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小羽 赵珍
【關键词】黄河的特质;中华文明;黄河文化;传播
水是生命之源,文明之基。人类文明发展史与河流密切相关。地球上的大河流域无不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四大文明古国均起源于大河之畔。每一条大江大河像母亲一样,不仅养育了她的儿女,同时也孕育了不同类型、不同内涵的灿烂文化。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一、黄河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一)黄河中下游地区地理环境是中华文明孕育和形成的基础
“地理环境在人类文化生成时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作用是基础的,也是根本的。”[1]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指出:“人类文化的最先开始,他们的居地,均赖有河水灌溉,好使农业易于产生……人类文化始易萌芽。”[2]大河,往往就是一个民族的发源地,一种文明的摇篮。黄河滋养了中华大地,孕育了中华文明。
在远古时期,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适宜,土质肥沃,有利于土地的开垦和农作物种植,发达的水系,为先民生活用水和发展灌溉农业提供了重要水源。濒河地区的生态系统稳定,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黄土的特性,利于先民们挖洞聚居;流域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原始人类生存。[3]在这里,10万年前开始有了我们祖先活动的足迹,8000年前先人们结网渔猎、刀耕火种,孕育了发达的农耕文明。华夏民族的祖先在黄河流域勇敢开拓,创造了中华文明灿烂的文化。李家沟文化、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等遗址,表明了华夏祖先在这里率先走出愚昧,大步跨入文明的门槛。人文始祖黄帝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最早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根基;新石器时代后期,中华文明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诞生,最早的国家夏在这里建立,中国、中华雏形初成。夏商周时期,这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青铜时代文明;随后,文明的大幕被徐徐拉开,历史的正剧在一幕幕上演。
(二)黄河的河运助力中华文明融合发展
河流的交通运输能力支撑着文明的生存和发展。一个大的文明区域内部必定需要大量的人流和物流,而一条大河所能提供的水运方式是最便捷和廉价的。直到今天,水运的优势依然难以替代。而在工业化以前的古代,内河运输往往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唯一有效的大规模运输手段。[4]
黄河是流动的,其与支流和运河像一条条动脉血管,把地区连接起来,加快了地区之间的物质和文化交流,河流支脉相连的河网成了文明连接的纽带,促进文明之间的相互融合。古代,开凿运河沟通了黄河和其他河流,通过航运和漕运等助力了中华文明的融合与发展。封建王朝通过水道将所征粮食运至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通过这种方式,中央政府控制了全国各地的赋税财政。黄河漕运历史悠久,第一次大规模地开发利用黄河航运功能是在战国时期。战国中期在黄河和淮河之间修建了鸿沟水运枢纽,隋朝在黄河中下游先后开凿了广通渠、通济渠和永济渠,沟通了黄河水系和淮河、长江、海河水系,形成了长达5000余里的水陆交通网,加强了当时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快了融合的过程。中华文明的内涵更加丰富,兼收并蓄,包罗万象,并最终走向“一统”。
(三)黄河的治理筑牢中华文明“大一统”思想
黄河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但是黄河也是凶猛的,它是一条多泥、善淤、善决、善徙的河流,给中华大地带来了不少灾难。在与黄河数千年的博弈中,铸就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蓬勃奋进的性格,唤醒了对民族和国家的感情、信念。黄河治理需要运用国家的力量,于是便催生出统一的国家和政权,由此形成了中国人“大一统”的文化心理。
龙山文化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洪水泛滥,部落之间选择了联合起来共同抵御灾害,促使王权的产生,对整个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牢固的根基。秦朝的统一使整个黄河中下游流域处于同一个中央集权的统治之下,政令下的上通下达、人员的往来、重要物资的运输以及信息的传递等都要依托水运来完成,水运是廉价和高效的,对于巩固政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所以秦朝以后的历朝历代都把黄河治理作为重要的政治工作,由此产生了很多治水名人。在治理黄河水害的过程中,国家统一组织实施,人力物力统筹调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逐渐形成,“大一统”的家国天下情怀根深蒂固。
(四)黄河的流域文化造就中华文明的特质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18日在郑州主持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千百年来,黄河的流域文化造就了中华儿女豪放豁达、不屈不挠的顽强品质和勇于创新、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
黄河是一条伟大的河流,她赐予了中华大地生命之源,赋予了中华文明丰富的精神内涵。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中华儿女形成了统一的思想观念、人文历史和文化特征,建构了中华大地多元一体的文化认同。黄河流域自然环境适宜人类居住,地理环境决定了这里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最早迎来了农业文明的曙光。数千年的农耕文化,养成了中华民族追求务实的心态,实心做事,才能有所收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养成了中华儿女强烈的家族本位意识,形成了顺天应人、和谐共存的思想观念和性格特征,铸就了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勤俭持家、坚韧不拔、爱家爱国的优秀品质,滋生了科学技术、学术思想、文学艺术、宗教文化等方面的人文精神,从而形成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二、新时代黄河文化传播的思考与探索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新时代我们要加大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促进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不断创新发展,彰显当代中国精神,唱响美好中国梦的华丽篇章。
