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南杰
【关键词】符号学;新闻海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图像修辞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主流媒体不断创新报道方式,媒体的新闻报道更多地呈现出视觉化转向。视觉化信息的冲击力能够及时引发公众关注和激发公众情感。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各类H5、海报、短视频等通过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走进人们的视野,其中一批有特色的新闻海报相继出炉,以硬核文字产品形象适配移动化表达语境,传递主流媒体的态度与温度。
新闻海报通过图像视觉信息的呈现快速传播核心信息,吸引受众注意力。在线上、线下开展的疫情防控报道中,传播者还通过将观点加入到新闻海报的视觉化呈现中,引导大众提升科学防护意识,激发大众抗击疫情的信心。新闻海报的价值引导和舆论引导功能也由此实现。不同于简单的装饰图像,新闻海报作为战“疫”报道中的视觉名片,在特定语境中有意识地組织和建构图像修辞表意。
一、图像修辞与符号动因分析
西方符号学发端于20世纪初,分别由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查尔斯·桑德斯·皮尔斯和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从结构主义语言学、逻辑学、文化哲学和美学进行建构。[1]其中,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对后来的符号学研究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尤为注重符号的意义解释,认为“只有被理解为符号才是符号”[2],这本是符号学应有的形态。
根据与对象的关系,皮尔斯的符号三分法将符号分成三大类:像似符号(icon)、指示符号(index)、规约符号(symbol),体现出符号与其所表征对象之间的不同表征方式。在皮尔斯符号学里,界定所谓“相似性”并不是基于客观逻辑的,而是一个“心理事实”,即感知中的相似性。[3]正因为皮尔斯这种认知视角,可以发现在皮尔斯三大符号分类与认知语言学三大基本概念之间存在着高度一致性。以符号与其所表征的符号对象之间的类似性、临近性等为动因的修辞方式有比拟、借喻、隐喻等修辞类型。[4]
本文遵循图像修辞与符号动因的分析路径,构建图像表意的修辞诠释模式:以新闻海报图像记录中的“像似符号”、图像评述中的“指示符号”以及图像象征中的“规约符号”为符号动因,分析其借代、借喻和隐喻的修辞轨迹,阐释从细节表征到主题概念的图像表意。
二、新闻海报中的像似符号借代:疫情报道中的图像记录
新闻海报的记录性特征源于图像的原始动力,是通过视觉系统对客观世界进行“临摹”的。作为图像的基本特性之一,图像的视觉记录特性,并未因图像产制的技术手段经历数次革命性变化而丢失。
像似符号的表征方式,是符号形体与其所表征的符号对象之间的肖似性。[5]新闻海报中的像似符号具有与事物的共轭关系,也就是客观世界的“模仿物”。疫情报道中的新闻海报通过临摹图像信息、分享情境性图像完成图像原始的视觉记录性,凸显战“疫”视觉场域,构建战“疫”即时化传播,并且通过图像价值引领实现战“疫”主题传播最大化。
(一)临摹性图像信息:凸显战“疫”视觉场域
2021年初,牛年春节临近,国内出现多点零星散发新冠病例,防疫面前,人人有责。在此背景下,全国都在倡导就地过年。2021年2月,人民网推出“共同抗疫,平安过节”系列海报,倡导减少春节人员流动,平安祥和欢度新春。该海报使用卡通化和图形化手法描摹医护人员防疫场景、春节期间居家场景以及传统佳节祥和场景,手绘场景与实际场景之间有着明显的临摹性相似关系。海报中作为喻体的手绘场景,与其所指的真实场景本体之间,完成了喻体能指替换本体能指的图像借代修辞过程,在宣传做好个人安全防疫措施的同时,也传达了非常之时的新春祝福。
(二)情景性图像互动:构建战“疫”即时化传播
2020年4月8日零点,因疫情管控的武汉迎来全面解封,城市夜景灯光也一起被点亮。《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当日发布一组海报《一起点亮武汉》,每张海报呈现的是武汉地标建筑的夜景,并且都采用了SVG交互设计,让大家动动手指去点亮每张原本黑白的夜景图片,从黑白到彩色之间,感受城市复苏的气息。
疫情暴发时期,在防控的同时,缓解受众的紧张情绪,鼓舞士气也同样重要。媒体“能够帮助我们转移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并满足包括审美、情绪、娱乐体验在内的不同情感需求”[6]。《一起点亮武汉》系列海报通过互动手法,在黑白夜景与彩色夜景之间进行情景切换,用以借代城市在战“疫”中的复苏与重启,构建出战“疫”即时传播的同时,凝聚众志成城战胜疫情的决心。
(三)引领性图像价值:实现战“疫”主题传播最大化
