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喜平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经济发展 经济规律 经济成就
【中图分类号】D61/F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1.11.005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领导经济发展的成就,在革命战争年代励精图治,保障革命军队供给的同时,有效地保障根据地人民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加强工业化体系建设,不断推动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获得大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当前,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彻底消灭了绝对贫困,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同时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蓝图。在建党100年之际,我们回顾党领导中国经济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总结掌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基本经验,对于我们坚定党的领导、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百年领导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仅体现在能够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取得革命的胜利,而且体现在能够领导经济建设并取得惊天动地的伟大成就。从革命根据地以保障供给为主的经济政策,到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独立的经济发展体系;从一辆汽车都不会造到具有一个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从“一穷二白”的落后国家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人民吃不饱饭到消灭绝对贫困;从封闭落后到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确实“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1]。
根据地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为革命胜利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共产党对经济工作的重视是从党建立伊始就开始的,党的一大纲领明确提出“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2]。特别是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时,党更加认识到经济保障的重要性,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就指出:“只有开展经济战线方面的工作,发展红色区域的经济,才能使革命战争得到相当的物质基础”[3]。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以及革命根据地恶劣的自然环境,毛泽东提出当时根据地建设除了军事任务外,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毛泽东同志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中指出:“革命战争的激烈发展,要求我们动员群众,立即开展经济战线上的运动,进行各项必要和可能的经济建设事业。”[4]毛泽东同志在《我们的经济政策》中指出:“我们的经济政策的原则,是进行一切可能的和必须的经济方面的建设,集中经济力量供给战争,同时极力改良民众的生活,巩固工农在经济方面的联合,保证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的领导,争取国营经济对私人经济的领导,造成将来发展到社会主义的前提。”[5]在抗日战争期间,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明确“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是我们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6]。在革命根据地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不仅能有效解决革命根据地军队的粮食供给和财政收入问题,而且能提高根据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壮大革命军队的有生力量,巩固根据地建设,进而成功抵御和破解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打击与经济封锁。解放战争时期,通过土地改革不仅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且为鼓舞人民参与革命、为建立新中国提供了强大的人民力量和坚实的物质基础。
加快工业化建设,推动现代经济结构构建。新中国成立初期,有些人对中国共产党管理经济的能力表示怀疑,声称中国共产党是“土包子”,只会打仗,不懂经济,军事上一百分,政治上八十分,经济上零分。对此,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的情况概括地说来就是:有困难的,有办法的,有希望的”[7]。当时,中国共产党面对中国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最迫切的任务就是恢复经济、发展经济,而且要根本改变中国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就必须尽快完成工业化的建设目标。然而,当时我国的财政收入以农业为主,毛泽东同志曾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8]“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9]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中央明确“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并从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确定了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并于1957年提前超额完成了各项规定的任务,从此开始脱离旧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初步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基础,增强了我国经济的独立性。在此基础上,国家继续实行“五年规划”,到2020年“十三五规划”顺利收官,2021年“十四五规划”全面实施。经过新中国70多年的发展,我国完成了许多“从无到有”的跨越,建立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工业经济规模跃居全球第一,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并且正在大步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
经济总量大幅增加,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958年6月,毛泽东同志在《介绍一个合作社》中指出,“除了别的特点之外,中国六亿人口的显著特点是一穷二白”[10]。经历文化大革命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共产党实践了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开启了我国迈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党的十三大概括和阐发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進一步释放了市场活力,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国内生产总值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表现,1978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3645亿元;1986年增长到1万亿元;2001年达到10万亿元,之后五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以平均每年2万亿元的速度增长,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中国经济增长的脚步并没有停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70万亿元、80万亿元和90万亿元大关,2020年超过100万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真正发展成为了一个经济大国。
推动经济发展,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努力提升人民的物质精神生活水平。增进人民福祉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使命和担当。1949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49.7元,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733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235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021元,而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降为27.6%,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降为30.0%。由此可見,经过70多年的发展,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显著提高,食物消费在个人消费总额中所占比重大幅下降。截至2020年底,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2%,教育越来越均等化;就业水平连续上升;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保障性住房建设持续发力;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11]
中国共产党百年领导经济建设的实践经验
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百年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领导人民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实现革命根据地的自给自足,推动了根据地的经济发展,保障了革命军队的物质供给。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在确保经济建设方向正确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与突破,持续推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全方位对外开放,领导中国经济取得“当惊世界殊”的伟大成就。
