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智慧教育如何“转轨”

2021-08-11 14:25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2021年6期
关键词:解决方案教室智慧

一边门可罗雀、冷冷清清,一边人潮涌动、摩肩接踵。

在第79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上,“冷”和“热”对比明显。“冷”的是传统课桌椅、黑板、体育器材等展位,“热”的则是聚集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全息影像等现代元素和标签的中央展馆。

从硬件到软件、从线下到线上、从提供设备到解决方案……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科技促进教育变革迎来了空前的机遇。

从卖产品、服务到提供解决方案

不亲临现场,很难想象装备展的规模之大。

在厦门召开的这场教育装备展,场馆总面积17万平方米,相当于23.8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根据官方统计,会展三天的时间,到场观众超过10万人。

中央展馆尤其热闹,场景空间多元现代、互动大屏随处可见,是很多人的第一视觉印象。来参展的一位教师向记者抱怨,场馆人挤人,根本走不动道儿。

“下面哪些是描述钱塘潮的诗句?”中央展馆中,来自浙江的一家企业的智慧黑板产品吸引了多人驻足,不少参展者在椅子上端坐,拿起课桌上的平板设备参与答题。

“智慧黑板内嵌智慧课堂系统,通过模拟真实课堂、教师学生一对多互动等众多环节,提供了一系列智慧课堂的解决方案。”该产品负责人说。

据观察,多位产品负责人口中提到的“解决方案”一词,在展馆内LED发光显示的产品标语中,随处可见:数字化专用教室方案提供商、K12校内教育解决方案、校园文化建设解决方案、智慧教育系统解决方案、智能化校园解决方案……与传统产品相比,“解決方案”有何不同?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钟永告诉记者,解决方案更注重提供服务,帮助用户找到痛点所在,更加偏个性化。“从卖货、卖产品、卖服务到卖解决方案,比如提供师训、空间、活动竞赛等,越来越接近师生真正的需求,从而更好服务教育教学,这也是人工智能+教育的必然趋势。”钟永说。

的确,在提供“数字化地理专用教室解决方案”的某企业展馆内,多样的产品设计可根据学校教室的情况而进行搭配、选择和量身定制。“之前学习‘等高线,孩子们只能凭借想象,现在通过AR立体地形技术,在沙盘上可以看到海拔、地势的高低起伏带来的颜色和色调变化,一目了然,相信知识的传授过程也可以变得更为生动有趣。”一位来自厦门本地的地理教师说。

“从产品、服务到解决方案,这折射出教育信息化发展正在从碎片化到系统化,从单纯技术应用转向深度融合创新,迈向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副主任曹培杰说。

信息技术赋能教育的动向日益凸显

据记者的观察,此次装备展上,除少量课桌椅等传统教学器材,主要展示智慧教室、智慧校园相关产品,机器人和无人机产品,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类人工智能产品以及创客、物联网和STEAM产品等,以及这些产品提供的内在服务和解决方案。

“时代会赋予教育新内涵和新特征,学校也会随着时代发展而发生一些新的变化。”在曹培杰看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学校需求越来越细化多元,教育的场景、资源和服务都在面临重构。

以智慧教室为例,传统的教室多是为了集体授课。在装备展现场,不同企业展示出的智慧教室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提供了更为开放式、多样化的学习空间,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进行任意调整。

“这体现了教育理念的转型升级,未来学习空间将会从‘为集体授课而建转向‘为个性化学习而建。”曹培杰说。

也正是基于此,《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才将“信息素养”和“教学、学习应用”“数字校园”“‘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并列为2.0时代发展目标,着重提高。

近年来,中央和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要求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转变高中育人方式,同时加强劳动教育、体育、美育。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副院长曾海军认为,人工智能类技术及产品广泛而有效地应用于教学、管理和服务,有利于构造个性化、多样化学习新生态,是高质量教育的必然要求。

“规模化教育和个性化学习相结合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助力重塑学校教育,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效果、效率和效益,变革教育教学模式,真正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更全面发展。”曾海军说。

近年来兴起的STEM教育和创客教育,则把跨学科学习作为重点,强调通过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钟永认为,将机器人、无人机、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变成课程主题,发现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可打破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把知识学习和动手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

拨开迷雾,回归育人本质

愿景是美好的,然而,作为未来教育的研究者和观察者,曹培杰却发现,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平板电脑、VR/AR等新技术越来越多进入课堂和校园,在极大改变教室面貌和教学、管理手段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

“有些时候,新技术不仅没有成为课堂转型的助推器,反而强化了传统课堂的弊端,把原来的‘人灌变成了现在的‘电灌和‘智灌,还面临着侵犯个人隐私、数据安全等风险挑战。”曹培杰说。

对此,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网络平台部主任张生持同样的观点。他认为,教育具有专业性和纵深性,技术并非万能,以人为本、回归育人本质是发展教育信息技术的基本原则。

“学生的生命成长能否得到促进,是衡量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应用有效性的唯一标准,在技术应用中,学生、家长、教师的体验和满意度都是需要考察的重点”。张生说。

就课堂教学而言,多位专家认为,技术再高明再先进,如果不变革学习和传授方式,不遵循因材施教原则,课堂仍然是一个传统的课程。

“在人工智能时代,学生的学习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只有课堂理念转型之后,技术应用才能赢得更多的空间,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才会成为现实。”曹培杰说。

同时,这也对教育管理者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有些管理者一味地追求技术的先进性,忽略技术的教育创新性和科学性,以为放上几个智能摄像头和贴上人工智能的标签就是先进的、未来的。”在张生看来,如何基于科学的数据进行教育服务,是当前教育治理研究和改革的方向。

而针对教育场景内一些新的信息技术侵犯个人隐私、数据泄露风险的质疑,专家建议,需进一步加强法治化进程,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为新业态发展留足空间的前提下守住底线。“这是确保技术不被滥用、限制技术的负面影响、真正发挥其促进教育教学作用的关键所在。”张生说。

(来源:《中国教育报》 于 珍/文)

猜你喜欢
解决方案教室智慧
不要在教室打闹
解决方案和折中方案
一种端口故障的解决方案
基于数据仓库的数据倾斜解决方案研究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2016中国大数据·最佳解决方案奖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