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地理课堂与解题的教学

2021-08-11 04:51马艳丽
下一代 2021年4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解题知识点

马艳丽

摘  要:高中地理做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在今年高考中占据关键地位。可是在地理学科的学习中,很多学生都存在各种各样的解题障碍,这些障碍容易导致学生进入解题误区,从而与高分无缘。而解题障碍反映出以下问题: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固,以及学生缺乏解题技巧等等。因此,本文主要以地理解题能力的提高为中心,探讨从哪些角度可以提高其解题能力,地理教师如何在地理课堂中实现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读图识图;解题技巧;地理思维

在地理的学习中,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图和表,比如温度图、降水量图、地形图等等,这些图都是地理学科的重要考察对象,因此,读图和识图能力的提高对于地理解题能力的提高尤其重要。故学生在解题的时候,首先应该读图,从图中获取关键信息,从而形成地理解题思维。其次,地理是一门偏理科思维的学科,因此,在解题的过程中,思维导图的建立十分重要,思维导图重视学生思维的发散和衔接,通过思维导图,可以清晰的呈现出地理知识的关联点,这些关联点可以帮助学生从地理问题中提炼出有效信息,然后再用发散思维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地理学科的学习也是有迹可循的,所以掌握解题方法对于地理的学习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大量的实践也证明,没有扎实基础知识作为根基,仅有一套方法,是无法取得高分的。所以,教师应当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解题的教学,双管齐下,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和地理成绩。

一、如何提高高中生的地理解题能力

(一)夯实基础。纵观历年地理高考试题,虽然情景新颖,与现实生活贴近,但是其考察的主要内容都属于基础地理知识,这一比例占据整个试卷的50%以上,难度适中,所以考生在答题的时候直接运用基础知识就可以作答。除此之外,从考察的题目来看,绝大多数立意型的题目,也与基础知识分不开,这类题目需要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由此可见,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十分重要。

基于此,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应当学生以基础知识的掌握为重点,尤其是在高考冲刺阶段。而传统的题海战术是不符合现代化教育的理念的,这是一个误区。因此,为了提高高中生的解题能力,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在熟记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练习,实现基础地理知识的灵活运用。虽然地理知识不需要像政治、历史一样,背诵大量的知識点。但也需要梳理课本中的主干知识,归纳出知识体系,整理知识点,实现从宏观微观的整体知识的把握。其次,还需要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总结两者之间、三者之间的连接点。以气候为例,就可以联系到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类型有哪些、要素特征、气候对地形产生怎样的影响,水文、土壤、植被特点以及自然带等等知识点。由此可见,一个知识点就可以延伸出很多的基础知识。因此,夯实基础对于提高高中生的地理解题能力尤为重要。

(二)在提高自我识图能力的基础上提高解题能力。图和表是地理这一学科的第二大语言,也是我们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在这些图和表中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并且大多数解题的关键就在图中,因此,高中生学会了看图、绘图、从图和表中寻找关键信息,方可提高解题能力。而高中地理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应当善于引导学生使用地图这一有利的教学工具,充分利用模型、图册等等,尽量用图来说明信息,减少文字的使用,简化过于繁杂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养成图文结合记忆的好习惯,从而加深学生对于地图的记忆。而正是因为大多数学生不重视地图的作用,所以在面临陌生的地形图、等高线图、气候图的时候,才会不知所措,甚至觉得看不懂图就做不了题的地步,结果翻开书一看,原来书中这个图曾经出现过。

基于此,教师在进行地理课堂教学时,应当教授学生正确使用地图的方法,让学生把文字落实到地图上。当然除了识图之外,还必须绘图有关的图像,增加图文转换、训炼,擅于剖析地图中暗含的信息,提升 室内空间的联络能力,发展趋势学员的抽象思维能力。另外,老师也必须有目的的搜集各种各样教学资料,尤其是有关图像的教学资料。在新高考改革中,存有许多专业知识联络广的题型,例如根据地理坐标及其季风水田农业的轮廊来分辨地区的所在位置、气候类型这些,如果第一步判断错误,那么后面相关的题目也会错误,最终导致地理分数不尽人意。因此,教师也要利用收集的图像,设计一些知识联系广、思维程度高的题目供学生练习,以此来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以及整合多种信息的能力。

二、提高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提高解题能力

地理也是一门注重思维的学科,而高考地理能力的考查也是关键考查学员的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方式和专业技能。空间思维能力针对地理的学习培训而言尤为重要,缘故取决于地理课程自身就具有空间变换的特性,而大题也是地理调查的一大关键,因而,老师理应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塑造学员的空间思维能力。以地区性的地理课堂教学为例子,死记硬背一些地理的名词是不可取的,教师应当把重点放在分析地理特点上,让学生自己总结其中包含的信息以及相关的规律,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加以运用,以此对新的问题进行分析,最终解决新问题。除此之外,解题技巧也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因素之一,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解技巧的训练,最终形成答题的策略。

总结

地理老师在平常的课堂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协助学生养成优良的解题习惯。激励学生开展自我反思,对于错题要反复思考、练习,测试,通过不断实践解决未掌握的知识点。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识图、绘图、应用解题技巧,搭建知识体系,开展针对性训炼,方可进一步提高学员的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黄燕鸣.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地理课堂深度学习策略与实践[J].高考,2021(10):97-98.

[2]廖龙凤.高中地理解题过程中思维导图的构建[J].文理导航(上旬),2020(03):62-63.

[3]李小玲.高中地理解题能力提升策略[J].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20(01):95-96.

[4]陈奕新.浅谈高中地理解题中的数理化思维[J].考试周刊,2018(61):154.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解题知识点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以数列解题为例
“化二为一”法在初中解题中的应用
知识点自测
通过变式训练,夯实基础知识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巧用比妙解题
解题勿忘我
假期数学竞赛指导(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