开展大生产运动,构建革命链条的物质基础。大生产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实现农业生产自给自足进而支持革命战争为目标的大规模生产自救运动。毛泽东同志称大生产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的奇迹,这是我们不可征服的物质基础”,并把大生产运动与整风运动视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共同支撑革命战争的两大支柱。抗日战争时期,面对内有国民党反动派经济封锁、外有日寇侵略者疯狂扫荡的极大困境,毛泽东同志以“丰衣足食”的生产目标积极指导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建设,南泥湾的大生产运动就是这一时期最为人所熟知的事例。1941年春,八路军第三五九旅进驻到荒无人烟、杂草丛生的南泥湾,战士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实行屯垦,生产自救。到1944年,南泥湾的农业生产种植面积达到261000亩,收获粮食37000石,实现了粮食200%自给和肉油菜100%自足。毛泽东同志在《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中以“应确定以农业为第一位,工业、手工业、运输业与畜牧业为第二位,商业则放在第三位”[12]的原则,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战时产业体系,奠定了能够完全实现生产自给的物质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大生产运动,在物质上充分保障了生产供给与军队给养的同时,也极大地改善了革命根据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参加革命的热情。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构建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中华大地面貌焕然一新。然而,面对一个涵盖多种经济成分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为了消灭剥削制度,建立并夯实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推动实现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底,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3]中国共产党在推动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制定了一套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针和政策,在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和生产力破坏的情况下,顺利地实现了深刻的社会变革,最终消灭了数千年的剥削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使人民真正从经济上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
不断深化改革,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探索。然而,由于缺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经验,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初期,受“苏联模式”的影响,我国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选择上追求纯粹的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仿照苏联实行单一公有制与计划经济相结合的经济体制。虽然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初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照搬照抄“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同志注意到“苏联模式”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在现阶段,利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货币制度、价值规律等形式,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生产”[14]的思想,作为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可贵探索,为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奠定了重要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我们党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不断取得新进展。1980年,党中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应当是:在坚持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前提下,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15]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遵循“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原则。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7年,党的十三大明确了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观点。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16]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从理论上确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合理性”,坚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和信心。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17]。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了“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明确了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两大原则。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厘清阐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正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得以不断发展和逐步完善。
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世界发展潮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最终将从各民族的历史走向世界历史。中国近代百年屈辱史和探索史表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大幕的拉开,对外开放成为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19],“我们要有计划、有选择地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其他对我们有益的东西”[20]。从创办经济特区到开放沿海港口城市确立对外开放的窗口和试点,再到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以及开放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打通对外开放的线路,我国逐步打造构建了一个宽领域、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一个国家能不能富强,一个民族能不能振兴,最重要的就是看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能不能顺应时代潮流,掌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21]
“中国要发展,必须顺应世界发展潮流。”[22]从适应既有的国际规则,在WTO、IMF积极发声,到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动地构建新的世界规则,我国正在积极融入并引领全球经济发展潮流。正如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所指出的,“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停滞!”[23]中国基于自身国情、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等因素所作出的对外进一步扩大开放的伟大决定,既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又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同时,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不仅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也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助于实现各国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有利于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从而为推动全球经济持续健康、稳步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共产党百年领导经济建设的深刻启示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向全世界人民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不仅能够打碎一个旧世界,更能建立一个新世界。我国的经济建设不仅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更能够通过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实现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推动中国经济不断进步,把中国从一穷二白的只能制造桌子、椅子的落后生产能力状态,逐步发展到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并成为拥有完整工业体系和独立经济体系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今天,一个独立自主的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在充分吸收借鉴各国文明成果和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进行着广泛、平等的经济贸易往来,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秩序的维护者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党带领人民取得的伟大经济建设成就充分印证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经济的领导能力越来越强,对持续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的能力不断增强,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能力的提升。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经济建设实践的经验也为我国推进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新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依然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推动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火焰普照大地。”[24]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群众是根据地与解放区经济建设的动力,更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动力。正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了中央苏区、抗日敌后根据地以及解放区的经济建设中,有力地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才能够为新中国的成立打下物质基础。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带领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社会主义建设。从第一个五年规划吹响工业化的号角,到改革开放以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参与的主体都是人民群众,实现的目标也都是为了能够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25]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集中体现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这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百年领导经济建设的成功经验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能够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历史性地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并继续朝着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前进。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是要更积极贯彻以人民為中心的发展思想,关注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完成更公平的教育供给、推进卫生健康体系全覆盖、保障人民群众住房需求、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等举措,提升人民群众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遵循经济发展规律。