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尺桡骨双骨折临床效果比较

2021-08-10 20:23李伦军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5期
关键词:治疗效果

李伦军

摘  要:目的  尺桡骨双骨折患者通过不同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抽取本次研究病例的周期为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共随机抽取了巫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尺桡骨双骨折患者作为研究目标,通过随机抽签法对80例患者进行随机均分,分成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通过尺桡双侧口入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通过背侧单切口重建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指标,包括:术后5 d疼痛程度;上肢功能评分;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5 d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上肢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尺桡骨双骨折患者通过背侧单切口重建技术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明显,术后指标得到显著改善,术后康复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尺桡双侧口入路;背侧单切口重建技术;尺桡骨双骨折;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5-0049-02

尺桡骨双骨折是一种前臂骨折,主要发生人群为青壮年人群,如果患者的尺骨、桡骨同时出现骨折情况,患者的肌肉出现牵拉,可能会发生前臂旋转情况,断端位置会发生重叠以及移位情况,从而产生旋转以及成角的畸形。在治疗中,入路方法的合理选择,会对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以及康复效果产生改善作用[1]。本篇文章,作者抽取本次研究病例的周期为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共随机抽取了80例尺桡骨双骨折患者作为研究目标,通过随机抽签法对80例患者进行随机均分,展开对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本次研究病例的周期为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共随机抽取了巫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尺桡骨双骨折患者作为研究目标,通过随机抽签法对80例患者进行随机均分,分成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中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龄区间为17~37岁,年龄平均为(27.10±1.34)岁。对照组患者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组成区间为18~38岁,年龄平均为(28.24±1.48)岁。患者均自愿同意参与研究且在同意书上签署姓名,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等,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检查之后,确认为闭合性骨折。

排除标准:①精神病患者;②依从性差患者;③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通过尺桡双侧切口入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通过背侧单切口重建进行治疗。

尺桡双侧口入路方法:手术前需要做好准备,进行健康体检,对患者是否发生高血压以及糖尿病情况进行确认,从而根据病情制定针对性得到治疗措施,保证患者的术前的各项身体指征和手术标准相符合,然后通过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法麻醉患者,术中采取平卧位,将患者的肘部屈伸放置在患者的胸前位置,利用止血带进行止血,然后进行常规消毒铺巾之后,开展手术。在患者的背侧尺骨皮下作为切口位置,将骨折端作为切口中心,选择腕屈肌和腕伸肌之间作为切口的大致区间,分离骨膜,复位骨折,固定钢板,在腕背中心和肱骨外上踝前相距的1.5 cm处作为切口位置,旋转前臂,暴露出总肌桡侧切口的远端,然后复位骨折,使用钢板进行固定,手术后通过抗感染治疗,避免术后感染的发生。

背侧单切口重建技术方法:手术前的处理方法和对照组相同,确认骨折的位置之后,将骨折端中心作为切口,切开一个8~12 cm的切口,切口为弧形,将浅筋膜分离,在尺侧腕屈肌以及腕伸肌间隙之间进行入路,暴露尺骨中上段骨折位置,复位骨折区域,在尺骨外侧放置重建钢板,固定钢板后,分离桡侧筋膜层,将伸肌和指伸肌之间的间隙延长,暴露出桡骨骨折的位置之后,复位骨折,放置重建钢板,然后固定。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指标,包括:术后5 d疼痛程度;上肢功能评分(治疗5 d后);术后住院时间。

术后5 d疼痛评分:利用VAS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分值区间为0~10分,0分表示无痛,1~3分表示轻微疼痛,4~6分:产生影响睡眠的疼痛;7~10分:产生剧烈疼痛。

通过DASH上肢功能评分表对上肢功能进行评分;该评分表有30项内容,每一项分为1,2,3,4,5分,分值区间为30~150分,分值越高,表示活动能力受限程度越大。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 [n(%)] 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比较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术后指标比较情况

观察组术后5 d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上肢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2。

3  讨论

尺桡骨双骨折患者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会出现旋转障碍情况。所以,在对尺桡骨双骨折患者治疗时,要正确处理骨折,保证患者的前臂功能的恢复良好。一般通过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手术中对于主治医生的操作要求较高,入路方式的选择范围较广[2]。临床中,一般会选择单侧入路和双侧入路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比较优良。普遍认为:双侧入路的治疗效果优良于单侧入路效果,原因是:通过双侧入路,可以获得清晰的手术视野,但是,通过双侧入路治疗,治疗切口较大,会严重损伤软组织,会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出现问题,且手术后因为切口较长,术后康复效果也会受到明显的影响[3-4]。而通过单侧入路,可以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单侧入路治疗,切口较小,失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并且口有效处理尺骨骨折情况,有效分离桡侧筋膜,将桡骨骨折区域充分暴露出来,有效复位,避免影响前臂旋转功能,可以使伤口损伤程度大大降低,改善患者的机体功能[5]。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5 d疼痛程度、上肢功能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优良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通过合理选择入路方式,选择背侧单切口重建技术治疗患者,有效改善治療效果以及术后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韩增武,苏敦鹏,张超,等.不同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尺桡骨双骨折临床效果比照观察[J].饮食保健,2019,6(38):44-45.

[2]李树伟,崔光辉,赵幸熬.不同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尺桡骨双骨折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科学,2016,6(8):219-222.

[3]周明平.不同切口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尺桡骨双骨折的疗效比较[J].健康研究,2016,36(6):661-663.

[4]沈浩.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用于尺桡骨双骨折治疗临床研究[J].医药前沿,2016,1(14):203-204.

[5]黄凤林,陈秀生.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尺桡骨双骨折的临床价值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27(74):159.

猜你喜欢
治疗效果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