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炜,龚迎均
(南宁师范大学旅游与文化学院,广西南宁 530001)
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和历史发展的沉淀,蕴含着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思维方式等;具有健身娱乐性、大众参与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等特点;充分发挥传统体育在脱贫攻坚战中的特有优势,实施体育扶贫、产业扶贫、健康扶贫和文化扶贫等工程,已成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重要着力点和创新扶贫方式。尤其在国家体育扶贫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民族贫困地区可以充分挖掘传统体育的健康、教育、文化、经济等多重价值,通过“体育+扶贫”的发展模式,营造精准扶贫、体育助力的良好局面。当前,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通过梳理传统体育扶贫的发展历程[1]、独特优势[2]、现实困境[3],阐述了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必要性与重要性[4],分析了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影响机理[5],进而探讨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具体路径[6-7]、模式与机制[8-9]。虽然国内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在研究视角方面,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研究主要集中在县域或省域等微观层面,区域性中观层面的研究较少,对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系统研究较为少见;在研究内容方面,基于精准扶贫视角,对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影响因素关注不够,对其助力精准扶贫的驱动机制尚不明晰;在研究方法上,所用的研究方法比较单一,且定性研究较多,定量研究不足。
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资源禀赋丰富、文化内涵和价值功能突出,极具保护与利用价值。同时,该区域也是西部连片特困区,是精准扶贫的主战场之一。现阶段,如何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通过“体育+”或“+体育”的方式,更好地发挥传统体育的多重价值,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成为有关专家学者和地方政府重点关注的问题。研究参考和借鉴精准扶贫理论,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出发,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炼出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后运用地理探测器,根据各影响因素的因子探测和交互探测结果,揭示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驱动机制,并为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发展提出建议,以期推动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新民族地区传统体育扶贫方式,提升其助力精准扶贫的绩效,促进民族地区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以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提供理论参考和经验借鉴。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传统体育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集中体现,在“扶智”“扶志”方面有着其独特的优势。桂滇黔各少数民族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三省(区)共有1 689项传统体育项目[10]。近年来,桂滇黔三省(区)通过培育传统体育产业、实行“体医融合”、建设体育设施等方式助力精准扶贫,不仅发挥了传统体育的价值与功能,而且契合新时期脱贫攻坚的宗旨。当前,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现实成绩主要体现在:第一,政府主导体育扶贫力度逐渐加强。《关于体育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广西自治区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体育扶贫工作的通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体育扶贫政策出台,其所包含的传统体育的重要性、保障措施和扶贫开发模式等重要论述,为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文化的接续发展、助力精准扶贫提供了方向引导。第二,传统体育扶贫模式日渐成熟。近年来,桂滇黔民族地区结合地域特色和产业优势,通过“传统体育+扶贫”的方式形成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扶贫模式,如云南丽江的“体育+旅游+扶贫”模式、贵州的“中华传统龙舟大赛(铜仁)碧江站”传统体育赛事、广西马山县的体育特色小镇等。第三,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效益逐步提升。如广西藤县象棋镇留村村民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连续举办了5届春节传统体育运动会,运动会的举办不仅加快了体育设施的完善,而且极大地吸引了贫困人口的参与,2018年全村实现了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下降至2.77%,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成效日益凸显。
