时导演也突然将镜头转换到现实中的中年多多身上,多多躺在床上怅然若失,若有所思。(图2)从服兵役开始,多多就再没和艾莲娜联系过。这个雨中的吻体现了多多内心的遗憾和爱情结束的痛苦,回忆与现实的镜头简单切换,对比越强烈就越能吸引人们的视线[9]。青年多多在雨中拥吻的惊喜与中年多多在床上的怅然,形成强烈对比,也预示着二人接下来的分别。
(圖片来源:网络)
多多的第二次回忆主要包含了多多在新天堂电影院当放映师时发生的事情,此时的多多已经是进入了青年。青年多多与艾莲娜的相识、相知、相爱是他恋情的最高点,这个场景让多多印象深刻,至今未忘。消逝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呢?它也更值得被珍惜[10]。
2.3 第三处转折点
第三处转折点是多多在夜晚做出自己的人生选择,是多多对于是否要离开家乡的犹豫。艾弗多在海边对多多说:“离开这里,这个地方被诅咒了,日复一日生活在这儿,你会以为这里就是世界的中心。”这也是主人公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造成的[11],一切事物来源于社会生活,事物的发展也离不开社会生活[12]。
在回忆中,跟艾弗多交流后的多多坐在台阶上,陷入了深思,彻夜未睡。这时镜头又转换到了中年多多身上,他在床上同样掩面沉思。这不仅暗示了经过那晚的深思熟虑,多多选择了离开家乡,远去罗马,还体现了这个决定让现在的多多觉得痛苦和纠结。但也是因为离开家乡,多多才拥有了现在的成就。
多多的第三次回忆是他服兵役的故事。他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后,在艾弗多的建议下最终做出了关乎自己一生的决定——离开家乡。
3 《天堂电影院》中平行蒙太奇的作用
《天堂电影院》运用了平行蒙太奇的手法,导演体现了多多人生中的三个重要转折点,即艾弗多陷入火场、女友艾莲娜不告而别、选择离开故乡。导演将这三个转折点和中年多多躺在床上回忆往事的镜头进行组接,不仅深化了转折点的情感,还使故事更具逻辑性。
艺术作品离不开主题和内容[13]。只有弄清电影所表达的主旨内涵,才能理解这部电影真正想告诉人们什么,它的目的是什么[14]。《天堂电影院》想向世人展现的除了关于“情”的主题外,还有一层更深的含义——舍得。没有“舍”,就不会有“得”[15]。艾弗多如果不狠心地让多多和爱莲娜的爱情结束,多多也就不会选择离开家乡,不会成为著名的电影导演。
平行蒙太奇属于叙事蒙太奇的一种,其主要目的是为叙事的发展服务。电影以美学概念阐述人类特有的物质和精神的价值观念[16]。《天堂电影院》将回忆与现实两段时空的情节巧妙地组接起来,交叉叙事。在三处人生转折点都剪接了中年多多在床上沉思的画面,它们相互照应和衬托,不仅丰富了剧情,也暗示了多多的未来发展。
声音和画面是构成影视作品的两个最重要元素[17]。影片中多次利用声音让现实与回忆进行转换。电影把多多在火场救艾弗多的镜头与现实中中年多多躺在床上的镜头进行连接。短镜头和急促的背景音乐相互促进,火中的圣母像、狮子头放映口、多多的呼救以及中年多多的沉思,这些镜头拼接在一起,使电影节奏变得更加紧凑。
影片构建的回忆与现实两个时空之间的时间不同,但又相互对应,这使影片的结构变得更加严谨。导演也运用影像引发了观众情感上的共鸣[18]。
只有使观众产生多种情感共鸣,用情节带动观众思考,才能将故事表达清楚,把导演想要传达的情感传达到位[19]。导演是电影风格的缔造者,也是电影个性的诠释者[20]。《天堂电影院》并没有戏剧化的情节发展,导演用一种讲故事的方式将剧情娓娓道来,直到中年多多观看艾弗多送他的礼物时,即观看各种影视片段中的亲吻画面时,前面所渲染的一切情绪在这一刻都得到了释放。这是电影的一个情感爆发点,观众可以在作品中看到时间、地点、情绪[21]。影片的发展使观众和主人公的情感产生了共鸣,即对故乡的思念、对“艾弗多”的怀念、对美好时光的追念。
4 结语
平行蒙太奇手法在影视中的运用较为普遍。《天堂电影院》利用时空交错,叙述了多多成功但有遗憾的人生经历。导演运用蒙太奇的拼贴手法讲述了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打动了许多人。观众们见证了多多从童年到青年的美好时光,也见证了电影的发展和小镇的发展。虽然影片中的天堂电影院被拆毁了,但那些美好的回忆,在那里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是属于那个时代的。
参考文献:
[1] 吴礼程,王青青,金晓雯,艺术与文化推动设计发展的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上),2018(12):60-61.
[2] 吴歆悦,李雪艳.艺术中的雅俗文化之辨析[J].美术教育研究,2020(20):52-53,57.
[3] 盛家琛,张宁.浅析摄影对印象派绘画的影响[J].美术教育研究,2020(12):52-53.
[4] 叶洁楠,海涛.艺术的雅俗共赏——舞阳农民画赏析[J].艺术科技,2020,33(23):23-24.
[5] 王浩哲,张宁.浅谈国内低成本电影发展现状——以《心迷宫》为例[J].大众文艺,2019(22):195-196.
[6] 浅析文化思想的繁荣对美术作品的影响[J].艺术科技,2020(21):125-126.
[7] 暴千旗,贾文婷.从“达达主义摄影”到“超现实主义摄影”的视觉与观念变化[J].大众文艺,2019(18):171-172.
[8] 赵其烨,王锐涵.浅谈设计下的色彩与情感表达[J].大众文艺,2019(19):119-120.
[9] 刘雨柯,骆玮,熊仁国.浅叙静物摄影的表现手法——以女性玻璃器皿化妆品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1(03):36-37.
[10] 戴雨萌,骆玮.传统摄影的不可替代性——浅析胶片摄影与数码摄影的区别[J].大众文艺,2019(14):161.
[11] 章娜,张耀.徽派建筑的设计美学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20(20):80-81.
[12] 刘雨柯,骆玮.摄影技术与艺术关系的再思考[J].艺术科技,2020,33(1):113-114.
[13] 徐恬甜,骆玮.小品攝影的意境表现——探索摄影创作的角度与观念[J].美术教育研究,2019(14):28-30.
[14] 张宁,李蕙廷.《绿皮书》主题内涵之解读[J].大众文艺,2019(24):182-183.
[15] 李彤.心中的星光——《天堂电影院》镜头语言的运用[J].影视评介,2011(16):42-43.
[16] 朱歌昊,孙献华.素描造型艺术:绘画艺术的重要根基[J].美术教育研究,2020(21):48-50.
[17] 高琴.《航拍中国》的“点线面体”叙事结构[J].艺术科技,2020,33(23):91-92.
[18] 鲁雅俊.渔村题材纪录片拍摄视角分析与实践[J].大众文艺,2019(23):189-190.
[19] 陈倩,贾文婷.浅析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J].艺术科技,2020(23):69-70.
[20] 彭宇冰,骆玮.东方美学下的王家卫电影[J].大众文艺,2019(22):196-197.
[21] 沈诗琪,骆玮.浅谈光影在摄影表现力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9(08):20-22.
作者简介:张婉甜(2001—),女,河南漯河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
贾文婷(1989—),女,江苏南京人,硕士,讲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