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
【摘要】从当前实际工作情况的角度上来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仍旧处在一种初级的发展阶段中,其中还存在着一些较为显著的问题,比如工业化生产效率低,技术水平不高等。因此需要加强对装配式建筑的重视,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为其后续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管理的;影响因素;对策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22.070
1、影响装配式建筑工程有效管理的重要原因
1.1施工阶段的影响因素
建筑工程施工准备阶段中,相关施工企业需要对施工项目构建具有一定前瞻性的施工预案,尤其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领域中,务必要建立行之有效地规划措施,同时针对施工场地中施工材料存放、施工配件的衔接以及施工方案等一系列内容,都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方案,强化工程项目的各项准备事项,同时保障工程可以按照既定的施工需求有序开展,确保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方案按部就班开展和推进。最后,在施工准备期间,对工程可以产生的风险性问题构建相应的解决预案和紧急助力预案,保障工程问题发生时,相关影响因素的有效控制。
1.2施工管理人员的影响因素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领域中,施工管理人员是确保工程施工成效的重要影响原因。由于装配式建筑工程中需要大量的工程配件,因此对应的管理问题极为庞杂,不仅需要专业素养极高的施工人才,同时也需要相对完善的管理组织架构,因此进一步彰显出施工管理人员的价值和意义。根据当前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普遍存在着施工管理人员职业素养不足,专业技能掌握不足等实际问题,一方面,装配式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需要具备极为庞大的知识储备以及专业素养,同时在管理方式也在不断升级和进步,进而造成施工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而对应的行业鉴证标准却没有有效建立,从而导致部分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影响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有效开展。
1.3管理协同效应的影响因素
与传统建筑工程相比,装配式建筑工程对于管理的协同效应极为重视,一方面,装配式建筑工程涉及大量的施工环节,同时不同的建筑构件需求不同的管理需求,相关施工细节以及管理内容更为精细,需要结合多部门施工人员,因此对应的管理协同效应极为重要。另外,由于装配式建筑工程涉及大量较为精细的装配部件,因此对应的施工要求以及施工标准更为具体,开展相关施工作业任务,需要结合众多管理举措,才能够确保安装作业的有效开展,不少施工企业由于对相关领域的认识程度不足,进而忽视管理协同效应,尤其是构件安装流程以及构件安装方案,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忙中出乱,引发工程的安全质量事故,不仅造成施工作业的无奈延期,还会增加不必要的施工成本,也影响建筑开发企业的社会声望。
2、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实施对策
2.1工程管理思想观念的不断完善和优化
装配式建筑是目前建筑行业发展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模式,同时也可以被看作是建筑领域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要想提升管理水平,就要保证管理思想的及时更新,对先进思想观念进行合理引进和利用,这样才能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全面有序开展。通过对先进管理思想的合理利用,能够实现现有管理工作模式的创新和优化,促进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上升。相关施工单位要结合现实要求,加强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认识,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与过去的经验相结合,对建筑工程管理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编制。在实践中对该方案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这样不仅能实现现有部门之间的协同运作,而且还能实现现有信息高速有效的传递。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保证管理人员调配数量的充足性,针对现有的管理组织结构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在实践中落到实处,避免出现形式化等问题,以实现对各种风险问题的有效规定。
2.2工程管理制度的构建和应用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时涉及的人员数量比较多,由于施工环节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于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也较高。但是由于人员数量多,所以在专业能力方面很容易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基于此,要对施工人员的日常行为进行有针对性的约束和监督管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为了从根本上保证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不能单纯将重点放在约束管理方面,而是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利用各种措施有效提升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践中对现有管理制度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提出相关的奖惩机制,帮助施工人员对自己的岗位职责和义务进行确定,同时实现对施工人员自身日常行为的有效约束,避免由于施工人员自身行为不当等问题而引发各类事故。
2.3强化工程技术管理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在建设时,要加强对工程图纸的审核力度,以保证审核工作的全面有序开展。对图纸中涉及的各种问题或者隐藏的漏洞等进行客观分析,一旦发现漏洞要及时督促图纸设计人员快速改正,并对改正内容进行确认,确认之后才能真正应用在整个施工中。通常情况下,在项目开始之前,施工人员要对设计图纸中涉及的内容进行仔细认真的研究,必要时各部门之间还可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在实践中,加强技术资料档案的管理力度,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设计图纸以及变更图纸等进行统一的登记和管理,这样不仅能将工程项目相关的资料全部都整合在一起,而且还能对后续的使用提供便利条件。
2.4加强对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和管理
为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更有效,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必不可缺。融合BIM和VR技术有助于完善产业管理体系、较少成本,搞定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壁垒,促进建筑业的转型升级,也有助于促进装配式建筑技术人才的锻炼与培养。建筑产业化的发展升级,对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传统高校的教学方法对专业人才的输送已不能满足建筑市场需求。在教育部和住建部的指引下,对高等院校装配式建筑教学进行改革,建立一套适应建筑产业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意在提高高校装配化施工方向的专业建设,并设计满足企业实际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源源不断地对装配相关人才的输送,结合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和锻炼,专业的人才能很好地避免施工过程中碎片化的管理,从而提高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
结语:
在开展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时,具有非常明显的系统性特点,会受到所有参与部门的影响。基于此,对施工前期准备以及管理理念等进行综合分析,对现有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和优化,加强对人才队伍的建设。这样不仅能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全面有序開展,而且还能为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代悟.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J].居舍,2020(23).
[2]陈小波,甘凯馨,崔平.基于DEMATEL方法的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吊装效率影响因素分析[J].工程管理学报,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