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亮 史志昂 王武国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 200120)
桩基围护施工主要包含钻孔灌注桩、排桩、地连墙以及三轴搅拌桩、高压旋喷桩。特别是钻孔灌注桩、地连墙施工过程中,为平衡地层压力、护壁、冷却钻头、清孔和润滑钻具,会产生大量的泥浆,需用大量水资源,且这些泥浆为粘稠流体或半流体状,其具有颗粒细小、级配差别不大、粘度高、含水率高和不易脱水等特性。现阶段行业普遍采用程控自动压滤机将泥浆中的泥沙与水分离,再将分离水排出,并将分离出的渣土外运至卸土点。此外,三轴搅拌桩以及高压旋喷桩用水量也非常巨大。然而往往城市自来水供应满足不了现场桩基围护施工用水需求,因此打破传统思路,采用水循环利用成为解决现场施工用水缺口,节约成本,践行绿色施工,创造社会经济效益的必要手段。
以上海市某工程为例,现场两个地块同时施工,25台桩基每天桩基施工量约75根。按照每根桩长34m,桩径600mm计算需水量:
V=3.14×0.32×34×75×2=1441.5m3。
按照每天循环4次供给现场用水,则蓄水池所需体积:V=1441.5÷4=360.38m3。考虑现场洗车池以及其他用水需求,设计蓄水池尺寸:26m×8m×2m,蓄水容积:416m3。
根据计算结果,则选择现场给水管管径为100mm(DN100)。根据现场循环水池配备需求材料如表1。
表1 设备材料需求表
循环水系统主要组成有:程控自动压滤机、集水池、循环水蓄水池、自吸水泵、水表、自动控制箱、底阀、槽式闸阀和镀锌钢管(水管)。系统运行方式为:程控自动压滤机将分离水储存于集水池,经集水池沉淀过后,由自动控制箱将沉淀水抽至循环水蓄水池,循环水蓄水池到达设计水位后可自动关闭水泵,避免水满溢出。而后采用另一套自动控制箱控制循环池内自吸水泵,将循环水池管网与现场给水管组网,完成整个循环水管网系统。具体设计图纸和现场实施照片如图1,2。
图1 循环水系统布置
根据现场实际测试,循环水池水pH值在10~13之间,pH值偏高。该水质对现场钻孔灌注桩施工毫无影响,但是对于地连墙施工影响较大,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地连墙泥浆pH值必须控制在8~11之间。因此,在地连墙施工时必须对泥浆配合比进行控制。为满足泥浆性能指标,拟利用膨润土添加增粘剂(CMC)而不添加纯碱进行泥浆参数试验。规范要求泥浆配置使用的膨润土比重为8%~10%,CMC为0~0.02%,纯碱为0~0.5%。试验时膨润土拟采用6%,8%,10%,12%,14%五种配比,并增加0.02%的增粘剂,加入循环水。充分搅拌并经24h放置之后,根据试验结果可知,通过将膨润土比重控制在10%~12%而不添加纯碱,循环水完全可以使用。具体试验参数如表2。
表2 循环水地连墙泥浆参数试验
根据59d的现场实际水表数据收集发现,循环水使用量达到了125296m3,且完全满足现场施工用水需求量。具体循环用水量如表3。
图2 循环水现场布置图
表3 循环水使用量
根据集水池、循环水蓄水池制做,自吸水泵、水表、自动控制箱、底阀、槽式闸阀、镀锌钢管(水管)材料和安装成本分析。具体成本分析如表4。
表4 循环水系统成本分析表
根据现场循环水使用量,结合当地自来水价格5元/m3,计算循环水总价:F=125296×5=626480元。则节约经济成本
V=626480-55356.7=571123.3元(如图3)。
图3 成本效益分析饼状图
在整个循环水利用过程中,极大提高了施工现场的用水效率。不仅满足现场用水需求,且节约大量成本。积极践行国家绿色施工政策,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绿色施工氛围。
在实施国家倡导绿色发展、文明发展的大环境中,我们应该绿色建设、绿色发展,采用新工艺、新技术,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建筑与人文和谐相处,与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新型关系,构建一个绿色,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共存的生态城市建设体系。本文希望通过对桩基围护施工阶段的循环水利用研究分析,探索适合的节约用水工艺,以此引发对绿色施工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