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2021-08-10 12:54孙太清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鞋盒辩论研学

孙太清

[摘   要]地理实践力是地理核心素养的内容之一,在“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这一思想指导下,加之地理学科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地理教师要创设性地把地理实践融入教学之中,通过地理研学活动、创新演示实验、角色扮演和辩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兴趣,并使其逐步形成行动能力和品质。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理实践力;活动教学;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21-0060-02

在新课改已经深入发展的今天 ,地理实践力越发被重视,这就需要地理教师以地理知识为载体,通过多种方式去创设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使其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由此实现地理概念、原理、现象和规律的教学。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不仅局限在课堂中,还包括课外的研学活动和社会实践调查等。

一、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开展研学活动

开展地理研学活动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好方法。在进行研学之前,教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包括确定调查的目的、对象、内容以及设定需要达到的目标,当然也包括相关地理资料的收集以及配齐研学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地理测量设备,如锤子、铁锨、手表、指南针、标尺、GPS信号定位系统等。在研学考察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效率,教师可以根据考察内容和目的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给不同小组分派不同的考察任务,做到分工明确。每组的任务尽量做到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研学活动结束之后,各组要把考察的内容、方法和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一份完整的研学报告。然后,学生通过研学成果汇报交流活动,了解各小组在研学中的实践体验和研究收获,做到互通有无,共同提高。学生通过研学活动,培养观察力和实践力,更重要的是,其动手能力、吃苦耐劳能力、团体合作能力以及思维能力都能得到提升。

例如,为了让学生了解区域地理的特征,教师可选择距离学校较近的户外场所作为研学考察地点,带领学生获取当地地形、植被、土壤、水文、岩石等自然地理信息;以学校所在地的城市为考察对象,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获取当地的人口、城市、农业、工业、商业、交通等相关信息,探究各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以及自然要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生通过该实践活动,明了了地理环境要素的组成及相互关系,懂得了地理问题的解答方向和地理术语的运用方法,形成了区域认识和综合思维,培养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二、利用操作型地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核心素养的培养重点在于强调在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使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让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在动手的过程当中,大脑得到思考。操作型活动则是在地理课堂活动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设计相关的主题活动,再选择适合的器材,引导学生可以自行操作地理实验 ,独立绘制地理示意图,将地理现象直观展示出来。

例如,在探究“水土流失与植被的关系”时,教师可以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准备八个相同的长方形鞋盒,把一端剪掉。教师在坡度一致的两个鞋盒里分别放置沙土和黏土,然后用等量的水、等快慢的流速向两个鞋盒中倒水,以模拟相同的地表径流,比较两个鞋盒下方的两个杯子中沉淀的泥沙数量;两个鞋盒中同时放置沙土,设置不同的坡度,让后用等量的水、等快慢的流速向两个鞋盒中倒水,比较两个鞋盒下方两个杯子中沉淀的泥沙数量;在坡度一致的两个鞋盒中放置沙土,分别倾倒强度不一样的水,比较两个鞋盒下方的两个杯子中沉淀的泥沙数量;在坡度相同的两个鞋盒里放置沙土,一个鞋盒里面用草皮覆盖,再用等强度的水冲刷,观察鞋盒下方的两个杯子中沉淀的泥沙数量。我们通过做不同的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土质疏松会加重水土流失;植被覆盖率越高,水土流失越少;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降水强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

三、开展地理知识讨论辩论活动,提升学生地理实踐力

新课改一直倡导的都是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从原本的传统式学习转变为讨论辩论式学习。在地理教学中,讨论和辩论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挖掘小组合作的作用,引导学生在集体协作当中收集问题,在讨论和辩论时解决问题。

例如,在讲完《中国的交通运输业》一章后,我以学生比较熟悉的我市交通情况为切入点,然后结合教学和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现象,寻找“爆点”——我市应该优先发展自行车还是汽车。为此,我特意把学生划分为两个小组,一个组是正方,观点为“自行车的好处多于汽车,所以应当骑自行车出行”。另一个组是反方,观点为“汽车的好处多于自行车,所以最好开车出行”。在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的时候,我鼓励各小组成员积极收集有关我市人民出行方式的信息,再结合实际情况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在收集信息时,学生可以利用网络与同学展开交流,积极分析信息,由此进行辩论。在整个辩论的过程当中,我作为一名观众,认真倾听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同时也关注小组之间的交流合作情况,能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地理实践情况。在辩论中,如果有问题学生解决不了,我会马上介入其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确保辩论活动可以继续。活动后,我会当堂进行总结,对各组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对不足之处再加以引导,让学生可以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问题,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学生不仅学会了自己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同时可以对自己学到的地理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形成地理实践力。

四、创设地理情景,进行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一直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地理教学当中,扮演活动是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根据教学内容去创设角色,再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扮演,在虚拟的情景当中展开学习,深入分析地理问题。学生从中可以得到有价值的地理知识 ,人际交往能力也可以得到提升。

在学习《中国的水资源》一节时,为引导学生树立节约水资源的意识,我设置了以下情景:利用多媒体等工具,向学生展示我国当前北方地區的水资源使用情况,如水资源的储量、人口数量、耕地数量以及水质问题等。在学生能直观感知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使用情况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现实情况,结合自己的看法还有生活经验,看看能否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为此我把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引导其扮演经济学家、地理学家、政府、市民等。在学生扮演角色之前,我会先给他们一张角色介绍单,让其对自己扮演的角色有所了解,明白自己的研究方向。在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后,我再从整体切入,对问题进行分析点评,帮助学生想到解决问题的对策。整个活动当中,学生不仅可以得到体验的机会,而且可以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地理实践力也可以得到提升。

五、走出课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为了开阔学生学科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教师定时组织学生去气象站、地震局、工厂、农田等地参观,能把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

例如,为了让学生对于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将学生带领至当地的科技台与气象台参观,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经过参观和了解,学生可以明白大气的组成部分,利用气象仪器可以很快观察到气温还有气压与方向、空气湿度等。学生也可以自行模拟天气预报,通过参观活动,将平常在课堂上学到的地理知识充分运用起来,对降水与湿度还有气温等问题给人们生活所带来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探讨问题,进而树立保护自然的意识。

六、通过演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

地理事象的演变具有地域空间大、时间跨度长的特点,往往通过实验很难得出结论,这就需要教师创设地理情景,借助多媒体等工具设计演示活动,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深奥的知识浅显化。

例如,关于地球知识的教学,教师可用地球仪模拟地球让学生观察;使用多媒体,制作模拟海底扩张、大陆漂移的课件,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从而便于学生理解和运用;地球运动方面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视频资料,同时可以利用地球仪和灯泡分别代表地球和太阳演示昼夜的更替和四季的交换。

综上所述,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活动时,教师一定要结合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不断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通过组织多种地理活动,让学生可以得到亲身体验的机会,确保其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由此形成更有价值的地理认知。这样,学生不仅能学会信息收集与分析的方法,同时语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为后续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袁亚平.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途径研究:以地理实践能力培养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 ,2018(8):155.

[2]  程刚 .“地理实践力”培养价值及改进建议:以中图版教材“课题研究”为例[J].地理教育 ,2017(12):56-57.

[3]  未荣广.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实践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J].课程教育研究 ,2017(45):189.

(责任编辑    谭斯陌)

猜你喜欢
鞋盒辩论研学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鞋盒修复师,三年修了5000只鞋盒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研学之旅
梯形鞋盒