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妮
摘 要:目的 分析疗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应用补阳还五汤联合中医针灸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 选自2019年1月~2020年1月间平度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6例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为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48例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中医针灸,分析两组临床效果、运动及神经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上肢运动功能评测(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美国卫生研究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应用补阳还五汤联合中医针灸临床效果及预后较好,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医针灸;补阳还五汤;中风;肢体功能障碍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5-0029-03
中风患者过急性期之后,易出现口歪眼斜及半身不遂,且中风后患者肢体功能发生障碍属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中风患者通常表现出一侧的肢体出现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近年来,中医学理念开始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包括中药汤剂及针灸等方法,单独用药效果不理想。为探究补阳还五汤联合中医针灸临床效果,本研究主要对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平度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6例中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平度市中医医院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96例中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为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患者,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龄50~84岁,平均(66.95±9.28)岁。研究组48例患者,男性21例,女性27例;年龄52~86岁,平均(68.47±2.38)岁,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具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研究经医学伦理相关批准。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签署知情相关同意书;②资料完整者。
排除标准:①其他中风后遗症;②服用其他治疗方案者;③精神心理病;④肝肾功能障碍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降血压、抗血小板凝聚、降血糖、稳定其血管斑块等常规西医药物治疗;研究组给予补阳还五汤联合中医针灸,其中补阳还五汤配方主要是:红花4 g、地龙4 g、桃仁4 g、川穹4 g、当归尾6 g、赤芍6 g、生黄芪12 g,进行煎熬,开始加水500 mL,浸泡4 h,开锅煎50 min,将煎熬好的药液滤出,再加入水500 mL在药渣中开锅后再煎30 min,同样滤出煎液,充分混合两次的煎液后,分2次给患者服药,1剂/d,服药之前需加热后温服。持续治疗1个月。
中医针灸干预方法为:取患者人中、三阴交、内关、百会、足三里、合谷作为针灸的主要穴位,极泉、血海、印堂、关元、尺泽、太溪、手三里、委中、气海为副穴。采用0.3 mm×50 mm规格的一次性的针灸针进行施针,平刺印堂和百会穴,然后捻转30 s;其他穴位均直刺,采用提插捻转的手法进行施针;频率1次/d,6次/周,两周作为1个疗程,各疗程间隔2 d,坚持治疗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与评定
①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显效:症状缓解,肢体功能恢复;有效:症状有效改善,肌肉痉挛、关节活动僵直情况基本缓解;无效:症状无改善,且关节的活动度无变化;总有效=(有效+显效)例数/总例数×100%。②采用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估量表(简称MAS,分值0~48分,分值高则运动功能好)、上肢运动功能评测表(简称Fugl-Meyer,分值0~100分,分值高则运动功能好)、评价运动障碍的程度,采用美国卫生研究卒中量表(简称NIHSS,分值0~42分,分值低功能好)对神经功能进行评价。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21.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x±s)表,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 ,P<0.05表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运动和神经功能的评分
治疗后,研究组MAS、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NIHSS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2。
3 讨论
中风在老年患者中较为多见,其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中医理论中风分内风与外风,内风是内伤的病症,其又称为脑卒中,外风是外感风邪导致。目前临床上中风多为内伤病症,因患者出现血溢于脑、脑脉痹阻、气血逆乱等情况,致使患者突然昏迷、口歪眼斜、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等[2]。脑中风患者采用常规的药物进行治疗后,易产生各种并发症,所以临床上需采用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为分析补阳还五汤联合中医针灸效果及预后,本文针对医院收治的96例中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探究。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MAS、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中医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肢体功能障碍效果及预后较好。究其原因,可能是配方中的黄芪甘温,是补气的关键性药物,其可以改善患者血液的循环,提升患者自身的免疫力。且气是血之帅,患者气行则其血活[3]。川穹、当归是臣药,川芎性温、味辛,可用于活血、行气、止痛,属于血中气的药,配合黄芪能发挥补气活血、化瘀行气的效果。当归性温、味辛甘,关键用于活血祛瘀,而且可以养血,也不会伤血,发挥补血、祛瘀止痛的作用。桃仁、红花、赤芍属于佐使,桃仁性平,味苦、甘,能活血化瘀,红花性温、味辛,作用是活血、止痛,是中医治疗血闭、血瘀常用的药物,具有较强的祛瘀效果[4]。同时,针灸在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也较好,针灸能够帮助患者恢复受损的神经细胞,有效刺激大脑皮质的功能区,使患者脑缺血有效改善,加强患者脑部组织活性,且促进者脑部的血液循环[5-6]。因此,给予中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医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能缓解大脑皮质相关运动功能的区域血循环情况,帮助中风肢体运动障碍者有效恢复运动相关功能,对中风损伤到的神经功能进行保护,增强临床治疗有效率[7-8]。
综上所述,中医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临床效果及预后显著,帮助神经及运动功能恢复,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温秀新.补阳还五汤配合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疗效[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12):104-105.
[2]张克飞,王旋旋,王兵.补阳还五汤联合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0):1447-1449.
[3]周艳朋,张小建,焦雪蕾.补阳还五汤配合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疗效[J].世界中医药,2018,13(1):183-185.
[4]姜艳萍.探讨补阳还五汤配合中医针灸对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疗效[J].健康之路,2018,10(8):141-142.
[5]袁胜杰.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研究 [J].当代医学,2019,11(32):96-97.
[6]张克飞,王旋旋,王兵.补阳还五汤联合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0):1447-1449.
[7]段高鋒.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对脑梗死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36(12):110-111.
[8]周艳朋,张小建,焦雪蕾.补阳还五汤配合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疗效[J].世界中医药,2018,13(1):183-185+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