然而受历史和地理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加上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利用起步较晚,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也存在诸多困境,如现代生活方式对传统体育传承的冲击、复合型人才匮乏、体育项目开发乏力等,使传统体育扶贫的力度和深度受到了极大限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导致传统体育扶贫方式落后且单一;贫困人口参与度不高,“扶贫”与“扶志”无法并举;区域联动合作较少,影响传统体育扶贫项目的统筹规划与系统实施。由此可见,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禀赋、贫困主体参与、扶贫合作平台等都会对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有效开展产生深刻影响,瓶颈和困境使传统体育的功能与价值未能充分发挥[11-12]。因此,需深入剖析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影响因素,揭示各因素的作用关系,探寻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驱动机制,化阻力为驱动力,促进民族贫困地区全面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我国扶贫工作的实际情况,2013年11月习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概念;2015年他在贵州考察时,提出精准扶贫的“六个精准”要求,即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13]。由此可见,精准扶贫理论涉及资金、项目、人才等内容。体育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体育的方式对贫困人群进行精准帮扶,实现贫困人群持续脱贫的精准扶贫模式[14]。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少数民族群众强身健体、娱乐身心、传承文化的重要活动,具有经济、文化、健康等功能,是精准扶贫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过程既受到传统体育自身成长的直接驱动,又与外界环境变化的间接策动密切相关[15],受市场需求、主体参与、政策制度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16-17]。研究参考和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结合有关政府部门发布的政策文件和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的发展情况,从经济基础、政策环境、资源禀赋、扶贫合作等4个方面出发,选取影响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因子[18-19]。如从传统体育资源禀赋维度,选取“传统体育价值与功能”“传统体育创新变革”“传统体育企业经营”等因子;从扶贫合作维度,选取“体育扶贫工程实施”“体育基础设施”“体育综合体建设”等影响因子。根据问卷调查与专家访谈情况对因子进行修改和调整,最终确定25项影响因子。
为探寻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采用五级Likert量表设计调查问卷。邀请桂滇黔三省(区)的扶贫办、体育局等政府的工作人员和高校专家学者对影响因子进行重要程度打分,问卷调查于2020年11~12月展开,共计发放问卷140份,回收132份,有效问卷128份,问卷有效率为91.43%。
地理探测器对原始数据的使用没有过多限制,可用来探测定性数据,同时可探测影响因子多大程度上解释了因变量的空间分异。为此,研究运用地理探测器的因子探测和交互探测来检验各影响因子对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解释程度及交互作用,用q值度量。具体测算公式为:
如公式(1)所示,L是影响因子的分层数;n和nk分别是整体和第k层的单元数;2σ和2kσ分别是因变量在整体和第k层的方差;q是影响因子对因变量的解释力,其取值范围是[0,1],q值越大说明影响因子对因变量的解释程度越大。因子探测分析可得到影响因子的解释力,评价的方法是计算两种因子对因变量的q值,在此基础上,交互探测分析是计算两个因子交互时的q值即q(X1∩X2),通过比较q(X1),q(X2)和q(X1∩X2)的大小,从而判断因子X1和X2共同作用时是否会增强或者减弱对因变量的解释力[20]。研究通过地理探测器识别因子的影响程度,据此探寻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驱动机制。
2.3.1 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基于数据降维的思想,对原指标变量进行变换后形成彼此相互独立的主成分,可消除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识别出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关键影响因素。
问卷信度检验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30,说明问卷的可信度较高。研究运用SPSS22.0对问卷结果进行了KMO和Barllett检验,以特征值大于1且因子载荷大于0.6为标准,剔除未达到标准的两个影响因子“传统体育传承人带动”和“体育健康扶贫的推进”,最后保留符合标准的23个影响因素。经检测,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影响因素量表的KMO统计量值为0.874,Barllett检验的P值均接近于0,小于0.05,说明问卷结构效度较高,进一步说明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续表1)