2020年6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记录中国抗击疫情的艰辛历程,分享中国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的有效做法,传递战胜疫情的信心。中国新闻社微信公众号推出21张海报组成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系列海报,对应这份被称为“真实记录中国抗疫艰辛历程的重要文献”的白皮书,带你看懂中国行动。
系列海报以视觉化记录的方式,采用醒目文字加新闻画面的形式,将3万多字的白皮书内容凝练到可视化传播背景中。以口罩的特写画面、输液管的局部近景、方舱医院的俯瞰全景等具体而典型的新闻画面,作为战“疫”中的中国行动的像似符号,凸显视觉主题形象和图像价值,致敬中国行动。前置文字与可视背景组成的视觉图像勾勒出疫情防控与救治的协同作战、凝聚成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在有限画幅内高度传播战“疫”主题,凸显中国肩负的大国担当与始终秉持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三、新闻海报中的指示符号借喻:疫情报道中的图像评述
认知活动中,传播者提供给人们的许多图像是“人或图像建构者”对客观对象的反映。一方面,这是图像与现实的相似;另一方面,人的主观因素,也不可避免地经由画面构成、视觉选择等被加入到图像建构过程中。因而,其产制出的图像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传播者的视觉“评述”。
新闻海报的评述性特征使其图像具备了指涉功能,这是指示符号的主要功能。指示符号与被表征符号对象之间的关联是直接的因果或邻近性的相联关系。[7]新闻海报中的指示符号,通过评述性图像内容传递战“疫”情感态度,并强化图像辨识,在借喻性图像修辞中,生成战“疫”情境化传播链条。
(一)评述性图像内容,精准传递战“疫”情感态度
新冠疫情报道中,人民网微信公众号推出由“风华正茂”“枕戈待旦”“千里驰援”等10个成语作为标题的系列海报,配以10张震撼人心的照片,向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人们致敬。
系列海报之一的《风华正茂》海报中,主视觉图像白色护士鞋和其代表的医护身份之间并无任何实质上的相似性,前者能代表后者是因为它们常常出现在一起,是一种可以互相提示,让接收者能想到其对象的关联,即这里的白色护士鞋就是医护人员的一种指示符。同样,“枕戈待旦”中的三脚架上的摄像机是新闻记者的指示符,“千里驰援”中的迷彩军装是人民解放军的指示符等。各条战线的人们在面对疫情时,为大家舍小家,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斗争中,汇聚了战“疫”必胜的强大信念。在共克时艰的抗疫时期,新闻海报通过其视觉冲击力和精准评述性,传递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情感。
(二)强化性图像辨识,图文组合战“疫”工作场景
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系列海报《护目镜》首先在微博上以“护目镜上的水汽”的话题,引发网友关注。其主视觉聚焦医护人员防疫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护目镜,表现手法上采用手绘与实景结合,以手绘护目镜作为取景框,展现一幅幅实景拍摄的战“疫”工作场景。《护目镜》系列海报透过“护目镜”这个具有代表性的指示符号,借喻战“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产制出强化性图像辨识,在借喻性图像修辞方式中,建构出医护人员的医者仁心与职业精神。
(三)借喻性图像视觉,生成战“疫”情境化传播链条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组以“全国美食为武汉加油”为主题的新闻海报在《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海报采用版面拼接设计手法,将许多省份的特色美食与武汉本地美食相拼接。武汉的热干面、鸭脖等与上海生煎包、北京烤鸭等两两拼接,使得各省市与武汉的别样“应援”多了一些烟火气,增强了全国各地共同抗“疫”的信念。海报中的各省份特色美食与武汉本地美食是一个确定的与地方时空相关联的充满生活气息的食物,作为借喻图像,是指涉全国各城市与武汉并肩抗疫的指示符号。按照符号学理论,所谓指涉功能,是探究信息的“真实”意图,海报通过借喻性图像指涉“一家亲”的共同抗疫情景,各地网友自发在评论区“认领”当地美食,为武汉人民打气。情景化传播链条的形成,在唤起各地群众自豪感与归属感的同时,激发出爱国热情。
四、新闻海报中的规约符号隐喻:疫情报道中的图像象征
新闻海报视觉界面处于媒介与图像的张力作用之中,画面构成都有其共轭的物理元素,视觉既参与“物理源”的寻定,也参与“心理场”的合成。[8]因此,这类图像是源于人们的意象或心像而具有象征性本质。
规约符号与对象之间依靠的是社会约定符号与意义的关系,[9]其表征方式建立在社会约定基础之上,决定符号形体与符号对象之间的是象征性关系。规约符号常常被用于海报中的图像隐喻设计,通过象征性图像场景打造密集战“疫”传播态势,浓缩图像构图进行战“疫”目标焦点的有效传达,在隐喻性静态画面中生成动态化战“疫”故事讲述。