“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万事万物皆有规律,经济运行亦是如此。无论是推动经济发展,还是转变发展方式,把握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并利用其实现发展目标十分重要。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领导中国进行经济建设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离不开在实现探索中不断深化对经济客观运行规律的把握和理解,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在认识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发展规律实现经济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对民族工商业采取保护政策,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现代技术进步。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没有采取当时某些社会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的粗暴手段,而是坚持和平赎买的原则,从而避免了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本已薄弱的生产力的破坏,社会也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动荡,同时还实现了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当然,理解经济客观规律、把握规律的认识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改变国家落后面貌的愿望过于迫切,也出现了忽略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现象,例如,错误发动“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一定的损失。1960年冬,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并且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由于正确贯彻执行调整经济的方针政策,社会主义建设又逐步地重新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将我国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1979年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中更明确指出了:经济建设必须适合我国国情,符合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在这些正确方针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使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有了显著的改善。
2014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中强调:“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自觉认识和更好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不断提高推进改革开放、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能力和水平。”[26]通过经济发展过程中正反两面的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明确了在领导经济发展中只有不急于求成,只有能够正确认识经济发展规律,才能够引导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创新经济发展理论。经验需要总结,理论需要提升,更需要通过理论指导经济发展实践。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的一大突出优点是能够不断地总结经济发展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并将这些经验梳理并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新时代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前列,从传统农业国走向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关键节点,进一步推进经济发展的理论创新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正是通过对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经济现实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梳理分析,深刻把握我国经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当今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国经济社会主要矛盾的确定明确了我国的经济建设仍然需要向着“行稳致远”的目标迈进。我国新发展阶段的主要经济发展问题在于急需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从主要依靠增量扩能转向调整存量、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驱动转向创新和人才驱动。中国共产党经济理论创新从怎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入手,以期解决新发展阶段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国经济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全面系统深刻地回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时代之问。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实践以及改革开放40余年的经济建设实践中总结创新经济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更是有效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思想利器,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因此,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不断创新经济发展理论,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理论来源。
增强经济发展韧性。“所谓经济韧性,指的是一个经济体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有效应对外部干扰、抵御外部冲击,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决定一个经济体在遭受外部冲击之后是‘成功复苏并重新实现经济稳步增长,還是‘从此步入经济下行轨道的关键所在。”[27]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从来没有被压垮过,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华民族具有化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转机的能力。在经济建设方面,经济发展的韧性是支撑和保证经济充满活力的重要因素。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领导经济建设的一大优势就是能够不断增强经济发展韧性。
从制度层面看,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就具有抵抗经济风险、消除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因素的巨大优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通过将政府指导经济的优势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优势结合起来,增强了中国经济的抗压力,从而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更有效提高了经济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韧性强劲,内需空间广阔,产业基础雄厚”[28]。在全世界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整个世界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的背景下,当其他国家仍在忙于应对居民出行限制及经济放缓所带来的冲击时,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集全国之力在疫情防控中取得重大成果,推动疫情后经济迅速恢复正常,并且成为2020年世界上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经济发展中,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有效保证了我国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发展,推动了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至上价值及其实践研究”与中宣部文化名家和“四个一批”人才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阶段性成果,前者项目编号为:20ZDA004)
注释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4页。
[2]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共产党党章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页。
[3][4][5]《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20、119、130页。
[6][9]《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91、1080页。
[7][8]《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4、329页。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274页。
[1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5页。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9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625页。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548页。
[14]《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3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528页。
[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028页。
[16][19]《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117页。
[17]《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9页。
[1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415页。
[20]《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8页。
[21][2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210、442页。
[2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202页。
[24]《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67页。
[25]习近平:《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民日报》,2015年11月25日,第1版。
[2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320页。
[27]王永贵:《增强经济发展韧性提升高质量发展能力》,《光明日报》,2020年4月1日,第6版。
[28]《习近平同英国首相约翰逊通电话》,《人民日报》,2020年2月19日,第1版。
责 编/桂 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