如表1所示,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6个主成分因子,它们共累计解释了总方差的76.685%,公因子的累积贡献率超过60%,说明这6个主成分因子的解释程度较好,即F1~F6解释了影响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大量信息。按照高载荷因子数值的分布情况,对6个主成分因子进行重新命名(见表2)。
表1 影响因子的主成分分析Table 1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impact factors
表2 主成分因子命名Table 2 Nomenclature of principal component factors
公因子F1包含的因素以区域经济发展、市场消费需求、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为主要内容,因此,将其命名为“经济社会发展因子”;且其贡献率最大达到23.878%,表明经济社会发展因素在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其提供了强大的后盾支持。公因子F2包括体育扶贫政策制定与执行力度、体育强国建设的需要、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需要、传统体育文化保护机构等因子,均属于政策环境层面的影响,因此,将其命名为“政策制度环境因子”;其方差贡献率仅次于F1为11.959%,即由于桂滇黔民族地区在兴边富民行动和连片特困区扶贫攻坚规划等政策中享受了较为丰富的政策红利,有效促进了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进而推动传统体育参与到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工作中。公因子F3包含的因素是传统体育创新变革能力、传统体育扶贫效益、传统体育价值与功能、传统体育文化弘扬与振兴,直接反映了传统体育自身发展对其助力精准扶贫产生的影响,因此,将其命名为“传统体育文化因子”;其方差贡献率为11.931%,位列第三,即桂滇黔民族地区通过传统体育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弘扬传统体育的同时,发挥传统体育的文化、健康、经济、教育等价值,使其成为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力量。公因子F4包含的因素有体育扶贫工程实施、体育扶贫资金支持、传统体育人才培养、体育基础设施,体现了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所需的设施和保障,因此,将其命名为“配套设施保障因子”;其贡献率为10.673%,排名第四,在实地调查过程中,了解到当前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配套设施建设不足,影响到其助力精准扶贫的效果。公因子F5包含的因素有体育贫困人口精准帮扶、社区民众的文化自觉与自信、社区民众对体育扶贫的认同度,反映了贫困人口参与传统体育对精准扶贫产生的影响,命名为“贫困主体参与因子”;其方差贡献率为10.163%,位列第五,说明桂滇黔民族地区贫困群众对传统体育的扶贫认知不足,导致产生的驱动力较小,未能显著推动精准扶贫与传统体育发展的结合。公因子F6包含的因素有体育综合体建设、传统体育赛事举办、体育扶贫信息系统,均属于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过程中所需的平台支撑,故命名为“扶贫合作平台因子”;其贡献率为8.081%,排名最后,表明扶贫合作平台的不完善制约着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有效实施。
2.3.2 因子探测分析
为探究各因子对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解释程度,研究者使用地理探测器软件GeoDetector进行因子探测分析,计算6个主成分因子对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决定力q值,q值越大说明解释程度越大。
由图1可知,因子探测分析得出6个主成分因子对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解释力(q),从大到小依次为F2>F1>F3>F4>F5>F6。以q值的平均值0.583为参照,选出大于均值、解释力排在最前的3个因素:(1)政策制度环境因子解释力最大,q值为0.749,表明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是一项政府引导的扶贫工程,政策制度导向极大地影响着扶贫效果,不仅涉及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还能从政策上对传统体育扶贫项目给予资金、人才和物资支持,从而使该区域传统体育扶贫的绩效更加显著;(2)经济社会发展因子的解释力q值为0.673,说明桂滇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传统体育扶贫成效联系紧密,其涉及的地方贫困发生率、城镇化进程以及产业基础等,都会影响传统体育的市场开拓发展以及体育产业转型升级,进而对传统体育扶贫项目的效益产生影响;(3)传统体育文化因子的解释力q值为0.671,表明传统体育文化是民族地区体育产业发展和扶贫开发的基础,贫困地区应以特色传统体育项目为着力点,通过构建“体育+”或“+体育”的发展模式,助力精准扶贫。
图1 影响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驱动因子(q值)Figure 1 The driving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of traditional sports in the Guangxi,Yunnan and Guizhou ethnic regions(q value)
