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前儿童规则意识的重要性

2021-08-11 04:22童景萍
下一代 2021年4期
关键词:规则意识培养

摘  要:规则是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必备条件,需从小培养人的规则意识。处于幼儿时期的孩子思想不成熟,很容易受外界影响,这时候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效果将更为显著。从学前教育时期帮助儿童建立规则意识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意志力、控制力和思維力及社会性发展。而想要让幼儿养成规则意识,就需要幼儿园和家庭共同发展教育,才能绝对保证孩子对规则的教育和发展。要提高对幼儿园规则的认识,应该从制定日常规范、奖励机制和游戏准则开始,应该考虑父母在家庭教学中的作用。父母要树立榜样,父母给孩子提供制定自己规则的机会,同时,父母必须与孩子互动和游戏,以提高幼儿对游戏规则的认识。

关键词:规则;意识;培养

学前教育者必须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使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规则并成长。作者在发展儿童对规则的认识方面有经验,并且可以帮助幼儿加深对规则的理解。规则意识的培养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幼儿以后的成长奠定基础。幼儿在未来的生活中会面临一些条条框框的约束,如果现在学会了遵守规则,明白秩序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以后就很容易适应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规则。规则意识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家长与教师共同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因此,探究幼儿园规则意识显得至关重要。

一、帮助学前儿童明确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一)每个人遵守规则的程度各有不同,很多人理解规则愿意主动遵守规则,有的人知道规则不愿遵守,甚至还有一部分人认为那些约束他们行为的条例不属于规则。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对把握规则、遵守规则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在学前教育中,幼师要通过一些典型事例向幼儿强调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二)比如说在手工课中,幼师明确要求小朋友们在做手工时不可以随意交流讲话,但是有的小朋友未能明确老师这句话背后的含义,在做手工的过程中总是和身边的小朋友交流,甚至于私自动别人的手工作品。面对这种现象,幼师可适当予以批评和惩罚,例如不听话的小朋友这节手工课取消。通过这样的举动幼师既可以向幼儿展示何为规则,更重要的是能够告诉幼儿若是不遵守规则便会受到惩罚,向幼儿强调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二、幼儿规则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规则的模糊认识

幼儿园是幼儿出生以后接触到的第一个集体生活的场所。每个幼儿园都拥有一套完整有效的幼儿规则与执行的培养体系,指导幼儿理解规则,并监督幼儿执行。幼儿园一日常规活动都涉及到很多的规则,环境创设中也有规则意识的体现,但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譬如说一些老师简单的认为如果对幼儿有太多的规则束缚,就会影响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于是更多的放任幼儿自由活动。教师对幼儿自由活动与规则活动的区别把握不准,在幼儿规则意识培养的实施方面也比较缺失。研究过程中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教师和幼儿在幼儿园的植物区散步,花坛里有很多漂亮的花,幼儿看着很喜欢于是就跑到花簇里面摘花,教师连忙制止,后来也并未告诉幼儿为什么不能这么做。众所周知幼儿的这种行为肯定是不符合规则的,假如教师只是一味的制止没有及时对幼儿进行任何形式的教育及责罚,那么下一次到植物区依旧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二)家庭教育存在较多负面影响

家庭教育是幼儿的启蒙教育,家长对幼儿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有时候家长因众多因素没有太多的耐心和幼儿一起阅读、游戏,就拿手机、ipad给他们玩,不规定玩的时间,不设立约定,任由幼儿随时随地的看手机玩 ipad,导致幼儿视力下降,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失去了该阶段幼儿应有的快乐。幼儿园有晨练的要求,但是一部分幼儿是因为家长的原因无法参加,因为家长想要多睡一会就懒得早起那么几分钟,久而久之幼儿也会学着家长懒散;有时候幼儿不想起床不想上幼儿园,家长不问缘由就不送幼儿入园,觉得孩子还小,他们怎么高兴怎么来,完全忽略幼儿上幼儿园的常规培养。

