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莉
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环境正处于变更期,国有企业发展面临更多的潜在合规风险,影响企业健康发展。基于此,该研究重点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合规风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关策略。研究认为,国有企业在动荡环境下合规风险较高,且企业面临合规文化理念重视不足,合规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风险管理人才不足等问题,对此提出应突出企业内部管理与风险管理相结合,细化风险管理流程和岗位职责,强化考核监管,以提高企业合规风险管理效能。同时,应通过企业与高校双平台培养合规风险管理人才培养,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充足人才支撑。
一、前言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实现国有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当前,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确定因素增多,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多年,国有企业发展也面临诸多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其中合规风险是影响国有企业发展的基础性风险。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将化解重大风险列为三大攻坚战之一。这为国有企业增强合规风险管理提出了战略要求。国有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目前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人力资源不足,制度不完善,重視程度不够等等,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合规风险管理的效果,基于此该研究尝试对当前国有企业合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管理策略,以期为国有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二、国有企业合规风险及依法合规管理的内涵
合规在该研究中主要是指国有企业内部运行机制不得违反法律法规、行业制度等,合规风险是指国有企业在日常运行中因未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规则、要求等,所带来了的各类损失风险。当前,国有企业正处于改革攻坚期,外在环境既面临不确定和高竞争性,内部环境还要提质增效,加强制度创新,提高企业健康发展能力,在这个背景下,国有企业面临外在的风险因素与内部改革阵痛期下的不适应“症”相叠加,很容易出现各类合规风险,如领导层管理责任不清,监管不到位,职工重业务轻风险,一味注重业绩提升,忽略潜在的资金风险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很好的管理,将影响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参照《证券公司合规管理试行规定》内容,该文中依法合规管理主要是指针对合规风险所采取的各类管理措施。依法合规风险管理主要聚焦于内部核心风险的防控,突出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防御的综合应用,强调通过检查、督导、反馈举报、考核等方式增强国有企业遵纪守规的执行力,确保有效管控合规风险。
三、加强依法合规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加快推进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新时期,我国国有企业紧紧围绕“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在不断深化改革,其中突出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强调制度的监管落实,确保企业不出现各类违规问题。这契合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特点,通过把握合规风险点,不仅有利于推动制度落实落地,而且对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帮助企业在充分应用制度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提高企业利润最大化。
(二)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国有企业,落实依法治企,确保企业依法合规发展,是企业降低合规风险,增强管理水平,提高运行稳定性的重要保障。国务院国资委出台的《中央企业合规管理指引》中为国有企业推进依法合规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表明国家对国有企业合规管理的高度重视。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发展虽然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双挑战,但同时也面临着更多机遇,为了提高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能力,必须有坚强的法治保障。强化依法合规管理,可以有效规避人员在管理、业务操作、企业发展规划、制度建设等方面的风险漏洞,增强国有企业发展规划和制度体系建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这对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三)提高国有企业效益的需要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的重要主体,提高国有企业效益,既是国有企业落实企业自身发展责任的需要,也是落实整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的需要。国有企业发展不能只关注短期效益,更要注重长远效益,要始终确保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规避“一味追究效益,忽视潜在风险”的问题,必须建立完善的依法合规管理体系,有效规避潜在合规风险,确保国有企业有稳定的效益。
四、国有企业合规风险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
(一)对合规文化认识不足
合规风险源于国有企业对合规执行的偏差,而缺少对合规的有效认识,是导致合规风险的重要因素。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国有企业合规文化建设还不深入,一些企业在合规文化宣传、教育等方面重形式轻措施,这使得管理层、执行层等人员缺少合规敏感度,很容易导致国有企业运行中出现合规风险。从管理角度来看,有些国有企业因合规文化建设滞后,导致合规管理氛围不浓厚,出现领导不重视合规管理,员工在业务操作中对政策、文件的把握不透彻,这直接影响合规风险的管理。
(二)尚未建立完善的合规风险管理制度
国有企业有效规避合规风险的重要性措施是建立完善的合规风险制度,但是调查来看,目前合规风险制度还不够完善。一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新业务模式不断创新出现,而原有的国有企业制度与新出现的各类新经济模式不相匹配,甚至有些制度原则不具有了可操作性,这直接导致有些制度在实际运行中缺少效能,甚至存在执行风险。二是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环境出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类风险机遇因素下,既有国际各类经济发展文件政策的变更,也有国内经济政策的更改,而有些国有企业对这些变动的政策文件把握不透彻,理解出现偏差,执行上出现随意性,这给国有企业发展带来了潜在风险。三是国有企业内部风险管理融入性不足,与考核、奖惩、监管等机制配套不完善,很容易导致有些职工只重业务的扩大,而忽视了内部的自查自纠,导致有些风险问题无法及时发现,有些有效的监管措施无法总结落实推广。四是风险管理预判不足,国有企业风险管理事前预防很重要,但实际执行中有些企业重事中事后的管理,对事前关注少,缺少事前防范的机制。比如有些企业在事前预防方面,为了应付检查,只做表面迎合材料,而没有真正的自我检查,导致有些问题不能解决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