为探讨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驱动机制,前文已采用地理探测器的因子探测分析计算各评价指标对传统体育扶贫的影响力,但影响因子的具体作用尚不明晰。从系统动力学的视角出发,根据动力的性质,将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影响因素分为内部驱动因素和外部驱动因素两种,前者是传统体育自发地进行创造性转化以及贫困主体主动参与而产生的内部牵引力;后者来自外界的相关因素对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推动力。采用交互探测分析有利于理清内、外部驱动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形成原因,探究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影响程度。交互探测分析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每两个主成分因子作为驱动力相互作 用后,解释 力 均满 足(q(X1∩X2)>Max(q(X1),q(X2))),表明两个因子对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交互作用大于单个因子的独自作用,即为双因子增强关系。其中,政策制度环境(F2)与传统体育文化(F3)的因子交互后对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影响最大,交互后的解释值达到0.944。F2为政府的引导行为,属于外部驱动因素;F3代表民族贫困地区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禀赋,属于内部驱动因素,内、外部两个因素交互作用,达成协调状态,共同驱动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
表3 驱动因子交互探测结果Table 3 Interactive detection results of driving factors
交互探测分析清晰地反映出内部驱动因素传统体育文化(F3)、贫困主体参与(F5),与外部驱动因素经济社会发展(F1)、政策制度环境(F2)、配套设施保障(F4)和扶贫合作平台(F6)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显著影响,交互作用解释力均大于0.7,说明内、外部因素相互作用,且达成协调状态,推进了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进程。因而,基于精准扶贫理论涉及的资金、人才、项目等要素,从系统动力学的视角出发,根据各因子发挥的作用力与其解释程度,构建由传统体育资源、贫困主体参与组成的内部驱动机制,提炼由政策制度引导、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扶贫合作实践和配套设施保障四重推进体系构成的外部驱动机制[21]。
系统动力学理论指出系统是由某些相互联合且作用的部件集合而成的综合体,这些部件按照一定的运行规律在系统内部相互作用从而构成系统的特征[22]。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驱动机制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其中各要素的属性关系与互动作用构成了系统中的关系链,包括以传统体育扶贫效益为主体,对系统起到主导作用的核心链;以政策法规为主要手段,指引系统中主体行为和要素配置的引导链;以经济发展为主体,助推产业转型和市场需求的推动链;以扶贫合作为主,推动传统体育扶贫工程实施的实践链;以人才、资金和设施等要素为主,发挥辅助支撑作用的保障链。厘清关系链,有利于探明各驱动因子对系统起作用的原理和规律。因此,对驱动机制进行详细研究,首先要探明子系统内部因素构成的主要关系链;其次要分析子系统间的逻辑因果关系,进而探讨整个系统的运行过程。
3.2.1 内部驱动机制
内部驱动机制是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内在动力。具体包括传统体育价值与功能、传统体育创新变革能力、传统体育扶贫效益、传统体育文化弘扬与振兴、体育贫困人口的精准帮扶、社区民众文化自觉与自信、社会民众体育扶贫的认同度等7个驱动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共同构成了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内部驱动机制(见图2)。
由图2可知,传统体育价值功能—传统体育创新变革能力—传统体育扶贫效益—传统体育文化的弘扬与振兴,构成了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内部驱动的核心链,是传统体育扶贫工作顺利开展的内核所在。传统体育本身蕴含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民间信仰,始终贯穿于桂滇黔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演变史,具备强大的生命力和社会影响力,为传统体育的价值挖掘与创新变革奠定了基础。同时,传统体育的创造性发展为其助力精准扶贫提供直接动力,激发传统体育项目的市场潜力,吸纳更多的贫困人口和社会资本参与其中,提升传统体育的扶贫效益。随着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扶贫效益的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贫困人口通过技能培训和传承技艺等方式参与到传统体育的弘扬和振兴过程中,在增强自身身体素质的同时,也唤醒族群内部的集体记忆,增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进而促进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
图2 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内部驱动机制Figure 2 The internal driving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sports in the Guangxi,Yunnan and Guizhou ethnic regions to help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在核心链的另一端,是贫困人口参与体育扶贫而产生的影响。为降低因病致贫和返贫概率,提升社区民众持续性脱贫能力,体育贫困人口精准帮扶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精确识别体育贫困人口,对症下药展开个性化帮扶,促进民族地区多维贫困、致贫原因与传统体育本身多元价值之间的精准耦合,使群众的需求有所回应。社区民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得到满足,获得感和幸福感自然不断提升,有利于提高他们对传统体育的认同感和参与程度,进而自觉参与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从而推动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
