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特征及旅游融合路径研究

2021-08-11 07:38郑雪莲张淑娴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1年8期
关键词:旅游业山东省密度

郑雪莲,田 磊,张淑娴

(山东师范大学 a.师大报社;b.商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指被各群体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1],是展现文化自信的主要载体。文旅融合背景下,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既可增加旅游的文化内涵,也能激发非遗潜在的旅游价值,带动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国际化,满足多元化旅游市场需求。山东省是文化资源大省,非遗数量和类型丰富,各类非遗由于受到不同文化、地理条件的影响,带有浓厚的地域性。要实现对山东省非遗和旅游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必须厘清该省非遗空间区域的差异和分布规律,制定合理的非遗和旅游融合路径,通过非遗旅游资源开发带动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推动该省旅游业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实现文旅强省的战略目标。

1 文献综述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非遗承担着民族记忆和历史传承的使命。国外研究较早涉及非遗的概念和内涵[2]、非遗价值评定和旅游开发[3]等方面,之后结合具体案例深入研究非遗保护体系的反思性、非遗的重构和再创新[4]与非物质文化旅游[5](非遗旅游的真实性和商品化[6]、社区参与[7]、权力关系[8]、动力机制[9]、可持续发展[10])等问题,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多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理论进行定性分析。国内学者则多采用定性方法研究非遗开发与保护[11]、非遗价值研究[12]、非遗与旅游业的融合[13]。从研究范围看,越来越多的学者从微观尺度对非遗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14]、非遗资源的开发模式等进行研究[15]。

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旅游”等为关键词,对中国知网(CNKI)检索2006—2018年数据,共有274篇相关论文,研究成果主要涉及山东省非遗特点和发展现状研究[16]、具体地域技艺的研究[17-19]、非遗保护和传承研究[20-23]、非遗现有保护手段的反思与研究[24]、非遗旅游资源及其开发价值、开发模式等[25]。总体来看,虽然对山东省非遗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非遗空间分布特征、非遗和旅游融合方面仍缺乏相对全面的论述,并存在不足:非遗保护和旅游开发研究存在割裂,忽视了非遗的空间分布对旅游开发的差异性;研究大多是描述性的应用对策研究,缺少定量分析;非遗和旅游融合对策的提出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不够。

综上所述,本文运用核密度分析法探析山东省非遗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回归分析明确非遗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最后归纳非遗与旅游融合路径,以期对该省非遗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新思路,为文化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2 山东省非遗现状及分布特征

2.1 研究区概况

山东作为文化资源大省,具有极其丰富的非遗资源,这是山东省灿烂文化历史的生动体现和延续,是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宝贵资源和无价财富。目前,山东省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国家、省、市、县4级非遗名录体系,共有国家级非遗173项(数量位居全国第二位)、省级751项、市级3797项、县级11752项,在非遗保护和开发方面探索实施了非遗项目、传承人、传习所、生产性保护基地、生态保护区“五位一体”的保护利用模式。

2.2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2018年山东省各地市统计年鉴、山东省及各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整理。以国务院公布的文件([国发(2006)18号文件]、[国发(2008)19 号文件]、[国发(2011)14号文件]、[国发(2014)59号文件])中有关山东省非遗名录及扩展名录为依据,整理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网站、山东省非遗保护中心的相关资料,获取山东省国家级非遗及扩展名录173项、省级非遗及扩展名录751项。同时,根据国家非遗名录对非遗类型的划分,将非遗分为10大类:民间文学、传统戏剧、曲艺、传统医药、民俗、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传统技艺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非遗空间坐标数据通过 Google Earth获取,采用百度地图对获取的景区地理坐标数据进行验证,对部分出现偏差的数据进行修正。

2.3 研究方法

核密度分析:核密度分析用于计算点、线要素测量值在指定领域范围内的单位密度,是空间分析中常见的一种非参数估计方法。非遗的核密度分析以每个非遗点要素为圆心,计算半径为h的单元圆内的密度值,得到非遗的空间连续密度变化过程。计算公式为:

(1)

3 结果及分析

3.1 山东省非遗类型特征

山东省非遗门类齐全、分布广泛,同时层级化的结构特征非常明显(图1)。其中,国家级非遗中传统戏剧33项,占非遗总数的19.1%;民间文学26项、传统美术24项,分别占总数的15%和13.9%。原因在于,山东自古就有“曲山艺海”之称,文化土壤丰厚,传统戏剧、民间传说、传统美术得到了较为充分的挖掘和传承。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传统舞蹈、传统音乐、曲艺类、民俗类项目较为平均,都有13项目左右,传统医药最少,只有7项。传统医药费事费力,传承较难,故数量也较少。省级非遗类型中传统技艺数量优势突出,共有192项,占非遗总数的25.6%;传统医药最少,仅有30项,占比不到4%;剩余非遗类型数量较为均衡,都超过50项,如民间文学76项、传统美术78项、传统舞蹈68项、传统体育66项、传统音乐65项等。省级非遗类型传统技艺类项目优势突出,可能与齐鲁文化重礼乐有关。

图1 山东省非遗类型结构分布

3.2 山东省非遗空间分布特征

从山东省非遗统计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国家级和省级非遗在各地市的分布具有不平衡性。菏泽国家级非遗最多,达26项。菏泽4省交界的地理位置、多民族居住特点造就了各种历史文化和民族习俗交融,所以非遗数量全省居于首位。济宁、济南、潍坊次之,分别有18、17、15项。这三地文化源远流长,氛围浓厚(济宁——儒家文化和运河文化,济南——龙山文化、泰山文化、黄河文化,潍坊——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故非遗较多。青岛、淄博、泰安、烟台、聊城数量都超过10项,滨州8项,其他地市如临沂、德州、枣庄、东营、威海国家级非遗较少,均不超过5项。

省级非遗菏泽最多,有87项,济南、潍坊、济宁较多,均超过60项,东营最少,仅有省级非遗10项。东营非遗项目少,是因为该市长期依赖石油,陷入“资源诅咒”怪圈,经济可持续发展乏力,文化产业薄弱。其他地市如日照、德州、莱芜相对较少,属于非遗匮乏区。日照、德州、莱芜文化活动相对贫乏,是由于人口较少、经济活动单一,缺乏支柱产业,故这几个城市非遗数量较少。

为了进一步验证山东省非遗空间集聚的特点,本文运用ArcGIS10.4软件中的核密度空间分析方法来直观反映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聚情况(图2、图3)。

图2 山东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密度分布

图3 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密度分布

由图2可知,山东省国家级非遗项目在区域层面上分布形成了1个极核区、3个高密度区和1个次级密度区。①极核区主要在济南,从核密度值域范围来看,济南市核密度值(1.14—3.25个/km2)达到全省最高。3个高密度区分别是淄博、泰安核密度值在0.93—1.4个/km2范围内。这3个城市都是多种文化(龙山文化、泰山文化、黄河文化、齐文化)的交叉地,属于经济、文化发达城市,在挖掘非遗项目多重价值、探索资源合理利用和推进生产性保护上有着丰富的经验,所以非遗的分布聚集性明显。青岛、潍坊平均密度分布主要集中于 0.93—1.4个/km2范围内,其他地区密度分布较低;菏泽、济宁和聊城的核密度值在0.93—1.4个/km2范围内。③次级密度区主要枣庄、临沂,平均密度分布值在0.46—0.93个/km2范围之内。

从图3可知,省级非遗在区域分布与国家级非遗相比,呈现相对平均的分布状态,高密度区仍集中在济南,核密度值(2.79—3.25个/km2)达到全省最高。菏泽、淄博、青岛属于次级密度区,均密度分布集中于1.39—2.32个/km2范围内。其中,菏泽、淄博地处平原地区,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季节性明显,同时平原地区交通发展迅速,人们空间活动频繁,文化交流、传播与融合频繁;青岛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也易于接受海外文化,相较于内陆地区而言,其文化的延展性更广,兼具了陆地性和海洋性特征。