(一)象征性图像场景,打造密集战“疫”传播态势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各行各业都在为这场战斗贡献自己的力量。《光明日报》客户端发布了一张汉字海报《援》,通过汉字设计和文字表述的方式呈现动人的战“疫”故事,留住感人瞬间。用创意文字的形式向在武汉战“疫”和对口支援城市的工作者们表达感谢。这张海报里的文字通过竖排、横排、接排等手法拼成一个完整汉字“援”。“援”字与其指称物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象征关系,这个文字符号就是一个战“疫”态势的象征符。由汉字拼接而成的“援”,选择多种字号和字体的变形,整体更富有张力和纵深感。色彩注重形成反差,仅仅使用黑色和红色两个色系。以简短的文字信息和简洁字体设计替代大篇幅报道,从而传递温暖正能量,让新闻海报发挥更高的传播效能。
(二)浓缩性图像构图,有效传达战“疫”目标焦点
2020年3月18日,人民网一幅以阿拉伯数字0为主视觉的海报,宣布武汉第一次创下了“三个零”的成绩:新增确诊病例0例;新增疑似病例0例;现有疑似病例0例。同时以数字0作为透视画面取景框,里面春色满园的图像画面也预示着疫情防控战的春天到来。这张蓝底白字的海报醒目、简洁,并以超大字号的数字0标注武汉战“疫”“三个零”的成绩。作为主视觉的数字0,是海报图像中的典型规约符号,虽然不是直接表现现实世界,但对于传受双方仍然具有丰富的现实意义。在有限的版面中极大程度地扩充了海报图像的信息承載量,使受众根据符号的通感性展开自主认知的心理活动,达到浓缩战“疫”成绩、有效传达战“疫”目标的效果。
(三)隐喻性静态画面,生成动态化战“疫”故事讲述
2020年3月17日,是首批援汉医疗队返程的日子。当日,武汉市文旅局官方微信发布的一组题为《谢谢你,为武汉拼过命》的系列海报在网上刷屏。这个一组32幅的系列海报的主题是致敬和感谢全国各医疗队。海报以武汉著名景点和地标建筑的静态画面为背景,配以诗意的感谢话语。每张海报里虽然只有几行简单的文字文案和一张武汉的静态画面,却是从各医疗队丰富感人的新闻故事里浓缩出来的。
五、结语
新闻海报运用图像里的像似符号、指示符号和规约符号,结合图像修辞里的借代、借喻和隐喻修辞,在密集传播态势中巩固图像符号以及传播优势,在优化信息内容、加大图像比例的创新手法中,形成独特且具有差异化的特质。
在增强媒体传播效果的同时,受众审视信息的机会也变得更加充足与个性化。更为重要的是,在疫情的重大挑战背景下,新闻海报所承载的图像修辞表意以及特有的视觉化信息传播手段,有效地激发了大众情感,同时包含积极价值观,引导国家层面的价值塑造与传播,体现出主流媒体在重大事件期间的社会职能与责任担当。
参考文献:
[1]徐恒醇.设计符号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7.
[2]Houser,N.,Reconsidering Peirce's Relevance //M.Bergman,S.Paavola,A.-V.Pietarinen & H.Rydenfelt(eds.),Ideas in Action:Proceedings of the Applying Peirce Conference[C],Helsinki:Nordic Pragmatism Network,2010,p55.
[3]Sebeok,T.A.Indexicality[M]//K.L.Ketner.Peirce and Contemporary Thought.New York:Fordham University Press,1994,p38.
[4]苏晓军.认知符号学视域中的体验性[J].外语学刊,2009(6).
[5]Short,T.L.Peirce's Theory of Sign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p26.
[6]Wright K B,Sparks L,O'hair H D.Health communi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M].John Wiley & Sons,2013,p243.
[7]Short,T.L.Peirce's Theory of Sign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p38.
[8]韓丛耀.图像:一种后符号学的再发现[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65.
[9]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M].李幼蒸,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36.
(作者为南京晓庄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
编校:王 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