3.2.2 外部驱动机制
如,学习“DNA复制”时,教师利用手画图,通过标出碱基,按碱基配对写出复制过程,正面讲解;同时,在反馈时,教师有意识地将亲代DNA的两条链画成红色,而复制后两个DNA的各自的两链画成一红一白,在学生无意识中总结出DNA的半保留复制的规律。教师也可以通过展示自己解决复制问题的方法,技巧以及不同角度问题的解决,利用展示其中的方案优劣来暗示学生。
外部驱动机制是由“政策制度环境因子引导—经济社会发展因子推动—扶贫合作平台因子实践—配套设施保障因子保障”等组成的有序系统(见图3)。
图3 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外部驱动机制Figure 3 The external driving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sports in the Guangxi,Yunnan and Guizhou ethnic regions to help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由图3可知,外部驱动机制是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外部推动力量,子系统内具体驱动要素体系如下。
(1)引导链。一方面,政府负责统筹制定适应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和规划,切实保障贫困主体的利益。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上述一系列体育扶贫政策为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提供了政策引导。与此同时,国家还出台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从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层面引导贫困地区做出决策部署,为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提供战略目标。另一方面,可以调整资金、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并监督规范体育精准扶贫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如,云南省普洱市教育体育局多次深入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坝溜镇大掌村和哈布孔村开展脱贫攻坚,投入资金82余万元,帮助引进8个项目,助力贫困户脱贫。国家提倡的全民健身计划致力于强化体育产业要素保障,指引广大群众将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日常生活方式,为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提供了实践引导。10年来,云南省实施“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省体育局根据黎族、白族、傣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创编了10多套民族健身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参与其中。此外,国家和地方政府建立的传统体育文化保护机构,为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过程中产业规划、要素保障等环节提供专业指导。
(2)推动链。区域经济发展是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基础和前提,直接影响贫困人口对传统体育的关注与支持力度,以及政府对传统体育扶贫的支持保障力度。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文化消费需求增强,尤其是健身、娱乐需求的日渐旺盛促使体育企业日益关注传统体育的开发利用。在此基础上,体育企业不仅提供体育演艺、体育竞技和体育文创等多样化产品,还根据精准扶贫的要求,吸纳贫困群众就业。例如,2019年贵州省天水市各类体育企业单位吸纳3 000多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户均增加收入4 000多元。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体育企业聚集桂滇黔民族地区,通过扩宽与延伸产业链,带动该区域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如,广西2020年举办的体育节,将功夫扇、太极拳等民族传统体育与扶贫产品、网络直播、休闲旅游、教育培训等结合起来,促进了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了贫困人口就业及农产品销售。
(3)实践链。基于政策引导,桂滇黔三省(区)积极开展体育扶贫工程,从整体上对传统体育扶贫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和开发实践,凝聚体育系统合力,扎实推动体育扶贫成果向纵深发展。根据体育扶贫工程的要求,结合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现状,该区域可以实施传统体育综合体和赛事扶贫行动,前者是以贫困地区闲置资源为载体,以区域联合与产业融合为路径,推动贫困地区多元产业联动发展[23],最终形成“传统体育+服务+健康业态”的大型综合体。例如,广西省美丽南方体育综合体整合利用传统体育、休闲农业等资源,通过“农业+旅游+体育+文化”的模式推进传统体育扶贫进程,带动农民纯收入年增长15%以上。传统体育赛事一直以来是桂滇黔少数民族群众拓展人际关系和激励民族精神的良好方式,多年来,三省(区)通过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少数民族传统赛马邀请赛、少数民族斗牛比赛、中华传统龙舟大赛等赛事活动,引导贫困户开发体育项目、参与体育竞技,带动贫困家庭增收致富。
