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卫明 陶崇 卢嘉熹 连聪
摘 要:线损是影响电网企业经营效益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衡量电力系统设计、生产、管理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电网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强线损管理,最大程度地降低线损,是电力企业增加经济效益、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的重要途径。当前电网运行挖潜增效压力进一步增大,为更好地做好同期线损系统深化应用工作,加强黄岩地区线损管理,进而推动线损数据全面归真,开展线损管理技术难点攻关探索,结合配电网优化规划,实现配电网降损增效,有效提升线损管理水平和公司经营效益,开展了“基于同期线损的电网降损增效管理新模式”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键词:同期线损 双率归真 降损增效 数据治理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21)04(b)-0189-03
Explo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 New Mode of Power Grid Loss Reduction and Efficiency Management Based on Line Loss in the Same Period
YANG Weiming TAO Chong LU Jiaxi LIAN Cong
(Taizhou Huangyan District Power Supply Company,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Taizhou, Zhejiang Province, 318020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pressure of tapping potential and increasing efficiency in power grid operation is further increasing. In order to better deepen the application of line loss system in the same period, strengthen the line loss management in Huangyan District, and then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normalization of line loss data, carry out the research on technical difficulties of line loss management, combine with the optimization planning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realize the loss reduction and efficiency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ine loss management level and the company's operating efficiency, and carry out the research The exploration of "a new management mode of power grid loss reduction and efficiency improvement based on line loss in the same period" has been carried out, and certain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Key Words: Line loss in the same period; Double rate; Reduction loss efficiency; Data governance
1 研究背景
線损率指标综合反映了电网运行中各环节的损耗,集中体现生产、调度、营销等各项核心业务的管理水平[1],国家电网新时期同期线损管理模式下,挖掘同期线损数据价值,创新线损管理模式,实现电网的提质增效,成为了新时期线损管理的主题。
2020年,根据国资委统一部署,国家电网公司要求落实提质增效专项工作,配电网损耗占电网总损耗的60%以上,是公司推进提质增效的重点与难点[2]。传统的配电网经济运行分析方法基于准确的基础参数、良好的运行数据以及相对稳定的负荷特性,但配电网设备数量庞大、网络节点众多,存在量测不足,设备参数、运行数据缺失或错误等问题,同时,受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储能等新形式的负荷(电源)涌入,负荷特性变化大,造成传统的分析方法适应性差、精度低。
理论线损是开展技术降损的标尺,归真理论线损才能有效地指导高损治理工作。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可开展配电网海量数据异常辨识及修复、配电网经济运行优化等工作,明确降损工作重点,提出针对性措施,提高设备经济运行水平,可以更好支撑配电网节能降损工作的开展,实现线损治理工作智能化、常态化。
2 传统管理模式
线损是电力企业一项重要的综合性经济技术指标,目前公司县级线损管理工作存在管理基础薄弱、四分管理不到位、缺乏有效管理手段及线损管理激励机制缺乏等诸多问题,需要公司不断加强线损管理,规范线损管理工作流程、落实各级责任,提高线损管理水平。
