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炼
新课标将家国情怀列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统编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还专门设置了以家国情怀涵育为主旨的活动课程,足以凸显家国情怀涵育的重要地位。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注重将情境创设的梯度与情怀涵育的深度相统一,是一种必要且可行的尝试。例如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作者曾尝试引入外滩公园“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这一典型历史现象进行有深度的探讨,设计了一节以家国情怀涵育为主题的活动课。围绕上述探讨话题,从激发学生对历史的质疑与求证、理解之同情、感悟而反思等三个层次有梯度地创设情境,分解教学目标与问题,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视角去解读历史,最终实现家国情怀的深度涵育。
一、溯源:质疑与求证
探究问题1:“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告示牌真实存在过吗?根据相关史料,我们目前可以掌握哪些事实?
目标指向: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的史料实证与史论意识,树立实事求是的史论原则。
上海外滩公园(今黄浦公园)地处黄浦江与苏州河交汇处,原是苏州河口冲积成陆的一片浅滩。1865年,英美租界工部局开始在此基础上填滩建园,1868年公园竣工并正式对外国人开放,它是上海也是中国的第一座公共园林,租界当局于1936年将园名定为外滩公园。外滩公园建成之初就有限制华人入内的规定,20世纪初“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告示牌问题开始出现,这一说法在民国时期已广为流传。有关“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告示牌问题,学界至今仍然存在争论。尝试还原历史本貌,弄清事实理应是家国情怀涵育的第一步,为了让学生“触摸”历史,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和搜集相关资料,在课堂上呈现如下史料:
史料1:上海公共租界官方颁布的公园园规及其修订。(此处仅取与告示牌问题有关条款)
1903年版规则:
第一条:No dogs and bicycles are admitted.狗与自行车不准入内。
第五条:No Chinese are admitted, except servants in attendance upon foreigners. 除外国人佣仆外,华人一律不准入内。
1913年版规则:
第一条:These Gardens are reserved exclusively for the Foreign Community.这些公园专供外国人使用。
第二条:No dogs and bicycles are admitted.狗与自行车不准入内。
1917年版规则:
第一条:The Gardens are reserved for the Foreign Community.这些公园供外国人使用。
第三条:No persons are admitted unless respectably dressed. 穿着不体面者不准入内。
第四条:Dogs and bicycles are not admitted.狗与自行车不准入内。
——据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档案,参考(日)石川祯浩《“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告示牌问题考》
史料2: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告示牌问题的出现及其表述差异。
上午乘车……途中经公园(即外滩公园),地甚敞,青葱满目,白人游息其中者,无不有自得之意,惟中国人不得入,门悬金字牌一,大书“犬与华人不准入”七字,哀我华人与犬为伍,园之四周皆铁栅,环而窥者甚多,无甚一不平者,奈何竞血冷至此。
——周作人《公园之感情》(1903年)
——吴恒《“华人与狗”与“‘华人与‘狗”——以公共租界工部局檔案为中心重新检视近代上海租界公园歧视华人的史实与传闻》
通过史料1,我们可以解读出如下信息:首先,官方颁布的园规一开始对华人入园确实有明确的限制,并且始终突出外滩公园主要是为外国人所使用这一要点;其次,官方颁布的园规自始至终并没有将“华人”与“狗”相并提,我们也找不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同质表述,相反,园规是将“自行车”与“狗”并提的;再次,从园规的修订过程看,其用语在后来略去了“华人”的表述(事实上在1913年版与1917年版的整版园规中已找不到“Chinese”一词),而公园“专供外国人使用”也最终表述成为“供外国人使用”,以上措辞的修订逐渐变得温和而不是那么刺激国人的情绪。
从史料2我们可以看出周作人日记中所提及的“犬与华人不准入”的“金字牌”事实上是将1903年版公园园规中的第一和第五两条直接并提,从而对华人极具侮辱性的意味。事实上,这一记载也是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最早明确提及外滩公园门口存在“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告示牌的记录。另一方面,从表1中可以发现20世纪中叶以前关于告示牌的记载虽然在意思上接近但却存在表述上的不一致,这也就意味着在20世纪中叶以前“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表述并没有定型。根据学者毕可思和吴恒的研究,二者均认为20世纪50年代以后“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表述形式才最终固定化,吴恒还借用顾颉刚先生“层累说”的理论来解释这一过程。[1]
通过以上两则史料,我们可以作如下判断:其一,官方颁布的园规始终未见“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表述;其二,官方颁布的园规确实存在对华人的限制和歧视;其三,“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告示牌问题的出现始于20世纪初,且说法多样,至今虽不能排除存在此类告示牌的可能性;但这一说法更多是作为传闻而扩散开来的,而且是对官方颁布的园规所作出的一种再表述(或称之为“二次表述”)。
二、共情:理解之同情
探究问题2:联系19世纪末以来的中国处境,思考为何“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传闻会在20世纪初流行开来?它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思潮?
目标指向:帮助学生理解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与国民意识觉醒,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史料3:黄浦江滨,西人有公园,芳草如茵,鲜花似锦。东西各国之人皆可游玩,即印度亡国之民、洋人豢养之犬,尚得出入自如,独禁华人入内,是彼之蔑视华人,且奴隶犬马之不若矣。喧宾夺主,实堪浩叹!可知当今之世,唯有强权足恃而已。我侪宜若何努力,以洗刷奇耻耶!