(4)保障链。体育基础设施具体包括公共体育场、传统体育传习馆和体育器材等。近年来,广西区体育局筹措5.1亿元,在185个乡镇实施体育健身工程,建成1 197条健身路径、15个全民健身户外活动基地,这些设施的完善促进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能有效增强贫困群众的身体素质。体育扶贫信息系统是在“互联网+”背景下出现的网络信息平台。一方面,当地政府通过网络,加强对传统体育扶贫的宣传与推介,同时吸引资本注入和游客参与;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可以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对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过程进行高效管理。近年来,贵州省开发了全民健身健康公共服务平台,依托体育大数据的整合与共享,实现对群众健康状况的监控,为因残、因病致贫的群众建立档案,并引导这些群众参与传统体育锻炼,保障传统体育精准扶贫的工作效率。人才是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智力保障,桂滇黔民族地区需要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培育一批既了解当地传统体育文化又具备扶贫开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为体育扶贫的具体实践工作提供智力支撑。桂滇黔民族地区多地处偏远山区,经济发展缓慢、资金匮乏,仅靠其自身发展难以满足精准扶贫的各项要求。因此,体育扶贫资金可用于扶持特色产业培育、传承人资助与生存空间优化等,进而有效保障传统体育扶贫的实施。
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各驱动因子通过发挥不同性质和程度的作用力,协调互动构成内部驱动机制和外部驱动机制两个子系统。然而,一个健全系统的有效运转还依赖于子系统的相互作用。为此,研究在分析子系统的基础上,对两个子系统之间的作用关系以及系统整体进行解读,有助于驱动机制的全面阐释。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由传统体育文化和贫困主体参与组成的内部驱动机制,以及由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制度环境、配套设施保障和扶贫合作平台组成的外部驱动机制;并最终搭建起各种要素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发生交互作用所组成的相互联系、彼此影响,具有特定功能和结构的复杂整体——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驱动机制(见图4)。
由图4可知,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驱动机制是一个复杂、庞大的有机整体,驱动机制内部各因素相互协调,彼此影响,交互作用强烈。首先,内部驱动机制形成牵引力。传统体育文化的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贫困主体对传统体育扶贫的高度认同和积极参与,都会形成持续牵引力,促进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传承创新并改变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方式,驱动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其次,外部驱动机制形成推动力。各利益主体的行为为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提供有力的外在支撑,并刺激内部供给的创新变革,推动内部驱动机制的运行。最后,内部驱动机制和外部驱动机制交互作用形成合力,加强了传统体育与精准扶贫之间在设施、政策和人才等维度的联系,实现共振,共同推动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进程。由此可见,外部驱动机制的各要素推动传统体育精准扶贫需求的产生,而内部驱动机制系统各要素则相应进行变革与调整,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在内部驱动和外部驱动交互作用过程中,实现体育扶贫的可持续,以推动传统体育与精准扶贫有效结合。
图4 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驱动机制Figure 4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sports in the Guangxi,Yunnan and Guizhou ethnic regions to help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1)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主要影响因素有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制度环境、传统体育文化、贫困主体参与、配套设施保障、扶贫合作平台。
(2)因子探测分析结果表明,各主成分因子的解释程度整体较高,其中解释力排在前3位的因子是政策制度环境因子、经济社会发展因子和传统体育文化因子,说明政策制度、经济基础和体育资源对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影响较为深刻。
(3)从系统动力学视角来看,根据各因子的作用和解释程度,将因子划分为内部驱动因素和外部驱动因素,并构建内、外部两个子系统,交互探测分析结果证明因子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且呈双因子增强关系,说明桂滇黔民族地区需综合考虑影响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内、外部驱动因素;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促进、彼此影响,共同构成了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驱动机制。
