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防范研究

2021-08-12 16:20纪海梅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21年8期
关键词:风险防范国有企业财务管理

纪海梅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点,接着分析了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点的防范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防范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22.176

国有企业在新时期进行财务管理工作需要不断改进,推动管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进一步使企业运转的成本降低,进一步扩大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国有企业的平稳运行。而通过加强财务管理监控力度、提高国有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水平及建立正确的财务管理核心等具体防范措施从而进一步解决新时期下国有企业存在的风险问题,让我国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得到保障,在新时期不断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巩固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1、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点

1.1监管工作不完善

监管工作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平稳运行有着重要意义,通过监管工作的落实能够更好地促进相关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健全,并且能够通过监管来让规章制度真正落实到企业工作中去。监管工作还能够保证我国预算管理顺利实施,更好地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平,也能够提高准确性。但是在当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在监管工作中存在一定问题,由于企业过分重视经济效益,就会在监管工作的开展中忽略一些细节,不利于监管工作的合理开展,就会导致财务资金管理不明确、资金核对流程不规范及财务报表数据不准确等问题,就会影响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2预算管理作用较为低下

预算管理工作是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部分,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提高国有企业的财务预算水平,能够不断优化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好地进行企业中资源的合理分配,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而预算工作中涉及的内容较多,在进行工作时需要联合多个部门。但是在当前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预算工作中,工作的主要部门为财务部门,不能较好地调动其他部门积极参与,工作的效果也不能达到最优化。同时,由于各个部门之间的差异性,在进行预算工作时也会由于了解不够深入而导致预算管理工作发生错误,不能根据各个部门的实际情况进行预算估计,不仅不能达到预算工作的效果,还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1.3规章制度存在一定缺陷

规章制度对于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是巨大的,所谓“无规矩难以成方圆”,如果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缺乏健全的规章制度,就难以更好地评估企业的整体发展,也不能促进企业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而在新时期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中,对于相关规章制度的建立重视度较低,尽管在当前工作中已经建立了部分法律法规,但是这些规章制度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能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转变,也难以真正落实到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去。除此之外,在建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时也容易受到管理人员素质的影响,由于部分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不能较好的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就会导致新时期国有企业发展存在较大缺陷。

2、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点的防范措施

2.1加强基础工作管理

国有企业应该完善各项财务制度,明确分工,强化财务人员的权责意识,提高员工积极性,保障财务基础工作的正常进行。并通过注册会计师按照法律规定对公司的经济往来业务进行审核,代理记账,纳税申报,资产评估等,有效提高信息的准确性,提高企业自身的掌控能力和监管能力。而企业内部的财务人员也应该有着不断学习的意识,根據企业需求提升工作能力和专业素质,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事前预防上,而不是事后分析原因。在工作过程中根据业务知识,坚持多元化的学习,有目的、有重点地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使自己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财务部门也应该把后续教育纳入考核,以提升学习效果。

2.2完善预算管理体系

由于财务预算对企业活动的成本控制、经济效益等对公司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财务预算除了需要根据企业自身需求,还要以投资效益和风险评估为依据,科学合理的优化资金链、提升资本运作效果、提高财务管理水准。而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的基础,科学合理的进行部门预算的编制,能有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而部门则根据预算计划安排本部门的活动以及相关资源分派,提升资源使用效益。

2.3规范资产管理,防范资产流失

为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国有企业在应对筹资、投资方案时,应该经过多方面的论证,科学合理地对方案进行审批,并按照审批方案进行筹资、投资活动。企业在购置资源时,其操作流程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相关制度进行采购,在采购的过程中,对各个环节进行监管,防止资金的挪用和滥用,对于采购计划应该通过国有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结合得出科学合理的预算,提升资金的利用效果,有效解决财务管理风险问题。

2.4促进巡视审计常态化,加强内部监督

财务管理的改革,需要把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在改革过程中保持执行力,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财务管理改革,发挥出财务管理的作用。因此,企业除了推进专业的高素质财务人员团队建设外,还应当促进巡视审计的常态化,在增强财务管理能力的同时,大大提高财务工作的监管能力。通过成立巡视审计组对企业财务工作进行监督审查,针对奖金计量、票据管理、资源安排和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进行不定期的检查,杜绝财务人员违法违规的财务管理现象。

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情况下,我国企业的生存环境也逐渐趋向复杂化,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国有企业想要进一步巩固自己的重要地位、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力,就要着重关注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保障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在新时期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仍然存在监管工作不完善、预算管理作用较为低下及规章制度存在一定缺陷等问题,不利于我国国有企业实力的提高,难以进一步保证我国经济总水平平稳、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艳洁.国企加强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的措施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4)

[2]孙国芳.新时期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点及防范措施[J].时代金融.2018(12)

[3]徐如国.财务分析对防范企业风险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探讨[J].财会学习.2017(23)

猜你喜欢
风险防范国有企业财务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防范及化解
融资融券业务对券商盈利及风险的影响研究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