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少年唱粤剧

2021-08-12 15:19张竞文
学苑创造·C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钦州市六中钦州

张竞文

据钦州市志记载,约在清末,粤剧开始传入钦州。粤剧曾经以其独有的腔调韵律、别致的妆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渗透在岭南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但是现在,钦州粤剧的听众老了,演员也老了。为了传承粤剧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钦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成立粤剧传承基地,并到校园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在此影响下,有一所学校接过了传承粤剧的“接力棒”,它就是钦州市第六中学。

钦州六中的韦兰老师是一名粤剧票友,2017年,钦州市非遗中心开始到学校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韦兰老师看到不少学生对粤剧感兴趣,于是萌生了“何不让我来教教他们,带他们入门”的想法。一开始,韦兰老师先在自己教语文的两个班进行尝试,利用课余时间教学生学唱粤剧。随着影响力慢慢扩大,其他班的学生也想学粤剧。为了让对粤剧感兴趣的学生都能得到持续性的粤剧辅导,钦州六中成立了粤剧社团,学习时间是每周四下午的最后一个课时。

随着对粤剧感兴趣的同学越来越多,在校领导的支持下,钦州六中积极开展普及粤剧的教学活动,如每周一下午安排初一年级的两个班到多媒体教室上粤剧班会课。班会课上,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粤剧小知识、跟唱粤曲、跟读粤曲唱词等。慢慢地,每周一和周四这两天就成了钦州六中的固定粤剧日。这两天中午的放学时间,学习广播站都会播放粤语歌曲,让同学们在午饭的时间听,为下午的粤剧学习预热。

“在校园内播放粤曲是给孩子们一个粤语的语境,现在很多家庭都不讲白话(粤语)了,所以教他们唱粤曲前,还要先教会他们用正确的粤语发音念唱词。”韦兰老师表示,学生学习粤剧的难度不只是念词发音,还有如何用嗓。与流行歌曲相比,粤剧中的曲子涉及的音域更广,如发声方式不正确会损坏嗓子。粤剧的唱法分平喉、子喉、大喉、玉带左等,男腔以真嗓发声,女腔以假嗓发音,唱腔正确了,唱出的曲子好听了,才算真正学会了粤剧。

初二(5)班的顏济民,来自一个讲白话的家庭。颜济民从小就跟着奶奶到镇上看粤剧戏班子的演出。他第一次看到舞台上演员们精彩的表演和华丽的戏服,就萌生了登台唱粤剧的想法。加入学校粤剧社团后,颜济民才发现,原来并不是会说粤语就能唱好粤曲,气息控制不好就跟不上节奏,“至少要上五节课才能学好一首曲子,细工出慢活嘛,老师耐心地教我们,我们也要耐心地去学,我学会了还要回家唱给奶奶听呢”。

在老师的指导下,初二(16)班的邓慧杨同学学会了如何唱高音。以《荔枝颂》为例,邓慧杨唱这首歌的高音部分使用的技法和美声唱法的花腔女高音有些相似,唱词中一个“枝”字就蕴含着由强至弱,欲断还连,兀地翻起一个高腔滑音的调,“这需要反复地练习,不停地吊嗓子,打开音域,调整气息,才能唱好高音”。红线女是邓慧杨最喜欢的粤剧名伶,她看了很多红线女的表演视频。在粤剧社团里,同学们的偶像并不是时下最火的影视剧明星,而是戏曲界的老艺术家。看到同学们如此热爱传统文化,韦兰老师感到十分欣慰。

2020年,钦州市非遗中心了解到钦州六中的同学们正在努力学习粤剧,于是选派市非遗中心的夏影老师到校给同学们授课。夏老师是钦州市粤剧团原团长,也是钦州粤剧名伶,退休后一直致力于钦州粤剧的传承和发展。“唱、念、做、打”是戏曲演员的四项基本功夫,所以夏老师在教学生唱粤曲的同时,还会教学生粤剧的基本动作。在夏老师的悉心栽培下,钦州六中粤剧社团的二十多名同学都学有所成,不但学会了演唱《彩云追月》《荔枝颂》《平湖秋月》《木兰巡营》《红豆曲》等名曲,还学会了走圆台、台步、云手、扎马等粤剧动作。

曲子会唱了,动作会做了,就可以外出登台了。在夏老师和韦老师的带领下,钦州六中的同学们来到钦州市钦南区老干局曲艺团,与曲艺团的团员一起唱名曲、表演粤剧小片段,同学们生涩却充满活力的表演得到了曲艺团团员们的好评。

“吟不完的岭南风情,唱不尽的人生百味”。现在,钦州六中粤剧社团的成员们已经可以用粤剧唱腔,悠悠地唱出家乡的新变化。

知识小链接

钦州粤剧的舞台表演方式和题材内容,都具有极其鲜明的地域特色。钦州粤剧表演风格古朴、粗犷,武打动作出自南拳套路,而许多身段、造型以至出手等都来源于北部湾一带汉、壮两族人民共同喜爱的民间舞蹈、武术。“撞脚”“跳台铲椅”“甩发”等表演特技为钦州粤剧的特点。钦州粤剧的音乐唱腔具有抒情性强、婉转华美的独特韵味;伴奏音乐以高胡为主,突出唢呐,伴以大锣、大钹,声音高亢激越,方圆数里可闻。

2016年,钦州粤剧入选第六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猜你喜欢
钦州市六中钦州
篮球赛场 青春飞扬
童画世界
黑白灰
秋季去钦州赏秋“海蚝”情
兴国六中举行洪逸挥先生感恩追思会
摇号、陪读、拼高考
少怀壮志,锐意成才
翠湖边上 吉人茶楼 轻奢器 钦州陶
钦州学院教师学生作品选
尖耳兔小电之志向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