三、培养学前儿童的规则意识

(一)重视幼儿在园的规则体验过程

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十分重要,在幼儿理解规则的整个过程中,规则必须制定在幼儿赞同的前提上,教师首先应让幼儿知晓每一条的规则的每一个含义,以及遵从这条规则会有什么好处,违背某条规则会有什么惩罚。

规则具有一定的特性,需要幼儿自己控制情绪,增强自制能力,但对于心智上处于懵懂时期的幼儿来讲十分困难。幼儿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老师不断的嘱咐幼儿在上厕所的时候不能拥挤,不要玩水,但幼儿还是会你推我赶,玩水游戏,幼儿们觉得游戏非常好玩,将规则置于脑后。幼儿们天性是活泼好动,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是无法控制自己,在心理学上称作无意注意,主要是由于幼儿的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没有发育,相对较差。培养幼儿的自控力有利于幼儿规则意识的养成并具有促进作用。

利用生活小事时刻灌输规则意识

要想让幼儿的每项活动都遵守规则,需要从生活中每件小事着手,幼师观察幼儿的各种行为,及时指出幼儿未能遵守规则的地方,并要求立即改正。通过长时间的积累,一旦今后遇到相同的事件幼儿会不由自主地按照规则行事。以幼儿每天上学放学为例,幼师应要求幼儿积极打招呼,做到主动说“上午好、明天见。”在平常中午吃饭时,幼师则要要求幼儿吃多少打多少,吃完后自己收餐盘,吃饭时不可以讲话……把握生活中的每件小事,幼师让幼儿按照规则做事,通过不断积累、重复,幼儿便可不由自主地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二)家园共育

老师在家里创造协同作用,教育孩子有关规则,鼓励行为,并为年幼的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儿童的成长是与家庭密不可分的关系,对规则的认识首先要在家庭中出现并发展。父母树立榜样对幼儿及其行为有微妙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流逝,幼儿从模仿中学到的行为将会改善,并变得更加综合。这就要求父母要自己开始,同意他们所说的话和做的事,并遵守社会规则。因此,我们提供了多种主题,以帮助幼儿加深对规则的理解,学习如何建造同一所房屋,了解同一所房屋的重要性,并获得广泛的教育收益。

(三)树立规则榜样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幼儿为了获得老师的表扬和奖励,常常會主动模仿那些已经受到老师表扬的孩子的行为。幼师应积极把握幼儿这一心理,经常性表扬那些遵守规则、表现优异的孩子,从而让其他孩子产生模仿心理。至于那些不能遵守规则、调皮的孩子,幼师则要适当进行批评,从而对其他孩子进行一个警示。这样的举动能够让所有孩子都逐渐成为遵守规则、重视纪律的好孩子。

总结

培养幼儿规则意识是学前教育中相当重要的一项任务,规则是帮助幼儿快速适应学习和生活的必备条件。为了能够使幼儿养成规则意识,幼师要借助各种生活情形引导幼儿发现规则,向幼儿强调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同时结合幼儿家庭力量实现家校合作。通过这些多样化的手段,幼儿才有可能在学前教育这短暂的时间内养成规则意识,从而生活得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范淑兰.浅谈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J].安徽教育科研,2020(20):75-76.

[2]徐婷.一日活动中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0,34(05):254-255.

[3]刘华东.利用以游戏为主导的体育课程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76):120-121.

[4]李艳.浅谈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及独立性的引导[J].新课程,2020(39):129.

[5]沈青.幼儿德育教育要从培养规则意识做起[J].考试周刊,2020(66):167-168.

[6]高雪梅.浅谈幼儿体育游戏中规则意识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215.

[7]顾艳梅.借助游戏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刍论[J].成才之路,2019(23):14.

[8]胡萍.浅谈幼儿规则意识的培育[J].新课程研究,2019(11):116-117.

[9]冯新元.幼儿规则意识培养探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05):143.

[10]宋江羽.角色游戏中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J].教育观察,2019,8(12):25-26.

作者简介:姓名:童景萍,出生年份:1974 年 10 月,性别:女,民族: 汉族,籍贯:云南,学历: 本科,职称: 中小学一级教师, 主要研究方向: 学前教育。

猜你喜欢
规则意识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让规则不规则
不如吃茶去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