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感染性疾病科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8-10 22:51倪红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5期
关键词: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态

倪红

摘  要:目的  探究感染性疾病科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2018年9月~2020年7月期间,选取82例前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治疗的感染性疾病科患者开展研究,在隨机数字表格法的原则下将以上患者分为两组,组别为:对照组、实验组。其中,41例对照组感染性疾病科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另外41例实验组感染性疾病科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成效。结果  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前,2组感染性疾病科患者的SAS、SDS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以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相比,实验组高(P<0.05)。结论  对于感染性疾病科患者,综合护理的实施可有效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使用价值显著,值得推行。

关键词:感染性疾病科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效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5-0134-02

感染性疾病科,作为各大医院的重要组成部门,所收治的患者中,大多病情都相对复杂,且具有传播速度快、危害性高等特点[1]。通常情况下,以肺结核、乙肝、流感较为常见,对于患有该类疾病的患者,由于其认知程度有限,在得知自身病情状况后极易出现焦虑、紧张、恐惧等心理,导致其治疗配合度较差,进而延误最佳时机,影响其生命安全[2]。基于此,本文研究将以82例感染性疾病科患者的基本资料为依据,分析其综合护理干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9月~2020年7月期间,在医院伦理委员会许可的基础上选取82例感染性疾病科患者作为研究参考,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格法的指导将其分组,即:41例对照组、41例实验组,相关资料如下。对照组:包含23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年龄最大59岁,最小23岁,平均(41.18±2.13)岁;疾病类型:12例肺结核,15例乙肝,10例流感,4例其他。实验组:包含25例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年龄最大61岁,最小24岁,平均(42.49±2.07)岁,疾病类型:9例肺结核,13例乙肝,10例流感,9例其他。对比2组上述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选患者及其家属对研究目的、内容等信息进行了详细阅读,并签署同意书;②82例感染性疾病科患者的理解能力基本正常;

排除标准:①患者存在病历资料不全现象;②患者对有关检查、护理措施存在排斥心理;③患者有精神类疾病,无法正常交流。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感染性疾病科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如:指导检查、体温监测、环境管理等。

实验组感染性疾病科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具体措施包括:①针对性心理疏导。对于感染性疾病科患者,由于其自身病情相对特殊,加之外界的异样眼光,极易使患者内心产生自卑、无助等负面心理,因此,临床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应加强沟通,密切关注其情绪变化,尊重患者,做好其病情的保密工作,并告知患者积极心理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同时,护理人员还需嘱咐家属尽量不要在患者面前提及治疗费用、病情恶化等敏感性话题,避免心理负担加重。②认知干预。在对患者自身受教育程度、生活习惯等因素进行全面了解后,临床护理人员可将疾病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并通过健康讲座活动为患者传达;对于部分文化水平相对低下的患者,还可采取一对一沟通联合视频、图片等方式,帮助患者纠正其错误的疾病观念。③科学饮食。在结合年龄、身高、体质量等因素为患者的每日所需热量值进行计算后,护理人员还可为其制作针对性的营养食谱,适当增加高营养素、高维生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禁辛辣、油腻食物。④隔离期护理。加强对患者病房的巡视,并将隔离的必要性、消毒具体操作,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⑤用药指导。护理人员需每日为患者送达相应的口服类药物,并告知其按时按量服用的重要性,列举乙肝停药的后果,提高其重视度,监督患者规范用药。

1.4  评定指标

(1)心理状态:焦虑SAS、抑郁评分SDS,其分值<50为正常,50~60为轻度,61~70为中度,>70则为重度。

(2)生活质量(借助SF-36评分量表判定):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分值的高低与以上指标呈正相关。

1.5  数据处理

采用SPSS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代表,经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状态

将SAS、SDS作为对比指标,护理前的对照组与实验组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相比对照组,实验组感染性疾病科患者的以上指标更低(P<0.05)。见表1。

2.2  生活质量

两组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相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感染性疾病,作为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主要是通过空气、血液、唾液等形式传播,不仅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恐慌现象的发生[3-4]。

在本文研究结果中,对应指标显示:将SAS、SDS评分作为评定指标时,对照组在护理前相比实验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后,实验组较对照组低(P<0.05);生活质量评分(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较对照组高(P<0.05)。对于感染性疾病患者来说,在临床接受治疗期间均需进行隔离观察,而部分患者由于认知缺陷极易产生排斥心理,甚至认为隔离属于关押或坐牢,进而严重影响其恢复进程[5]。因此,临床护理工作人员需结合患者自身家庭情况、文化水平等因素与患者进行交流,从而掌握其心理情绪,并通过嘱咐家属陪伴、疾病知识讲解等方面进行干预,提高其认知程度,增强患者治疗的自信心;同时,在隔离观察期间,护理人员还需加强对患者所在病房的巡视,积极与患者交流,对患者提出的要求尽量满足,监督患者按时用药,确保其最佳疗效[6]。另外,关于日常饮食,患者家属还需联合护理人员共同监督并落实相关的营养食谱,从而较好的保障患者体内营养的充足,增强其自身体质,有效提高患者免疫能力,避免疾病的反复发作。

综上所述,将综合护理有效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科患者,一方面,可对其焦虑、抑郁情绪起到较好的改善,另一方面,还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状况,临床意义较为显著。

参考文献

[1]吉慧姝,李春英,程成.微信延续性护理对白血病患者出院后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8,25(2):107-110.

[2]沈炎琴.综合护理干预对国内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影响的系统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1):171-176.

[3]邓芸,杨玉玲,于津,等.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8,26(z1):362-364.

[4]童丽灵,郭林旺,林白浪,等.综合护理干预对吸毒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及临床效果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8,39(20):147-149.

[5]许松梅.心理护理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8,31(10):144-146.

[6]潘梅英,熊浪,潘虹,等.综合护理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的影响[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9,36(1):165-168.

猜你喜欢
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态
护理干预对肠造瘘患者术后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人性化护理用于小儿心肌炎患儿的临床价值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浅谈主持人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教师应关注自己的亚心理健康
谈谈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基于《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调查》的分析
护理干预在颅内破裂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