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
摘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载体。在核心素养培养要求被提出以来,一线教育工作者就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进行了探究,指出深度教学是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基于此,我在组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受到深度教学理念的影响,尝试通过优化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本文主要就应用到的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进行详细介绍。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深度教学理念;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0-014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0.07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在学生获取知识、培养情感方面的不足,开始立足学生的发展需求,积极地探寻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的路径方法。在不断地探究过程中积累了经验,对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利用合作探究方式,指导学生合作阅读文本,探究文本内容;还如,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进入具体文本场景中。如此教学的实施,尽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素养发展,但是还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问题:重视阅读教学效率,忽视师生之间的深度互动,忽视阅读教学的纵深发展,如此影响了学生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新时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教师组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立足此任务,结合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不足,有教育工作者提出深度教学理念,呼吁一线教师实施深度教学。基于此,为了切实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我在组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受到深度教学理念的影响,尝试应用如下策略引导学生阅读。
一、优化基础知识目标落实与自主学习结合
基础知识目标是学生参与语文阅读教学首先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主要指向对生字词音、形、义的理解。在长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体验过程中,学生早已储备了一定量的字词,此时,教师要教给学生不同的学习字词的方法,使他们在方法的辅助下自主地学习和理解生字词的音、形、义,打好阅读基础,同时逐步地从知识学习过渡到能力发展上,提升学习的深度。基于此,我在组织深度教学的时候,会将基础知识目标与学生自主学习结合起来。具体做法如下:
(一)用具体目标引导自主阅读
在新课改背景下,受到人本教育理念的指导,部分教师在组织阅读教学活动之初,会引导学生自读文本。但是在引导学生自读的过程中,并没有设定明确的阅读目标,也没有具体的基础知识学习目标,导致部分学生的阅读缺乏针对性和目的性,出现了流于形式的问题,影响了对文本内容的深刻理解,也白白浪费了课堂教学时间。
基于此,为了使学生有效地自读文本,教师首先应设计基础知识性的目标,如自读文本,找出文本中的生字词,借助学习工具,从音、形、义三方面入手,扫清基础的语言障碍,打好阅读基础;整体阅读文本,初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此目标设计,使学生的自读具有针对性,而且在查阅工具书扫清基础语言障碍的时候,学生可以储备语言知识,锻炼信息搜集能力,同时还可以整体建构文本认知,为接下来深入地走进文本,探索文本内涵打下坚实基础。
(二)专注于基础知识的掌握
學生是阅读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文本的第一遍阅读必须是由学生独立完成的。第一遍阅读文本,可以使学生受到文本新场景、新人物、新故事的刺激,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基础知识进行探索。此外,第一遍阅读文本对深度阅读起着基础性作用。因此,在组织阅读教学活动之初,教师不仅要设定明确的阅读目标,要求学生找出生字词,还要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揣摩字词的情感色彩,为实现深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优化阅读教学中的能力培养方法
深度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使学生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多种能力,如朗读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只有获得了能力的发展,才能将教学称为是深度教学,如此教学才能展现出有效性。因此,我在组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会优化阅读能力培养方法。
(一)组织朗读活动培养朗读能力
朗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方式,朗读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我国自古就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该说法指出,通过反复朗读,体验不同的语调、语气等,可以体验到文字背后的情感,实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加深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尽管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在长期的阅读教学活动中也曾大量地朗读文本,但是因为缺乏朗读方法的辅助,其朗读效果不佳,难以借助朗读获得对文本内容的深刻理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在学生自读文本扫清文本语言障碍之后,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示范性朗读,教给学生不同的朗读方法,使学生能够通过切身的体验,借助语调、语气、情感以及肢体动作的配合,感知到朗读的美,同时掌握朗读技巧,为借助朗读深刻理解文本内容,潜移默化地发展朗读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以《跳水》为例,这篇文章通过讲述桅杆上一只放肆的猴子作弄孩子,孩子爬上桅杆追赶猴子,当走到横木上,遇到生命危险时,船长用枪逼迫孩子跳水,孩子被水手们救上船的故事。故事的情感基调是在危难之际,船长机智冷静地处理问题。立足文本内容,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围绕不同的场景,我使用不同的语气和语调带领学生朗读文本。比如,在阅读第一段的时候,我使用轻快的语气,将船上轻松且有趣的场景描述出来。在朗读到第四自然段的时候,随着孩子一步步地走上桅杆上的横木,我的语气变得深沉起来,语速稍微地加快,从而使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感受到紧张的氛围。在解读了文本之后,我鼓励学生模仿我刚才的朗读方法,自主地朗读文本,切身体验文本场景和氛围,感受到船长的冷静与智慧,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锻炼、发展朗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