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卷 历史印迹

2021-08-12 02:14王洪波
北京档案 2021年7期
关键词:门头沟平谷海淀

王洪波

当我们打开一幅北京政区图,展现在眼前最基本的单元,是北京市所辖东城、西城、海淀、朝阳、通州、昌平等十六区,这些辖区名称里,蕴含着解读北京自然与文化信息的钥匙。了解了十六区名称的来龙去脉,也就明白了北京城市的整体历史与山水格局。

一、以山川格局命名

作为县级政区,在北京现存十六辖区中,平谷的设置是最早的,汉高祖十二年即公元前195年,始建平谷县,属渔阳郡。明代蒋一葵《长安客话》记载平谷:“四周皆山,中则平地,因以平谷名”,也就是说因其地形三面环山,中间是平原而被命名为“平谷”。紧邻平谷的是密云区。密云的得名也很早,北魏皇始二年(397)置密云县,距今也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不过密云县原在河北丰宁县境内,治所在丰宁县大阁镇东北的南关村。南面三十里有高山,常年被云雾笼绕,名为云雾山,密云县的得名可能与这座山有关。后因战乱,密云县城南迁,隋唐以后迁到了今天的位置。到明清时期人们又把县城南边的一座云雾缭绕的山峰附会为“密云山”。

再往西,石景山、門头沟两区得名很晚。石景山区以辖区内石景山得名,它虽不是大山,但雄峙于永定河出山口,是北京小平原地貌的形成轴心,可俯视壮丽的永定河与北京城,号称“燕都第一仙山”,于是1952年行政区划调整时称为“石景山区”。门头沟区的设立与石景山几乎是同一时代、同一背景。门头沟的设立,得益于境内丰富的煤炭资源。清代从圈门至风口鞍有条山谷叫门头沟,附近有村子称为门头村,以盛产煤炭闻名,居民也以挖煤卖炭为生,附近分布着数量众多的煤窑。1952年行政区划调整时,以煤炭资源丰富的门头沟为核心,新设一区,称为“门头沟区”。

门头沟南面的房山区,得名始于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这一年元王朝将金代为祭祀祖先设置的奉先县改名为房山县——以境内大房山命名。不过大房山的命名可以追溯到秦代,被称为大防岭,这里是山区到平原的第一道屏障,因地形复杂、易守难攻得名。金代将皇陵选址在此后,具有安居色彩的“房”取代了军事色彩鲜明的“防”,“大防岭”此后更名为“大房山”,还专门设置了守陵的奉先县。元王朝建立后,自然不需要侍奉金人祖先,于是将富有政治寓意的“奉先县”,改为了以山命名的“房山县”。

二、以水陆通道命名

平谷、密云、石景山、门头沟、房山的命名,展示了与北京西面太行山、北面燕山的亲缘关系。同样在北部山区的昌平、延庆、怀柔、顺义却不是以山水命名。

古代北京地区与太行山以西及内蒙古草原的交通主要通过居庸关大道,与东北方向的主要交通要经过古北口大道。为了加强对这两条交通要道的控制,沿居庸关大道设置了两个县级政区——昌平、延庆。作为政区名称的昌平县,出现时间也非常早,汉武帝元封元年即公元前110年,在居庸关外今河北阳原县设置了昌平县,这一带正是汉族与匈奴反复拉锯地带,战乱频繁,“昌平”一名寄托昌盛平安的愿望。到了东汉,由于居庸关外游牧民族侵扰严重,于是将昌平县内徙于居庸关内,从此昌平作为帝都肱骨、京畿要冲,掌控着通往塞外漠北雄关险要之地。

出居庸关后,就到了延庆。延庆的得名,也与连接北京与塞北草原的居庸关大道有关。蒙古人在得到天下以后,出于生活方式的需要和政治上的考虑,建立了上都和大都两个都城。大都在今北京,上都在内蒙古草原,为夏都。每年皇帝都要在大都、上都之间来往,居庸关大道是必经之路。至元二十二年(1285)四月,在皇室巡幸上都的路途中,诞生了一位皇子,此后经过残酷政治斗争,这位皇子成为了元帝国的第四任皇帝——元仁宗。仁宗即位后,为了表明自己真龙天子的地位,于延祐三年(1316)将他的出生地命名为“龙庆州”。元代的“龙”自然不能沿用到明代,于是明代改“龙”为“隆”,称为隆庆州。到隆庆元年(1567),为避讳明穆宗皇帝隆庆的年号,又把“隆”改为“延”,称为延庆州,成为今天“延庆”一名的由来。

东北方向的古北口大道,也是与塞外游牧民族联系的重要通道,大道沿线的顺义、怀柔两区得名,与北京所处的农耕与游牧民族交汇带有密切关系。贞观年间唐王朝击败契丹后,大量契丹人归顺了大唐,其中一部分沿古北口大道内迁到了今顺义、怀柔地区。为安置这部分归附的契丹人,唐王朝于开元四年(716)设置了归顺州,天宝元年(742)改名归化郡,下辖怀柔县,向这些少数民族展现“安抚以柔”的诚意。唐末归顺州又改名为顺州。明洪武元年(1368)北伐以后收复了燕云地区,随后将顺州降为县,改名顺义县以彰显王朝更迭是顺应民心道义的天道轮回;同时将昌平、密云的一部分析分了出来,重新设置了怀柔县,今天顺义、怀柔之名由此而来。可见,昌平、延庆、顺义、怀柔的命名反映了山间隘口通道对北京城市发展的深远影响,是北京地区多民族融合的见证。

如果说以上辖区的设置与山间陆路通道有关,通州的设置与命名,则反映的是北京都城地位奠定后,王朝统治者对漕运的极端重视。金代天德三年(1151)金海陵王完颜亮下诏迁都燕京。因该地为漕运重地,遂新置通州于此,取“漕运通济”之义。金代通州的始置和命名,标志着它作为北京水路门户地位的确立,在通州发展历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