综合研究分析可知,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精准扶贫的发展受到传统体育扶贫方式、贫困主体参与度和配套设施保障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因此,为增强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的效果,应结合桂滇黔民族地区发展实际,从文化挖掘入手,创新传统体育精准扶贫方式;鼓励参与,激发群众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实现区域联动,加强传统体育多维扶贫合作。
4.2.1 从文化挖掘入手,创新传统体育精准扶贫方式
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丰富,创新传统体育精准扶贫方式关键在于聚焦当地特色体育文化,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民间信仰和人文精神,开展因需而异、因地制宜的精准扶贫活动,具体包括传统体育传承方式、产业融合方式和项目开展方式等。第一,创新传统体育项目传承方式。利用现代化技术和手段丰富传统体育传承方式,开展寓教于乐的公共文体活动,帮助民族贫困地区群众树立文化自信,具体方式有学校课程引入、竞技场演绎和舞台展演等。第二,创新产业融合方式。桂滇黔民族地区应调动传统体育可利用的积极元素,推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教育和康养等行业的深度融合,打造传统体育特色小镇、传统体育康养基地和生态体育公园等,在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吸纳贫困人口就业。第三,创新传统体育项目开展方式。结合桂滇黔民族地区的地域特色和体育项目,举办传统体育单项和综合性赛事活动,打造自主IP赛事,建设体育综合体,拉动群众就业增收并培育其顽强拼搏的精神。如贵州省喀斯特地貌显著,可结合省内丰富的竞速类、角力类体育项目打造“活力贵州”“奔跑贵州”等大型赛事;广西省舞戏类和技艺类传统体育项目较多,可据此打造“多彩广西”体育综合体。
4.2.2 鼓励参与,激发群众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扶贫不扶志,扶贫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即使一度脱贫,也可能会再度返贫。”[24]因此,桂滇黔民族地区精准扶贫要提高贫困主体的身体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实现“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阻止贫困代际传递。而这与传统体育所具有的健康、文化、教育等功能相契合。因此,桂滇黔民族地区可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第一,做好传统体育扶贫的宣传推广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邀请新闻媒体生动报道传统体育扶贫的典型案例,全面准确解读我国关于体育扶贫的战略举措,加深桂滇黔民族地区贫困群众对传统体育扶贫的深刻理解,激发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念。第二,大力开展科技培训和产业帮扶。通过集训、讲座和学校教育的方式,以“传统体育+文创+科创”“传统体育+旅游”“传统体育+康养”等模式为切入点,利用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开展技艺培训和产业帮扶,培育贫困群众的现代化知识、掌握生存技艺。第三,创新贫困主体参与的方式。具体方式包括:直接参与传统体育表演、经营和服务;参与项目分红;参与创客基地、传习基地的建设以及学校课程;参与传统体育扶贫项目的运行实施管理。创新参与方式可从多角度为贫困人口参与体育扶贫工作创造条件,提升其对传统体育扶贫工作的认同度和参与度,激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4.2.3 区域联动,加强传统体育多维扶贫合作
桂滇黔民族地区是民族聚居区、革命老区、石漠化片区等重叠的连片特困区,存在经济、生态、医疗和设施等多维度的贫困现象,该区域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需要区域联动展开多维度的合作,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推动民族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第一,修订和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三省(区)政府应带头制定并落实传统体育扶贫政策,引导相关企业参与传统体育扶贫领域的专项合作,对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在定位、规划、投入等方面给予指导与扶持,同时保障县、乡基层政府的自主权,将扶贫项目审批管理权限下放,实现多层级政府协同治理。第二,加强空间规划与布局。引导和吸纳不同社会群体以多层次、多样化的供给方式参与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完善基础设施设备。如广西省和贵州省交界的桂黔经济合作产业园区,可以依托桂黔两省(区)壮族、侗族和苗族的舞龙、舞狮等传统体育项目合理开展旅游业和工艺品制造业,为完善所在片区设施设备提供支持,也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第三,整合片区资源开展跨区域合作。三省(区)应以龙头基地与企业为核心,搭建资源整合平台,通过联合开发精品旅游线路、举行学术会议和建设传统体育文化廊道等形式,全面带动区域内人才、资金和设施等领域的合作,提升区域内体育扶贫的整体效益。
概而言之,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在精准扶贫过程中的作用正逐渐凸显,内在的资源禀赋和贫困主体行为,以及外部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政策制度环境等诸多因素驱动着传统体育在经济收入、配套设施、产业发展等维度助力精准扶贫。因此,桂滇黔民族地区应全面考虑各因素产生的驱动效应,既要充分挖掘传统体育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为传统体育助力精准扶贫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同时也要结合地方民族特色,形成独特的“传统体育+扶贫”模式,提升传统体育扶贫效益,促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