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昊苏
张伯苓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其影响力遍及政治、经济、文化、学术各界,且均有贡献。同时,他在社会公益事业、社会服务等领域也投注了相当大的精力,有的是以个人力量为之,有的则是发动南开师生共同推进。这些作为虽然不为一般人所熟知,但与他兴办南开学校,以“公能”为校训,实际上互为表里,可以看作是其思想体系、现实践履的重要组成部分。
【“私立非私有,留德不留财”】
如果按照“公益事业”的广义定义看,张伯苓创建的私立南开系列学校,可谓他做过的最大“公益”。
南开的经费主要来自于四处募款,政府补助及学费只占极小一部分。张伯苓早期办学,经费主要依赖于严修、王奎章、郑菊如等津门绅商。1904年,南开学堂草创之时,除监督、教员领薪外,其余均为义务。办学款项来自多方——清末《奏定中学堂章程》规定“集自公款名为公立中学,一人出资名为私立中学”,南开这种“众筹式”的公益办学,当时并无先例。
随着南开学校声誉日隆,袁世凯、黎元洪、徐世昌、蒋介石、张学良等政界要人,以及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等国外机构,均有较多捐赠。张伯苓很擅于向各方募款,究其原因,除了他的人格魅力外,主要在于南开办学成绩斐然,且张伯苓所募款项均实实在在用于办学,“教育为社会谋进步,为公共谋幸福;教育为终身事业(life work),予于此至死为止”。张伯苓狷介自守,义不苟取,所领薪水比一般教授还低,出行坚持坐普通车厢,故能得到社会的广泛信赖。
南开学校虽然是张伯苓一手创办的,但他一直将南开看作公益事业。在与政府机关的函件往来中,他多次以“公益机关成例”开展洽谈。张伯苓晚年还留下家训:“私立非私有,留德不留财”,把南开看作是“公产”而非家族私属,并最终将其捐赠于国家。
各方捐款虽多,但并不影响南开的独立办学方针和理念。以“公能”为校训,旨在培养“知中国,服务中国”的人才,这些都合乎公益事业的标准,故有学者称赞:“南开是中国最成功的公益项目。”
不过,南开学校还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公益事业。以“贫儿义塾”为代表的一系列平民办学实践,面向社会大众,尤其是弱势群体,可算是张伯苓教育公益事业的延展。
张伯苓年幼时家境贫寒,在义塾中接受启蒙教育,深切理解平民教育之重要。南开学校位于天津的平民区,师生对附近的贫儿困境多有关注,遂发起“义塾服务团”——这是南开成立最早、延续最长、覆盖面最大的学生社团,师生人人都担负起维持义塾发展的责任,被称为“南开学生对社会的绝大贡献”。
1915年2月,在张伯苓的支持下,南开中学在校内操场的东南处建造了8间平房,创设贫儿义塾,旨在为家境贫寒但品行良好者提供求学机会,课程有国文、修身、珠算等十余门,以“长其道德之念,助其自治之方”为目的。
次年,南开又在河东创办“南开第二义塾”,后又设办“女子义塾”,1920年还增设夜校。义塾设有图书馆、开办运动会等,学生共约160余人,影响甚大。义塾的一切费用均由教职员工、学生自愿捐助、分担,捐款名册在《校风》等校内期刊公开。1920年的《南开学校贫儿义塾总章》明确规定,全校师生均为义塾的校董,共同辅助学校顺利发展。1924年南开20周年纪念大庆时,校内还专门设置了义塾学生成绩展览会。
1926年,学校西南角又设立南开平民学校,负责教育学校附近的贫寒学生。1932年,在张伯苓之弟张彭春的主持下,学校设置了旨在培养“心力同劳”人才的半工半读式高中实验班,学生制作的产品广销天津各地。后来,又在此基础上独立出南开学校工厂、广开平民小学,先是培养贫民子弟接受初等教育,然后让他们在南开工厂当学徒,以掌握谋生技能。担任广开平民小学校长的,是早年与周恩来并为“南开四大名旦”的陆善忱,他还同时兼任南开学校“社会视察课”主任。
【“对地方事及国事南北奔走”】
张伯苓的社会服务多以改良社会为根本目的。比如,南开中学草创时,学校从日本购置了各种仪器设备,但并未私藏密守,而是第一时间开设教育陈列品场,以展览的形式,向社会宣传科学、开通风气。这些服务始于天津当地,而后渐渐向全国扩展。清朝晚期,张伯苓与当地士绅共同反对缠足、赌博、大烟、娼妓等社会陋习,提倡改良婚丧嫁娶奢靡风俗,以节俭为尚。他还以身作则,将母亲的丧葬费节省下来,用于筹办南开女中,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大反响。
在张伯苓的主导下,南开的教育重视社会实地调查,倡导学生认识社会、服务社会。1926年,南开所设立的“社会视察委员会”不分中学、大学,均要求学生定期开展社会调查工作,全面观察天津各方面的历史、社会情况,并加以深入研究。调研范围包括广仁堂、妇女救济院、济良所、教养院等社会机关,以及各类政治、商业、工业、文教机关。1930年,20余万字的《天津南开学校社会视察报告》出炉,为相关调研之集成,观察水准颇高,至今仍能引人思索。
