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斯多德曾说:“播种一种思想,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意义重大。所以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特别强调养成好习惯的教育。
由于“习惯”这一话题涉及教育、道德、品质、修养、环境、成长等诸多方面,自然也就成了中考作文命题的热点之一。比如2020 年山东枣庄卷“好习惯就是这样养成的”;2020 年广西卷“我的成长档案”;2020 年贵州贵阳卷“找到一个好办法”;2017 年,山东济宁卷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写一篇与“习惯”有关的作文;2016 年浙江丽水材料作文以“养成从身边小事做起、不空想的习惯”为主题;2011 年,山西卷则要求考生以“____好习惯”或者“好习惯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美文一】
教养,就是让人舒服
◎刘主编
很多年前,余世维在“管理思维”课中讲过一个案例。他说他有一个习惯,每次离开酒店时,他都会把床铺整理一下,把摊在桌面上的东西整理好,尽量把房间恢复成他进来时的样子,这样进来清扫的阿姨会对住过的客人刮目相看。
也许客人和阿姨永远不会见面,阿姨高看这一眼也并不会对客人有什么影响,但这就是教养,在看不见的地方更显宝贵。
在研究生入学考试后等成绩的那段时间,我在一家麦当劳参加见习经理培训,培训的第一课就是倒餐盘。餐盘上有餐盘纸,只要不是被打湿或者故意破坏得很严重,清理餐盘是很容易的。只消把餐盘倾斜45 度角插进垃圾桶,餐盘纸和餐后垃圾就会全部滑进垃圾桶,自己的手一点也不会被弄脏。
可据我的观察,就是这简单的动作,国内大部分用餐者都不会做。父母更不太会鼓励孩子吃完麦乐鸡和开心乐园餐之后把餐盘清理了。用好习惯换别人高看一眼?很多人还做不到。
有一次跟同事一起搭飞机出差,吃完飞机餐,我看见他把餐盒、纸杯、废弃物都一样一样整理好,铺平,然后把擦过手的餐巾纸摊开,均匀地盖在餐盘上,再交给空姐。我坐在邻座,瞬间觉得自己之前是多么粗鲁。垃圾本身不是美好的东西,但我们在丢弃它时却可以显示出个人教养。
看得见的教养是容易的。因为慑于群体的压力,但凡有些自尊心的人,都会努力接近自己跟文明的距离。在干净的环境里,你不好意思乱丢垃圾;在安静的博物馆中,你不敢高声喧哗;在有序的队伍中,你不好意思插队;在清洁的房间里,你不会旁若无人地点燃香烟。所谓的教养,真实存在于环境感染力中。
难的是看不见的教养。在乌合之众中,谁能保持优雅和教养?在群体无意识中,谁能保持清醒和判断?在舍生取义的时刻,谁能像一个绅士,把生的机会留给妇孺老人?这不是作秀和异类,这恰恰是最能体现教养作为品德的可贵之处。
更難的是那些“慎独”的教养。日本有一种文化,叫做“不给别人添麻烦”。比如不小心把水洒在了地铁座位上,即使下一站就要下车,也要想办法擦干净,这样下一位乘客就不会觉得麻烦。
虽然没擦可能也不会被人批评,虽然大部分时候并没有机会跟下一位乘客认识,但这种谨慎独处、保有敬畏的态度,恰恰是最能考验有无教养的地方。
再比如之前说到的整理房间、清理餐盘和盖上餐巾纸,听起来都是细微小事,难就难在明知道没有“好处”,还依然坚持,这就比“被称赞的道德模范”好得多,也可持续得多。
教养不是道德规范,也不是小学生行为准则,也并不跟文化程度、社会发展、经济水平挂钩,它是一种体谅,体谅别人的不容易,体谅别人的处境和习惯。
不因为自己让别人觉得不舒服,这就是关于教养的简单道理。
(摘自微信公众号andaximen)
【主题提炼】1.习惯成自然,许多不经意的小习惯,天长日久,就成为你的德行的一部分。2.看起来似乎没有“好处”的好习惯,会在潜移默化间成就你的教养。
【美文二】
习惯,就是你对抗生活的方式
◎沫沫
你跟我说某个人多么优秀、多么出色,我可能还不感兴趣,但若说到他有个不一样的特质,我就会感兴趣。因为这些才是可以学习的。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门罗是个家庭主妇,人到中年才开始写作,每天都写,从未停下来过。家里4 个孩子,忙完孩子的事就去写作,也不认为自己写得多好。她说:“生活琐琐碎碎,写作也就是出口。我每天对自己的写作有个定量,强迫自己完成。这和年龄增长有关,人们开始强迫自己做某些事情。配合写作的是每天步行5 公里。如果我知道有哪天我没有办法走那么多,我必须在其他时间把它补回来。”她说,这其实是在保护自己,这么做会让人觉得,如果你遵守所有好的规矩和习惯,就没有什么可以打败你。
她是不是得了诺贝尔奖我并不关心,我也没看过她的作品,但我真的要为她的好习惯喝彩。
村上春树年过半百,每天都长跑,从未间断过。他只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耐力。他说,跑步时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思考,可以听音乐,可以漫无目的地放松,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我不认为自己喜欢村上的书,但我倒是欣赏他的生活方式。到一定年龄,才知道人真的需要坚持点什么来“对抗”生活中的无能为力。
没有人天生是奇才,只是他们一定有个好习惯让他们看起来不那么失败。他们有自己对抗世界的方式,这个方式不是抱怨,不是愤世嫉俗,而是悄悄地改变自己。
著名作家卡夫卡当了一辈子公司小职员,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作家。卡夫卡不当这个职员,也许写得更多,但也可能写得更少,无所成就。所以,你处于什么位置,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是一种个人的品性。只有倒闭的企业,没有倒闭的个人。卡夫卡只是安安分分地当个小职员,业余做点喜欢的事,互不干扰,他不抱怨,不纠结,不整天怨天尤人,好像全世界都欠他的。
看过蔡澜先生在文章中提到的一件小事:他去一家餐厅吃饭,看到一个小伙扮成小丑,用气球扎出各式各样的动物形状,把来吃饭的孩子逗得很开心。他每周来两次,每次1 个小时,一次700 元,这只是他的副业,他的主业是送快递。蔡澜先生问他怎么学得的这一手绝活儿,他笑着说,自学,买书自学,多试几次就会了,可以增补收入,还能让别人开心,何乐而不为?蔡澜先生佩服不已。他如果只是抱怨他爹妈拼不过别人、工作太辛苦,整天愁眉苦脸,那么他的生活过得怎样就可想而知了。他有属于自己的“对抗”世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