与漕运相关的区名,还包括朝阳区。朝阳区的得名,源于北京内城东门——朝阳门,在元代称齐化门,明正统年间重修后改名“朝阳门”。北京城门号称“内九外七皇城四”,为何单单“朝阳”演变为区名了呢?作为拥有百万人口的国家都城,明清时期北京每年要消耗数百万石粮食,必须依靠京杭大运河的运输。这数百万石粮食到达北京后,就是通过朝阳门进城的,所以朝阳门又号称北京的“粮门”,事关京师百万人口的温饱,影响力巨大。1958年北京行政区划调整时,将北京城东的广大地区命名为朝阳区。当然,“朝阳”一词本身所蕴含的革命气息也与当时时代背景相符,成为认可度最高的区名。

三、以国都踪迹命名

作为国都所在,都城管理制度在北京地名命名上也留下了诸多印记,北京南部大兴区即是其中一例。“县”是中国古代基本行政单位,都城也不例外。金代迁都中都后,人口众多,管理任务繁重,于是将中都一分为二,设置了两个附廓县,东面为大兴县,西面为宛平县。此后北京城址虽有迁移,但以中轴线为界,东大兴,西宛平的格局一直延续到民国。两县管辖范围除北京城外,还包括广大乡村地区。民国年间随着北平特别市成立和城内市辖区划分,大兴、宛平县署被迁出城外,其中宛平县署移到了拱极城,大兴县署迁到了南苑。此后城市化进程中,京西矿区(门头沟)、石景山、丰台三区设立,宛平县辖区所剩无几,于是在1952年建制被撤销;而大兴县所在南苑地区一直以农业为主,直到20世纪末在城市化大潮中被改为大兴区。“大兴”一名也从北京城内漂移到了北京城南,而城内原大兴县署所在,今交道口东边则留下了“大兴胡同”这一老地名。

帝都时代,大兴、宛平两县既要负责人口近百万的都城管理,也要照顾周边乡村,显然力不从心,于是从金代开始北京城内就出现了专门的城市管理机构。明代为维持首都治安,加强都城管理,设置了东、西、南、北、中五城兵马司,职能为:“巡捕盗贼,疏(梳)理街道沟渠及囚犯、火禁之事”。根据《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记载,当时东城管辖范围大致为崇文门以北一直到皇城北墙;西城管辖范围大致为宣武门以北到皇城北墙。20世纪50年代北京行政区划调整时,保留了历史上东城、西城的名称。2010年北京市再次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崇文区、宣武区分别被并入东城区、西城区。可见北京老城所在的东城、西城两区,并非简单以位置命名,还是明清时期北京都城管理制度的见证。

煌煌帝都与巍巍太行之间的山前地带,不仅有着众多丘峦,还是永定河山前潜水溢出带,泉流纵横、蒹葭苍苍,吸引了大量皇亲国戚、世家大族在此修整山形水系,兴建园林别墅,海淀、丰台两区的得名,正是这一段历史的见证。

自金代建都北京后,金中都丰宜门西南由于位于永定河故道附近,泉脉丰沛,水甘土厚,形成了草木葱茏,鲜秀如画的宜人景色,兴起了兴修园林别墅之风。其中以元朝初期韩氏兄弟修筑的“远风台”尤为有名,是京城士大夫城外游乐聚会的重要场所,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观景胜地和突出的地理标志。后来传播过程中,被民众简化为“风台”,随后又被迅速谐音异写为“丰台”,有着期盼丰盈、丰收的意思。海淀区的得名,源于淀泊。原是一个因环境而得名,临淀泊而成长的古老聚落,经历了从“海店”“海甸”到“海淀”的地名演变。金元时期称“海店”,在今万泉庄以北,苏州街最北一段,地势较高,却旁邻富有江南水上风光的低地,享有水产饮食供应上的便利,正是商旅歇息的理想地点。明朝中前期“海甸”一名使用较多,“甸”在古代是城市远郊区的称呼,晋代杜预《春秋左传正义》称:“郭外曰郊,郊外曰甸”,“海甸”既表明了区域环境,也点出了区域位置。明朝中叶以后,由于这一带“町塍相接”的水上风光,形成了北京近郊营造园林的好去处,更加强调环境特点的“海淀”之名随之出现。明人王嘉謨(谟)《丹稜沜记》称“帝京西十五里为海淀”。到了清代“海店”之名不再使用,只留下了“海淀”和“海甸”的称呼,而随着西郊“三山五园”的大规模兴建,水乡景观成为刻意营造的重点,更能体现区域环境特点的“海淀”之名应用日益廣泛,最终占据了主导地位。

总之,北京十六个市辖区的名称,既有两千年延绵不断的平谷、密云,也有年轻的石景山、门头沟;既有反映区域环境特点的房山、海淀、丰台,也有见证都城管理制度的东城、西城、大兴;既有依靠陆路交通形成的昌平、延庆、顺义、怀柔,也有依托水路漕运兴起通州、朝阳。作为连续形成、不断叠加的文化景观,十六区地名形成的过程也是北京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缩影。

作者单位:北京市社科院历史所

猜你喜欢
门头沟平谷海淀
海淀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平谷区总工会 争做“文明平谷人”,助力平谷创城活动
“海淀青少年们,欢迎回家!”
停课不停学 海淀青少展风采
门头沟区委:着力系统打造“红色门头沟”党建品牌
生态公路 平谷“绿”动
北京市门头沟新城河道综合治理的探讨
海淀 “一盘棋”统管区域卫生
门头沟冬季温暖你的心
平谷“共保联办”的动力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