在地方服务之上,还有更大的关怀。1910年,张伯苓与津门士绅共同发起“万国改良会”,以“增进社会之幸福,扶助世界之进化”为宗旨,以南开中学为基地,志在推动社会一步步戒除鸦片、纸烟、嫖娼、缠足、早婚等陋习。为此,改良会要求会员走上街头,向民众宣传陋习的种种弊端;还特地成立编辑部,编辑一些辅助性的文字宣传材料。
一战结束后,为了推动欧洲重建,天津市发动向法国阿尔贝市的募捐,南开学校的学生通过演剧和游行活动,成为宣传的中坚力量。1926年,张伯苓与杜威、胡适等合作,发起华美协进社,大力促进中美文化交流。南开校友孟治长期担任协进社会长,他邀请了数十位中美名流担任顾问,并最终促成梅兰芳赴美演出与文化交流。
公益活动当以“救急”为重。公共卫生、慈善救济等领域,多仰赖地方知识精英努力维持。近代天津曾发生过各種水旱灾害、瘟疫传播,每当出现这些情况,张伯苓总是出力甚多。外省之赈灾活动,他也常常参与,他曾担任辽宁水灾急赈会委员长、农村复兴委员会等兼职,“对地方事及国事南北奔走”。
在动荡的时局下,维持天津的社会治安,救助难民,也是社会公益的重要环节。1912年3月,天津兵变,严修、张伯苓等即与政治、商业各团体协同合作,维持基本的社会秩序。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张伯苓与南开坚持抗日救国,张伯苓与卞白眉等商议安置东北来津难民事宜,南开学校尽量收录东北逃难学生。长城抗战期间,南开师生多次组织慰劳队到前线,募捐购买、运送战争物资。
张伯苓公益事业之成功,与他跟公益人士的广泛交流不无关系。对于天津本土乃至全国有影响之公益事业,张伯苓均予以关注,且常常亲往参观。
张伯苓身边的“公益人士”,最为重要、也最容易被忽略的,当属南开“校父”严修(字范孙)。严修在天津创办、资助了数十所不同级别的学校,帮助筹建了女医局等各类公共事业机构,他订立的“丧礼八则”等礼俗改良规约,在当时引起了极大轰动。严修逝世后,张伯苓以“公”“清”二字概括其道德,称许严修“为社会人类做事”的境界。
此外,张伯苓与不少公益人士渊源甚深。如民国初年担任国务总理的熊希龄,去职后多从事慈善事业,与张伯苓、南开多有交往。张伯苓与平民教育家晏阳初交往密切,合作尤多。爱国实业家卢作孚曾为支持南开办学捐款,并担任南渝中学(即重庆南开中学前身)董事。卢氏所办的学校对张伯苓的思想理念多有借鉴。
【“公”之精神】
世人关注公益事业,往往第一时间想到捐款。其实,捐款只是公益事业的一个环节,更为关键的,是要培养公益理念——由公众参与、服务社会才是最根本的。
张伯苓本人擅于募款,但并不盲目募捐,他更看重的,是募款背后所反映的“公”之精神,重在公民教育、社会改良。南开办学,资金长期处于困难状态,因此,在南开学校成立30年之际,校友有一个筹设“伯苓基金”之计划,“藉以纪念张校长三十年来之艰辛缔造,并以巩固母校之根基”。张伯苓知道此事后,多次致函南开校友总会,先是试图制止,后要求“缩小募捐金额”——“本校所最需要者,不在有巨额之资金,而在有与学校共戚之校友”。最后,鉴于募款主要用于资助贫寒学子及学术、教育事业,均属于“公”的范畴,张伯苓才不再反对。
早在1909年,南开中学就以学生乐队的形式,吸引公众进入演讲所,听取有关戒鸦片、戒赌、反缠足一类的讲座。这当然与张伯苓的引导有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不少南开师生后来都成为了公益事业的中坚力量。比如南开早期毕业生傅葆琛,在留学美国期间即参与华工教育服务,从康奈尔大学博士毕业后,归国辅佐晏阳初,在定县发展乡村平民教育,抗战期间转至西南任教,在当地兴办识字班。
张伯苓自己寒素自守,个人捐款实际有限。但在社会各场合对公益事务大力发扬、宣传,对南开师生公益精神之培养,张伯苓用力至多。“公能”思想的建立,是一个相对长期的阶段,“公能”与“公益”的会通,是张伯苓思想的一大特点。
公益活动背后须有深层理念支撑。如在1935年赈救水灾期间,张伯苓特别提出,这些问题来源于以往工作对事敷衍,才酿成大灾。此次工作,除襄助受灾难民外,“兹趁此救灾工作,吾人正可一涤素来之陋习,而兼收社会教育之功效”。这一理念远远超越于一般性的捐款、捐物之上。
“公益”事业立足乡土,但不应局限一地。张伯苓发展、参与的公益事业,往往立足于服务天津本地,但背后必有更大的关怀——由天津一地,观照于华北、于中国命运;对外地、外省乃至全世界的公益事务,均竭力关注、协作。这种眼光堪称“大公”。
在百多年前的那个尚不能保证自己温饱的动荡时代,张伯苓的公益实践就如此丰富,公益思想就如此有深度,在今天看来,仍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张伯苓所关注之“公能”的人格、“公益”的事業,与现代“公民”精神,都值得挖掘、继承、弘扬。
(作者系文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