4 山东省非遗与旅游融合的路径

4.1 山东省非遗与旅游发展的相关性

实践表明,非遗的文化属性已经具备旅游资源的吸引力特质,非遗的保护开发与旅游业的发展相互影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为了进一步验证旅游业和非遗发展的相关性,本文以2017年山东省旅游数据进行定量回归,以期为非遗与旅游融合路径奠定基础。

通过对山东省各地市2017年入境旅游人次、入境旅游收入、国内旅游人次、国内旅游收入、旅游资源丰度数据(表1)与山东省非遗项目进行SPSS回归分析(表 2、表3),结果得出:显著性=0<0.05,说明非遗与相关旅游因素之间系数检验显著。在非遗与国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人次等相关性分析中,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975、0.950、0.939、0.982、0.975,说明山东省非遗项目分布与旅游业发展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旅游资源丰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非遗富集区济南、青岛、潍坊、淄博等市,其A级景区级别较高,总量也较多,高级别景区所带来的市场优势更容易保护各类非遗,因此非遗分布趋向集中分布在景区级别和数量较多的地区的空间规律。

表1 2017年山东省各地市非遗及旅游相关数据

表2 山东省国家级非遗与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分析

表3 山东省省级非遗与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4.2 山东省非遗与旅游融合路径

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如图4所示。

图4 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动力机制

非遗与旅游业对文化的认同追求是两者融合的聚焦点,非遗为旅游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旅游业发展为非遗传承提供市场基础,通过旅游活动激发非遗的内在活力,拓宽非遗的生存空间。市场需求是非遗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主导力量,企业是非遗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动力主体,政府政策主导了非遗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步伐。通过市场需求、企业推动、政府主导,使非遗与旅游两大产业在资源、产品、市场等“融点”进行全方位的对接,进而形成全新的非遗文化旅游产品,增加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有助于实现传统旅游产业与非遗产业的转型升级。

资源驱动渗透型融合:非遗产业与旅游产业进行双向渗入的过程,既包括旅游产业向非遗产业的渗透,又包括非遗产业向旅游产业的渗透,通过交叉渗透形成相互包含的局面,使产业内涵进一步提升。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舞蹈、曲艺通过展演,凸出旅游目的地或景区的特色,让游客体验当地乡风、乡情、乡愁,以丰富旅游活动内容,提高旅游活动参与性。菏泽、济南、滨州、泰安这几类非遗较多,在资源驱动渗透融合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传统美术、传统医药、传统技艺通过开发,将制作过程设计成操作性强的技艺学习过程,增强了旅游者体验,实现了非遗资源旅游商品的品牌化运营,打造了地方特色文化品牌。潍坊、烟台等地这几类非遗资源较多,在非遗体验型旅游开发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如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与风筝、诸城古琴、济宁梁山武术等。

产品驱动重组型融合:以生产出非遗文化创意旅游产品为主要融合内容,最终满足多元化旅游市场需求的同时,使传统非遗资源得以保护和延续,一般发生在联系紧密的相关产业之间或者同一产业内部的相关行业之间。传统美术、传统医药、传统技艺通过开发成可展示的高品质特色化、品牌化旅游商品(如德州扒鸡、东阿阿胶、淄博陶瓷经过多年开发,已经形成良好的旅游品牌效应),对于具有开发潜质、符合市场消费需求的非遗产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前提下,将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通过文化创意、艺术包装、打造品牌、市场营销,培育特色的非遗文化产业,形成品牌产业群,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非遗通过与旅游业开展会展、节庆等纽带和平台,重组融合形成非遗展览会(如山东省已连续承办四届国家非遗博览会,累计吸引旅游者300多万人次)与节庆活动(潍坊风筝节、泰山庙会、日照渔民开洋节),形成品牌文化产品。