(一)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
九曲黄河,奔腾向前,她在哺育中华大地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水患,在与黄河水患的搏斗中,中华民族彰显出的不惧艰险、敢于斗争的顽强生命力,是激励中华民族阔步前行的重要动力。打造黄河文化品牌,传播黄河文化,要着力讲好中华民族与黄河搏斗不屈的优秀品质,要讲好新中国成立以来书写的治黄精彩篇章,促进黄河文化传承发展。让治理黄河的精神,成为鼓舞我们实现流域生态发展的磅礴力量。
讲好黄河故事要进一步领略黄河历史文化精神内涵,秉持传承创新、让黄河文化“活”起来的宗旨,创作推出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戏曲、戏剧、舞剧、影视剧等文学和文艺作品,拉近民众与黄河文化的距离,激发黄河文化的创新活力,全方位展示、传播黄河文化。发展黄河文化产业,通过创新,使黄河文化活起来,带动黄河流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黄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变和创新性发展。
(二)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和传承利用
1.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
黄河文化遗产是黄河文化传承、发展的载体,传播黄河文化,保护黄河文化遗产是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我们应该深入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高度认识加强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重大意义,开展黄河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建立黄河文化遗产名录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加强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性、综合性保护,处理好传承利用之间的关系,对濒危遗产遗迹遗存实施抢救性保护,加大对古建筑、古村落、古渡口等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让物态的文化遗产活起来,切实保护好、挖掘好、传承好、弘扬好黄河文化。
2.打造黄河文化标识工程
黄河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底蕴深厚。目前,黄河流域还没有形成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推出彰显中国精神、中国气派的黄河文化符号,对进一步提炼黄河文化精神内涵,助推黄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彰显中华民族精神,彰显中国气派,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很好的助推作用。
保护黄河文化遗产,要加快打造黄河国家博物馆、黄河文化国家公园,生动立体地展示黄河流域历史文化,讲述黄河千古风情,拉近民众与黄河文化的距离,让大家切实感受到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召开世界大河文明论坛,会址常设郑州,加强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古代文明交流互鉴,弘扬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特殊贡献,凝聚世界文化共识,使之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舞台。
3.推动文化遗产的利用,加强文旅融合
文化是旅游的第一资源,旅游是文化的有效载体,文化与旅游有机相融,可促进传统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5]黄河文化是黄河流域文化共同体,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非遗文化等。黄河流域各地应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策划设计古国线、古都线、遗产线、风景线、研学线等旅游路线,加强文旅融合,打造“黄河文化国家旅游线路”。通过文旅进一步挖掘黄河文化的价值,拓展黄河文化的传播,展示中华文明、彰显中国精神。
(三)充分发挥新媒体在黄河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当今社会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和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对文化的传播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渠道广泛、互动性强、形式多样、时效性强等特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黄河文化的传播过程中需要借助新媒体的传播力量,“通过不断地探寻、了解受众的需求,了解他们喜欢的信息接收方式,加强媒体与受众的黏性,提高传播效果。”[6]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网站、微视频等媒介,多样化地进行黄河文化的宣传,唤起大众对黄河文化的参与感、认同感与归属感,让人们了解黄河文化、感受黄河文化。
三、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我国古代文明的发展进程中,黄河文化与周边的多元文化相互渗透、融合,最终,形成了中华大地连绵不断的灿烂文明。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和基石。当今,我们要加大弘扬黄河文化,传承黄河精神,坚定民族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华水文化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研究”(19BTQ008)的階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李民.中原文化大典·总论[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51.
[2]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3]马波.农业起源的历史地理学考察[M]//王玉堂,等.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122-123.
[4]葛剑雄.黄河与中华文明[M].北京:中华书局,2020:13.
[5]侯迎慧.从自媒体看黄河文化国际传播策略[J].新闻爱好者,2020(12):75-77.
[6]刘明.融媒体视阈下黄河水文化传播策略研究[J].新闻爱好者,2020(6):59-61.
(柴小羽为郑州嵩山文明研究院学术部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地理学硕士生;赵珍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校:董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