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该如何照料?

2021-08-13 20:52阮建玲
心理与健康 2021年8期
关键词:心理治疗精神分裂症家属

阮建玲

“好端端的怎么就患精神分裂症了?以后要怎么照顾呀?”这是我在省精神病院学习期间经常听到的问话。作为家属,该如何照顾看护病人?怎樣才能为医护人员提供有用的信息?在出院回家康复过程中又将如何面对病人,避免再次复发?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和支持性心理治疗过程中,家属对病人病情的准确反映,将帮助医生对疾病进展情况及时发现、诊断和处理,以便准确地采取一些应急措施。

 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接受现实

家属对疾病的认识态度,将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到病人对疾病的态度。病情严重时,精神分裂症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没有自知力,否认有病,拒绝服药,甚至在有幻觉出现的情况下,有可能认为给予的药物是毒药,劝说行为不当,还会引起伤害行为;若家属对疾病也持否认、不接受的态度,会使患者更加坚信自己的判断,这将不利于疾病的及时治疗、康复。

 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看护,需要更多的耐心

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看护的要求相对较高。首先,对病人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

其次,让病人宣泄情绪,不要试图教导、训斥病人的一些想法和行为。曾有一名身高188cm、长相帅气、27岁的未婚男性住院患者,和母亲在饭店等餐时听到邻桌客人在说话,感到紧张不安、出汗、双手发抖,没等饭菜上来,就怒气冲冲、骂骂咧咧地跑出饭店,随后拉着母亲快速跑回医院,回到病房后用身体把门顶着。母亲告诉他:“饭店里的人没有说你,是你多心了。以后可别再这样,否则往后还怎么谈对象……”结果该名患者差点掐死母亲,好在有人及时制止。事后他告诉医生:“我妈她不理解我,不但不帮我收拾那帮坏蛋,还帮着他们骗我、害我,多亏我跑得快,不然我就被他们害死了。”

最后,作为家属,应引导病人宣泄情绪,缓解其焦虑紧张的心情,以稳定病情,同时利于家属了解病程的进展情况。比如问:您是怎么知道他们是在议论您,要害您的?是您听到他们在说话后想象出来的,还是有人告诉您的?当他回答说是听到他们说话自己想象的,问:是什么让您这么想的?以了解患者病情波动的心理变化;或者当他回答说有人告诉他的,问:是什么人告诉您的?他们为什么要告诉您?出于什么目的?这样不但可以了解病人情绪的变化对病情的影响,还可以了解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上的一些态度是怎样导致疾病的,有利于辅助性心理治疗的顺利进行。

 避免一些不当言行对病人的病情稳定造成影响

一旦孩子患了精神分裂症,一些父母可能还当着孩子面互相推脱,抱怨对方没有尽到责任才导致孩子患病。就像16岁花季女孩皓玥(化名),在住院治疗期间病情极不稳定,时轻时重,医护人员多次对她的病情进行会诊讨论,并和家属商量治疗措施,但总难达到预期效果。在进行辅助性心理治疗过程中,发现皓玥看母亲与父亲的眼神截然不同,尤其当父母意见不合时,对父亲有惧怕、反抗、敌意的情绪。

有一次大查房后,皓玥在病区里来回跑动大骂父亲“王八蛋”,根据情况当时建议父亲暂时离开女儿视线,由母亲看护。十多分钟后,皓玥不再吵闹骂人,找病友打篮球去了。在父母关系不和睦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可能是一个最容易出问题的群体,作为父母,不管以前关系如何,为了儿女健康幸福,就需要好好反思自我,改变一些不当的言语行为,创造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减少对病人的一再刺激,这对孩子在治疗期间的病情稳定、疗效巩固及出院回家康复都是有利的。

 居家康复中给予患者更多心理上的照料,提高社会适应力

病人的病情减轻、稳定后需要在家进行康复时,家属要给予更多的理解、关心和温暖,不能让不经意的言行对病人造成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多给予指导、帮助、耐心、鼓励和肯定,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在患者自信心一点一点树立起来后,慢慢地扩大社交范围,直至完全康复适应社会。

家中如有人患了精神分裂症,作为家属不仅要积极寻求医生治疗,更要学会反思自身行为,不能悲观,更不能听之任之。只要我们的家人、社会多一份理解,多一份耐心,多一份关怀,并及时主动地给予药物和心理的治疗,相信我们的亲人一定会尽早康复的,明天的生活依旧美好!

猜你喜欢
心理治疗精神分裂症家属
团体心理治疗对酒依赖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
摄影与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