市场驱动延伸型融合路径:通过市场需求驱动,原有产业附加功能和内涵增加,即产业链的延伸,增强产业竞争力,继而形成新的产业体系,是资源驱动渗透和产品驱动重组推动下产生的较高层面的融合。主要表现为两种模式:①以消费市场、市场营销、品牌整合与培育等为融合要素,以市场空间的扩大、产品营销模式的创新、非遗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品牌的产生为融合成果。如把非遗和研学体验结合在一起的“非遗+研学”市场,济宁通过将非遗项目融合研学旅游市场,2018年研学团队游客突破100万人次,实现研学游消费38.7亿元。“非遗+演艺”市场,泰安泰山《中华泰山·封禅大典》、济宁曲阜三孔《祭孔大典》、济南大明湖《明湖秀》等获得巨大的商业价值,如果能更好地将地方非遗元素融入旅游场景,会进一步巩固这些演艺项目的吸引力和品牌知名度。②依托非遗创意产业园区、非遗特色小镇、文化产品生产基地,以参观、游乐、体验、购物等旅游活动为主要内容,促使非遗创意产业园区向旅游景区转型。这类融合需要其他产业和相关政策的支持,投入较大,目前仅适合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市。如,目前山东省已经在济南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齐鲁非遗文化产业孵化器,淄博成立了中华琉璃文化创意园,青岛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中心。

以上3种融合的融合程度和路径各有不同,渗透型融合程度较浅,没有形成新的业态。重组型融合通过产品渗透和行业重组,融合程度进一步加深,产生了新的业态;而延伸型融合则属于产业之间功能互补或市场延伸,其功能和内涵得到广泛提升,竞争力明显加强,继而形成新的产业体系。各种融合路径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交互作用,有时是多路径共同推进的结果,只是某方面占主导因素,作用更为突出而已。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主要结论:①山东省非遗类型和空间分布差异化特征明显。类型分布方面,传统戏剧、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舞蹈等传统技艺类非遗挖掘较为充分,国家级非遗以传统戏剧、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为主,省级非遗以传统技艺为主,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都表现出传统医药项目稀缺的特点;空间分布方面,明显存在空间不均衡集聚特征,国家级非遗形成了1个极核区、3个高密度区和1个次级密度区,省级非遗形成了1个高密度核心区和若干个小核心区。非遗的类型及空间分布特征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文化传统、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②山东省不同区域非遗数量与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指标(旅游总收入、入境旅游收入/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人次)呈正相关关系,说明非遗数量和旅游业发展密切相关。其中,非遗富集区的旅游业发展速度较快、旅游收入与旅游人次较多;非遗匮乏区的旅游业总体水平较低。非遗与旅游资源丰富呈现正相关关系,非遗资源富集区,相应的A级旅游景区总量较多,级别较高;遗产资源匮乏区,A级景区总量偏低,级别较低,说明非遗和旅游融合具有融合的有现实的必要性和可能性。③非遗与旅游融合具有3种路径,分别是资源驱动渗透型融合,产品驱动重组型融合、产品驱动重组型融合。山东省各地区应根据旅游业发展的情况和非遗开发保护情况,选择合适的融合路径。

5.2 建议

首先,针对山东省非遗类型和空间分布不均衡集聚特征,应注重根据不同非遗类型及特点,提升非遗旅游化开发利用水平,在保护各地市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加强非遗旅游产品设计,让非遗更好地融入旅游,提升旅游者体验。其次,山东省各地市不同类型非遗应选择不同的与旅游融合的路径,以更好地发挥其特色。政府应为非遗项目参与市场、促进传承营造良好环境,从政策上支持非遗品牌企业做大做强。再次,山东省对非遗资源的旅游化利用应打破行政边界限制,进行整体发展规划,重塑山东“曲山艺海”品牌,实现非遗与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

猜你喜欢
旅游业山东省密度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密度』知识巩固
密度在身边 应用随处见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玩转”密度
密度应用知多少
在旅游业转型升级中实现新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