传统管理模式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基础档案及运行设备检修质量对线损管理存在影响。基础档案维护问题主要是线变关系不一致、业务系统基础档案与现场不一致、系统互感器倍率与现场不一致。(2)线损管理的人员能力不足。(3)在同期系统中,同期线损与理论线损采用基础档案资料和拓扑数据存在偏差,影响线损计算值合理性。线损数据多源化,数据质量存在差异,无法实现“一线一策”“一台区一线损”的治理目标。
3 基于同期线损的电网降损增效管理新模式
为深入推进线损精益化管理,本文通过理论线损率与同期线损率比较分析,实现配电网图数一致、线损归真,加强发展、营销、调度、运检专业协同,提升管理效益。提供降损技术解决方案,评估电网升级改造后各项运行指标,量化降损增效经济效益。实行配电网区域"网格化"管理,以同期线损为平台,实施指标体系分包到人、责任到人、奖罚到人。
基于同期线损的电网降损增效管理新模式的主要特点为:
(1)部门协同互助,收集基础资料,加速图数治理,确保源头归真。运检、营销、调控三个专业分别反馈试点区域内线路相关数据。全面推行东江网格模式,充分运用“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充分发挥设备主人台区经理的作用,确保每条线路、每个台区人员全覆盖,保障每基杆塔、每个用户走到位,并根据现场踏勘结果及时更新档案及PMIS系统数据。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记录,全面实现线损数据源头归真。
(2)加快双向校核,多源校核分析,推进理论建模,优化调整结果。开展基于源端CAD图形的人工校核,将CAD图形以杆塔道杆塔、杆塔到用户的形式进行图形数据整理。利用同期线损系统中线路公专变明细数据和高压用户管理数据作为基础,针对台区或用户的名称不一致问题,以同期线损模型为核心,通过人工匹配“表号”实现数据双向校核,总结差异清单。通过确认双向校核差异成因,从而提升CAD图形、同期线损系统数据质量,通过该方法可做到多源数据全方位校核分析。利用双向校核数据进行理论线损数据建模,归真理论线损。
(3)深入推广发掘,助力反窃查违。深入推广同期线损系统到供电所,发掘系统多维多渠道应用,给设备主人和台区经理以工作支撑,在线路台区常规运行中发挥作用,同时助力查找“违章用电”“偷窃电”等现象。
(4)优选联络开关,实现双率双优。针对所间联络线路和特殊方式转供线路,通过理论线损计算系统仿真分析,优化双电源运行线路,实现联络开关优选安装方案。同步实现所间联络开关、优选联络开关等智能开关全覆盖,实现双率双优运行,既能保障联络智能开关对分线线损的归真,又能实现优化降损运行。
(5)线路健康指数,支撑配网规划。充分挖掘同期数据价值,结合线损影响因子及规划前评估实现配电网数据清册,形成线损数据画像,实现线路健康“体检”,评估健康指数,为降损规划及规划滚动修编提供辅助准实时数据支撑,同期线损支撑网格现状评估体系如下图1所示。
以基层单位为结合点,实现网格化管理,建立网格内各台区和线路的基础资料,同步推进基础资料现场核查工作,实现提质增效源头管控。
4 双率归真线损分析工具
针对源端线损数据分析,有效的线损分析平台可提升线损管理的自动化、可视化及科学化,线损仿真分析辅助工具主要功能架构如图2所示。
4.1 系统设置
系统设置模块根据线损仿真分析辅助工具对数据的要求,实现对基础数据的管理与维护功能。主要包括理论线损计算的典型日设置、型号参数库(变压器型号参数库、导线型号参数库及电缆型号参数库)以及权限管理。
4.2 数据管理
线损仿真分析所需要的数据主要来源于PMS 2.0系统、营销系统、用电采集系统、一体化电量与管理系统等系统的档案、模型、采集、关口电量等数据,提供了数据集成接入、数据利用Excel模板导入及人工维护三种模式。对接入后的数据进行数据校验,甄别异常数据(空数据、零数据、直线数据及超容数据),为用户提供异常清单。
4.3 系统建模
理论线损分析依托于拓扑模型,辅助工具提供了人工绘图和自动成图两种方式,为了促进基层工作人员更好地开展工作,提出了“以图画图模”的离线图模管理模式,可根据单线图进行拓扑及导线等参数的维护,导入工具,自动成图。
4.4 高级应用
高级应用模块提供了多方法的理论线损計算(容量法、电量法及单相潮流法),基于当前归真后的图数模数据进行能效评估,给出网格中每条配线的健康指数,定位薄弱环节,提供降损模拟分析(更换导线、更换高耗能配变、无功补偿等),对比模拟降损前后损耗的变化情况,同时提供了模拟改造后的技经分析,为业务部门提供设备改造的辅助参考。
辅助工具提供了双电源优化分析,通过对双电源线路运行方式优化分析及调整,以理论线损损耗最小、管理线损最优为优化目标,挖掘配电线路的降损潜力,给出降损方案及降损管理效果评估结果,实现双率齐下。
5 结语
本文基于同期线损深化应用背景下,提出了以网格化线损管理新模式,实现双率归真,实现双率双优,是当前网格化线损管理及提质增效的目标。研究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同期线损准实时电网现状评估分析方法,构建网格化评估体系。结合实际工作梳理理论线损工作的有效管控流程,包括数据管控流程和线损管控流程,创新以基层人员为结合点的专业协同管理模式,为降损规划、专业管理提升提供有效支撑,进一步弥补了线损管理中对人员高要求的不足。
参考文献
[1] 周帅.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电网无功优化及节能降损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20.
[2] 宋滕飞.10kV电网线路损耗特性及降损措施的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9.
[3] 江涛,叶利,刘洋.电网线损管理与降损措施[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7(36):48-49.
[4] 王文娜,孙菊,唐泽洋,等.典型电网技术降损措施研究及应用[J].湖北电力,2019,43(3):23-28.
[5] 朱凌霄,谭向东.基于电力大数据平台的电网理论线损计算与降损管理探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9,37(3):51-52.
[6] 张瑗申.县域电网线损精细化计算及降损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