——李维清《上海乡土志》(1907年语)
史料4:紧张的三四天考试过去后,一天下午我去黄浦滩走走。沿江是一片绿化带,细草如茵,间以疏落有致的树木。我正待步入公园时,忽然看到放在草地前沿的一块白地黑字的牌子,上面写着“华人与狗不许入内”几个大字。对于这横逆与凌辱,我当时是毫无思想准备的,因为关于这类牌子的存在我是不知道的。我陡然地止步了,瞪着这牌子,只觉得似乎全身的血都涌向头部。在这牌子前站多久才透过气来,我不知道。最后,我掉头走回客店,嗒然若丧,第二天乘船回家。我们民族遭到这样的凌辱创伤,对一个青年来说,是个刺心刻骨的打击。
——陈岱孙《往事偶记》(1918年事)
众所周知,19世纪末以来中国民族危机空前深重,甲午战争的惨败、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庚子国难以及《辛丑条约》的签订,无一不刺痛中国人的心。而上海的民族主义运动也在此背景下空前高涨,国人对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愤恨之情日甚一日。诚如日本学者石川祯浩所指出的那样:“不管把狗和中国人相提并论的告示牌是否曾真实存在,帝国主义践踏中国主权的事实都摆在每个中国人的面前,较之列举列强几千条罪状,‘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传闻更能一针见血地点破列强野蛮统治的本质。而且,正因其一针见血,才能不断为中国革命提供能量。事实上,因受‘华人與狗不得入内的强烈刺激而投身革命者,并不在少数。”[2]总之,我们可以明了“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传闻的流行与当时中国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思潮有着直接关系;而国人对这一牌示或传闻的愤恨之情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一些社会心理:对平等权利的追求,对国家和民族尊严的维护,对殖民主义的抗拒,国民意识的觉醒以及民族自强的觉悟等。
以上,家国情怀涵育的目的似乎已经达到,至少在爱国主义的情感上学生能产生强烈共鸣。但如果教学就到此止步的话,仍会留下较大遗憾。因为爱国主义教育绝不是家国情怀教育的全部,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去感悟历史,去反思历史,从而实现文明素养教育。过去“人们更多地是从民族尊严角度立言阐释,凸显的是华人外争权益的一面。实际上还有另一面,即对华人在公园摘花践草等不良行为的批评与反思,认为应加强文明教育、提升公德意识。时至今日,外滩公园留在人们历史记忆中的,似乎只有外争权益,而内省公德则被遗忘、被忽略了。这一点,值得今人关注和反思”[3]。
三、审视:感悟而反思
探究问题3:华人为何一度被禁入园?如何看待“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传闻背后所折射的国民素养问题?
目标指向:引导学生树立社会公德意识,加强文明教育。
史料5:外大桥公园, 一名租界公园,又名外国公园,溯当时建筑之始,并不分中外,无华人不准入内之禁,迨中国人入是园后,往往不顾公益,任意涕唾,任意坐卧,甚而至于大小便亦不择方向,西人恶之,另建一园,专备华人游息,而外大桥堍之公园,无论何等华人,均不准入内。
——环球社编辑部《图画日报》(第1册),《外大桥公园》(1909年)
史料6:听说上面几个公园,从前是公开过的,因为我们同胞的公共道德心太缺乏了,所以遭西洋人的厌恶,曾经有“华人与狗不准入内”的牌示。……听说外国人所持为唯一的拒绝我们华人享受公园的娱乐的理由,因为欧战和平纪念开庆祝会的那天,花园的花都被人家摘尽了。……我愿上海的华人,快教你们子女们去培养些公德心,不要叫他们贪了一些花草,便被自利和自私战胜,连累全体的居民都得不到应享有的权利。
——韩祖德《上海租界公园开放问题》,载《时事新报》(1924年4月14日)
通过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发现,近代中国已经有一部分国人理性地反思了当年华人被禁入园的原因,这些原因至今仍值得我们深刻地反省。诸如在公共场合随地吐痰、任意坐卧、大声喧哗、摘花践草等一系列不良现象至今依旧存在于一些地区和人群中间,这实际上暴露了我们的国民素养问题和公民道德教育的滞后。恰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示一方面揭示了西方人对中国人的歧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人公共空间意识的普遍缺失。现今,我国现代化建设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我国公民的公共空间意识仍比较薄弱,培养个体的公共空间意识是时代对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呼唤。”[4]因此,我们对“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反思便具有了符合当今中国时代发展需要的现实意义和更深层次的家国情怀教育意义。平心而论,这些是我们过往的历史教学所不曾重点着力的地方。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包括“(学生)能够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和现实社会问题”[5],我们理应朝着这个方向进行家国情怀教育。
总之,历史教师要用心思考情境创设的梯度化和有效性,并尝试从多个视角引导学生解读历史才能够实现家国情怀的深度涵育。此外,历史教师也应积极关注历史研究的前沿与成果,不断积累新知,找到历史教学的灵感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注释】
[1] 吴恒:《“华人与狗”与“‘华人与‘狗”——以公共租界工部局档案为中心重新检视近代上海租界公园歧视华人的史实与传闻》,《近代史学刊》第9辑,2012年,第120—123页。
[2] [日]石川祯浩:《中国近代历史的表与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68页。
[3]熊月之:《外争权益与内省公德——上海外滩公园歧视华人社会反应的历史解读》,《学术月刊》2007年第10期,第132页。
[4]严从根:《培育公共空间意识:公民道德教育的时代诉求——从“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说起》,《教育科学研究》2014年第1期,第66页。
[5]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