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书很杂,如果按照类型区分的话,在近些年我基本没有读过小说了,关于心理学、身心灵成长之类的书籍看的比较多。
我以前有微博的时候,读过哪本书觉得特别好就会在微博上做推荐,所以这一类的书籍就会来找我做引介什么的。例如张德芬老师的《遇见未知的自己》,还有后来她翻译的相关内容的书,以及素黑的书,都是那时候我比较热衷的。后来大家也都有过接触,我因此受益匪浅。宗萨仁波切的《人间是剧场》等系列丛书也是我非常喜欢的。
还有一类是我会常阅读的,因为我要写表演类的书籍,所以我会找全球范围内比较畅销的表演类的书籍作为阅读参考,类似《表演的实战》或者《尊重表演艺术》这种。
再之前我喜欢的作家是李碧华和王小波。李碧华的著作有很多,且很多小说都被改成了电影,《霸王别姬》《胭脂扣》《青蛇》《饺子》都是由她的小说改编的。王小波的时代四部曲也是我很喜欢的,但二者相比较的话我还是更爱李碧华。或许都是女性的原因,李碧华的作品更能让我共情,她最早是写报告文学的,所以她的作品里不只有小说,种类很多,凡是我所能看到的,我都会看,包括随笔。
据说李碧华是一个很奇妙的人,很少有人知道她的长相,因为她不喜欢把她的照片拿来刊登。说起来我跟李碧华还很有缘,我跟娄烨导演一起工作的时候聊起我很喜欢李碧华的话题,娄烨说认识她并可能要合作。我很有幸看了他们要合作的剧本,再次感叹李老师的才华,很想认识她本人。娄烨说她也可能对我感兴趣。我非常惊讶且不相信这个说法,当时我只是个二十岁出头的小演员,大作家为啥对我感兴趣?
后来得知娄烨曾给她看过我演的一部電影的剧本。她看完以后跟娄烨说:“你在内地是没法找到这样一个女演员的。”后来她看了片子还是坚持说:这绝对不是内地的女演员。娄烨说她真就是内地的。她说:“那她肯定是国外长大的。”娄烨说没有,她没有任何国外成长经历。李老师当时很诧异。娄烨又帮我转达了我是她的铁杆书迷,想见一见偶像的愿望,结果约了两次都因为时间不对而失败了。
之后我又看了李碧华的中篇小说集《吃眼睛的女人》,特别想演里面的女主角,也许没有什么导演看过这本小说吧,也没听说谁要拍。
后来陈果导演要拍《三夫》。大概是十几年前的事了,他想找我出演《三夫》,我不想演,但我知道他跟李碧华是好朋友,也拍过李碧华的《饺子》,所以我说如果你答应我拍《吃眼睛的女人》,我就帮你演《三夫》。但是李碧华是很有自我标准的人,她的作品不是谁想拍就让拍的,她会衡量制作团队和小说之间的契合度,结果就不了了之了。
到了2019年,我又想起《吃眼睛的女人》这个故事,我的年龄已经不适合演那个故事里的主人公了,但我还是念念不忘这个好故事,就想换个角度再续前缘。我找陈果导演说我想导这个故事,尤其是我看到周冬雨的表演后,更觉得《吃眼睛的女人》里的人物形象应该搬上银幕。我想试一试。
陈果导演帮我加上了李碧华的微信。我从来都是个胆子很大的人,不管场子多大遇到什么人都不会怯场,但给李碧华发的第一个微信却修改了足足40多分钟,两手手心一直出汗一直擦。不断思考如何措辞,如何让李老师能够信任我,又怕大作家嫌弃我的文字不够漂亮用词肤浅。我删了又改,改了又删,最后终于发了出去。太爱太尊重才会如此紧张吧。没想到很快得到了回复,李老师很直接地表达了自己的担心,她不想改动过大。我不能再多说什么,毕竟那是她的心血之作,做不好太对不住她,想着自己能先做点什么再联系她。虽然现在我也没能做到什么,但有她的微信我觉得很幸福。
为什么喜欢她呢?是因为她跟我一样神神叨叨吧,喜欢多角度去观察而不是用一个渠道表达。她的文字里没有那么多风花雪月、形容修辞,就是准确犀利直指人心。李碧华的纪实小说《烟花三月》,也是很无敌的故事,如果能拍成电影也一定是大作。她的文字很冷静,读上去是隐隐作痛的感觉,不会大喜大悲。我个人还是喜欢直接、准确。准确确实是很难做到的境界,但是李碧华是能做到的。
艺术是相通的,尤其文学艺术,是影视、戏剧的基底。我也希望通过我的表演给观众准确的表达,而不是让观众只看到技术。成熟的演员不需要再强调技术,它已经像烙印一样、纹身一样,留在你的身体上,留在你的心里,没必要再去强调它了。剩下的任务是直接输出最撞击心灵的人生感悟,精准地表达属于个人的意识精华。
李碧华说她最喜欢看的书是存折,她的存折。她喜欢逛旧货市场,买些奇奇怪怪的书,诸如都市传说、预言之类的。她的天马行空,她的高纬视角造就了她。每一个艺术家的创作切入点都应该是不同的,这源于每个人的人生经历和感悟的差别,没有必要刻意去寻找,都是油然而生的。这也就是艺术的迷人之处。
说回王小波老师,我最喜欢他的《绿毛水怪》,也是带有魔幻色彩的。
我喜欢的两位作家,一个英年早逝,一个归隐成谜。或许我喜欢的是有自己世界的人,我也喜欢自己这样。
有一天我在朋友圈转了刘心武纪念王小波的文章,最后一句是:小波,还想跟你喝一杯。我认识的一个导演看到了,第二天就冲到王小波的墓地喝了一下午。他的举动让我很感慨,一个人的伟大不一定是活着的时候就能体现出来的,来这世间的意义是能留下点什么。有机会我也要带着酒去跟王小波喝一杯,感谢他留给我的精神价值。
最后我想推荐莫言老师的《生死疲劳》,我发现身边很多人都没看过这本大作。
总结我自己的喜好,大致跟魔幻现实有关,或许我认为现实比魔幻更加魔幻吧。
(本文作者郝蕾,著名影视演员,主演《十七岁不哭》《少年天子》《浮城谜事》《白银帝国》《河上的爱情》《亲爱的》《春潮》等电影电视剧作品,与孟京辉、赖声川导演合作,主演了话剧《恋爱的犀牛》《柔软》《曾经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